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静,郑凌诚,张文施,杨琼艳
(楚雄州人民医院磁共振室 云南 楚雄 675000)
前列腺疾病是男性常见病,前列腺癌与前列腺肉瘤是常见的前列腺疾病种类,由于病灶组织学存在本质性差异,前列腺肉瘤的恶性程度更高、侵袭性更强、进展更快,与前列腺癌相比,前列腺肉瘤患者的预后更差。前列腺癌与前列腺肉瘤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MRI是一种重要的影像检查技术,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安全可靠,区别于传统的超声检查,主要利用磁共振原理构建不同组织结构图像,对于肿瘤性病变及其他病变灵敏度高,是鉴别诊断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前列腺肉瘤(prosticsarcoma,PS)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精准度高。MRI诊断为无创诊断技术,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肉瘤的鉴别诊断中近年来得到推广使用。此次研究选择楚雄州人民医院诊断的10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进行诊断研究,报道如下。
选取楚雄州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诊断的10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对其实施MRI诊断与病理性活检。患者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6.39±0.12)岁;体质量指数18~26㎏/m2,平均(20.88±0.65)㎏/m2。主要症状:尿频80例,尿痛60例,排尿困难70例,血尿3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同时合并多种症状。
纳入标准:①患者具有MRI检查依从能力;②精神状态稳定者;③患者资料完整;④所有前列腺疾病患者知情同意此次前列腺疾病诊断研究内容;⑤MRI检查完毕后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排除标准:①有传染病者;②中途退出前列腺疾病诊断研究者;③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④幽闭恐惧症患者;⑤有过敏史者;⑥MRI禁忌证者;⑦合并恶性肿瘤患者;⑧对比剂过敏、影像质量欠佳者。
MRI诊断:仪器采用飞利浦及西门子1.5T超导型核磁共振成像系统。患者需要排空尿液、粪便;扫描序列为“平扫序列→弥散加权成像序列→动态对比增强序列”,增强扫描使用钆喷酸葡胺注射液0.1 mmol/kg。平扫序列参数信息:T1WI轴位TR/TE=497 ms/7ms,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轴位TR/TE=3328 ms/80 ms,层厚5 mm,视野20 cm×20 cm,矩阵512×512;扫描范围为盆底与骼动脉分叉水平之间。弥散加权成像序列参数信息:轴位TR/TE=2 500 ms/54 ms,层厚3 mm,视野20 cm×20 cm,矩阵128×128,b值分别设定为0、800 s/mm2;扫描范围为前列腺及精囊组织均在扫描范围内。动态对比增强序列参数信息:轴位TR/TE=9.9 ms/5.0 ms,层厚5 mm,视野20 cm×20 cm,矩阵256×256;扫描范围为前列腺及精囊组织均在扫描范围内。
将所得的影像资料上传至工作站,由两名以上高年资医师在未知病理诊断结果的情况下进行阅片处理。平扫序列的图像,关注患者病灶的形态、大小以及型号增强情况。在图像的选择上,需要避开血管、淋巴结、脂肪、尿道和钙化病灶处。调整弥散系数伪彩图。
前列腺癌诊断结果及数据、前列腺肉瘤诊断结果及数据均由前列腺疾病诊断研究人员负责统计相关数据,并求取真阳性(字母A表示)、假阳性(字母B表示)、假阴性(字母C表示)、真阴性(字母D表示)、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误诊率、漏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指数等各项数据。
灵敏度=A/(A+C)×100%
特异度=D/(B+D)×100%
诊断符合率=(A+D)(A+B+C+D)
误诊率=B/(B+D)
漏诊率=C(A+C)
阳性预测值=A(A+B)×100%
阴性预测值=D/(C+D)×100%
正确指数=灵敏度+特异度一1
采用SPSS 2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 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MRI诊断为前列腺癌者97例(97.00%),前列腺肉瘤3例(3.00%);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98例(98.00%),前列腺肉瘤2例(2.00%),两种方法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前列腺癌诊断结果[n(%)]
MRI诊断前列腺癌及前列腺肉瘤数据分析结果如表2、表3。
表2 MRI诊断前列腺癌及前列腺肉瘤数据分析
表3 MRI诊断前列腺癌及前列腺肉瘤数据分析
前列腺癌:①在T1WI序列中前列腺信号不均匀,增生结节与各种组织结构分辨不佳;②通过T2WI序列可以分辨病灶位于中央叶或周围带,病灶边缘欠规则,DWI扩散受限,ADC呈低信号,35例突破包膜,30例盆腔淋巴结转移,28例骨盆及胸腰椎转移。
前列腺肉瘤:①在T1WI序列中前列腺信号不均匀,不能分辨病变组织;②T2WI序列显示前列腺呈高低混杂信号,前列腺基本失去了正常的组织结构,病灶呈不规则状,DWI呈弥漫性不均匀稍高信号。
截至2018年,我国前列腺癌患病率约为9.8/10万,疾病发病率在男性癌症中排第六位。前列腺是男性重要的生殖器附属腺器官,主要作用是分泌激素与腺液,影响男性排尿功能[1-2]。前列腺肉瘤是发生于前列腺间质的肿瘤疾病,该病十分罕见,早期症状与前列腺癌非常相似而难以诊断。前列腺肉瘤患者的主要症状为排尿困难、尿频和尿急。肉瘤的生长速度较快,瘤体直径多在5 cm以上,当瘤体生长较大时会对膀胱、输尿管下段造成压迫,导致输尿管积水和肾积水。前列腺癌的患病人群多为50岁以上的男性,主要的症状为排尿困难、夜尿增多、尿频和尿急。随病情发展,会出现下腹部肿胀及疼痛。前列腺肉瘤的生存期往往比其他癌症更短,若患者前列腺肉瘤处在早期,患者的生存期相对比较长;若患者处于晚期的状态,且不能通过手术的办法完全切除,或已经出现转移的情况下,患者的生存期大概在1年时间,甚至不足1年。前列腺癌的发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相关。晚期前列腺癌可以出现骨转移病理性骨折,贫血等临床症状,若出现扩散,出现转移,则无法彻底治愈,需要通过放化疗进行疾病控制。根据不同的前列腺癌的TNM分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与前列腺癌相比,前列腺肉瘤起源于前列腺间质,侵袭性较强,恶性程度较高,诊断前列腺肉瘤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查体结果(以肛诊为主)、影像学检查以及前列腺穿刺活检进行综合判定。
前列腺癌进展十分迅速,恶性程度高,中晚期治疗效果差,患者死亡率高[3-4]。前列腺癌根据典型影像学表现结合PSA升高,尤其前列腺癌容易发生盆腔淋巴结及成骨性转移等特点,诊断并不难[5]。临床研究发现,前列腺疾病的早期诊断准确率非常重要,但是,前列腺疾病在临床上很容易出现漏诊,为患者开展术前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于疾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影像学具有非常巨大的优势,也是手术前重要的诊断依据[6]。
MRI是一种无创的影像检查方法,利用生物组织在磁场中的不同生物信号特点,重建人体组织,对各种组织分辨率高,适用于前列腺疾病的临床诊断[7-8]。MRI是近年来临床中新型医学检测方法,可以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操作检验。MRI可以显示信号强度,准确显示前列腺区域形态,来掌握患者血流变化情况,结合不同的序列进行判定[9]。MRI通过增强扫描掌握病灶区域,全方位和多角度的扫查得到横断面、冠状面等多层次图像,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的资料信息,有利于更好的观察组织细节,为临床医师的诊治提供病灶位置、病理变化的影像资料,有助于为患者制定更为准确、高效、方便的治疗方案。
张秀富等[7]在相关研究中选择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放射科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放射科诊断的128例前列腺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实施磁共振成像技术,让其鉴别诊断前列腺疾病,通过研究数据可以发现磁共振成像技术结果与穿刺活检术最终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磁共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优势。曾禹莉等[8]在相关研究中选择湖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收治的7例前列腺肉瘤患者进行MRI诊断研究,通过诊断结果可以发现在磁共振波谱检查下患者的病灶信号十分明显,对于疾病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磁共振成像在软组织分辨率上具有较大优势,可以短时间内获取前列腺增强扫描的多个影响资料,在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大的优势。T2WI是MRI诊断前列腺肉瘤的第一序列,可通过弥散加权成像序列对前列腺癌与前列腺肿瘤进行鉴别诊断。研究发现,前列腺癌主要的特征是以腺体增大为主,影像表现为细胞外液丰富,前列腺癌主要的影像特征为肌纤维增生,细胞外的体液少,会出现水分子弥散受阻。前列腺癌患者的病灶位置多在外周带,前列腺癌患者的影像资料可见前列腺体积呈轻、中度增大,新生出不成熟血管网,血管阻力小,门脉期结节灶增强较多,充盈速度较快。前列腺肿瘤门脉期结节灶增强较少,局灶性坏死区域增强不显著。欧家旭[10]在研究中对疑似75例前列腺癌的患者进行诊断,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可以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同时可以获得更加全面的信息。
研究中,选择楚雄州人民医院诊断的10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进行MRI研究,通过影像学特征表现及穿刺活检、术后病检结果对照,可以发现MRI在前列腺癌、前列腺肉瘤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没有显著差异,诊断精准度高、漏诊率低,主要是因为MRI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灵敏度高,能够精准呈现病灶组织情况,识别其边缘分布在状况,所以MRI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数据差异性小。此次研究同张秀富等[7]研究结果相一致,均认同MRI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可信性高。
综上所述,前列腺疾病诊断中应用MRI精准度高,能够鉴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肿瘤,临床应用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