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探析

2022-09-02 06:20:16石德芳
成才之路 2022年14期
关键词: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石德芳

摘要: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文章以此为出发点,探究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即以史论结合论证“唯物史观”、以图文并茂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以史料读物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以主题探究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以史料搜集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以此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打造高效历史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历史素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结合;家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14-0139-03

关注细节是课堂教学的共同特点,也是教学的关键之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历史课堂的细节,对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巩固所学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万丈高楼平地起”,初中历史是高中历史的起点,初中阶段的历史素养决定着高中阶段的历史素养。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以历史核心素养为出发点组织教学,并不断思考如何关注历史教学中的细节,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史论结合论证“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就是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的发展,最主要的理论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及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包括:人类社会发展及其历史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必然规律是向前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阶级分析方法;人类社会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生产关系、社会变革、自然科学技术实验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承认杰出个人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唯物史观是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理解历史事件发展和运用历史思维解决历史问题的有效手段。对此,教师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用丰富的史料来论证唯物史观,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正确评价社会历史事件。例如,在评价秦始皇时,就可运用大量的历史资料来论证。秦始皇在执政时施行了一系列暴政(滥用民力修长城),但这不能掩盖其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的事实。教师可运用秦始皇统一六国、南征百越、北击匈奴、统一文字和度量衡、修建弛道和直道(统一交通)等一系列史料来说明秦始皇的功与过。通过史料可见,这些措施有利于促进中国的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其开创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皇帝制)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客观上使中华文明传承下来,没有中断。

再如历史题:有人认为如果没有西方侵略,东方将永远沉睡,还有人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送来近代文明,你是如何理解的?这就需要学生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而经分析得知,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一方面,学生要对近代以来的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以及鸦片战争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鸦片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严重的损害。西方列强疯狂地向中国各地倾销商品,掠夺大量原料,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鸦片战争的爆发在客观上促进和加快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逐步解体,新思想也因此萌发,但是不能以客观的“进步”作用作为评判战争性质的标准。西方列强的大肆侵略严重阻碍了中国的进步,造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沉沦,对当时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更是灭顶之灾。“是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这只是一个象征性的说法,用来形容中国的国家性质、社会经济结构、思想文化开始发生变化。这是一个起点,而不是完成点。它只是具有推动作用,中国还需要经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一系列事件,才能完成近代文明的发展。

对历史事件或问题的评价,一方面要符合史实,另一方面要坚持历史立场,不能为了表达自己的立场观点而违背历史事实,也不能因为其他因素,放弃了立场,放弃了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全面评判一个历史事件。

二、图文并茂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勾画出历史知识的脉络,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即将枯燥的历史知识转化成直观线性的历史知识脉络图。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时空观念以历史纪年、历史时序、年代尺、阶段特征、历史大事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呈现。那么,如何让学生较快形成历史时空观念呢?从基础知识构建的一般规律来分析,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主要历史事件高效记下来,这里介绍几种记忆方法。

1.背熟中国朝代表

中国朝代顺序如下:夏、商、周(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三国时期、晋、南北朝(南朝、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即使用直观的线性方式勾画出历史知识体系。

2.方位记忆法巧记(画坐标方位图助记)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很快就把战国七雄的位置记住了。

3.重大事件突破記忆法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4.归类时间段相同的历史事件

唐朝安史之乱8年(755年—763年),唐朝由盛而衰;美国独立战争8年(1775年—1783年),取得了民族的独立。

5.古今中外纵横比较记忆法

例如,郑和下西洋与西方国家开辟新航路的异同点,洋务运动与1978年改革开放的异同点;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异同点,俄国十月革命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点等。作为历史核心素养之一的时空观念,它也是较为重要的课堂教学理念。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和教材内容不断更新的今天,作为新时代的历史教师,更要注重学生时空素养的培养,帮助和引导学生理清历史知识脉络,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用图文并茂的方法勾画出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教师也要不断进行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素养,积极探索历史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史料讀物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目前,历史课堂的教学目标由原来的强调知识传授转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史料实证是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教师可借助史料读物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核心素养。

1.读人物传记或简易通史

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周末或节假日读一些历史人物传记或简易通史。如读《刘邦》,可深入了解秦末汉初的历史;读《毛泽东》,可深入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1919年—1949年);读《图说中华上下五千年》,可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主要历史事件的脉络。

2.展示实物史料

教师可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物史料。例如,笔者所在地作为中央苏区的一个县,留下了丰富的实物史料。毛泽东1930年率领红四军到达本县,在梁山书院住了一个星期,留下了用过的一些物品。教师可带领学生实地考察梁山书院,即把历史课堂搬到梁山书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学生到梁山书院亲身实践,进行小组合作考察、探究,既可深度掌握所学历史知识,又可激发历史学习兴趣。

3.播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影视资料

例如,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知识点讲完后,可给学生播放电影《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红军长征的知识点讲完后,可给学生播放电影《大渡河》;抗日战争的知识点讲完后,可播放电影《太行山上》;解放战争的知识点讲完后,可播放电影《解放》;抗美援朝的知识点讲完后,可播放电影《打击侵略者》。这样可以让学生从视觉上进一步理解课堂教学内容,逐步提高史料实证核心素养。

四、主题探究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历史解释是指以历史资料为主要依据,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正确评判的态度、能力以及方法。历史解释是以历史叙述、历史评价、历史理解、因果关系等方式呈现的。例如,对于鸦片战争,怎样引导学生分析中英两国背景、战争的概况、《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和英国的影响呢?第一,从背景上引导。用多媒体展示鸦片战争前的相关资料:中国内部清政府腐败、结党营私以及土地兼并、小农经济落后、农民起义、闭关锁国、装备落后;英国在政治上确立君主立宪制度,在经济上通过工业革命,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拥有先进的枪炮、军舰。对此,学生可概括出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全面落后于西方。第二,因材施教,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如让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讲述战争概况,激发其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第三,分组讨论鸦片战争给中英两国带来的影响。教师可把全班分成两个小组,一个小组讨论对中国的影响,一个小组讨论对西方国家的影响。学生先阅读资料:鸦片战争后,英国将货物倾销到中国市场,低价购买中国的各种原料,而中国的传统手工业破产,得出“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英国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西方其他列强看到中国的落后和清政府的腐朽后,也加紧对中国侵略”的结论。论从史出,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科学分析史料,可让学生得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始(在多媒体上展示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屈辱的图片)”的结论。

五、史料搜集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家庭的前途命运同民族、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历史教材中的一些史料、人物可引申出家国情怀的话题,如霍去病、岳飞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是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名言。教师可让学生搜集有关霍去病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讲述霍去病的故事,这样既补充了历史教学内容,又增强了学生对“没有国就没有家”的理解。讲到岳飞抗金的知识点时,可先教学生演唱歌曲《精忠报国》:狼烟起,江山北望……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激情澎湃的歌曲可让学生热血沸腾,顿时涌出精忠报国的家国情怀。在讲解“民族团结”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向学生展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融合交织发展史,让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对国家强大、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还可向学生展播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融合发展的视频,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在课后自主收集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包括历史图片、视频、音频资料等,以此提升教学效果。

六、结语

总之,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史论结合、图文并茂、史料读物、主题探究、史料搜集等形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历史核心素养,并引导学生将学到的历史知识融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中。

参考文献:

[1]刘静.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一节公开课的观后记[J].内蒙古教育,2019(07).

[2]鲁焕.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策略[J].初中生世界, 2020(48).

[3]张焕芳,王宜海.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思考与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2020(21).

[4]陈汀.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历史分层教学探讨[J].教师,2020(27).

[5]贾默燃.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 2020(15).

Explor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Health Consciousnes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Based on Sports Core Competence

Shi Defang

(Wuping No. 3 middle school, Fujian Province, Wuping 364300, China)

Abstract: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curriculum standard puts forward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five core competence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space-time concept, historical evidence,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and family and country feelings. Taking this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strategy pointing to the core competence, that is, to demonstrate the "materialistic concept of history"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historical theory,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ncept of time and space" with pictures and texts, to cultivate students "historical evidence" quality with historical materials,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with theme exploration, and to cultivate students "feelings of family and country" with historical materials collection, so a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history learning, create an efficient history classroom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and historical literacy.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history; accomplishmen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concept of time and space; combination ofhistoricalmaterials;feelingsoffamilyand country

猜你喜欢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镜头中的组诗
考试周刊(2016年97期)2016-12-26 15:48:45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历史教学设计中的“时空观念”设计
资治文摘(2016年7期)2016-11-23 01:43:07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戏剧之家(2016年16期)2016-09-28 18:37:07
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现状及其对策
青年文学家(2015年6期)2016-05-09 13:51:21
柳永词抒情本位中的时空观念浅析文
青春岁月(2015年23期)2016-01-04 11:14:47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思考与实践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
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