小学数学高年级“学困生”的教学激励策略探讨

2022-11-08 08:29祁卫良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安远镇三沟台小学甘肃武威733203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15期
关键词:学困生数学教师

◎祁卫良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安远镇三沟台小学,甘肃 武威 733203)

引 言

进入高年级阶段,小学数学的课程内容具有更强的逻辑性、抽象性,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紧密,这样的知识内容对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出了挑战.因此,一些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认知能力不足或者数学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则出现了数学学习成绩逐渐下滑,学习动机也逐渐弱化的现象,最终成了数学“学困生”.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如何有效激励“学困生”,如何使“学困生”及时转化,则成为教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一、激励教学方法对“学困生”的作用

教师在开展日常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应当及时了解“学困生”的心理,为“学困生”做好数学学习的帮扶工作,帮助学生能够有效掌握数学知识,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应当结合对学生的了解,找到学生的学习问题,为学生制定相关的学习计划,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研究中的核心部分,也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思想方法.激励就是激发人的行为内在驱动力,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激励理论在“学困生”转化中的应用也受到了关注.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合理利用激励理论设计教学措施可以让“学困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紧张状态,在心理作用的驱动下,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数学学习上,以实现自我发展目标.

通过对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分析发现,导致学生学习态度不佳、学习动机不足、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激励措施所产生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第一,对于懒惰型“学困生”而言,合理有效的激励措施可以促使其主动完成作业,在课堂上跟随教师的节奏做好笔记,在遇到数学难题的时候能够主动向教师、同学请教,形成坚持、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毅力和恒心,最终克服自己的懒惰行为,走出学习困境.

第二,对于数学“偏科生”而言,合理有效的激励措施可以充分体现学生能力的个体差异,让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问题,并保持平和的心态开展数学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出现学习误区的时候及时纠正,或者在缺课的时候主动补习,进而逐渐完善数学知识体系,实现各学科之间的平衡.

第三,对于厌学型“学困生”而言,合理有效的激励措施可以缓解他们内心深处对数学学科的排斥.例如:高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具有片面性和表面性,无论是在对待数学学科还是在对待数学教师的态度上,都无法全面地、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针对此,适当的激励措施可以拉近学生与数学学科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进而逐渐转变学习态度,或者对数学教师产生好感,在教师的激励当中,逐步提高自身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强化数学的学习效果.

第四,当“学困生”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时,教师应当利用合理有效的激励措施,促使其在课上、课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榜样激励的方式,引导“学困生”课上准备一个笔记本,随时随地把教师所讲的重点内容记下来,并通过定期的检查、评价给予学生肯定,指导学生合理运用课堂笔记,进而在数学学习中逐渐形成成就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实现自我转化.

第五,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学困生”.这些“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严重的信心不足,害怕自己由于数学成绩差而受到家长、教师的批评,以及同伴的嘲笑,因而陷入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例如,这些学生在课堂上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敢回答,即便是被教师点名也会语无伦次、词不达意,难以准确表达自己,最终导致课堂表现不佳.这样的“学困生”会在数学学习中逐渐失去动力,更有甚者会让这种心理状态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针对此,采用合理的激励措施可以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正视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找到突破口,找回学习数学的自信.

二、小学数学高年级“学困生”的激励策略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利用差异化的激励方法

小学年龄阶段的学困生,教师应当对这类学生给予足够的关怀,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之情,保持对学生的一视同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分析“学困生”的内在需求,并设计目标激励、榜样激励、信任激励、情感激励、期望激励等多样化的方法,以促使“学困生”的主动转化.

第一,设计层次化目标,实现对“学困生”的目标激励.目标是激励人奋进的重要元素,根据相关的教育理论可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制定相关的学习目标,根据这项目标,为学生制定激励措施,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基于此,在小学数学高年级“学困生”的激励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利用趣味教学内容让他们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然后在根据“学困生”的特点,制定一个适合他们进步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转变“一刀切”的教育观念,认识并接受学生之间的差异,并根据“学困生”的数学成绩、学习动机、学习能力等因素,分析其所在的学习层次.利用这样的方法,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他们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树立榜样,实现对“学困生”的榜样激励.在教学实践中,榜样是一面镜子,通过“照镜子”学生可以检查、反思自己,并做到“见贤思齐”或者“见不贤而内自省”.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崇拜心理,而且还会去模仿自己崇拜的对象,即便是“学困生”也是如此.基于个体的这种心理,教师在转化数学“学困生”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设置可供学习、参照的榜样.例如: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后,强化自身数学成绩的学生,教师可以从物质、精神层面给予他足够的奖励,并以此为榜样,让其他的数学“学困生”看到希望,并主动转化.

第三,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实现对“学困生”的信任激励.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发现,大多数教师对于数学“学困生”缺乏信任.例如:不信任他们具备自我转化的能力,不信任他们具备主动学习的态度,不信任他们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等.面对教师的不信任,许多“学困生”也开始“破罐子破摔”,从内心失去了自我转化的动力.实际上,教师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指导者,于学生而言,教师的信任是对学生莫大的鼓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学困生”的心理特点,给予他们更多的信任,分配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给予他们信任的态度,让他们获得认同感,并提升学习数学的自信.

第四,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实现对“学困生”的情感激励.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不仅仅是教授与学习的关系,更是一种情感之间的交流.对于“学困生”而言,教师要给予学生的不仅有知识,还应该有尊重和关爱.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真诚地关心“学困生”,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然后再客观分析学生所面临的困境,根据学生所暴露出的问题给予相应的帮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是相互的,教师只有对学生付出真心、诚心,他们才能认可教师、体谅教师,并用自己的努力回馈教师.

第五,给予学生合理的期望,实现对“学困生”的期望激励.

心理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表明:期待对于个体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是成正比的,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在帮助“学困生”的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提出合理的期望,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怀,依旧对他们的成长抱有期待,依然信任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变得更好.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二)重视综合培养,设计有效的激励措施

差异化的激励方法能够帮助教师针对数学“学困生”的个体差异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即便是给予“学困生”相应的激励,其获得的效果也并不理想.针对此,教师应综合分析学生的发展需求,并根据激励理论,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第一,教师应当利用精神激励以及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数学“学困生”转化过程中,这两种方法应当始终保持统一同步的原则,这样才能使这种激励方法发挥出最大的作用.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比较迅速,表现出一定的思想特征和个性特征,他们对于精神方面的奖励有着比较强烈的需求.因此,教师应注重目标引导、情感渗透,通过精神层面的激励让学生获得自我发展的动力,并对数学学习产生信心.与此同时,教师也应适当地满足学生的物质需求,让学生通过获得实实在在的奖励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并强化自我转化能力.

第二,合理把控激励的“度”,采取奖惩结合措施.激励通常包括正、反两个方面,即奖励和惩罚.某著名的心理学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赞美就像是温暖人心的阳光,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它.”人们形成坚强的意志以及积极的情感时,若有奖励的参与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便可以激发人们的竞争力及创造力.利用科学有效的奖励方法,最终能使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当然,惩罚能够让个体直观地了解犯错后面临的后果,而出于规避不良后果的动机,惩罚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达到激励的作用.当前,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在设计激励教学的过程中,片面重视奖励的重要性,一味地对学生进行赞美、奖励,而忽视了惩罚的激励作用.这导致“学困生”对于奖励失去了期待,甚至失去了自我转化的动力.针对此,教师在数学指导中一定要以事实为依据,坚持“奖惩适当”的原则,让“学困生”在奖励和惩罚中找准自身定位,并主动优化学习行为.

第三,优化调整学习目标,引导“学困生”不断突破.在目标激励中,目标的要求不仅要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动机,还应适当减少“学困生”的学习障碍.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那些“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目标最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教师应在课程教学过程当中,仔细观察、研究“学困生”,了解“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能够应付的学习挑战,并制定相应的、难度适中的数学学习任务,确保他们在每一堂数学课上都能够达到目标要求,实现自我突破,都能够有所收获.同时,在他们完成目标之后给予适当的表扬和激励,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强化对目标的认识,主动接受目标的激励和引导.

第四,注重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困生”自我转化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前面已经阐述,一些“学困生”之所以数学成绩迟迟得不到改善,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一些“学困生”在接受教师的激励后,产生了自我转化的动机,但是苦于没有合适的方法,最终依然无法达到转化的目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尊重“学困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指导“学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会“学困生”如何自主学习,并学会怎样学习,使“学困生”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方法.例如:在学习图形面积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帮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并有效利用这一学习工具,利用思维导图自主归纳和整理数学知识,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优化教学环境,保证激励教学的有效实施.“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过程,这些“学困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生命的人,人的发展既受到自身条件的影响,也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针对数学“学困生”,教师需要用外部措施激发他们内心的发展动力,同时还应注重环境的作用,营造利于激励实施的条件.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对待“学困生”的态度会对学生的心理环境建设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教师给予“学困生”足够的包容和耐心,那他们在课堂上会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并主动回应教师,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相反,教师对“学困生”敷衍忽视,甚至恶语相向,这些学生则会陷入紧张、焦虑,对教师、数学课程产生严重的抵触心理,自然也就失去了自我提升、自我转化的动力.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优化教学环境,发挥环境对他们的激励和影响作用,这样可以让“学困生”融入班集体中,实现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并成为班级环境构建中的一员,而这对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激励教学对转化“学困生”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当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整理不同的“学困生”名单.根据整理出来的内容,为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以及教学内容,为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并且制定恰当的鼓励措施,鼓励学困生自主学习,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学习自信心.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主动将激励理论融入课堂教学当中,根据“以人为本”的思想,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注,并不断优化激励策略,促进“学困生”实现成功转化.

猜你喜欢
学困生数学教师
最美教师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教师如何说课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