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颅内压监测下阶梯式颅内减压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价值研究

2022-10-26 07:48严志东岑庆君高忠恩黎海滨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19期
关键词:阶梯式颅脑血肿

严志东,岑庆君,高忠恩,黎海滨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东 肇庆 526000)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包括脑部挫裂伤、脑干损伤、颅骨骨折、颅内血肿等)是一种急危重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此病可引发脑水肿、脑疝等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残及致死率[1-2]。近年来,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愈加广泛。有研究指出,用颅内压监测下阶梯式颅内减压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本文对2019 年6 月至2021 年6 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的40 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旨在分析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颅内压监测下阶梯式颅内减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9 年6 月至2021 年6 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的40 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经颅脑CT 检查被确诊患有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受伤至入院的时间在6 小时以内;其家属知情且同意让其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合并有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或其他器质性病变;有长时间大量应用抗凝药物史。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大骨瓣减压组和阶梯式减压组,每组20 例患者。大骨瓣减压组患者中男、女患者的例数分别为12 例、8例;其年龄为22 ~85 岁,平均年龄(42.96±12.58)岁。阶梯式减压组患者中男、女患者的例数分别为13 例、7 例;其年龄为23 ~86 岁,平均年龄(42.98±12.60)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大骨瓣减压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大骨瓣减压术,方法是:在上耳屏前至前额发际线之间做切口,对骨瓣进行游离处理。进行颅底打孔,扩大骨窗。清除硬膜外血肿,切开硬脑膜,清除硬膜下血肿,并彻底止血。进行颞筋膜减张或人工硬膜减张处理,对硬脑膜进行修复。经侧裂部位在颅底放置硬膜下引流管,最后关颅。对阶梯式减压组患者实施颅内压监测下阶梯式颅内减压术,方法是:先行开骨瓣手术,之后将脑室型颅内压监测探头置入对侧侧脑室前角处,对初始颅内压进行记录。清除部分血肿,并放出部分血性脑脊液。之后在常规大骨瓣减压术标准线位置将部分头皮切开,对血肿最厚部位骨膜予以剥离并钻孔,使用咬骨钳进行扩孔,再用尖刀将硬脑膜切开。吸出部分硬膜下血肿,实施阶梯式减压处理。扩大头皮切口,建立12 cm×15 cm 的骨窗。于骨窗下缘与外侧裂平行位置对硬脑膜进行分次切开,使血肿经硬膜下溢出。再次进行减压,待颅内压降至20 mmHg 以下后,将硬脑膜剪开。清除颅内血肿,对失活的脑组织实施完全减压处理。进行颞筋膜减张或人工硬膜减张处理,对硬脑膜进行修复。经侧裂部位在颅底放置硬膜下引流管,最后关颅。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昏迷程度。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估患者的昏迷程度,评分越高表示其昏迷程度越轻[3]。2)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GCS 评分的对比

治疗前,大骨瓣减压组患者的GCS 评分为(5.38±0.77)分,阶梯式减压组患者的GCS 评分为(5.46±0.84)分;两组患者的GCS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大骨瓣减压组患者的GCS 评分为(8.67±1.89)分,阶梯式减压组患者的GCS 评分为(10.66±2.20)分;两组患者的GCS 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阶梯式减压组患者的GCS 评分高于大骨瓣减压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GCS 评分的对比(分,± s )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GCS 评分的对比(分,± s )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大骨瓣减压组(n=20) 5.38±0.77 8.67±1.89阶梯式减压组(n=20) 5.46±0.84 10.66±2.20 t 值 0.314 3.068 P 值 0.378 0.002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

在术后,大骨瓣减压组患者中有2 例患者(占10.0%)发生脑梗死,有3 例患者(占15.0%)发生急性脑膨出,有1 例患者(占5.0%)发生迟发性脑血肿,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0%(6/20);阶梯式减压组患者中有1 例患者(占5.0%)发生脑梗死,有1例患者(占5.0%)发生急性脑膨出,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0%(2/20)。阶梯式减压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大骨瓣减压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例(%)]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在我国的发病率不断增高[4]。有研究指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通常是由头部遭受惯性力、接触力所致,患者可出现脑组织损伤、移位、缺血、出血等情况[5-7]。大骨瓣减压术是临床上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常用术式。有研究表明,虽然用此手术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可彻底清除其坏死的脑组织和颅内血肿,降低其颅内压,但也容易导致其发生术区积液、感染及脑膨出等并发症[8-9]。相关的研究显示,与采用传统的大骨瓣减压术相比,用颅内压监测下阶梯式颅内减压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较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其预后[10]。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阶梯式减压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大骨瓣减压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主要是因为,采用传统的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会使患者的颅内压突然降低,从而可导致其受损的血管再次破裂出血,使其发生脑梗死、脑组织移位及挤压伤[11]。而采用颅内压监测下阶梯式颅内减压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可使患者的颅内压持续稳定下降,从而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12]。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GCS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CS 评分均显著提高,且阶梯式减压组患者的GCS 评分高于大骨瓣减压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用颅内压监测下阶梯式颅内减压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可显著提高患者的GCS 评分。这与相关研究的结果相符[13-15]。

综上所述,与采用传统的大骨瓣减压术相比,用颅内压监测下阶梯式颅内减压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GCS 评分,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其预后。

猜你喜欢
阶梯式颅脑血肿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小步调、阶梯式”任务驱动教学法研究与实践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常见的颅脑损伤有哪些
AAB制吃饭等
护理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让锅盖边的群众吸口热气——西安市探索阶梯式社会救助
习题教学的阶梯式设计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