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飞,周伟杰,徐晓莉
(常州大学 江苏 常州 213164)
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助推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地方高校培养方案的制订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环节,但在制订、执行或修订培养方案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培养目标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匹配、毕业要求划分不合理,专业特色无法凸显、课程体系缺失和滞后以及课程组织混乱等一系列问题。
培养目标是依据学校的定位和任务提出的各项要求,能够反映出学生毕业3-5 年左右在专业领域或职业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我们对比多家地方高校的培养方案发现,一部分地方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经常出现培养目标不符合区域经济建设需求和地方产业发展趋势,部分地方高校在制订培养目标时未能体现学校的优势以及专业特色。一些专业的培养目标对培养对象的服务面向定位不清晰,在制订时也没有明确具体的“培养规格”使得培养目标无法覆盖全部的毕业要求。目标定位缺乏准确性也是很常见的问题,即培养目标与专业发展不匹配,学生毕业时不符合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最后,培养目标的合理性未得到毕业生、专家学者定期的评价,或未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行业或企业专家也没有参与评价与修订,导致培养目标与行业发展脱轨。
地方高校有着明显的区域特征,这决定着毕业要求中必须体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理念——服务地方经济,融入地方产业发展。有部分地方高校相关专业的毕业要求完全对照某一类标准,比如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未能结合区域优势或地方特色做深入思考,撰写毕业要求时常忽视社会用人的需要、相关行业发展趋势和区域社会经济建设需求。毕业要求和非地方高校相比,无法体现学校的定位和专业特色,不同学科门类对毕业要求常出现雷同现象。最后,在制订毕业要求时往往照抄其他高校的同类专业或相关专业,忽视地方高校的招生质量,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没有进行跟踪和评估学生对毕业要求的完成度,这样的毕业要求无法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
为了使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以毕业要求为目标建设和梳理课程,依据每一门课程对各项毕业要求之间的关联强度,绘制出课程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达成情况的关系矩阵。根据课程的类别、性质和要求,从中不难发现课程矩阵划分往往是不合理的。最常见的问题有:一是课程的设置没有以毕业要求为指标,常常出现一门课程支撑多个毕业要求且同等重要,或者一个毕业要求只有一门课程支撑的情况;二是课程和相应的教学环节对具体毕业要求的支撑情况混乱或对毕业要求支撑牵强;三是知识、能力和素养三者之间的权重没有形成合理划分,导致支撑毕业要求的课程失衡,时常出现支撑专业知识的理论课程比重过大。
课程主要从培养目标转化而来,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对于高校而言,课程体系构建有一定的自主权,能体现学校办学特色。认真研究课程体系,发现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第一,培养方案的课程内容重复且课程知识点覆盖不完整,课程体系偏重专业理论教育,忽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课程体系也无法支撑毕业要求。第二,核心课程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制订者在设置核心课程时未深入分析,经常出现专业核心课程被设置成专业选修课程的情况,此外,未能将核心课程根据学科的内在逻辑及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形成规律进行编排。第三,课程体系及其内容与社会和专业发展脱节,缺少该领域前沿知识、最新科研成果和领先的技术相关课程,比如新生研讨课、专业导论课或学科前沿课。第四,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劳动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课程体系中虽然有此类课程,但并没有设置合适的学时或仅放在通识课程中作为选修课程。
有效而科学的课程组织是达成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但翻看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参考计划表时,我们发现表格中的课程安排存在着各种问题。首先,课程组织缺乏规划性,课程之间的衔接度不够,内容缺乏连贯,以某专业的化学部分为例,“普通化学”和“有机化学”出现在同一学期,学生没有学完“普通化学”就开始学习“有机化学”,会出现学生听不懂的情况。其次,课程组织缺乏科学性,课程设置不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学期之间的课程分配不均匀,课程过分集中于某个学期,比如整个学习过程中前几学期课程数量少内容轻松,但在第七学期学生的课程却很多且出现较多的专业核心课程,此时学生还面临着毕业、考研和找工作的情况。
根据区域社会发展、地方产业规划和学校的定位,制订明确的和可衡量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范围内可预见学生在毕业后3-5 年能够在专业领域取得的成就。培养目标需要依据相关专业各类标准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制订,根据专业培养特色、生源条件以及教学资源,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提升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支撑度及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定期评估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并根据评估的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评估的依据主要来自三方面:①广泛征集专业教师的意见,确保培养目标能够顺利达成;②定期对高年级学生和毕业校友进行调研,收集学生和校友对专业培养效果的满意度情况,保证培养目标符合学生发展要求;③邀请用人单位、行业专家参与评估和修订,促使培养目标的制订契合社会与行业发展需求。
毕业要求的制订必须能够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需要围绕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培养要求,强化“德育”要求,补充高校“劳动教育”的不足,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要求必须列出本专业对学生素质、知识、能力三个要素的具体要求、在未来岗位上的作为或表现能力,将素质要素放在知识和能力之前,这是高等教育改革新时代的要求。地方高校首先应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相关认证标准、融合最新的行业需求、结合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区域的经济发展制订出具有自身优势的毕业要求。社会用人单位的认可度是衡量毕业要求合理性的重要指标,通过专家评估、学生评教和用人单位反馈等多种渠道评估毕业要求的合理性,利用有效的反馈意见对毕业要求进行修订。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能够有效地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整合优化课程体系时从毕业要求出发建立和梳理课程,并且根据课程对各项毕业要求的支撑度,构建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课程矩阵,使每个毕业要求的指标点均有课程和相应的教学环节有效支撑。课程矩阵的设计,需要遵循“反向设计”和“正向施工”相结合的原则,根据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教育理念的原理,以毕业要求为实现目标,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反向思维方式建设有成效的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的设计建立在毕业要求之上,强化二者之间的关系。细化毕业要求的指标点,根据指标点开设相关课程,确定一门或多门课程能够有效地支撑相关毕业要求,如果一个毕业要求需要多门课程支撑,则需要标明课程与毕业要求之间的关联度强弱程度,根据这种管理强度可将课程划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并以关联强度设置课程学时、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关系矩阵。
课程体系的完整性是评价课程体系最根本的指标,课程的设置要符合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相关专业类人才培养规范,满足教育部专业认证或评估的相关标准。依据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设置课程,课程体系中的专业知识点覆盖全面,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不同类别的课程模块和学分要合理分配,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课程之间交叉重复等问题。课程体系的先进性也是衡量课程体系的重要指标之一,课程体系及其内容需要和社会发展和专业发展相一致,将学科前沿、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各领域的技术带入课程体系中,培养高层次、多学科交叉的专业人才。课程体系的先进性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或实践环节中设置相关课程和综合性、创新性实践课程,实现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课程组织必须符合连续性和整合性的原则,首先课程安排科学合理,注重课程间的衔接和内容的连贯,以安全工程专业的化学为例,先安排“普通化学”接着安排“有机化学”,再安排“物理化学”,最后安排“化工安全原理和工艺”和“化工安全工程”,由简单到复杂,符合逻辑性且内容具有连贯性。其次课程设置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各学期课时分配强度适当,不过分集中于某个学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课程计划,比如大四学生面临毕业、考研和找工作的情况,那么制订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完成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将课程往前几学期安排。最后,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善用课内叙事,避免不同课程之间内容重复。学生是课程组织的重要一环,学生的认可度是衡量课程组织合理性的重要指标,建立完备的学生跟踪反馈体系,不断完善课程组织。
地方高校和直属高校在定位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在制订培养方案时除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相关专业认证、评估标准等,应更加着眼于地方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规划。根据区域社会发展、地方产业规划和学校的地位,制订明确的和可衡量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多种反馈渠道完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内容合理划分毕业要求,使毕业要求能够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不断强化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关系,明确课程和培养环节的目标和作用。注重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先进性,专业知识覆盖全面,内容与时代发展和学科发展同步,包含学科前沿、最新科研成果和各领域技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多学科交叉的专业人才。课程组织必须具有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课程安排科学合理,课程之间相互衔接和内容相互连贯,课程设置符合教学规律和人的认知规律,各学期课时分配强度适当。培养方案的制订需要大量的调研和实践,依靠专家学者、企业和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修订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