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华燕,严梦婷,林 娜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建福州350004)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手术是低位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为减少术后吻合口瘘引发的并发症,患者一般需同时进行预防性肠造口。因排便通道改变,肠造口患者的生理机能及心理状态均受到不良影响,导致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不利于预后,需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1-2]。常规护理模式缺少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社会功能的关注,护理效果不理想[3]。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是一种以积极心理学为背景的短期心理和行为治疗技术,强调人们拥有资源并能将资源积极应用于行为改变的过程,目的在于唤起期望行为,提高心理和社会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本研究对肠造口患者实施焦点解决短期护理干预,探讨该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0月1日~2021年10月30日收治的74例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行临时性肠造口术;无认知及精神障碍;年龄>18岁;无肿瘤转移及严重造口并发症;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研究内容,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肝、肾疾病者;存在严重精神疾病且生活无法自理者;存在其他肿瘤疾病者;严重器质性病变者;临床资料缺失者;中途退出研究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男24例、女13例,年龄29~74(50.63±3.74)岁;造口分类:回肠造口30例,结肠造口7例;体质量指数(BMI)21.17~24.36(23.14±1.71)。观察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24~77(50.19±3.86)岁;造口分类:回肠造口29例,结肠造口8例;BMI 21.29~24.59(23.27±1.69)。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1.2.1 组建护理小组 干预前2周,组建护理小组,包括1名伤口造口专科护士(5年以上伤口造口专科工作经验且取得国际伤口造口治疗师证书)与2名胃肠外科高年资护士(20年以上伤口造口专科工作经验)。
1.2.2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主动与其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其诉求,及时解答疑惑,以提高患者疾病认知能力,接受造口事实。护理人员需按时检查患者造口情况,维持造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炎症、红肿等不良情况发生。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根据造口类型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嘱禁食坚硬、难消化、高纤维食物,少食易产气食物。
1.2.3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焦点解决短期护理干预。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积极为其讲解造口护理常识、焦点解决护理模式,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详细介绍护理小组的性质、成员及目的,以提升患者及家属的治疗信心。②了解患者心理诉求:引导患者讲述人生重要事件,了解患者健康问题及重要事件之间的关系,为患者分析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通过帮助患者回忆造口术后身心困扰及应对方式,与患者共情并分享成功案例经验,从而提升患者对肠造口的接纳程度,帮助患者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提升疾病治疗信心。③确定护理问题:鼓励肠造口患者讲述更换造口、自我形象紊乱、经济费用、造口的居家照护等方面的问题及困扰,确定影响患者健康的重要问题。邀请治疗成功的患者现身交流,分享其解决问题的方法。④制订护理目标:针对患者护理期间存在的问题,利用医院现有的医疗资源,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目标,与患者及家属讨论具体实施方案。帮助患者掌握肠造口的居家管理,正确面对因排便方式改变而造成的自我形象紊乱,接纳自我、融入社会。⑤护理反馈:通过门诊护理治疗中心(造口专科门诊)线下进行专业性服务、造口专科护士微信平台线上答疑解惑、护理小组成员电话随访等方式,引导患者表达护理期间的问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护理方案及目标,帮助患者挖掘自身潜力,对护理期间所取得的成绩给予正性反馈,以提高护理信心,指导患者进行新生活规划。⑥评估护理效果:评估干预后患者对肠造口的接纳程度、日常护理能力、社会生活能力。通过互动活动分享护理后的收获,引导患者总结护理经验,嘱患者出院后保持训练。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困扰:采用心理困扰温度计评估患者心理困扰情况,评分范围为0~1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心理困扰越严重。②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采用造口病人生活质量量表(Stoma-QOL),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分为4个等级:总是、有时、很少、从不,赋值1~4分。量表原始得分范围20~80分,换算为0~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该量表Cronbach′s α为0.893。③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科室自拟的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估内容包括业务素养、操作技能、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单项指标评分范围为0~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护理满意度越高。④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造口周围皮肤损伤、造口旁疝、造口脱垂及造口黏膜分离。
2.1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困扰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困扰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护理前后Stoma-QOL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Stoma-QOL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1例(29.73%),包括造口周围皮肤损伤6例,造口旁疝2例,造口脱垂2例,造口黏膜分离1例;观察组发生并发症2例(5.40%),包括造口旁疝1例,造口脱垂1例。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肠造口患者因排便方式改变,导致心理压力及生活负担加重。改善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消除负性情绪、提升治疗信心是临床护理关注的重点内容[4-5]。目前,临床针对肠造口患者应用的常规护理重点在疾病本身,忽视了患者的心理干预,所取得的护理效果不够理想,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较差。为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心理困扰,需选择更为安全有效的护理模式[6]。
本研究对肠造口患者实施焦点解决短期护理干预,结果表明,护理后观察组心理困扰评分低于对照组,Stoma-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分析原因:在应用焦点解决短期护理干预后,患者充分掌握造口相关知识及护理技能,包括造口周围皮肤情况观察、造口并发症早期识别等,避免患者因护理不当而发生并发症,减轻心理负担及经济负担,提高患者治疗信心[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焦点解决短期干预护理模式能帮助患者形成肠造口护理知识体系,早期识别肠造口相关并发症,及时向医务人员反馈。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分析原因:焦点解决短期护理干预能充分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使患者正确看待自身疾病,减少病耻感及抵触情绪,改善负性情绪,提高造口适应度,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护理满意度[8]。
综上所述,对肠造口患者实施焦点解决短期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心理困扰,提升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但本研究患者造口类型有限,为验证研究结果,后续将延长研究时间,扩大样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