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萍 李凤
(河池学院 广西河池 546300)
201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在此要求下,各科教学都要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众所周知,高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教育离不开教学活动,认识主体的价值选择决定着优先发展什么,重点改造什么,所以持有怎样的体育教学价值观将直接影响体育教育的效果。因此,树立并践行正确的体育教学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活动不可回避价值问题。通常认为,教学价值观是指人们对教学价值的认识、态度、评价等的总称,以及在此基础上所确定的行为取向标准,也就是教学所具有的价值在人的主观意识中的反映。体育教学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学属性和教学需要满足之间的认识与看法,是关于体育教学在培养人、改造人方面的价值判断和基本观点。
体育教学价值观的选择受到教育思想的指导和约束。自2002年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来,我国确立了以素质教育为特征的教育思想。但在实践过程中,依旧存在以下问题。
“三全育人”的出发点是培养人,我国所提倡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部分普通高校对体育教育的思想认识模糊不清,在体育教育教材的选择、课程的体系、课程教学模式的设置、教学的方法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如当前仍有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的外化现象突出,高校体育教育作为应景教育、装饰教育;有的虽强调健康体育教育理念,却忽视对大学生坚持健康体育的具体指导;有的虽强调素质教育理念,却只重视理论外延中育人的因素,忽视育德于体的本质;有的关注体育运动的技术讲授与技能提升,忽视或不够重视体育课程的人文价值和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忽视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体育教学育人的潜力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从理论上讲,教学价值观念具有稳定性,形成后便会成为指导人们行动的精神力量,在观念与行动之间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实际上,经常发生观念认同与实践活动相矛盾或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并显现在教学中。虽然体育教师认识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但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却存在忽视学生的价值主体地位,忽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极端表现为放羊式教学、娱乐化教学以及学生对教师教学活动过度依赖的单向育人模式。虽然体育教师知道育德于体的重要性,但仍有一些人工具取向严重,在教学中缺乏育人意识,难以将技术的教授与育人有机结合。虽然绝大多数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评价的意义和目的的认识是正确的,对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趋势呈认同态度,但在实践中仍存在教学评价主体教师本位现象,评价方法单一、不科学,过分强调教师的评价,强调绝对评价,对评价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及过程评价不够重视等。
当前,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国际形势,特别是近年来,一些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意识形态的斗争呈复杂之势,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战略定位、历史使命和目标任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战场之一,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必须厘清什么是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最有价值和最为根本的目标,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使命,深化“三全育人”改革,使体育教学价值观与新时代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保持一致,克服落后和不适应现象,强化对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更好地实现体育育人,服务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
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高等教育的目标、方向是一致的,即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民族地区高校要立足地方,办好人民满意的特色体育教育,离不开这个根本遵循,秉承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教育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以为社会育人为根本目的,以体育实践为主要手段,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通过体育教育增强学生的体能,提高体质水平,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人才。结合地域民族特色,顺应新时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需要,坚持科学性和时代性,把全面育人作为发展方向,落实到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中就是要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发展,通过练习与体验,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运动兴趣和技能特长,大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实现知识传授和能力提升、价值引领功能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优势,将体育融入五育并举的格局中,育德于体,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学生个体主动发展的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助力民族地区教育强国、体育强国。
从我国教育事业整体发展来看,体育教学价值观具有群体统一性。但作为教师个体来说,又具有个体的独特性,导致在实际体育教学活动中,个人所持有的教学价值观的作用效果表现出差异。因此,在推广理想的体育教学价值观的过程中,应首先提高教师个体的认识水平和变革能力,以缩小个体需要与认识水平之间的差距,在教学价值观的群体性与个体性之间找到平衡。充分发挥教学理论研究的作用,如把课程思政和教学价值观作为研究内容,为体育教学价值观的转变提供方法论,研究论证转变、更新体育教学价值观的现实意义,转变、更新的机制、条件、策略、方向和影响转变、更新的因素等,挖掘介绍不同的教学价值观念,展示新的先进教学观念,提供素材,使施教者先受教育,引导教师在课程思政过程中教学价值观念变革;用明确化、具体化、可操作化的理论研究指导促进政府倡导的教学价值观念与个人教学价值观念的有效衔接;立足现实,注重广大师生对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参与度,搭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互助交流平台,促进高校间课程改革经验的交流,指导教学实践,推动体育教学价值观念变革,推动民族地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
通过一系列的举措解决体育教师教学价值观念冲突矛盾,尽量避免在体育教学价值导向上出现片面和短视行为。与此同时,需要聚焦民族地区体育课程教师“愿不愿”的动力问题与“会不会、能不能”的践行能力问题。通过会议、讲座等形式帮助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师领会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与会议精神,支持高校将教师专业培养与课程思政培养结合起来,打造全新的教师培养体系搭建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补齐师资力量不足,认识不到位的短板。通过提供专业服务和有针对性的培育培训,协同提升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和课程思政能力,同时搭建教师能力提升平台,开展案例比赛、讲课比赛等,与经验丰富的高校开展结对子帮扶活动,补短板、强弱项,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共用,解决区域发展不均衡和民族地区高校师资队伍对体育课程思政认识不足,缺少会教的能力,“愿意教、如何挖、如何融”和教学评价水平低等问题,提升对学生的教育引领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能润物无声地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教学活动中,提高体育教学立德树人的质量,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体育教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受体育教学现实的制约,并反过来影响体育教学的发展。因此,在正确定位高校体育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需要积极推进民族地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在“五育并举”的教育格局中把握和遵循体育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打造化理论为方法、化理念为实践的桥梁,以利于立德树人理念的培育践行,形成“三全育人”大格局。
在教学目标上融合创新,拓展教育范围。体育教学不仅要注意技能的提升,更应该注意技能与能力、过程与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紧密地融合起来,在保持学生个性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团队精神和团队的使命感,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体育对人的培养,不仅在于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更在于培养创造社会的人。这就要求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本位价值上不仅要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应尊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正确认识人的和谐发展的价值是教学价值的终极价值,解放理性、释放人的潜能、尊重人的自我意志和意识、体现人的价值与尊严,使人获得自由发展的空间是体育在培养创造性人才过程中要达到的终极目标。
在教学内容上按育人价值实现的需要进行合理重组。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教学内容的基本出发点,遵循体育教学的“四三规律”,即一致性、健身性、兴趣性、可行性原则和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体育教学的内容,依据不同项目的有效迁移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以及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创新教学内容的依据,对不同体育项目在构建学生价值观的有效性和特殊性上做到心中有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互补充。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以人为本,创新融入当地民族体育项目丰富课程内容,增强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和各民族的体育文化资源,关注地域文化特色,挖掘整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地方文化特色,按育人价值实现的需要,融入思政教学内容,顺势而为融地方的民族文化思政元素于学校课堂中,丰富学科育人资源,拓展体育学科育人价值,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学生在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同时,了解并传承民族传统体育,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实现体育知识与中华体育精神的传播、传递与传承。
在教学方式上提倡以鼓励、激励教改政策为导向,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出一些有创意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发挥体育育人潜力。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体育运动天赋、兴趣、爱好、运动能力等客观存在的差异,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运动项目掌握规律,更新教法、学法,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制订弹性化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为学生个体的充分发展提供机会。采用合作、自主、探究等教学方式在体育教学全过程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由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向传授方法,渗透情感延伸,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发展,让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学会学习、生存、做人,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实现人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等于抹杀教师的主体性地位,更不能阻碍教师主体价值的实现。
强调体育教学的内在价值,按照“四位一体”的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目标要求,通过学习、训练、比赛等让学生享受运动的快乐,掌握运动技术,提升运动技战术水平,增进健康,塑造良好的意志品质健全人格,让体育教学回归本质的同时,适度拓展其外延,以教学的内在价值实现来回应外在要求,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过程中实现育人知行合一。师生关系走向上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和谐、多边互助活动,创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促进多民族师生间交往交流,促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励学生思考、行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尊重学生的情感和发展需求,重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将运动技能的教学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积极情感、道德规范、团结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体育教学的育人效果。
在体育教学与评价一致性的体系设计上进行优化完善。学习评价在体现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同时,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进步程度、个体在群体中的表现、参与程度等,与学生的政治、道德、思想、人格、行为、法纪、心理等方面共同构筑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综合评价体系,突出高校体育育人功能的实效性和价值性。建立健全科学、标准、明晰的评价体系,科学构建立体、多维、互动的反馈、奖惩和动态评价激励机制。通过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使大学生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适应社会,达成目标的持续动力。培养学生依据当前的目标客观评价自己经验增长的能力,对学生学会技能、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以及习惯养成、珍爱生命、自我突破的价值引领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充分感受体育的魅力,正确认识体育对人的终身成长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对教师的体育教学实践活动建立合理的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激励机制,兼顾体育知识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帮助教师形成良好的教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升教师教学效能感,赢得教师的积极回应,发挥体育教师思政育人的主观能动性。
构建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组织机制,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推进路径,制定指导意见,形成有效指导机制,合理规划民族地区高校体育课程配套教材,修订完善民族地区特色体育思政案例库,将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贯穿体育思政全过程。在不违背教育原则的前提下,改革现行相对僵化的教学管理体制,将过程管理变为目标管理等,给予民族地区高校和体育教师一定的自主权,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资源配置共创共享,加强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思政改革的各相关方的分工与参与,形成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顶层设计与学校德育工作协同一致,同向而行,协同联动推进民族地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程,形成全员育人合力。
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以“三全育人”为切入点,通过对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价值观现状的梳理,不难发现部分传统体育教学价值观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出重建民族地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价值观的方法路径,以期为高校体育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提供理论参考。通过明确正确育人理念,把准高校体育教学方向;多途径提高体育教师的认识水平和变革能力,促进体育教学价值观念内在转变,激发教师课程思政育人动力;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推进民族地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并发挥主战场作用,引导帮助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三全育人”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