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PCI支架植入术后1年再入院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22-09-02 07:39樊明媛李雪萍芮思艳王丹鹏席晓荣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15期
关键词:合并症频数植入术

樊明媛,李雪萍,芮思艳,曾 蕾,王丹鹏,席晓荣,龙 静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指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阻塞引起心肌器质性缺血、坏死的疾病[1]。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住院率及病死率亦明显增加,并且死亡率远高于其他疾病,成为我国国民健康的最大威胁因素[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作为目前冠心病的主要介入手段,利用心导管技术在病变部位植入支架,使狭窄或闭塞血管再通,促进缺血心肌再灌注。PCI支架植入术后病人的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但仍会出现再发心绞痛、再次PCI等事件,需要再次入院治疗,严重影响病人的远期预后,反复住院给病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3]。如何有效减少病人再次发病住院的风险,是严峻的临床挑战。本研究拟通过分析冠心病病人PCI支架植入术后1年再入院的中医证素和危险因素,探讨有效降低再住院率的主要干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8年10月1日—2020年10月1日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PCI支架植入术的病人,根据1年内再入院次数分为无再入院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未再入院)和再入院组(冠状动脉支架术后1年内再次入院),收集病人一般资料、行为特征、相关生理指标及中医证素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PCI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再入院127例,排除非心血管事件入院24例,再入院组共103例,无再入院组81例。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1]并成功接受PCI支架植入术者。排除标准:PCI术成功后需持续机械辅助性治疗者;PCI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死亡者;合并严重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及恶性肿瘤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1.3.1 信息采集 收集病人人口统计学资料、病史、合并症、冠状动脉罪犯血管情况、实验室指标。

1.3.2 中医证候要素 以《证素辨证学》[4]中各中医症状对应的分值为标准,并按症状轻重进行总权值计算,计算原则:①主诉症或症重,以(+)表示,按权值×1.5计量;②症中等,按权值×1计量;③症轻,以(-)表示,按权值×0.7计量。最后累积计算各症状的总权值作为证素积分。以20分作为通用阈值,若各证素积分≥20分时,则该证素诊断成立。

2 结 果

2.1 中医证素分布情况

2.1.1 病位证素分布情况 103例再入院病人共获得病位证素6个,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心、肺、肝、肾、脾、胃,其中最常见病位证素为心,出现频数为86例(83.5%),其次为肺35例(34.0%)。详见表1。

表1 再入院病人病位证素分布情况

2.1.2 病性证素分布情况 103例再入院病人共获得病性证素11个,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湿、血瘀、气虚、阳虚、血虚、阴虚、气滞、热、阳亢、饮,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3个病性证素频数分别为痰77例(74.8%)、湿41例(39.8%)、血瘀40例(38.8%)。详见表2。

表2 再入院病人病性证素分布情况

2.2 中医证素组合规律

2.2.1 病位证素组合规律 103例再入院病人病位仅涉及一脏者71例(68.9%),以心57例(55.3%)为主;病位涉及两脏者32例(31.1%),以涉及心、肺24例(23.3%)为主。详见表3。

表3 再入院病人病位证素组合规律

2.2.2 病性证素组合规律 对频数≥2例的病性证素的组合规律进行统计分析。证素个数组合中,单证素共30例(29.1%),以痰14例(13.6%)、血瘀9例(8.7%)为主;证素个数组合中,两证素相兼最常见,共37例(35.9%),以痰兼湿13例(12.6%)以及血瘀兼痰10例(9.7%)为主;3个证素相兼共21例(20.4%),频数前两位分别为痰、湿停兼血瘀4例(5.9%),痰、湿停兼气虚6例(3.8%);4个证素相兼共11例(10.7%),频数从高到低依次为血瘀、气滞兼痰、湿3例(2.9%),气虚、血虚兼痰、湿2例(1.9%),气虚、阳虚兼痰、湿2例(1.9%),5个证素及以上组合仅4例(3.9%)。详见表4。

表4 再入院病人病性证素组合分布规律

2.3 罪犯血管分布规律 103例再入院病人罪犯血管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前降支96例(93.2%)、右冠状动脉81例(78.6%)、回旋支68例(66.0%)及左主干2例(1.9%)。罪犯血管支数最多为4支,最少为1支,平均罪犯血管支数为(2.40±0.76)支,罪犯血管组合主要以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三支病变55例(53.4%)为主。详见表5、表6。

表5 再入院病人罪犯血管分布规律

表6 再入院病人罪犯血管组合分布规律

2.4 合并症分布情况 103例再入院病人共出现23种合并症,合并症个数最多为8个,最少为1个,平均合并病个数为(3.41±1.58)个,以同时伴随3种合并病最为多见(28.1%)。常见合并病出现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病82例(79.6%)、糖尿病46例(44.7%)、高脂血症51例(49.5%)、脑卒中30例(29.1%)等。详见表7。

表7 再入院病人合并病分布情况

2.5 两组病人人口学特征及合并症比较 两组合并症比较,再入院组合并高血压病率、糖尿病率及合并症个数均明显高于无再入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吸烟、饮酒、入院原因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8、表9。

表8 两组病人人口学特征比较

表9 两组病人合并症比较 单位:例(%)

2.6 两组罪犯血管比较 再入院组罪犯血管支数、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的比例明显高于无再入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主干、前降支比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0。

表10 两组病人罪犯血管比较

2.7 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 再入院组病人红细胞、总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无再入院组,B型钠尿肽(BNP)、血尿素氮水平明显高于无再入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1。

表11 两组病人实验室指标比较(±s)

3 讨 论

冠心病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症,是占用我国医疗资源最多的慢性病之一,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介入手段。研究显示,PCI支架植入术后1年的再入院率为17.63%[5],积极探索再入院相关危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PCI支架植入术后再入院病人病位证素以心为主,涉及五脏,其中与肺(34.0%)关系最为密切;再入院病人单个病性证素分布以痰(74.8%)为主,其次为湿(39.8%)、血瘀(38.8%),组合证素以痰兼湿(12.6%)以及血瘀兼痰(9.7%)为主,提示PCI支架植入术后再入院病人多以痰湿血瘀为主,实证居多;罪犯血管支数、回旋支病变、右冠状动脉病变、高血压病、糖尿病、合并症个数、BNP升高、血尿素氮升高、红细胞减少、总蛋白减少是冠心病病人再入院的危险因素。随着罪犯血管支数的增多,再入院率也随之增长,再入院组多合并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病变,这可能与回旋支闭塞引起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呼吸功能不全的发生率较高有关,而右冠状动脉供应右房、右室、左室下壁、室间隔后1/3和部分前壁心肌,还广泛支配心脏传导系统的血液供应,其病变导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易合并右室梗死及心律失常[6]。合并症越多,再入院风险越大,其中又以高血压病、糖尿病为主要合并症,二者作为冠心病发病的高危因素[7],与本研究结果一致。BNP在反映人体中炎症反应水平的同时还能够提示心功能受损,其水平升高可提示病人预后不良。总蛋白、红细胞反应机体营养状况,其减少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可能会增加再入院率。血尿素氮水平是预测接受PCI支架植入术后病人长期病死率的重要指标[8],其升高可对冠心病病人的生存率产生负面影响[9]。

本研究提示,PCI架植入术后病人应以活血化痰为主,并可兼予以补气、行气等法,早期干预高血压病、糖尿病、BNP、血尿素氮、红细胞及总蛋白,可能会减少PCI支架植入术后病人再入院率,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采用中医证素辨证,具有一定客观性,但本研究所收集的病例仅限于一所医院,样本量较小,且症候记录可能存在不完整,会对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希望今后能扩大样本量并进行前瞻性研究,进一步探索影响PCI支架植入术后病人再入院的证素分布规律及危险因素。

猜你喜欢
合并症频数植入术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颅内血管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期间的应用效果
6例X-连锁遗传性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评估
频数与频率:“统计学”的两个重要指标
同轴双导管技术在后循环颅内支架植入术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干预治疗
中考频数分布直方图题型展示
学习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三部曲
频数和频率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