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航之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扬州 225127)
在中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迅速,能够快速接收外界信息,同时该阶段也是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体育课是中学生必须学习的科目,其与文化课程同等重要,如何将德育要素融入体育课程中,实现体育课堂的德育效果,使学生能够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当前体育课堂的任务之一。
体育课是学校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当前中学生的体质监测数据表现出学生的体质水平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为了减缓这种趋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越来越重视体育与德育的融合。然而,体育德育的开展进度缓慢,未见成效,因此该文通过研究实际现象,探索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给出相关结论与建议。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首先应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培养成为思想政治觉悟与身体素质水平都符合当代要求的新青年,把培养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作为教学观点,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压迫式地传授知识,将学生培养成为身体健康、思想积极、顽强拼搏、独立自主的人。在此背景下,科学培养学生的方式方法,便成了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培养学生需要以教师自身为行为标准,从教学理念出发,将德育要素充分贯彻在教育教学中,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是进行人才培养的场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决定了学生的发展前景,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学生群体,而立德树人教育以德育作为前提,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这将极大地促进我国社会的进步。为此,在篮球课堂教学设计中,应充分结合立德树人因素,全方位地培养学生。
1.2.1 篮球教学设计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维度
(1)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儿女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对祖国的归属感,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具有的国家自豪感。在体育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体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准之一,体育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关系日益密切。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是我国民族精神的有效代表,体育文化中的内容与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相一致,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在体育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
赵晶提出,应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弘扬中国篮球运动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的篮球运动是能够多元化发展的,能够在体育强国的建设中表现出篮球应有的育人化、专业化、普及化、产业化,将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于中国篮球运动,践行体育强国建设的多元化体系中。
(2)竞争合作意识
体育教学是一种身体运动和思维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活动,能够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竞争与合作,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在现代教学背景下,竞争与合作意识是贯彻立德树人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提高学生的个人体质健康水平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让学生学会在相互的良性竞争之间,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水平,团结合作,解决问题,增进学生间的情谊,能够在一定限度上表现出竞争与合作对学生成长的必要性。在当前时代背景中,中学生由于家庭与学业上的压力,通常会表现出多种不良情绪,如抑郁、悲观、疲劳、孤独等,在这种条件下,将竞争与合作精神融入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帮助学生减轻因不良情绪造成的负面影响。
(3)意志品质培养
意志品质是人们在面对难度较大的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品质。意志品质的优劣在一定限度上能够决定任务的完成度。优良的意志品质是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够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重要法宝。争优争先、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正是体育课堂教学所要培养学生的重要内容。在学习体育知识时,学生需要投入脑力、体力,而这种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投入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体育课堂的这一特性正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
廖赣东提出,体育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激发出学生的好胜心理,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养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4)规则意识培养
规则是人们在生活中所遵守的条件,规则意识的培养有助于社会的平稳运行。完备的自我意识和规范的行为习惯是立足社会,使社会平稳发展的基础。规则意识并非人生来所具有的,规则意识的形成是在后天的学习中逐渐获得的,是社会集体对于个体的要求,对人在社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的组织内容和方式、方法,竞赛规则都离不开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
张国斌认为,现实社会中规则较多,每个社会个体及外界之间的沟通交流都需要规则来限制,将活动限制在规则之中是活动开展的必要前提。因此,在体育课堂中必须注重对其规则意识的培养,为其建立终身遵守规则意识打下基础。
(5)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通过改变个人的习惯因素,使个体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的一种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包括生理、心理、道德品质层面的适应,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意味着学生能够更快地融入集体,更快地提升自己。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良好的适应能力意味着能够很快地融入课堂,在师生、生生之间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更快地学习运动技能,更好地理解体育教学中的德育要素。因此,在体育课堂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
1.2.2 立德树人视域下扬州市新华中学篮球课堂教学评价
(1)学生对篮球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的认知评价
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认知程度是促使学生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动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缺乏对立德树人的认知,那么学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时便会困难重重。传统体育课堂下的教学方式多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输入模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不可避免的就是课堂内容的乏味枯燥,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也是目前中学体育教学落实立德树人实效性不强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需要,在体育教学评价中,加强学生对立德树人的认知意识。例如,学校党委成立立德树人领导小组,体育组组长担任秘书长,并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定期组织思政教师对学生开展立德树人讲座,强化学生对立德树人的认知。建立四方合作的立德树人线上线下平台,充分利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角色,结合思政教师立德树人思想传播理念,巩固学生对立德树人的认知,从而实现学生对篮球课堂教学的认知评价。
(2)学生对篮球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情境评价
创设相应的体育学习情境,能够挖掘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特殊元素。例如,如何在恰当的时机控制住自己情绪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调整过程,可以设立合适的情境评价,对学生在某个特殊场合的情绪表现进行把控。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政意识,必须通过创设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情境,使立德树人要素深入体育课堂教学过程,加强学生对课堂教学情境的评价意识。在体育学习情境中,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教师的评价和观察、学生的思考来实现课堂教学情境评价。学生在篮球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状态,师生之间的主客体关系、篮球课堂的教学环境、篮球技战术的教学策略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所以评价也是复杂的。这就要求针对学生篮球课堂教学的评价,要创设相应的体育学习情境作为载体。
(3)学生对篮球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内容评价
体育课堂是体育教学的主阵地,是体现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体育课最典型的特点就在于,身体实践课占绝大部分,且教学自由度极高,教学过程难以把握。在这种特点下,学生容易产生懈怠心理,自然对相关德育工作不够重视,但正因如此,才更应该不断在课堂中落实立德树人的相关知识理念,把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内容评价,着力构建系统化篮球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在这种大体系下应做到以下要求:第一,篮球课程内容的选择,要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对不符合立德树人要求的课程内容加以修改,将新思想引入教学内容;第二,篮球课程内容评价要具有适用性,深入探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能够做到与各年级学生相适用,使各年级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篮球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评价。教学内容评价的革新,使教学内容能够得到更加真实的评价结果,进一步促进篮球课堂教学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互相融合。
(4)学生对篮球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的行为评价
对学生在篮球课堂教学中行为的研究尚不太多,目前还没形成权威和统一的定义,有学者把学生在课堂教学行为定义为学生在教学中为完成体育教师的要求,对教学过程进行的评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行为评价能够很大限度上反映出体育教学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互融合的效果,是实现体育课堂篮球教学评价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学生对篮球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的行为评价应从以下方面进行:体育教师在课前准备到课程结束的过程中,思维和具体行动的表现;学生在篮球课堂教学中的自我学习效果评价;体育教师与学生课后的自我反思。
(1)在扬州市新华中学的篮球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与合作精神的培育力度较大,有利于学生之间形成稳定的合作学习小组,但普遍缺少变化,不利于学生适应陌生环境,提高适应能力。
(2)在扬州市新华中学的篮球课堂教学设计中,由于教学资源配置以及教学环境的限制,体育教师几乎无法通过创设情境,设定合理的德育目标,运用网络虚拟空间来进行篮球教学活动。
(3)在扬州市新华中学的篮球课堂教学评价中,评价内容基本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要求,但学生对篮球课堂教学评价力度不足,不利于从多元角度对篮球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不利于落实立德树人视角下的篮球课堂教学要求。
(1)优化和改进立德树人视域下扬州市新华中学的体育篮球课堂教学设计,不仅要遵循普遍的教学规律,而且要根据新华中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建立健全体育教师的培训体系,加大中学体育教师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占比,通过建立立德树人观念强化平台,结合思政教师立德树人思想传播理念,巩固学生对立德树人的认知,强化体育教师对立德树人的认识,从而实现学生对篮球课堂教学的认知评价。
(2)学校领导要重视学校体育教学对立德树人的培养,要制定检查与评价机制,通过认知评价、情境评价、内容评价、行为评价,对学生篮球课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从而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顺利落实。
(3)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应通过设定德育目标,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和竞争中交流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规则意识以及顽强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改善其身体形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完善学校教学评价体系,将立德树人要素充分融入篮球教学活动过程中,使扬州市新华中学的体育课教学能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