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胡 云
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素养提升的基础,是发展语文能力的前提。”可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以提升语用能力为核心,深入开掘可读的语言内容和写作资源,帮助学生建构个体的言语经验,进而提升其“思维与审美”“文化理解与传承”等语文素养。
综观2022年全国新高考I卷语文试题,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材料选择方面,立足当下的同时注重在品味经典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试题设置方面,关联教材的同时注重在思辨中提升学生的思维;(3)试题形式方面,提升理解、分析、概括能力的同时注重多样性、开放性。从指向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角度看,2022年全国新高考语文I卷试题充分彰显了“融合性”特点,在“语言建构与运用”中体现了语文“以文载道”“以文育人”的目标。拟以2022年全国新高考语文I卷试题为例,谈一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聚焦语篇和语境两个要素,帮助学生进行语言材料的建构与运用,进而提升其语用能力。
语言建构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正确处理好“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形成语言知识网络。
首先,整体透视语篇特点,把握文本特征。长期以来,高考语文命题都是以知识点和文本的契合点为基础,由外到内,因文设题。这就要求教师以文本的共性知识为目标,抓住文本的文体特点,宏观建构语言知识体系。比如,2022年全国新高考语文I卷阅读题选取冯至的《江上》,文本以“伍子胥复仇”的历史故事为题材,叙述主人公流亡与复仇的心理转变过程。在阅读中,考生很容易唤起相关的阅读经验,搜寻出类似特点的文本。比如,考生容易联想到鲁迅先生的《理水》《奔月》等作品。这类作品有意打破时空的界限,采取“古今杂糅”的手法,进而表达出作者对现实的关照和见解。基于此,考生在考场上可以紧扣“故事新编”中的“故事”,迅速梳理出小说的文脉。具体为:伍子胥逃出昭关、伍子胥听楚语、伍子胥渡江、伍子胥赠剑。
其次,聚焦理解语言,注重微观积累。语言的积累不能漫天撒网。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到“少”,从“零”到“整”,聚焦一个点进行专攻突破。比如,文学类文本,学生除了整体透视文本的特质外,还需要关注单篇文本的个性特点,解读出文本个性化的内涵。仍以《江上》为例,这篇小说虽然取材历史传奇,但是整部作品散发出一种浓郁的诗意。在考场上,考生需要凝神屏气、静心沉思,潜入语言内部,体悟文本“新编”后的意蕴。比如,考生可以聚焦小说“舒缓的节奏”“抒情的语言”等,欣赏体悟“诗化小说”的气韵。比如,学生聚焦环境进行探究,体悟作品中人物情感的多重化、深刻化。具体为:
1.时节正是晚秋,眼前还是一片绿色……是一片人烟稀少的平原。(自然景物描写,昭关以外、全新山水)
2.有的操着吴音,有的说着楚语……买卖也不好做。(社会环境描写,战争不断)
3.西沉的太阳把芦花染成金色……是江里边永久捉不到的一块宝石。(自然美景描写,增添诗意)
4.子胥无言,渔夫无语……船到江中央,水流变得急骤了,世界回到原始一般的宁静。(自然景色描写,宁静美好,增添诗意)
5.船缓缓地前进着……他享受到一些从来不曾体验过的柔情。(自然景色描写,静谧、柔美,平定内心)
结合以上梳理,考生很容易理解伍子胥独立江边发出“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的感叹,将手中的剑视为永久难忘的朋友的原因了。山水阻隔、水流缓急等不仅增添了小说的诗意,而且构成了伍子胥从“驻留”到“潜伏”直到“超越”,完成了其对生命样态新的认识。《江上》与其说是历史故事,不如说是一段心灵成长史。
可见,诗化小说往往借助环境的营造来把控小说叙述的节奏,赋予小说多重境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选准语用知识点深入解析,做到语言知识点扩大化、精深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深入文本内部,体悟出语言的精妙处、独到处。
话语、语境、意义是构成语用的三大要素。其中,“语境”是话语存在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是语用的核心。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聚焦语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欣赏、理解、体验话语的非富内含。
首先,聚焦“文辞语境”,体悟语言的内涵。所谓的“文辞语境”指的是文本内部上下文,即字、词、句、段、篇等要素。2022年全国新高考语文I卷试题中的语言文字运用题重视语言积累和审美鉴赏与创造,分别考查了“成语积累”“长短句转化”“修辞表达效果”以及“人称用法”等。在考场上,考生需要在精准审题的基础上联系“文辞语境”,有效筛选、提炼、概括。其中,“成语”题从以往的辨析变为“填写”,更需要考生关注文本的前后语境。再比如,“人称用法”题需要考生能够以语段材料为基础,读出具体语境下“你”的内涵。“修辞表达效果”题不仅需要考生准确判别设问和排比句,而且需要学生弄清语段所叙述的核心内容与语段之间的关系。具体为:
这些失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多少个日夜的辛苦付之一炬,意味着接下来的工作更加艰苦卓绝,意味着你在世界的航天格局中可能突然之间换了赛道。
阅读上述语段学生可以提炼出以下要素:(1)语段结构为总——分关系,层层推进;(2)语段内容为“失败”的意味,指出付出辛劳、工作艰巨、格局变化;(3)语段情感逐层加深,强化阅读期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理清语段的层次、内容,体悟出情感和表达效果。
其次,聚焦“文化语境”,深刻体悟情感。所谓的“文化语境”是指作品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环境。它是作品具有深远影响的关键因子。在考场上,考生可以借助文化语境扫清语言知识等层面上的障碍,进而真正体悟到作品的特殊性。以2022年全国新高考语文I卷古代诗歌阅读题为例,《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愁之懋之》写了作者约好友一起登南山,登高望远、有感抒怀。在阅读的时候,考生需要关注“人日”这一“文化语境”,明晓特定时日、特定的风俗,进而整体把握文本大意。具体为:
起:“人日”之节,登高南山,感受人情风俗。
承:村村户户箫鼓追随、祈祷丰收。
转:贤孙搀扶老翁、商贾农业百事兴。
合:日日是“人日”的期盼。
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感知从浅层走向深入,从封闭走向开放,具体为:(1)美好源于孜孜不倦的追求;(2)怀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热爱劳动;(3)做到“礼孝”成风、“百司”行职,才能和顺安定,百业隆兴。
由此可见,文化语境是进行准确推断和想象的基础,是深度语言体验的关键。在阅读中,学生借助文化语境可以对诗词语言进行不加预设的想象,进而让诗词从“可读”转向“可感”,从“可感”转向“可写”,从封闭走向开放,真正实现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综上所述,在语文课堂中,教师需要巧用“聚焦法”,立足语篇,联系语境,做到宏观建构、微观咀嚼,让语言建构与运用之花真正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