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长群,杨燕梅,郭志文,王凯莉,杜 敏,史光伟△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2.酒泉市中医院,甘肃 酒泉 735000)
龙骨、牡蛎是我们临床常用“药对”,常被用于针对心神不宁而出现入睡困难、夜不能寐、紧张等病症,且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二者具有镇静、催眠等作用,可用于焦虑症、抑郁症、失眠等精神疾病[1]。虽两药常相须为用,然而仲景遣方用药时有将其合用,也有将其单用的情况。本文即基于“中医象思维”对龙骨、牡蛎药对在经方中合用、单用的情况作一理论探析,深入挖掘仲景使用龙骨、牡蛎时的组方规律和用药原则,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
象,王冰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又谓“象,气象也。言五脏虽隐而不见,然其气象性用,犹可以物类推之”,这是中医在象思维层次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和总结的体现。《素问·五运行大论》曰:“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2]。象之本意,最初指南越大兽,后来引申为象物之形状,与像、想、相字读音相通。这衍生出一系列相贯通的词,如抽象、想象力、藏象、脉象、天象、物象、气象、景象、世象等[3]。也就是说“象”是以客观事物为依据,意象为媒介,通过人的比喻、想象、推导,把“象”世界的规律描绘出来的一种思维方式[4]。清代名医徐灵胎提出:“因形以求理, 则其效可知矣”,“形同而性亦近,物理盖可推矣”,“知此理,则凡药皆可类推矣”[5]。
药象原理对选药处方的浅析自古有之,在著名的《伤寒来苏集》中柯琴[6]便运用该种思维巧妙地对麻黄汤进行取象说理,谓:“古人用药用法象之义,麻黄中空外直,宛如毛窍骨节,故能去骨节之风寒,从毛窍而出,为卫分发散风寒之品。桂枝之枝条纵横,宛如经脉系络,能入心化液,通经络而出汗,为营分散解风寒之品。杏仁为心果,温能助心散寒,苦能清肺下气,为上焦逐邪定喘之品。甘草甘平,外拒风寒,内和气血,为中宫安内攘外之品。”聂维辰等[7]将象思维用“物象、意象、道象;表观、内观、因观;构想、比象、抽象”等三组九词进行了归类、阐述,充分体现了象思维是传承发展中医药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医象思维被广泛用于中医辩证[8-9]、论治[10-13]以及中药药性理论的认识中[14]。总之,中医象思维是打开传统中医药学的一把钥匙,可以从理论、实践处方进一步指导临床,正因如此给予中医象思维来认识中药龙骨、牡蛎“药对”在经方中的使用规律就极为必要且较为科学。
《本草思辨录》记载龙骨谓:“龙骨非无真者,特不易得耳。药肆所售,乃龙蛰土中,至春启蛰上腾。其所伏处,土遂粘埴似石而形似龙,故其用与真龙为近。[15]”《名医别录》记载牡蛎谓:“牡蛎生东海池泽。采无时。[16]”而我们也知道龙骨为埋在土中的动物化石,而牡蛎则从水中捕捞所得,一个潜伏于土下,一个潜伏于水中,即是一对阴阳,土为阳、水为阴。龙骨“生”前是动物骨骼,运动之物为阳,“死”后藏埋地下化而生成,整个过程即呈现阳潜于下、化而生成之象;至于牡蛎,诚如藏器曾曰:“天生万物皆有牡牝。惟牡蛎是咸水结成,块然不动,阴阳之道,何从而生?[17]”所以二者且有潜伏之象,都得收摄潜藏之功用,而龙骨偏于阳,偏于潜阳又可生化;牡蛎偏于阴,偏于敛阴又可咸软。
《本草问答》曰:“论药者,或以地论,或以时论,或但以气味论,各就其偏重者以为主,而药之真性自明。[18]”实则为古代多种大型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化石与矿物同属,多坚硬质重,其性沉降,相对具有了重镇安神、降逆潜阳的功能。另外按《素问·六节藏象论》“肾者……其充在骨”之言,即谓肾者其形态在骨,则龙骨可以“以形补形”,内通于肾,则可偏于固摄肾阳,这正与天雄散中之功用对应。我们知道牡蛎即为牡蛎之壳,牡蛎卵肉即为精血所生,其壳即有敛阴育阴之象。另外,素有“介类潜阳”之说,又加之其质重坚硬,故亦可以重镇安神,但其敛阴育阴之本象属阴,故其偏于敛阴安神。
《洞玄经》说:“肉为阴,骨为阳,阳有余则气生。卦乾坤天地成,至有阴阳分;两阴夹一阳,是为阳精形,两阳夹一阴,是为藏阴精;阳精卦名坎,阴精卦名离。”先看龙骨,其源于骨,骨藏于肉,肉夹骨,正合两阴夹一阳之坎卦,坎卦即有固摄阳气之义,则示龙骨偏于敛阳;再看牡蛎,其源于壳,肉藏于壳,壳夹肉,正合两阳夹一阴之离卦,离卦即有收敛阴气之义,则示牡蛎偏于敛阴。又坎离为水火,在人体为心肾,在卦象则坎、离互补,在药味则龙、牡相辅,故可以偏重于收敛心肾阴阳:在心则收敛心阳心阴、镇伏心神心主,且多少尚有“交通心肾”之义;在肾则牡蛎咸软利水,龙骨固阳摄精。
龙骨、牡蛎的使用在仲景书籍中大致表现为两种情况,即以药对合用和单用,历代认为龙骨、牡蛎合用有镇静安神的功效,而单用的情况则比较复杂。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1 仲景书籍中龙骨、牡蛎配伍方剂汇总表
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例:“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107 条,条文号码依赵开美本,下同)。”此方为邪气仍据胸胁少阳之府,以小柴胡汤为基础方,龙骨、牡蛎、铅丹正可以重镇坠痰,镇惊安神,又可以收敛心阳,正如陆渊雷所谓“此方取小柴胡汤之半,而去甘草加龙骨,铅丹,桂枝,茯苓,大黄,牡蛎也。今人谓龙骨,牡蛎,铅丹能收敛浮越之正气,镇惊坠痰。”
又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118 条)。”尤在泾在《伤寒贯珠集》注曰:“火逆复下,已误复误,又加烧针,火气内迫,心阳内伤,则生烦躁。桂枝、甘草以复心阳之气,牡蛎、龙骨以安烦乱之神[19]。”且现代药理学发现该方对小鼠有明显镇静作用[20]。可见龙骨、牡蛎合用,共凑收敛心阳心阴、镇伏心神心主之功。
分别以《伤寒论》中天雄散的龙骨及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牡蛎为例。先看柴胡桂枝干姜汤:“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柯琴《伤寒来苏集》谓:“此方全是柴胡加减法。心烦不呕而渴,故去参、夏加栝楼根;胸胁满而微结,故去枣加蛎。[6]”即此方以小柴胡汤为基础。首先,牡蛎合干姜,一助阳一咸软,开散微结;其次,牡蛎合天花粉,取牡蛎之咸润收敛,二者合用共凑滋阴解渴之功。临床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多种失眠,亦取牡蛎镇静安神、收敛止汗之效[21]。再看天雄散:“男子平人,脉微弱细微者,善盗汗也。天雄三两(炮),白术八两,桂枝六两,龙骨三两。”(《金匮要略》血闭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虽言男子“平人”,然症状清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中即有“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是谓阳足则可敛阴于内不至外泄而今男子阳气不足,失其固摄作用,而使阴气(津液、精血)漫泄。以扶(复)阳固阴为治则,补扶之阳必以固摄为先,故以龙骨收摄之。阳气复,精血固,则男子自当“平人”。
足可见,牡蛎单用时,若配以滋阴生津类,则一补一敛,共收滋润敛阴之用;若配以辛温开散,则一辛开一咸软,共凑开散微结之功。而龙骨单用时,配以助阳化气之桂附类,配以补土摄水之白术类,共凑补阳敛阳、扶阳摄阴之功。
“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22]。象,王冰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又谓“象,气象也。言五脏虽隐而不见,然其气象性用,犹可以物类推之”。从上述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二者重点在收敛固摄方面相似但不同,龙骨偏于敛阳,牡蛎偏于敛阴。单用时,取牡蛎咸软散结的作用,必配以辛温开散之品;取牡蛎收敛固摄的作用时,必配以养阴生津的天花粉类品;取龙骨收敛固摄的作用时,必配以补火助阳的桂附类品。虽然二者已被惯用为“药对”,但临证仍然要研习经典、正视其名、取其偏性、对证配伍;而往往一组所谓的“药对”大多时候正是一组“阴阳象”,即便功用相近,也有所偏重,故不能动辄合用。虽说象思维不能全面解读中药“药对”,但笔者也希望从此角度出发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