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念,孙 茜,闫书妹,刘桂芝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物理诊断科 郑州 450052
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是成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其中以继发孔型最为多见,约占ASD的80%[1];若未及时干预,随年龄增长患者可逐渐出现活动耐受度下降、室上性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2]。心电图作为一种高效、经济的普查手段,相较于传统影像学方法如超声心动图等,对ASD的初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近年来一项研究[3]提出Defective T波(DTW)的概念,指出DTW终末正向波的振幅与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以及右室流出道直径呈正相关,提示DTW与右心负荷增重所导致的心室复极异常有关;DTW合并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ncomplete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IRBBB)可显著提高ASD诊断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目前对于继发孔型ASD与DTW的相关研究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DTW对于成人继发孔型ASD的诊断价值。
1.1 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心脏超声心动图确诊的继发孔型ASD患者243例(ASD组),选取同期心脏超声未见明显异常的患者247例(非ASD组)。纳入标准:年龄18~80岁;窦性心律;均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手术患者在术前和术后6个月分别行心电图检查。排除标准:包括卵圆孔未闭在内的其他类型的心脏畸形;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其他心血管疾病;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或心脏超声资料缺失。
1.2 超声心动图采用Philip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0~4.0 MHz,由一名专业超声科医师进行操作及诊断。ASD判定标准:房间隔可及回声中断,继发孔型ASD以中央部无回声多见。测量并记录心脏右心室内径(right ventricular diameter,RVD)、左心室内径(left ventricular diameter,LV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PASP、房间隔缺损直径。
1.3 心电图检查使用日本光电心电图仪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设定走纸速度为25 mm/s,定标电压为10 mm/mV,滤波范围100 Hz,由两名专业心电图医师独立完成诊断,记录患者是否具有DTW或IRBBB的心电图表现。DTW判定标准参照文献[3](图1):①T波起始呈水平或负向,终末呈正向。②通常位于V1~V3的一个或多个导联。③QRS波起始至T波顶点的时限长于V6导联且V6导联T波形态正常。
箭头所示:DTW起始呈水平型或负向,终末呈正向。图中DTW所在导联QRS波起始至T波顶点(短虚线所示)的时限长于V6导联QRS波起始至T波顶点(长虚线所示)的时限
术前DTW、IRBBB和DTW合并IRBBB阳性的ASD患者经过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治疗6个月后均再次行心电图检查,DTW导联数减少或消失为DTW改善,IRBBB消失为IRBBB改善,DTW或IRBBB有一项改善为DTW合并IRBBB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年龄、缺损直径、PASP、RVD、LVD、LVEF不符合正态分布,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两组性别、DTW、DTW合并IRBBB患者比例,术后心电图指标改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ASD患者DTW形成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
2.1 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的比较见表1。两组年龄、性别构成、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SD组RVD、PASP大于非ASD组,LVD小于非ASD组。ASD组缺损直径20(13,27)mm。
2.2 两组心电图DTW检出情况的比较2组DTW检出情况见表2。ASD组、非ASD组DTW检出率分别为58.02%(141/243)、5.67%(14/247),DTW合并IRBBB 检出率分别为51.85%(126/243)、0.81%(2/247),ASD组均高于非ASD组(χ2=155.263、165.363,P<0.001)。ASD组DTW最常出现在V2导联(120/141,85.11%);当同时出现在两个导联时,V2V3导联最多见(74/77,96.10%)。
2.3 DTW对成人继发孔型ASD的诊断效能见表3。DTW诊断成人继发孔型ASD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58.02%、94.33%、76.33%;DTW合并IRBBB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51.85%、99.60%、75.71%。当3个导联同时出现DTW且合并IRBBB时,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达到100.00%。
2.4 ASD患者DTW形成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4)提示,RVD增大、PASP升高是ASD患者DTW的形成因素[OR(95%CI)分别为1.095(1.020~1.176)、1.040(1.006~1.075)]。年龄、性别、房间隔缺损直径、LVD、LVEF与DTW的形成无关联性。
2.5 不同术式ASD患者术后6个月DTW和IRBBB改善率的比较见表5。介入和外科手术后ASD患者DTW、IRBBB及DTW合并IRBBB均较术前改善,两种术式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SD作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生存预后尤为重要。患者通常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无任何症状,甚至这种情况可延续至成年,这无疑增加了ASD患者早期诊断的难度[2]。心电图相较于传统影像学方法,可低成本、快速的筛选出ASD可疑人群,有助于指导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继发孔型ASD作为最常见的类型在心电图上有多种表现,包括IRBBB、P波振幅增大、心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大、房室传导阻滞、房性心律失常等,但以上指标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差[4-8]。Heller等[9]于1996年提出下壁导联Crochetage R波可能是ASD的特征性表现之一,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73.1%和92.6%;尤其是当Ⅱ、Ⅲ、aVF导联均出现Crochetage R波时,特异度可达到100%,但敏感度仅为27.8%。
近年来Wang等[3]提出DTW这一新的表现,并对132例ASD患者和132例非ASD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发现DTW联合IRBBB诊断ASD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1%、100%、100%、99.9%,指出DTW合并IRBBB可在不降低敏感度的前提下,提高ASD诊断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但由于样本选取问题,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的结果可能过于乐观。Bayar等[10]在相关研究中得到了相同的结论,但样本量较小降低了其结果的可信度。本研究结果表明,成人继发孔型ASD患者心电图DTW检出率,无论是在某一导联或多个导联,无论伴或不伴有IRBBB,均高于非ASD患者;DTW合并IRBBB诊断ASD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9.19%和98.44%,稍低于此前两项研究结果;虽然3个导联同时出现DTW且合并IRBBB时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达到100.00%,但该指标的敏感度过低,仅有5.35%。
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ASD患者DTW心电图表现的形成因素,结果显示:缺损直径与DTW的产生无相关性,这与Bayar等[10]的研究结论相符;此外年龄、性别、LVD、LVEF也与DTW的产生无关联性;RVD增大、PASP升高是ASD患者DTW的危险因素。DTW形成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Wang等[3]在研究中指出DTW终末正向波的振幅与PASP以及右室流出道直径呈正相关,这或许说明DTW与右心负荷增重所导致的心室复极异常有关。右心负荷过重造成的心肌机械性牵张可诱发心脏的机电反馈效应,引起离子通道或钙调控等功能的异常从而导致动作电位时程变化,造成复极时限的延长[11-12]。DTW的形成受到右心室肥大或肺动脉压力升高的影响,这似乎说明机电反馈机制中的某些通路可能参与其形成过程,也解释了DTW在心电图上主要出现在更靠近右室的右胸或前间壁导联这一现象。
Heller等[9]、Shen等[13]分别对比了ASD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5天、1个月的心电图表现,结果均显示术后IRBBB仍持续存在。ASD患者IRBBB心电图的产生与右心室超负荷有关[9],术后短时间内右室负荷过重造成的长期影响难以消除,故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进一步验证。本研究将心电图随访时间延长至术后6个月,结果显示随着右心负荷及肺动脉压力的降低,DTW、IRBBB和DTW合并IRBBB均有所改善,且改善程度在不同术式间无差异。
综上所述,DTW尤其是DTW联合IRBBB的心电图改变对成人继发孔型ASD的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右心室增大、肺动脉收缩压增高是ASD患者DTW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但本研究仅针对成人患者(18~80岁),未包含儿童及青少年,术后随访样本量也较小,因此DTW对青少年继发孔型ASD的诊断价值,以及不同术式后心电图DTW的改变是否有差异还有待于更大样本量的研究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