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永和镇上南小学 范海青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意识,教师应当对教学内容及方式进行研究,以构建课堂知识的意趣氛围,让学生切实掌握数学知识,给予学生美好的学习体验。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展开数学学习,各学校实施了相关的政策,以保障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数学知识理论体系。在当前政策的推广实施下,教师应当完善自己的数学知识积累,借鉴前辈的教学经验,研究、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在数学学习体验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数学知识,并切实感悟教学理念设立的实际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积累数学知识,让学生发散自我的思维意识,同数学教材知识深度结合,并能够有所感悟,形成和谐的数学学习氛围。教师要深度研究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教学氛围中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和有关数学探索的求知欲望,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热情。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也有利于学生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魅力,方便学生深度掌握数学知识,体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教师在讲解“九九乘法”口诀表时,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相关的乘法口诀计算操作。如4×5这个算式,教师可以找寻更好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这一算式,根据4×5=20,以20作为本次教学活动的倍数,请符合20倍数学号的相关学生到讲台前面进行演示,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奖励或鼓励,帮助学生在掌握基础加减乘除计算方法的同时,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基本认知,彰显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样,学生才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应用问题。
在开展数学教学时,教师还应当时刻留意学生的学习态度,研究培养学生的主观创造思维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在具备讲解应用题的能力的基础上,拥有专业的数学知识素养,以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开展教学研究,提高对数学计算能力的理解,学会灵活应用运算公式和计算性质。教师需要熟练掌握运算的顺序和特点,并巧妙处理计算问题中容易让学生出错的相关问题,以此让复杂的计算变得更加简单有趣,更好地培养学生正确、迅速、合理、灵活地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当使用教学分析方法,整理教材知识的结构框架,研究、探索应用题的实际解题思路,提升学生解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几何面积周长”这一单元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几何图形,使学生对几何图形形成初步理解,方便学生掌握几何图形的具体概念,加深学生对相关认知的概念。但部分教师的教学引导也就到此为止,无法深入开展数学教学。笔者在教研和探索后,采用了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小组长分发给每位同学雪糕棍,带领学生利用雪糕棍,进行几何图形实际制作,以此帮助学生学习几何图形,培养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动手技能,使学生切实体验了几何图形具体的构造。当学生制作好正方形后,笔者还让学生实际介绍了正方形的具体构造,以及“正方形四条边长相等”的具体含意,并将学生的表述归入到了教学过程中,以便寻找教学方式的不足。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能更好地理解“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边长×4”的概念。这样学生在遇到实际数学问题时,就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各种工具培养数学技能,提升数学学习与思考能力,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教师要不断通过教研渗透新的教学思想方法。数学的学习不仅有知识层面的内容,还包括学生的数学思考方法,以及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想,养成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思想不仅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师作为数学课堂中的主导者和教学组织者,应当认识到数学思想的重要性,将数学思想渗透到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设计中,帮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从问题解决的方法中提炼出数学思想的实际含义。数学思想还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所书写的实践观点,学会巧妙利用数学思想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目前,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数学思想方法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断渗透,教师应当明确学生对数学知识讲解的具体需求,并合理利用数学教材知识督促学生进行相关的数学学习,培养数学思想。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的差别,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教学方式,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相应的指导过程中,可以多次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学生和教师之间互相理解,不仅能够促进师生之间友好关系的形成,还能促进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是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
例如,教师在讲解“轴对称图形”这一内容时,可以先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物品,如枫叶、银杏树叶、柳树叶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相应的树叶。之后抛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自主动手在树叶中心标注出一条直线,并将树叶两端进行对折。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对折的树叶,并告诉学生这就是对称树叶,也就是这一知识章节中所描述的轴对称图形。教师再带领学生打开树叶,此时可以观察到树叶中间的折痕,这条折痕印记同轴对称知识点相呼应。对折树叶,让学生变换不同的数学理解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一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想,从而进行自主的课程思考,体现数学教学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动手操作以及小组合作讨论等,借助具体学科知识方法,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而获得探索数学知识的体验。因此教师在为学生讲述小学数学知识时, 可以先让学生观看相关的教材知识动画,根据学生的变化,适当地抛出数学相关问题,让学生自觉将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具体应用的方式,体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教师在讲解“长度测量”这一单元知识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相关的问题思考,并适当地抛出数学相关问题。如学校要购入一批新桌椅,请学生准备好米尺和本子等工具,以同桌为小组展开身高的实际测量,请学生计算测量好的身高数据的平均数值等,并将准确的数值上交给教师。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实地测量课桌和黑板的长度、高度。通过动手实践,学生不仅可以有效地理解数学问题存在的意义,还能够切实掌握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常用物品的相关数值数据。学生通过动手测量自己的身高,还能够体会到数字的意义。
综上所述,开展小学数学有效性思考,不仅能够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够帮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才能够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从深化教学理念、培养数学技能、变换理解方式、结合生活实际这几大关键方面出发,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继而形成数学思想,将学科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