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永丰学校 鞠 慧
初中美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要求学生欣赏不同国家、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了解重要的国内外美术家和美术流派,有些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不足。
相比于讲授式、问答式、小组合作学习等传统的授课模式,项目式教学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贴近现实生活的情境,以任务成果为驱动,能引导学生在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中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活动,增强主体意识,通过网络、书籍、期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建构美术欣赏知识,运用基本的美术欣赏方法,解决现实中美术的相关问题,提高欣赏评述能力,提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笔者将以初中美术“亚洲美术之旅”一课为例,按照项目选题、项目规划、创设情境、发布任务、项目学习、项目实践、成果展示、项目评价的项目式教学实施步骤,介绍教学过程,分析教学策略。
“亚洲美术之旅”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包括的学习内容繁多、复杂,不仅涵盖了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四大门类,而且涉及伊拉克、以色列、印度、日本、柬埔寨、伊朗、阿富汗、韩国等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这些国外的美术作品处于不同的文化情境,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对其进行欣赏、评述有一定的难度,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不足。
2019年5月,“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这个重要的文化事件给予笔者很大的启发。2021年9月,在“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开幕后,笔者布置了在故宫博物院官网上观看数字展的课外拓展任务,学生对“数字展”这种线上浏览、信息交互的观展方式很感兴趣,所以确定了本课的项目学习主题为“策划‘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数字展’”。
教师是项目式学习的规划者。在实施项目式教学之前,教师要做好教材分析,从中挖掘出与学生生活、社会时事、流行文化密切相关且能引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学习内容,确定项目主题和学习目标,探索跨学科、跨领域的项目式学习,促成深度学习。
第一,创设真实情境,进入学习项目。首先播放“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的新闻视频,再说明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都改在线上进行,为推动亚洲文明的交流互鉴,组委会将举行线上的“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数字展”。而每个学生都是这次亚洲文明数字展的策展人,各自要承担为亚洲文明数字展遴选国外作品并说明入选理由的总体任务。
第二,确定项目学习方式,并按学生探究兴趣进行分组。教师与学生共同商定了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项目学习方式。根据作品的分类和学生的兴趣,完成了项目分组,全班分成了西亚建筑、南亚建筑、东亚和东南亚建筑、亚洲雕塑、亚洲绘画、亚洲工艺美术等6个学习小组。
第三,细化项目任务清单,明确成果呈现方式。将项目总体任务拆解成具体的项目任务清单,细化项目学习流程,商讨项目成果呈现方式,明确各小组的学习任务。以亚洲绘画学习小组为例,他们确定的任务清单是:①在网络和书刊上收集《神奈川冲浪里》和《阿巴斯二世会见莫卧儿使者》的图文、视频资料;②完成对比表,讨论确定为数字展推荐的作品;③撰写汇报文稿;④制作推荐作品的汇报课件;⑤为入选作品设计徽标,为本组推荐作品拉票,做宣传。
教师要做好项目式教学入项活动、学习方式和项目任务的设计。一是创设真实情境,为学生创设一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完成任务的信心。二是布置的项目总体任务应具有现实性、明确性、挑战性等特点。脱离实际生活的任务,不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不清晰的任务描述,会让学生无所适从;太简单的任务,会让学生觉得无聊、无趣。三是项目学习分组要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兴趣。四是在引导学生细化任务清单时,最好和学生共同商讨,鼓励学生思考“为完成任务,需要具备哪些知识与技能,获取哪些信息,哪些途径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首先,引导各项目小组在任务清单的基础上,明确项目学习流程和各自承担的任务。其次,每个小组成员都要自主收集资料,完成待选美术作品赏析的自主探究学习。再次,每个成员在组内交流分享自主学习成果,合作完成对比表。最后,小组成员集体讨论,确定本组的推荐作品和推荐理由。
以南亚建筑组为例,《阿旃陀石窟》和《泰姬陵》的相关资料非常丰富,每个成员自主学习的兴趣点和侧重点各有不同。小组成员以对比表为抓手,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完成了自主、探究学习,建立起对两件待选作品的初步认知;再通过小组交流、分享、讨论,加深对两件作品的理解,促进美术知识的迁移和欣赏评述能力的提升。
教师是项目学习的推动者。一要细化项目学习流程,让项目学习的方式更加多样,让每个成员都有平等分享交流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二要以“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欣赏步骤为框架,设计待遴选作品的对比表,为学生提供项目学习的抓手,引导学生思考“项目任务”与“学习内容”的关联。三要及时解决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教给学生文献查找、资料收集、内容甄别、合作学习的方法,并为美术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提供学案、视频、资料等脚手架,从而推动项目式学习顺利进行。
首先,各小组根据组内成员的专长和特点,确定项目实践阶段的组内合作与分工:集体“头脑风暴”,讨论徽标设计和汇报思路;2人负责制作徽标;2人负责撰写作品遴选过程和推荐理由的汇报文稿;2人负责收集视频、图片素材,制作汇报课件(图1)。其次,小组成员进行组内评审、修改和完善。再次,教师进行评审,给出修改建议。最后,各小组再次优化项目成果。
图1 各小组完成的课件制作
笔者通过项目评审,修正了学生查找到的错误资料。比如,西亚建筑小组探究的《伊什塔尔城门》和《圣岩清真寺》,网络上有很多不太正确的资料。如伊拉克古巴比伦遗址上耸立着的伊什塔尔城门为20世纪60年代修建的复制品,而德国佩加蒙博物馆展示的城门才是由原遗址残存碎片复原的。位于耶路撒冷圣殿山的圣岩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是两座相邻的伊斯兰教建筑,但网络上将两者混为一谈。
一方面,在项目实践开始前,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组内分工和合作,以保证“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另一方面,项目成果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成就感的获得,为了更完美地呈现和分享学习成果,教师作为项目成果展示的评审者,需要对汇报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负责。
各组学生依次上台张贴设计徽标(图2、图3),运用比较欣赏的方法,汇报遴选过程和推荐理由,抒发自己的观点,展示项目学习成果。其他小组学生认真聆听汇报内容,欣赏设计徽标,从而完成了学习的合作与分享。
图2 各小组完成的徽标设计
作为一种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中的学习成果展示非常关键。第一,该环节为学生搭建了展示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果的平台,使他们体验到美术学习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第二,该环节能强化学生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这促使项目组成员在项目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挖掘出更丰富的学习资源,碰撞出更有趣的创意灵感,完成更精美的设计,呈现更精彩的汇报。第三,相较于教师讲授,大部分学生会更关注台上学生的汇报内容,知识迁移与学习分享的效果更好。
首先,学生将根据评价表中的要点,对自己在项目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自评;其次,进行组内互评,选出本团队的最佳策展人;最后,由各团队的最佳策展人投票选出本班的最佳策展团队。教师总结、评价各组的表现,表扬在项目学习中贡献突出的个人,指出本次项目学习中需要反思、改进之处。
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提供内容清晰、标准明确的评价表,更要利用好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方法,做好贯穿项目式学习始终的教师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综上,在初中美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实施项目式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不仅有效培育了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还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信息技术素养和语言运用素养,增加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学科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