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春
随着“双减”政策的施行,要求小学低段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中、高段缩短书面作业的完成时间,这就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把重点、难点在有限的40分钟内全部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高效的课堂活动中满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四基”“四能”“三会”的要求,为学生争取更多的时间培养个人兴趣,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学生提升核心素养的落脚点在课堂,因此,教师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和提质增效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关键环节和根本途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部提出的信息技术2.0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也日益深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高效的学习工具,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教师教学、师生互动等方式的变革,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自觉性、调动学习兴趣、提高信息素养的目的。信息技术2.0融合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有趣、更直观、更充实、更高效,能够释放更多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激发学生延拓与创新意识,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一、利用信息技术2.0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国古代教育就认识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教育思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兴趣不大是制约课堂教学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学生课业负担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兴趣紧密相关,有兴趣就可以学得快、记得牢;无兴趣就学得慢、忘得快。无数实践证明,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有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上“圆的面积”中的“生活中的数学”时,笔者根据课本内容提出:“自行车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引导学生讨论说理,生1:这样骑起来不会颠簸;生2:骑起来不容易累。笔者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车轮是圆形的骑起来不会颠簸,人也不会容易累?”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比较难以回答到本质,但通过多媒体技术,笔者制作了不同形状轮胎的自行车行进的动画视频,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学生聚精会神地观看视频,看到不同形状的轮胎在行进过程中的颠簸状况,不禁发出阵阵笑声。这时笔者趁热打铁地追问:“为什么轮胎不是圆形,车上的人会感到颠簸?”生3:“车在行进过程中,其他形状的车轮使人与地面的距离不一样高,所以会颠簸。”生4:“因为圆形轮胎的中心到地面的距离都一样,所以不会颠簸。”很显然,通过以上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成功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产生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圆的本质属性——“圆,一中同长也。”
二、运用信息技术,使数学知识更为直观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随着年级的升高,所学知识的难度也逐步递增,变得越来越抽象,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信息技术2.0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借助信息技术直观、形象、生动、立体的展现,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通俗易懂。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下“圆柱的表面积”一课时,笔者发现对学生而言,探索圓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难度,传统的课程教学往往让学生无法深刻理解公式的实际意义,导致只能死记硬背公式,而在练习中造成经常性失误。在本节课中,笔者先让学生在认识圆柱表面积是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索计算公式,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全班只有少数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够推导计算公式。此时,笔者借助希沃白板5中的学科工具,以动画的形式生动、形象地演示了侧面展开图与上、下两个底面之间的紧密联系,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侧面展开图的长就是上、下底面圆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然后引导学生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很显然这时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很快地推导出计算公式,并且能对推导出来的公式进行严谨的分析说理。因此,通过信息技术的直观展示,让学生感受立体图形与展开图之间的变换过程,使图形更加直观,有效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圆柱表面积计算公式的意义。
三、依靠微课实现个性化学习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它的出现让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强制性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微课是将课程知识和素材内容进行碎片化处理,具有时间短、重点突出、可重复使用、灵活性强等特征,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重难点,对知识的补缺补漏都有显著功效,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人教版四下“数学广角——鸡兔同笼”一课,重点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具有一定的难度,课程内容较多,在课上往往出现时间不够用、学生掌握不好等现象,故在本节课结束后,笔者针对本节课的难点“假设法”制作微课,供学生课后进一步消化和学习。此外,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笔者还针对课本中阅读资料的“抬腿法”制作微课,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以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事实证明,通过对课后微课的反复观看,使学生对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部分学生通过课后的自学,弥补了课堂时间不足、理解不到位等问题,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合理使用问卷星,提高学习有效性
“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下,要求教师每节课都要做好学情分析,合理规划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促成高效课堂。课后更要针对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精准的作业分层设计,让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问卷星”教学软件具有便捷、高效等优点,可以帮助教师们做好各类学情分析,包括分析学生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学习风格,有效了解学情,从而改进教学设计,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四下“运算定律”的复习课中,为了解学生对本单元学习的掌握情况,笔者课前利用问卷星设计测试卷,问卷星自带的阅卷评析功能,为教师节省阅卷时间,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通过自带的数据分析反馈得出学生对基本的运算律都掌握得较好,但对加法和减法混合简便运算(如672-36+64),乘法分配律的变式设计[如99×99+99、98×25、25×125×(4+8)],乘法与除法的混合简便运算(如9×4÷9×4),以及如何利用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所欠缺。根据以上情况,笔者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进行了调整,对问卷调查中学生掌握较差的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再讲解、再巩固。通过以上调整,使以上问题均得到了改善,使该节复习课的成效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问卷星的精准分析,让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为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提供依据,从而达到因材施教,有效教学的目的。
(作者单位:福建省平潭城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