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 慎萍
肠造口是腹部外科急症临时性或根治性永久的治疗措施,它既是挽救病人生命的需要,也可成为病人永久生活的保证。对于永久性肠造口病人而言,对肠造口的接受程度及自我护理的能力将长期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对肠造口病人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是护理人员的职责。我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共收治肠造口病人35例,针对手术治疗期间选择合理时机进行健康教育。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肠造口病人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37岁~88岁;35例中永久性肠造口26例,暂时性肠造口9例,其中直肠癌15例做永久性肠造口,结肠癌晚期姑息性手术永久性肠造口11例,直肠癌分期手术暂时性肠造口5例,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暂时性肠造口4例。
2 健康教育时机及方法的选择
2.1入院后的心理干预
由于癌症本身和需要做肠造口给病人造成的负性反应,病人会表现出一系列的心理行为上的变化,如不安、抑郁、焦虑、自卑、依赖等。所以此时心理干预可以减轻病人的抑郁和焦虑心理,明显提高病人的配合程度。心理干预首先了解病人的病情及存在的心理问题,让病人充分宣泄。采用心理疏导、鼓励等方法减轻病人的负性情绪反应。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接待病人,认真解答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安抚患者情绪,取得患者的信任。
2.2术前相关肠造口知识的宣教
向病人讲解消化道肿瘤的常识、治疗及康复知识,在术前医生决定为病人做肠造口后,我科由造瘘口专科护理小组向病人及家属讲解肠造口相关知识,发放肠造口宣传画册和健康教育宣传单,图片并茂。术前1 d进行皮肤及常规准备时将画册给病人阅读并讲解,结合墙报、肠造口宣传单,让病人充分了解肠造口的一般常识及肠造口护理的理论知识。我们还引导病人及家属和已做肠造口手术的病人进行沟通交流,让患者对肠造口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3术后肠造口护理的指导
术后1-2 天造口开放,让病人初步认识自己的肠造口。给病人进行肠造口护理时,可让病人观察自己的肠造口,告诉患者肠造口不是伤口,而是新的肛門,必须重新认识和接受它,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然后进行造口袋的粘贴,指导家属进行造口袋的冲洗。此时主要任务是精心护理患者,充分调动患者及家属积极性,共同参与到肠造口的日常护理工作中来,促进疾病恢复。
2.4术后病人的饮食指导
术后3 天~5 天病人肠功能恢复后,遵医嘱开始进食,护士指导饮食应从流质逐渐过渡到普食,注意避免进食容易产气和异味的食物,保证营养均衡,适量进食粗纤维食物。此时我们对患者进行具体到每天吃什么的细致指导,避免患者由于饮食不当而产生术后并发症。
2.5出院指导和肠造口产品的选择
术后恢复期,指导病人进行造口袋的更换,肠造口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如肠造口周围皮肤炎症的预防和处理、扩肛方法预防造口狭窄等。目前肠造口产品种类较多,功能也呈多样化,加上病人的经济状况的差别,使病人在选择时感到茫然。护理人员应指导病人选择感觉舒适、安全可靠、容易掌握使用方法的产品。
3 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
3.1家属的心态和行为影响健康教育效果
家庭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对肠造口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自理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家庭成员的支持可以让病人感受到爱,并积极地面对疾病。而临床中我们遇3例病人家属对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嫌弃,主要表现为不愿意看到病人的肠造口,不愿意配合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肠造口处理,护理人员指导其进行造口护理时不愿动手。家属的行为表现易加重病人的焦虑程度,病人得不到良好的生活护理,严重时使病人产生绝望的心理,自暴自弃。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得不到落实,病人得不到自我护理的知识。
3.2健康教育时机选择错误影响教育的效果
健康教育应充分考虑病人的个体差异及具体情况,因人而异,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如刚入院的病人(特别是有明显焦虑情绪者),宣教的内容应首选心理疏导,在病人充分宣泄了不良情绪后才能接受护理人员传授相关知识;术前对肠造口的理论认识和术后的现状认识差别很大,对肠造口护理知识的传授应选在术后,而术前重点介绍手术治疗的一般知识和疾病相关知识;术后当日和第1日由于手术创伤和麻醉的原因,病人很难与护理人员交流,知识宣教应推后进行;指导病人进行造口袋的更换只能选在病人体力恢复到一定程度才能进行。如果护理人员错误选择健康教育时机,会影响教育效果,结果会事倍功半。
3.3病人年龄和文化程度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
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接受知识的能力有一定的差异,通常老龄病人接受知识的能力低于年轻者;文化程度高低直接影响病人接受新知识的快慢,文化程度高者通常比文化程度低者要快。
4 体会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要充分考虑病人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情况,因人而异,选择合理的健康教育时机对肠造口病人进行健康知识宣教,能有效地提高肠造口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术后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