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陕西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2022-10-22 18:20宋筱晶
作家天地 2022年24期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翻译策略

摘 要:文化负载词是展现当地民俗文化与民族个性色彩的重要元素,同时也是外地或外国人了解该地区文化的关键途径。陕西作为古今丝绸之路的起点,同时其省会城市西安又是十三朝古都,使得其所展现出的文化特点在中国文化中极具代表特色。因此,陕西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质量,将影响陕西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其研究价值同样不可估量。下文从生态翻译学角度分析,提出陕西文化负载词的相关翻译策略,以期最大程度将其所承载的文化特色进行翻译,促使外地与外国人能够充分了解陕西文化。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陕西文化负载词 翻译策略

对于人类而言,语言是社交与文化的载体,且具有极强的不可替代性。其在文化记录、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正因如此,出现文化负载词这一能够充分体现地方文化特色与民族民俗个性的语言元素。由此可见,文化负载词是国家与地方文化的关键,陕西作为我国丝绸之路的起点,其省会西安又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国文化中极具代表性质的特色文化。因此,在进行陕西文化负载词翻译时,需根据陕西文化与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需依据近年来的“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概念和“三维转换”原则,以传统翻译理念作为参考,为陕西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工作提供新思路。为塑造文化负载词与世界沟通的桥梁,让更多外国友人通过翻译了解陕西民俗文化与相关负载词,下文从生态翻译视角出发,提出陕西文化负载词的几点翻译策略。

一、文化负载词与生态翻译学的概念

文化负载詞是语言系统中最具有文化信息与民族特有社会生活的相关词,由于文化负载词具有较强的独特性,导致其在现实交流中出现原语能够表达但翻译语言缺失的情况,若要保持民族独特性,则会影响常规翻译工作的进程与繁琐程度,但若要保证翻译工作的效率,在寻找相近词的同时则会导致民族独特性缺失,缺少一定的韵味。因此,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一直是工作当中的重难点。随着“一带一路”计划的推进与普及,使得陕西这一古代丝绸之路与现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生态翻译这一概念是由清华大学胡庚教授所提出的,诞生于2001年,分别于2003年和2006年得到奠基与整合,并于2009年兴起,成为当前新兴且热门的翻译学说,大力推动翻译从“照着说”到“接着说”,再到“领着说”的巨变。从生态翻译学角度,对翻译工作与相关内容进行整体性研究,能够着重强调“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原则,这一原则将翻译过程描述为译者选择与适应交替循环的过程,而其所遵守的原则又遵循翻译原则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翻译原则多维度指的是其符合语言维度、文化维度以及交际维度三个维度间的转换),具体的方法就是“三维”转换。此外生态翻译学还通过评价多维转换程度、读者反馈意见以及译者专业程度,整合建立符合其原则的翻译评级标准。在这一规则中,语言维度的转换,可以被理解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文化维度转换,鼓励译者关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适应性转换;交际维度的转换,要求译者把适应性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意图能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

二、陕西文化负载词特点

(一)日常使用词具有口语化特点

具有陕西文化特色的负载词通常与人民生活有关,且均为当地人在生活中口口相传而延续至今的词语,具有较强的口语化特点,这也导致翻译工作的难度增加,甚至在普通话中也难以找到相同的词语进行解释。正因如此,大多数词语在文化作品中登场时,通常会被作者保留其口语特色,例如在与陕西本地人交流过程中,常能听到倯管、谝闲传、圪蹴等词语,倯管通常用来形容某件事过于复杂或不便插手,表达自己“懒得管”的态度;谝闲传是常指人闲聊、玩乐等行为,多形容其在做无关紧要的事情;圪蹴是指人蹲下或蹲着的动作;乡党则并非一种组织,而是指相邻或相近的同乡居民;胡吹贸撂是指一个人说胡话,胡说八道。这类文化负载词的口语性很强且极具当地特色,但其在被翻译过程中,民族性与口语性遭到忽视,译者仅仅将其词语含义进行翻译,而并未将其进行特色化处理,导致翻译作品缺乏独特的民族风味,趋于同质化。

(二)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

陕西以黄土高原和秦岭为界,分为三个区域:陕北、陕南和关中地区,而其中地域最为辽阔的关中地区便是陕西地区文化的主流代表文化。因其所处地域生产的小麦淀粉量大,制作的面食筋道可口,面食成为陕西大部分劳动人民的主食。所以,含面食的词语经常出现在陕西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不足为怪。以粘面为例,粘面是关中人的特色面食,粘中带筋,美味可口。陈忠实曾在《白鹿原头信马行》 中专门以粘面为主题写了一篇文章,足见粘面在关中人心目中的重要性。陕西文化负载词中有一个词:胡粘(rán)面馆子。粘面馆子指的就是做粘面的饭馆,也就意味着制造粘事的地方。因此,胡粘面馆子寓意胡说八道、胡拉乱扯。类似的词语还有趔(liē)汤趔水,意思是清汤寡水,常用来表达生活中两个人关系不算融洽,无法一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类文化负载词都体现出强烈的地域色彩,和当地的风土人情息息相关,若想完整地呈现出这些地域特色,其翻译难度也随之增加。

(三)口口相传而遗留至今的历史文化性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其语言中很多字或词语从古流传至今,对历史文化影响深远。这也使得陕西语言当中许多词语在现代汉语体系中并不常见,甚至无法找到对应的词语进行表述,但通过其读音与含义能够追溯出已经遗失很久的历史文化渊源。例如陕西人在遇到漂亮或可爱的小孩子时,常将其称为“??娃”。其中“?”(nóu)字在汉语普通话中已不常见。古书《尔雅·释兽》中记载:“江东呼兔子曰nóu”。古时儿童会在头顶束发,成为两角,正如兔子耳朵竖起的样子,加之中国人喜欢用可爱的动物表达对小孩的喜爱,因此,用“??娃”来表示可爱的小孩子的语言就流传至今。而古诗词中也不乏这类用法,采用特征较为明显的植物或动物代指人,在歌颂美好品德的同时表达对生活的喜爱。例如罗隐《蜂》一诗中,借助“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歌颂劳动者的勤奋,当今时代也多以蜂、牛等吃苦耐劳的动物来指代劳动者。

因此翻译工作者在对陕西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时,应当考虑到其词语中所存在的口语性、地域性以及历史文化性特点,谨慎选词。生态翻译学理论中有提到,在对相关词语进行翻译时,应当注重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的转换,而在对陕西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时也可以此为原则,根据负载词的特点,从这三个维度出发,对其翻译内容的准确性与合理性进行评估。

三、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陕西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一)语言维度影响下的转换策略

在对陕西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时,译者应当优先考虑该词的性质是书面语还是口头语,并以原文的语言形式作为基础进行翻译。例如在对贾平凹《浮躁》一书进行翻译时,译者Goldblatt将“婆娘”一词翻译成“old lady”,是不符合语境的体现。“婆娘”一词在汉语语境中多指结过婚且超过一定年龄的妇女,存在贬义意味。相较于“婆娘而言”,“lady”一词较为文雅,虽然同样能够用于指结过婚且超过一定年龄的妇女,但其多用于常规语境或夸赞他人,词义方面与“婆娘”存在差别,导致二者在语言维度层面上契合度较差。因此在翻译这类口语词时,应当于目标语中寻找相似的口语或俚语表达,从而保证两者在语言维度层面上的契合度。因此当语境中用“婆娘”代指某人的妻子时,应当根据语境选择英语俚语中的“the little woman”,将其翻译成为“sbs old woman”或直接翻译成英语俚语“ones ball and chain”。这两个俚语都是对妻子的口语化称呼,对应方言中的“婆娘”也更合適。在陕西方言当中,“婆娘”一词虽然同样能够表示结过婚的妇女,但其多用于形容年轻且漂亮的人,因此在翻译时可使用“the little woman” 或“housewife”进行表示。在陕北民歌《一圪嘟山歌满沟转》中有一句“一圪嘟婆姨一圪嘟汉”。因涉及民歌中的语言工整对称,译者将其翻译为“A cluster of house-wives and a cluster of farmers”,处理得当,实现了语言维的准确转换。

(二)文化维度影响下的转换策略

由于陕西文化负载词中蕴含大量历史文化含义,这使得翻译工作者在翻译时不仅要将其准确翻译为目标语,还需将其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知识传递给读者,让读者能够读懂原文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并准确体会其中的历史文化。例如 《浮躁》一书中,译者Goldblatt将陕西特色小吃“饸饹”和“浆水苞谷面搅团”分别翻译为“buckwheat noodles”和“delicious cornmush”。翻译过程中采用意译的方式告知读者这两种食物的材料与味道,并将其与名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仅有助于读者正确理解食物的名字与味道等,还能够促使其了解当地饮食文化。又如陕北民歌中有一首民歌名为《走三边》。“三边”是我国在明代时为防守边境而建立的“靖边”“安边”和“定边”三营,是边塞要地,因此,这个名词在文化维度中有着边关带来的沧桑意味。如将“三边”按照地名翻译方式音译为“sanbian”,并不能传递其中的历史文化。在《西北回响》一书中,作者将“三边”处理为“the old frontiers”(王宏印,2009)可以使读者了解到这些地方在历史中的作用,明白路途的艰险,更好地体会到民歌中想要传递的意味,实现了文化维度的转换。

(三)交际维度影响下的转换策略

不少陕西文化负载词不仅仅只有字面意思,根据交际语境会有不同寓意。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充分理解原文在交际中的意图,将原文作者想要传递的交际维进行准确转换。例如“避”(pì)字在古时与“斯”同义,表示“离开”。但是在陕西话中,翻译成“离开”并不能表达出交际中真正表达的情绪。因为关中人脾气倔,语调生硬,这个词在交际中带有“歧视、厌烦”的意味在里面。在贾平凹《废都》文中有一句“姓苏的警察就一边跑一边戴头上硬壳帽子,骂着老叫花子:‘pi! pi!”译者Goldblatt将“pi”翻译为“Pi!Fuck off”, 使用了音译加意译的方法,增加的意译“fuck off”作为英语口语中的俗语脏话,很好地传递出原文在交际中传递出来的不耐烦、歧视和厌恶的意味。

四、结语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提出,陕西作为古今丝绸之路的起点,所能够获取的发展机遇不可估量,而如何将其独具魅力与特色的陕西文化推向国际甚至世界舞台,将是所有翻译工作者需要思考和严格规划的工作。本次研究通过收集分析相关资料,提出陕西文化负载词具有口语化、地域化、历史文化性的特点,并利用生态翻译学的原则,从多维转换视角对其进行分析,在了解现有陕西民俗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现状后,为提高其翻译质量提出几点建议,以加强陕西文化负载词与翻译的适应性与选择性。在遵循“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原则的同时,采用更具有灵活性和文化性的翻译策略,以保障翻译文本在语言维度、文化维度与交际维度上的精准转换,严把翻译质量,为陕西民俗文化“走出去”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亢连连,刘思齐,姜华.浅析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陕西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0(30).

[2]刘思齐.陕西民俗文化负载词的生态翻译研究——以西安永兴坊“镜鉴”为例[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1(12).

[3]史林.历史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以纪录片《河西走廊》的西班牙语翻译为例[J].公关世界,2020(20).

[4]韦萍.生态翻译学指导下湖南旅游官网景点简介中民俗文化负载词的英译[J].现代英语,2020(3).

[5]严慈.中国古诗词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赵彦春《春江花月夜》译本为例[J].中外企业家,2020(17).

[6]杨雪静.生态译学文化维视角下刘三姐山歌中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J].河池学院学报,2020(6).

[7]张昕屿.从生态翻译学的文化维度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茶馆》英译本为例[J].最小说,2021(2).

(作者单位:西安翻译学院)

作者简介:宋筱晶(1986-),女,汉族,陕西铜川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生态翻译学翻译策略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的三维转换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生态翻译学角度下的中日影视作品片名翻译分析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品长存现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