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佳龙 张金峰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0)
先秦经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狭义的先秦历史研究的范围,包含了从进入文明时代直到秦王朝建立这段时期,主要指夏、商、西周、春秋、战国这几个时期的历史。在长达1800多年的历史中,凝聚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夏商时期的甲骨文、殷商的青铜器,都是人类文明的历史标志。这一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以及其他诸子百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学术的繁荣。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仍被广泛应用于军事、经济等领域。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在这个历史阶段中,中国开始从分散逐步走向统一。先秦时期,学术思想自由,文化繁荣,产生了诸子百家,如老子、孔子、墨子、孙子等,以及如道家、儒家、墨家、兵家等,史称“百家争鸣”。该文鉴于先秦时期体育思想的多元价值,采用文献梳理、逻辑分析与历史考证等方法对中国古代体育思想史研究进行审思,希冀引起人们对古代体育思想发展的重视及思考。
当前,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关键是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正与道家理念相呼应。道家对于传统体育的发展起着指示性作用。养生化与伦理化的体育思想,虽然低估了体育的实用价值,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对于人本身的健康发展,却是非常有益的。道家的“自然”体育观念,在当前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值得人们重新审视。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道教思想的启发,道教思想引导着传统体育发展趋向“养生化”和“伦理化”。道教的习武活动中包含至今仍然影响世界的传统体育项目,如有着多种流派的太极拳项目,太极拳的动作强调人体内部的修炼,不追求复杂的动作,不讲究运动的负荷和强度的大小,突出了“养生化”。在现代体育中,人们往往在实践中忽视了养生,只重视成绩,没有考虑体育的内在和内养,这是当前体育在实践中存在的误区。道家的人性哲学强调伦理、高尚、和谐,以此诞生了以伦理为核心的传统体育价值观和民族体育价值观。但体育的健身和审美价值偏低,甚至被忽视,只是关注体育对于人民群众的教育和感化作用,不重视力量的美感和竞争的激烈,而追求在运动过程中的美感和气场。老百姓摒除厮杀和战斗,认为从事体育的本意是保健和开发智力,这些不仅在前文提到的项目中有所凸显,我国许多传统体育项目也是如此,抑制其实用性,一味地追求健智方面的价值,如舞龙、秧歌、舞狮等。因此,我国对于体育也形成了“重文轻武”的传统观念。
道家“自然”体育观念指出人的思想和行为与自然要有一致性,不能违背和破坏自然的和谐,体现着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体育理念,与当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相似,对体育的发展有难以磨灭的价值。当前,竞技体育发展迅速,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免产生许多的弊病,如果不加以节制将会制约现代体育的健康发展。例如,兴奋剂的使用已经是国际上屡见不鲜且难以遏制的问题,这是严重悖于客观法则的方式。除此之外,一些教练采用非正常的大负荷训练方法,拔苗助长,这将会对运动员的职业生涯造成负面影响,并造成一辈子的伤痕和精神上的隐患,不利于竞技体育的健康可持续化发展。究其原因,不外乎对名利的不正当追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育概念已在中国流传了千百年。
孔子倡导体育竞赛的公平与健康,孟子推崇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全民体育的思想,荀子则提倡全面教育和休闲体育,孔、孟、荀三人的观念看似各自不同,但却都涉及一个共同的核心内容,即是“重德轻力”,这对于现代体育暴露出的众多问题,如兴奋剂的滥用、伪体育的出现和各种违反规则的不良体育行为,有着教育和警示作用。
孔子是儒家体育思想的源头。“礼”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成人教育”是其体育思想的重要部分。将学问和个人能力育成,伦理培育与身体能力锻炼组合在一起就是“成人教育”的主要内容。孔子指出,教育必须“用礼乐文饰”,除了提高德的涵养,还必须有才艺的学习。“六艺”来源于周朝的教育体系,不仅是道德教育的内容,也是技能教育的内容。其中,与体育相关的有射、御。“成人教育”注重各方面均衡提高和基本能力育成,目的是将人培养成能够真正服务社会的人。针对射箭比赛,孔子的观点是,看一个人是否精于射箭,主要看他是否可以命中靶心,精确的程度有多少,而不是去看射靶的深浅。在射箭中,必须遵守礼仪的正统,否则是不符合条件的。“非礼勿动”就是指一切体育行为必须在“礼”为前提条件下进行,也就是说,体育比赛是“君子之争”,孔子的理念对于后世体育的公平与健康竞赛的理念产生很大影响。
“仁”是孟子思想的核心。他将射御的地位和意义摆在了很高的位置,鼓励人们积极从自己身找出失败的原因,强调射箭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求刻苦训练以达到具备高超技艺的能力。除此之外,还透露出“全民健身”观念。他主张君主要与民同乐,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着重于一种“全民参与”的概念,这也是其民本思想的体现。这种思想相对于体育娱乐活动理念,是一种突破,也是由当时社会需求所决定的。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启示体育投资应符合我国国情,不能盲目投资,要做到精当有度。
荀子思想的核心是“结于一”。他接受了社会中对儒学的驳斥,并总结出自己的理念,成为先秦儒学的集大成者。荀子认为,奉行全面教育的条件是师教和法度,又对弟子的学习提出了要求。其中,“勇”能够培养力量和胆识,而“勇”就属于体育教育。除此之外,荀子还有动养结合的体育休闲观。《荀子·天论》中有两个观点,一是衣服和食物能充足补充,又能适时具备养生的条件,这样即使是上天都不能使人生病;二是生活所需要的必需品准备得不够充足,自己还不能做到勤奋的生产劳动的人,即使是上天也不能保全他的健康,他主张锻炼身体,强调了积极运动对于预防疾病和长寿的作用,清晰地阐述了运动和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揭示了运动和健康不可分割的道理和规律。
墨家探寻体育和万物之间的联系,注重“侠义”精神,强调纪律性和客观环境,对于现代体育的人才培养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以行为本”的原则更是对现代体育教育有着指导性的意义,强调了实践对体育技能的提升作用。从实践出发,用实践证实理论,用理论加强实践,才能在体育的应用中得到更大的收获和推广。墨家的创始人为墨翟,即人们常说的墨子。墨子的学说在古代学术界中独树一帜,集合了当时各家的优秀学术理论。以墨翟为代表的学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对于古代体育的影响体现在以下方面。
在墨家的伦理思想中有一个关键的核心话题——形与神的关系。这是指人的形骸和内心的关系,墨子的观点是当人的形骸和内心分开的时候,人就死了,反之,如果人的形骸和内心在结合时,就表明人是活的。心理学和这个观点存在许多类似的地方,这是影响人们学习体育文化,进而提升品德和锻炼身体的原因所在。墨家认为,人需要频繁地运动,否则会因为闲适而变得散逸,因为动是生命的本源。人必须要恪守运动的法则,在运动时做到把自身习惯的养成和调养身心与锻炼结合起来。这种长远而特别的看法十分难得,对当代体育开发和成长起到了推动作用。
墨家十分讲究秩序性。墨家弟子的活动被各种规定牵制,而在那个时代,他们是构成武术社团的领军人,这也使得当时的武术社团有着非常周详的组织和做事规范。墨家的法规甚至领先了各封国的国法,所以社团的凝聚力和约束作用是非常大的。随着社团的发展,他们的各种制度建设也逐渐进步和完善,为后世武术社团进步和传承奠定了基础。
墨子认为,对于染丝这件事必须要慎重,染丝就是培养人才的意思,就是说人才品德和思想会很容易受到客观情况的浸染,优秀的学习活动常由于好的环境熬炼而成。由于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现代的人们更需要通过体育来强化修炼。墨家认为,一个人的成才路上要不断检点自身,即“反之身”,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在体育中的自我教育也要考虑自身的条件,要量力而行,不能随心所欲地进行体育活动。
墨子培养人才的规矩是“把实践当作根本”,就是说理论和实践应该是放在一起的,从而表现出它的巨大影响。而体育是以实践为主的课程,非常强调实践性,平常在室内课学到的书本理论,看起来阐述得很详尽,其实很难理解,只有自己亲身去实践,去练习,才能真正体会,并全面进行体育学习,这也就是人们后世常说的“实践出真知”。
在先秦时期的春秋战国时代,500多年间共发生重大战争约480次,频繁的作战促成了“兵家”的诞生。在这期间,兵家学者编纂了一系列著作,如《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这一阶段,体育被看成兵家训练士兵的首要方法,具有深刻的军事色彩。兵家在先秦时期想顺应时代处境的需要,采用多样的方法,以达到锻炼士兵的身体,增强战斗力的目的,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我国古代体育的发展。兵家体育思想所体现的训练和谋略作用,直到今天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体现了我国古代先贤智慧,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孙武是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他在《孙子兵法》中提出,战争是关乎百姓和国家存亡的事情,强调部队士兵需要勤加练习。吴起在《吴子·治军》中提到,将军队在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归因为不谙练战略和缺少才能,所以军队要以练兵为重中之重。“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可以看出,军事以及练兵的重要性。在对士兵的各种战前训练中,战略、阵型、才艺等部分均有涵盖。“五教”来源于管子的理论,具体是指锻炼士兵的关键要点,其中既涵盖了军事方面的培养,也有体育基础才能练习,士兵在经过这几种教法的训练之后,才能够变得勇敢。各国间对于士兵的训练,涵盖了身体练习的多个方面,如跑步、跳跃、投石等。在日常练习中,士兵之间不免会进行比试,这也就形成了竞技的雏形。
《孙子兵法》除了催生了体育竞技的雏形外,更重要的是,其对于体育竞技方面的启示。在现代体育竞技中,优异的成绩除了运动员个人的先天禀赋以及后天的努力训练外,体育战术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孙子兵法》的《形篇》中,提出了先胜的观点,这是指双方的对抗里,我方要尽量弥补自己的弱点,不给对方出击的机会,同时还要凭借自己敏锐的观察力,等待对手失误时,抓住机会,不失良机地攻击,这样才能立足于不败之地。这一思想在现代体育竞技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因形造势”是书中又一观点,这一思想是战术运用的基本要旨,意思是要根据选手的各种特征和套路,做到既能接招,又能破招,凭借个人能力,随机应变,临场发挥,把握主动权,做到奇正相合,出奇制胜。除此之外,《孙子兵法》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众人所熟悉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比赛开始之前,能够做到了解对手,周密筹划,使自己各方面的胜利条件都很充分,强调因敌制胜,随时调整自己的计划,并且能够融合前文“先胜”和“因形造势”的战略,这样谁胜谁负也就显而易见了。纵观体育竞赛领域,这些战略都在多种体育项目中得到了充分运用,可以说军事与体育竞技有着不谋而合的地方。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经历了从诞生到高潮的完整阶段,这是中国自发产生的文化“发酵”过程。现代文明快速成长,世界日新月异。但每次新的探索都是沿着先贤走过的路,接受或打破,抛弃或升华,古人的成就和贡献指引着人们不断地前进和探索。诸子思想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构建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体育是一个不断进化和完善的概念,人们应该使之发挥新的时代作用,通过不断发掘,实现其内在价值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