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应用

2022-10-14 04:48鞠俊强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周径专科血栓

朱 健,鞠俊强

(泰州市人民医院 血管外科,江苏 泰州 225300)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是1998年首先由美国护士协会(ANA)提出的,是一种用于全面、系统评估护理服务过程和结局的科学管理方法[1],其敏感性和科学性在促进护理质量管理水平和效率提升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护理管理者评估、控制、评价护理质量提供了一套科学的工具[2],且被广泛认为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是筛选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基础[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血管外科常见急症,为保证治疗的及时性及有效性需要医疗、护理共同努力合作,通过观察记录患肢消肿程度及血栓清除率作为疗效评价的指标,其中患肢消肿程度通过测量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患肢与健肢周径,计算出患肢与健肢周径差,利用公式得出肢体消肿率,即:(治疗前下肢周径差-治疗后后下肢周径差)/溶栓前下肢周径差×100%[4],因此规范准确的下肢周径测量在深静脉血栓患者护理中非常重要,也是评价专科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我科从2020年开始将深静脉血栓患者下肢周径测量的规范率作为血管外科质量敏感指标在临床中应用,在护理过程中持续进行质量改进,2021年根据指南和专家共识重新修订和完善了专科护理质量敏感监测指标,将原深静脉血栓患者下肢周径测量的规范率分解为3个子指标进行监测,通过每月查检进行数据收集、分析,评价护理质量,使得专科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得到提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20年1月至12月入院的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对照组,年龄36~86岁,平均65.9岁;男36例,女24例,手术治疗41例,非手术治疗19例。修订完善深静脉血栓下肢周径测量的护理敏感监测指标后,将2021年1月至12月入院的6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组,年龄28~89岁,平均62.2岁;男39例,女29例,手术治疗48例,非手术治疗20例。纳入标准: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入院治疗患者,包括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患者。排除标准:(1)骨折后下肢石膏固定无法测量的患者;(2)下肢皮肤有伤口需外贴敷料不能准确测量的患者。

1.2研究方法两组患者都按照血管外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对照组使用科室原有的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质量控制,研究组则是使用修订完善后的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质量控制。

1.3血管外科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修订及完善

1.3.1 成立血管外科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查检小组 以血管外科为护理单元,成立科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查检小组,共5名成员,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能级分布为N4护士1名,N2护士2名,N2护士2名;学历分布为本科4名,大专1名。所有成员均在血管外科工作5年及以上,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较强的管理能力。结合查检小组成员自身的工作能力及承担的科室角色,通过会议讨论,分工负责各项工作。

1.3.2 修订完善血管外科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参照《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9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规范专家共识》,通过讨论、初拟、实践、修订等步骤重新修订了血管外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深静脉血栓患者下肢周径测量的规范率”,最终确定3个子目标分别为:测量工具及体位的规范率、定位及标记的正确率、测量及记录的准确率。以“血管外科-深静脉血栓下肢周径护理质量检查表”进行查检,新查检表经过医院护理质量委员会审核后维护在护理管理系统-质量控制模块中,信息系统会根据查检结果自动计算出合格项占比。其中测量工具及体位的规范率有5项查检子目录;定位及标记的正确率有23项查检子目录;测量及记录的准确性有13项查检子目录。指标类型为:过程指标、正向指标。3个子目标阈值(合格项占比)均为≥95%。

1.3.3 血管外科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监测内容及方法 责任护士对深静脉血栓患者按规定时间、频次(入院后30分钟内、以后每天14时、出院当天)、标准操作规范以及记录要求进行下肢周径测量,检查者使用“血管外科-深静脉血栓下肢周径测量护理质量查检表”进行查检,查检频次:要求入院后30分钟内首次测量时及出院当天测量时必查,住院期间抽查至少2次。每次检查后及时将检查结果上传至护理管理系统中,数据进行信息化抓取,计算出合格项占比,每月汇总一次。

1.4质量控制

1.4.1 培训 由护士长组织培训,讲解专科敏感指标的指标名称、建立背景、监测对象、指标定义、指标类型、计算方法、阈值设定及数据来源,确保查检的准确性。

1.4.2 数据收集 查检小组成员根据要求进行质控及数据收集,次月5号前经过护士长核查无误后,将汇总数据录入护理管理系统中。

1.4.3 持续改进 科室从2021年1月开始使用修订完善后的血管外科专科敏感指标监测,发现1~2月份敏感指标查检均不达标,科室针对查检情况,为保证敏感指标查检的达标率,成立了主题为“提高深静脉血栓患者下肢周径测量的正确性”的PDCA活动,梳理现有流程,通过1~2月份的查检数据,明确改善环节,通过真因验证查检表及柏拉图分析,明确改善重点为:护士不掌握测量具体方法、测量工具不统一、护理监管力度不足。通过查阅资料及指南,根据前期数据明确改善目标值。针对改善重点,利用鱼骨图,从人、机、料、法、环进行原因分析,通过要因评分表打分选出要因,将要因制作成真因验证查检表,利用三现原则进行真因验证,找出真因,即:科室培训不到位;缺乏相关标准操作流程及路径;护士长及责任组长现场质控不足。全体成员再次利用头脑风暴法根据真因提出改善措施,通过5-3-1打分法,根据80/20法则,最终确定11个有效对策,再次优化整合,最终确定了三项对策,即:重视培训、细化流程、严格督查。针对培训,科室根据指南及医院操作流程规范的要求拍摄了标准化操作流程用于培训,并通过PPT进行授课讲解,培训后进行考核,确保人人掌握;在细化流程方面,科室制定了测量标准化流程及路径,并报医院护理质量委员会通过使用,购置了用于测量的专用软尺,确保测量工具的统一;另外科室加强了督查力度,要求住院当日测量时必须由护士长或责任组长进行督查,并将督查结果与绩效挂钩。经改善后查检,深静脉血栓患者下肢周径测量的规范率明显提高,达到预期目标值。

1.5评价方法

1.5.1 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分别统计对照组及研究组两个阶段的深静脉血栓患者下肢周径测量规范率:测量工具及体位的规范率、定位及标记的正确率、测量及记录的准确率。每月汇总一次数据,合格项占比越高表示质量越高。

1.5.2 专病护理质量 分别统计对照组及研究组两个阶段的专病护理质量,通过《泰州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深静脉血栓护理质量标准》进行查检,满分100分,每周查检一次,每月汇总一次数据,得分越高表示质量越高。

1.5.3 患者满意度 分别统计对照组及研究组两个阶段的患者满意度。住院患者在出院前采用本院自制的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调查,该表为电子版,患者通过手机扫码填写,共有16个指标,采用3级评分法,满意(6.25分)、一般满意(3.12分)、不满意(0分),满意度得分为所选条目的总分之和,满分100分,信息系统自动汇总,总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系统分析所有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深静脉血栓患者下肢周径测量规范率比较研究组测量工具及体位的规范率、定位及标记的正确率、测量及记录的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2.1.1 两组患者测量工具及体位的规范率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测量工具及体位的规范率比较

2.1.2 两组患者定位及标记的正确率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定位及标记的正确率比较

2.1.3 两组患者测量及记录的准确率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测量及记录的准确率比较

2.2深静脉血栓护理质量比较研究组深静脉血栓护理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2.3患者满意度比较研究组住院患者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通过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查检,提高了护士对深静脉血栓患者下肢周径测量的重视,动态地了解和评估病人的肢体消肿情况,为医生评估患者病情及评价治疗效果提供了数据,充分展示护理的内涵,保证护理安全,提升专科护理水平[5]。通过专科护理敏感指标的应用修订了深静脉血栓专科护理常规,制定了下肢周径测量的标准操作流程及临床测量路径,为确保测量准确,严格做到“三定”(定皮尺、定部位、定时间监测),科室统一了专用测量软尺,明确了测量时间点,通过标准操作视频的制作培训学习了测量部位及标识的绘制,并成立了专项督查小组,确保各项护理措施的规范落实。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专科敏感指标应用后,深静脉血栓患者下肢周径测量的规范性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为血管外科的护理质量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指导和依据,促进了科室整体护理质量的全面提升。

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科学应用敏感指标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评价病人护理质量的关键[6]。血管外科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查检,通过将检查数据上传护理管理系统,只需花较少的时间即可得到查检结果,减轻了护理管理者大量数据统计分析的工作量[7],通过对科室护理质量过程中的专科质量环节进行动态监测,形成可量化的数据指标,有助于发现监测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针对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对策拟定、措施实施及效果评价,促进护理质量不断提高,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标[8]。

综上所述,血管外科专科护理质量敏感监测指标的建立规范了护士下肢周径的测量,为医生评估诊疗效果提供了有效数据;提升了血管外科护理内涵,提高了血管外科专科及专病护理质量;提升了科室护理管理水平,提高了患者满意度[9]。

猜你喜欢
周径专科血栓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浅析专科化管理在心内科病房护理中的实践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容积率与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研究
桃红四物汤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置管溶栓+足背静脉溶栓疗法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安徽省医学会专科分会战“疫”在行动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