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配合手术室护理路径对患者手术情况和疼痛程度的影响

2022-11-06 07:14梅彩容郑秀治林秀娟林正龙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29期
关键词:髋关节手术室评分

方 静 梅彩容 林 贞 陈 芳 郑秀治 林秀娟 林正龙

(中国融通医疗健康集团莆田九十五医院,福建 莆田 351100)

人体骨质疏松程度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加剧,关节周围肌肉群也开始萎缩,牵张周围骨头的力度也逐渐下降,尤其是髋关节,所以患者年龄在老年时期容易出现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以及炎性反应,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会严重影响其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1-2]。现阶段,临床针对此类关节炎和骨折问题,主张采取髋关节置换术作外科手术首选方案,仿照人体关节使用特殊金属材料进行人工关节制作,通过取代病变的关节来起到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和解除病理反应的手术疗效[3-4]。但考虑到手术步骤较多,且患者大多是老年群体,患者本身机体的耐受性和机体抵抗力较其他年龄段普遍较低,加上手术对机体会造成较大创伤,围手术期可见较高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风险(如术后感染、血肿、便秘等),对患者术后康复进度造成极大的影响[5-6]。故想要通过落实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来满足其身心需求,实际上有较高的难度,会受很多主客观因素影响。为探索有效的手术室护理方案,本次研究将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于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中抽出80例作为观察对象,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进行干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将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于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中抽出80例作为观察对象,结合护理方法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均表示对研究知情且同意。观察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58~77岁,平均年龄为(63.95±4.84)岁;病症类型:髋关节炎12例,股骨头坏死10例,股骨颈骨折10例,其他疾病8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为(62.77±5.15)岁;病症类型:髋关节炎14例,股骨头坏死12例,股骨颈骨折8例,其他疾病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所选患者均符合髋关节置换术[7]相关手术指征,经常规检查后显示肝、肾功能未见异常。同时,对合并凝血功能障碍、骨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患者均予以排除。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护理,术前协助患者做好相关检查,告知其相关手术流程和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提前准备好手术所需药物、器械,术中配合医师做好氧气支持、静脉通道建立工作,术毕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并指导其正确用药。观察组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2.1 组建护理小组 由护士长作为小组主要负责人即组长,副组长由科室副主任担任,成员包括8名医护人员(2名医师+6名护理人员)。制订手术室护理路径表,纵向为手术时间,横向为术前、术中、术后等内容,要求对所有护理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如实记录,然后护士长每个月组织小组内成员进行专业培训和开展小组会议来交流经验,不定期检查组内人员的掌握情况,并对护理流程和手术期间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目的在于使护理流程能更加完善。

1.2.2 术前护理 ①健康宣教:术前1 d到患者病房做好访视工作,除口头宣教外,还可利用PPT、视频、图片等方式,帮助患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疾病知识,明确手术流程,并再次向患者和其家属是否遵循医嘱严格做好禁食、禁饮。②术前练习由专业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床上练习排便技巧和掌握正确的深呼吸、咳嗽和吹气球及抬臀练习,并告知患者此类训练能有效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如尿潴留、肺感染等,提高其参与度。③心理护理:积极主动与患者术前进行沟通,明确其当前心理状态后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对术前焦虑明显患者予以耐心开导,告知配合术前准备和术后积极康复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并配合成功案例介绍来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④术前准备:提前将手术室内温度和湿度分别调至25 ℃、50%,由专人负责手术用品核对、器械位置摆放和确认消毒与否,做好手术所用设备的调试工作。

1.2.3 术中护理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反复核对基本信息,在确认无误后,帮助患者将体位调整至垂直侧卧,协助麻醉师进行手术麻醉后将卧位调整为健侧卧位。连接多参数监护仪器,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取合适的海绵垫置放在患者受压处,可避免形成压疮。用恒温毯铺在手术床上,毛毯盖在非手术区域,术中所用液体均采用液体加温装置进行预热,温度控制在35~37 ℃,使用预热到37 ℃的生理盐水对髋关节患处进行冲洗,避免患者术中出现低体温。在整个手术期间,严格实行无菌操作,全部人员医用手套均准备2副以上,器械护士负责快速且精准传递医师所需手术器械和用品,协助假体安装时注意提前检查假体是否有污染、磨损问题。

1.2.4 术后护理 术毕后注意稳定患侧关节来搬动肢体离开手术床,保持中立体位和外展患肢30°,用柔软垫子置入其双腿间;抬高患者患肢,高度稍稍超过心脏位置,并屈曲髋关节,做好患肢运动状态、感觉、颜色、皮肤温度的定期检查工作,术后注意患者体温变化。结合量表评估和患者自觉程度对其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做好疼痛程度记录。每日1次对髌骨上下10 cm下肢周长进行测量,周长差距超高1.5 cm需禁止热敷,避免增加耗氧量。予以患者皮肤保护性护理,避免出现压疮问题,术后6 h即可协助患者进行被动活动,包括后展脚趾和按摩腿部向心肌肉;术后1 d可指导患者进行活动,包括患侧踝关节、足趾跖屈及背伸运动和活动健侧关节,每日坚持锻炼频率在20~30次,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凝血状态;术后2 d可以开始指导患者轻度屈伸髋关节,注意角度不得超过60°;术后3~7 d开始等长收缩股四头肌练习,并对患者膝关节、髋关节进行按摩,开始在床上移动;术后2周开始进行直腿抬高训练,从拄双拐行走训练慢慢过度到拄单拐、弃拐。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干预前后的髋关节功能和疼痛评分。①治疗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及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等康复指标。术中出血量采取纱布称重法进行测量,术前测量干纱布的重量,使用干燥的纱布代替生理盐水纱布,吸引瓶里的血量要减去可能的生理盐水或其他液体量,1 mL血液以1 g重量计算,失血量=(血纱布重量-干纱布重量)+吸引瓶中血量。②安全性:记录两组患者便秘、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假体脱位等并发症发生情况。③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 Hip Score,HHS)[8]对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的髋关节活动能力进行评估,量表包括疼痛、畸形、活动度、行走距离等条目,总分在0~100分之间,分值越高表明患者髋关节活动能力恢复越好。④疼痛程度:采取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ne Scale,VAS)[9]对患者术前、术后48 h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分值评估范围在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痛感强烈,分值越低表明患者疼痛感越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年龄、手术情况、康复指标、量表评分等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性别、病症类型、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7.50%<30.00%),χ2=6.64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和疼痛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髋关节功能评分和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48 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和疼痛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和疼痛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无菌性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以及髋关节炎均属于临床常见老年关节病,均由骨外科收治。据相关数据统计可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老年关节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10]。当此类关节病变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或是发展至终末期,临床为保证患者可以正常行走和使用关节,多建议采取髋关节置换的治疗方案,将病变关节替换为人工假体固定股骨脱臼部分来维持机体的生理运转,进而改善其临床症状[11-12]。但此类手术和术后护理均存在较高的难度,必须要参与手术的医务人员协作配合,加上老年患者通常会合并有基础病,进而增加了手术难度,此外术后需长期卧床休养和长期限制下肢运动,直至人工关节贴合患者生理解剖结构,容易造成下肢血流堵塞而诱发血栓问题,延缓康复进程。为此,患者手术是否成功、术后能否获取理想疗效和其围手术期的所行护理措施有密切联系。既往临床所行常规手术室护理模式,内容过于笼统,且大部分护士多是机械性地遵循医嘱来配合操作,不能充分考虑到患者实际身心需求,护理效果往往不佳[13-14]。手术室护理路径作为一种新型医疗活动,要求医护人员结合手术来制订方案,实际操作具有较高标准性和趋向于程序化管理,加上护理成本低、效率高,在多个外科手术中得到有效应用,且干预效果已被临床所证实[15]。

基于此,本次研究针对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围手术期配合手术室护理路径进行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术后48 h的VAS评分等院内指标,以及出院后随访3个月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对应值,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示此方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手术室护理路径通过组建专人小组来参与手术护理,要求组内所有医护人员充分掌握手术流程和护理方案,提高术者和护士之间配合的默契度,既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又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显露和失血量,减轻其机体创伤损伤问题和缩短术后卧床时间,为患者提供全面且优质科学的诊疗护理服务[16-17]。在临床实践中,术前做好评估、健康宣教、练习和心理护理等工作,帮助患者提前适应术后在床上进行排便和肢体锻炼,心理护理可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配合手术;术中护理人员高度配合主治医师,做好协助工作,将一切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进行有预见性的干预;术后帮助患者维持特定体位,并进行疼痛护理,可有效防止因体位问题引起的关节脱位和假体松动等现象,减轻疼痛感,有利于术后顺利开展功能锻炼,强化手术疗效,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改善,预后效果较为显著[18]。

综上所述,髋关节置换术配合手术室护理路径能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尽早下地参与功能锻炼,对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程度具有积极的作用,是提高其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的有效干预措施。

猜你喜欢
髋关节手术室评分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我给爸爸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