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徐 麟
2020年修订的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深入探究文本的深刻内涵,提升思维品质。”阅读是一种动态的思维过程,它是读者将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方法、文本背景等进行具体化、系统化地建构。实践证明,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入文体思维,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独特的文体特点,可以有效获取文本信息、发展学生思维、获得审美体验。拟以2022年全国高考语文乙卷文言文阅读题为例,从文本叙事特征、言语形式、阅读认知三个角度建构语文思维的三种形态,进而探讨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文体思维是指读者按照文学的体裁、体制、样式进行有效阅读。王栋生教授强调:“阅读的通则是体式阅读,阅读教学的规则是依据文本体式进行解读。”基于此,考生在考场上需要把握文本的体式,掌握特定文本的叙事特征,建构整体的文体阅读思维模式。
首先,关注叙事结构,提升阅读的逻辑思维。经典的文本都有独特的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人称等。在阅读过程中,读者需要借助叙事艺术技巧,迅速准确地进行文本的解读。2022年全国高考语文乙卷选取了刘向《说苑》故事集中的《贵德》,文本以“历史故事”为基础,意在以古鉴今,阐释“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在阅读中,学生可以立足文本“历史故事”的叙事特征,梳理出文本中的历史资料,建构“故事群”。基于此,考生可以简要概括故事的情节,梳理出文本中的四个历史故事:(1)吴起告诫魏武侯“在德不在险”;(2)武王从善如流,宽厚对待商朝士民;(3)晏子极力劝谏齐景公供养老弱孤寡者;(4)叔向极力劝说晋平公勿误农时。由此可见,“叙议结合”是《说苑》的主要叙事特点。整篇文本以叙述历史故事为主,夹杂议论,进而让故事更加生动,文本主题更为鲜明。为了能深度解读文本,考生还可以抓住文中议论的语段进行分析,进而解读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具体为:
(1)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犹赤子乎!饥者则食之,寒者则衣之,将之养之,育之长之,唯恐其不至于大也。
(2)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
(3)岂所以定命安存,而称为人君于后世哉?
(4)今君爱老而恩无不逮,治国之本也……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
(5)岂所以定命安存,而称为人君于后世哉?
结合文本议论的语段,学生不难发现:文本采用了“总——分”的叙事结构,以“德”为核心话题,主张“以德化人”“政在养民”。
其次,注重文本特质,搭建思维支架。文言文不能仅仅停留在“言”上,需要从读一篇到读一类。《说苑》作为历史故事集,文章篇幅短小精悍,表现手法多样,艺术形象丰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跳出传统的“翻译+讲解”的模式,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对话体”,进而挖掘文本的内涵。2022年全国高考语文乙卷节选的《贵德》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梳理出叙述“武王”“太公”“邵公”“周公”等语段,进行比较分析,领悟文本说理的巧妙。具体为:(1)姜太公主张“咸刘厥敌,靡使有余”;(2)邵公主张“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3)周公主张“使各居其宅,田其田”。可见,文本多用短句,三人的观点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不同的回答体现出说话人的不同思想。“仁爱德治”是这篇文本的核心,这也是儒家治理国家的关键。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跳出文言字词讲解的桎梏,借助文本的特质,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展开深度思考。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文言规律,进行合理的推断,夯实文言教学的基础。同时,在文言阅读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关注文本言语内容,体悟具体文本的表达意义。
首先,注重文言规律,进行合理的推断。文言词汇、句式、语法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古汉语造字法,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想象,进而对文言字词展开合理推断。以2022年全国高考语文乙卷《说苑·贵德》为例,学生可以借助“语音”“字形”“语法”“句式”,建构语言图式。具体为:(1)语音推断。“育之长之”中的“长”和“求木之长者”中的“长”其意应该为“抚育”“使……生长”。(2)字形推断。“秩”字从“禾”,“失”亦声。“禾”本意为“谷物”,后来为“俸禄”,这里引申为钱财或补贴。(3)语法推断。“缓刑辟而趋民时”中“辟”为“刑法”。“德义不修”为倒装句,应该为“不修德义”。可见,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巧借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以及字词结构等,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其建构文言文字词的语言图式。
其次,借助文本语境,进行文意推断。言语思维的形成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的。文本语境是语言建构的基础,也是提升语言运用的根本。同时,字、词、句、章、篇之间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系统。在文言文阅读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语境,从感知到感触,真正打破语言理解的屏障。比如,2022年全国高考语文乙卷设置的第一题是断句题:
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通读题干,学生可以借助“句式结构”分析法,快速断出“……者,……也”。学生还需要借助前后语境,找出该段文本的主体对象以及主要话题,联系上下文语境,进行前后推断。具体为:前面是“周公”所言,后面是“武王”曰。其中,两个“田”字词性各不相同,前者为动词“耕种”,后者为名词“田地”。由此,学生不仅准确断开语句,疏通文段大意,而且理解了文段的深层内涵。即“惟仁是亲”是定国安邦的基础,“德政治国”是定国平天下的根本。
由此可见,在文言文阅读中,教师要善于借助语言的规律,从“言”到“文”进行内化生成,激励学生真思考、真感悟。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高考语文文言这试题侧重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提取、理解分析的能力,从识记积累逐步转向探究应用。基于此,文言文阅读教学教师需要关注学生阅读认知和文化思维的建构,真正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
首先,借助文本的关联性,进行知识的溯源。“稳重求变”是高考语文试题最为典型的特征。对于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命题者注重文本形式、内容的变化,但是对文言句式、字词的积累往往是不变的。2022年全国高考语文乙卷文言文阅读第二题回归实词用法考查,巧妙地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寻找知识的源头,做到举一反三。比如,以“饥者则食之”中的“食”为例,学生可以联系课内文本《荷蓧丈人》中“杀鸡为黍而食之”,得知“食”为“使……吃”,而“食野之苹”中的“食”为“啃食”“吃”的意思。
在文言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紧扣文言文字词进行文意溯源,深度剖析文本内涵。比如,阅读《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学生可以抓住“缒”这一文言实词进行字意推断,进而全面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具体为:“缒”从糸,追声,糸本意为“用绳子放下去”。“缒”为“用绳子拴住人或者东西从上往下送”。借助该字的字意,烛之武敢于担当、临危受命的形象鲜明地凸显出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打破阅读浅层的感知,逐步走向深层的感悟,进而与作者、文本共情。
总之,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立足文本,联系语境,引导学生打通文言必备知识与实践运用之间的壁垒,使学生的语文思维品质在阅读与鉴赏中得以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