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秀婷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广东广州 510000)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 PositionalⅤertigo,BBPⅤ)又称为耳石症,是一种以头部变位时诱发的眩晕和特征性眼震为主要特征的前庭周围性疾病,在眩晕疾病中发病率占17%-30%,有反复发作性、短暂性、自限性发病特点[1]。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法复位治疗,临床复发率仍较高,且每次发作会影响前庭正常功能[2]。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是改善内耳循环障碍药物,但长期服药容易增加胃肠道负担,影响消化系统功能。传统医学中对眩晕病的治疗,疗效确切且具有中医特色[5],在中药口服治疗上,在张仲景经方的基础上对泽泻汤进行辨证加味,燥湿祛痰,健脾和胃之效,能有效去除痰浊这一致病因素。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病例来源于2018年01月至2021年01月时期,在我院就诊收治的耳石症(痰浊上蒙型)患者9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患者。其中观察组男17例,女31例,病程0.5~3.5个月,平均病程(1.5±0.2)个月,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47.6±3.5)岁。对照组男16例,女32例,病程0.5~4.0个月,平均病程(1.6±0.3)个月,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46.5±2.9)岁。对照两组资料基线可比(P>0.05)。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按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喉头颈外科分会制定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3]:①有反复出现头部位置改变时出现的眩晕或头晕症状病史;②变位试验阳性;排除其他眩晕相关疾病。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眩晕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眩晕病痰浊上蒙型的诊断标准[4]:①主症:头晕,头重昏蒙如裹,视物旋转,不敢睁眼;②次症:胸闷恶心,呕吐痰涎,少食多寐,汗多,周身乏力,肢体困重,行走不稳或不能行走;③舌脉象:舌体胖大,质淡、或边有齿痕,苔白腻、厚、滑润,脉濡滑或弦滑。
1.3 纳入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头颅CT或头颅MRI检查未见异常;依从性较高可配合完成干预疗程。
1.4 排除标准 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急性期;合并颈椎病变;妊娠期;药物过敏;认知、沟通障碍、精神异常者。
1.5 治疗方法 观察组接受泽泻汤加味联合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接受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手法复位治疗,两组均治疗两周。具体如下:
手法复位方法:后半规管管结石症以Epley手法复位,水平半规管管患者以Barbecue复位治疗。Epley手法:取坐位,放松颈部肌肉,仰卧悬头位,头部向患侧活动约45°后,头逐渐转正,然后继续向健侧偏45°,头部连同身体向健侧翻转,使其侧卧于治疗台上,头部偏离仰卧位达135;坐起,头前倾20度。完成上述4个步骤为1个治疗循环,每一体位待眼震消失后再保持1min。Barbecue方法:由坐位变成平卧位,头部往健侧快速转动90°;头部及躯干由平卧位变成俯卧位,头部继续往健侧快速旋转90°;头部继续往健侧快速旋转90°;持续至眼震或眩晕感消失后1分钟为止,后缓慢恢复坐位。上半规管耳石症:平卧平板床,操作者站于左侧,右手扶枕部,左手扶于额部,以臀部为轴点,让其快速坐起。1周1次。
泽泻汤加味:泽泻20g,白术、茯苓、姜半夏各15g,川芎10g,薏苡仁20g,甘草6g。水煎取汁300ml,日1剂,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
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 040130;规格:6mg/片)。1-2/次,3次/d,饭后口服。
1.6 观察指标
1.6.1 症状积分:头晕、头重昏蒙、视物旋转,程度评分以我院自制的5级评分法即0-4分评价,总分12分,分数越高代表症状越明显。
1.6.2 眩晕障碍量表:应用张先喜研究中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价,25个条目,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眩晕严重程度越高。
1.6.3 睡眠质量评分:睡眠质量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评估,6项评价,总分为21分,分数越高表示睡眠状态越差。
1.6.4 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头晕、头重昏蒙、视物旋转症状消失时间。
1.6.5 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程结束后,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0%为基本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60%为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为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为无效。总有效=(总数-无效)/总例数×100%。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反应发生[6]。
1.7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无序计数资料以频数(f)、构成比(P)表示,采用χ2检验。两样本等级资料比较,采用Ridit分析,由DPS 7.05进行数据处理。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1 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眩晕障碍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眩晕障碍量表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眩晕障碍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睡眠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眩晕障碍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的比较(±s,n=48)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眩晕障碍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的比较(±s,n=48)
注:与干预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
2.4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头晕、头重昏蒙、视物旋转等指标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n=48)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n=48)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
2.5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5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48,(%)]
BPPⅤ是一种以头部相对于重力方向变位至激发体位时诱发的阵发性眩晕和特征性眼震为主要表现的前庭周围性疾病,当体位发生改变或头部摆动到诱发位置时,可致发作。短暂头晕剧烈,视物旋转,行走不稳,伴有特发性眼震,伴或不伴全身乏力等症状[7-8]。休息后或可自行缓解。但症状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及生活,经治后,仍有较高复发率。在BPPⅤ患者中,人群总发病率为10%,终生患病率为2.4%。具有自限性,未经治疗自行恢复率占20%,经随访后3个月自行恢复占50%。治疗后再6个 月后 复 发率 为5%~13.5%,5~7年为50%,BPPⅤ在35岁后发病率上升[9]。考虑耳石退化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明显,血管因素发生病变后较正常体质更容易引起耳石退化[10]。女性发病率较高,考虑认为与女性偏头痛、骨密度降低、绝经期后体内血清激素降低有关[11]。手法复位是基础方法,原理是使脱落的耳石通过手法复位回到原位,平衡两侧淋巴液平衡和壶腹嵴顶[12]。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可用于治疗疾病引发的眩晕感,可快速不适症状,但无法从根本上治疗[13]。临床分析痰浊上蒙型的眩晕较多,中焦脾土受损,运化水湿功能失职,聚湿为痰,干扰头窍。白术补土健脾以制水;茯苓渗湿利水,健脾益气;姜半夏、薏苡仁利水渗湿,止呕;川芎行气豁痰开郁;甘草益气和中。共奏燥湿祛痰,健脾和胃之效[14-15]。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与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更低(P<0.05)。因此,在耳石症(痰浊上蒙型)患者的治疗中,运用泽泻汤加味联合手法复位的方法,可明显的减轻症状并缩短症状持续时间,改善睡眠质量,提升治疗效果,并更为安全,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