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式护理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9-27 08:52李立青党路锦马嘉琳李志月
关键词:肝功能血浆人工

李立青, 党路锦, 马嘉琳, 李志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清远市人民医院 ICU,广东 清远,511500)

肝功能衰竭是指肝脏在受到病毒感染、酒精或药物损害后,出现的以凝血功能障碍、肝功能减退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目前,肝功能衰竭患者主要通过药物、手术等手段进行综合治疗,以延长其生存期[2]。人工肝血浆置换是现阶段治疗肝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其通过人工器械抽取患者的血液并进行置换,从而稳定内环境,为肝脏再生创造条件[3]。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存在一定风险,且患者往往伴有不良情绪,故需借助科学的辅助护理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整体式护理是以护理程序及患者为核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4]。本研究对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肝功能衰竭患者实施整体式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清远市人民医院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80例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且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开展。纳入标准:① 符合肝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5];② 具备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指征,并且能够耐受治疗;③ 对研究内容、目的等知情,自愿参与且能够配合研究。排除标准:① 同时患有其他严重疾病;② 临床资料缺失明显;③ 存在认知或精神障碍。按方便抽样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和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比2组的一般资料均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从入院至出院均给予常规护理,并随访4周。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告知其及家属肝功能衰竭的相关知识、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方法和效果等。同时给予患者基础心理疏导,并进行全面的治疗前评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建立血管通路、药物准备及核对等。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期间,注意监测患者的体征变化,若出现异常须及时向医师反馈并协助处理。在患者出院时,全面评估其病情,告知其饮食、生活等方面的注意事项,重点向其强调若发生明显不适症状,则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同时告知其遵照医嘱定期复诊。每月进行1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

观察组患者实施整体式护理,持续至其出院,并随访4周。① 健康宣教:依据患者的实际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等,灵活应用口头宣讲、视频播放等多种方式,予以患者个体化的认知干预,帮助其全面、正确及客观地认识疾病,进而取得良好配合度。② 心理重建:护理人员积极观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其加强交流与沟通。充分调动多种社会支持资源,如引导患者亲友等为其提供更多的关心和帮助,缓解其负性情绪。同时列举正向治疗案例进行激发,提升患者的整体希望水平,减轻其心理压力。③ 环境营造:护理人员为患者营造干净、整洁和舒适的治疗环境。及时调整病房温度、湿度和光线等,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避免不良环境因素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影响。④ 建立合理的血液循环通路: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过程中建立合理的血液循环通路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病情等为其选择最合理的血液循环通路。通常情况下,病情稳定的患者采取颈内静脉双腔插管,病情危急的患者采取股静脉双腔插管。在插管期间协助患者取最佳体位,穿刺前严格消毒穿刺部位。⑤ 生命体征监测: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极易出现异常波动,护理人员应为其提供全程心电监护,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对循环血流泵流速进行调整,避免因血流速度过快或过慢引起相关不良事件。⑥ 饮食护理: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期间需要保证摄入充足的能量,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身体营养状况,并结合其饮食喜好,制订饮食计划。嘱患者科学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忌进食高蛋白食物,以减轻肝脏负担,避免引起肝性脑病,为康复提供良好保障。⑦ 出院及随访:当患者出院时,为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包括个人信息和疾病恢复情况。每日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疾病和护理相关知识,帮助其掌握自护技巧。每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详细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纠正其不良行为。

1.3 观察指标

1.3.1 肝功能指标 于干预前、干预2周和4周后,采集患者的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

1.3.2 不良事件发生率 计算患者在干预期间血肿、感染、管路凝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1.3.3 生活质量 于干预前、干预2周和4周后,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6]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GQOL-74共有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4个维度,各维度分值范围均为0~100分,评分高表示生活质量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肝功能指标对比

将2组在干预前的血清TBIL、ALT、AST水平进行对比,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2组于干预2周和4周后的血清TBIL、ALT、AST水平均比干预前有所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均比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见表2。

表2 2组血清TBIL、ALT、AST水平对比

2.2 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血肿、感染、管路凝血,以及管路和分离器堵塞的总发生率(10.00%)比对照组(30.00%)低(P<0.05),见表3。

表3 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例(%)]

2.3 2组生活质量比较

将2组在干预前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等维度评分进行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2组于干预4周后的上述躯体功能等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所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更高(P均<0.05),见表4。

表4 2组GQOL-74各维度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肝炎病毒是造成肝功能衰竭的首要病因,同时肝毒性药物、肝脏及胆道疾病等也可引起肝功能衰竭[7]。中国的肝功能衰竭主要病因为乙肝病毒感染,且也是最常见的肝脏疾病死亡原因之一[8]。近年来,伴随医学技术的进步,临床治疗肝功能衰竭的方法愈加成熟,其中人工肝血浆置换属于当前临床最常见且应用效果较好的人工肝支持疗法[9]。通过该手段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将血液中小分子毒素清除,使白蛋白、凝血因子生物活动得以显著提升,从而增强机体免疫能力,起到暂时性的部分替代肝脏功能[10-11]。但若未在治疗期间实施有效护理,则可直接影响治疗和预后效果,因此,实施有效的护理策略至关重要。

本研究观察了整体式护理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2组于干预2周和4周后的血清TBIL、ALT、AST水平均比干预前有所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均比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提示整体式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分析原因为,肝功能的改变与患者饮食等自身行为关系密切,通过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病情监测、饮食护理等,不仅可以防止监测不足、饮食不当导致的肝功能损伤,还可以为肝功能的恢复提供保障。孙颖[12]指出,对接受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肝功能衰竭患者采用整体式护理进行干预,可以促使其肝功能、凝血功能恢复良好,且对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也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肿、感染、管路和分离器堵塞等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提示整体式护理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原因为,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在出院后缺乏医护人员的指导、监督,极易因自身行为不当引起诸多不良事件。通过整体式护理,可从多个方面控制与规避住院期间和出院后不良事件相关的风险因素,从而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于干预 4周后的生活质量(躯体功能及心理功能等4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分析原因为,整体式护理为现代化护理干预模式,强调护理人员不仅应加强对患者的关注,还应将注意力放在可能会影响疾病治疗与康复的因素上。通过采取一系列个体化的干预措施,可真正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护理需求,使其在治疗期间获得舒适体验,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将整体式护理应用于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效果确切,对其肝功能的改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降低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均可起到显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肝功能血浆人工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人工,天然,合成
人工“美颜”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你真的了解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吗?
人工制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