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独居老人的心理支持研究
——基于社会支持理论视角

2022-08-26 11:34沈冠辰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老年人社区

沈冠辰,王 岩

(长春理工大学法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不断加重,核心家庭的不断演化引起独居老人规模的不断扩大,独居老人身上的问题也不断增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居民的居住方式由原来的开放式演变为封闭式,独居老人的适应能力有待提高。老年人身体机能衰弱,老年疾病突显,加之疫情肆虐,活动范围缩小,独居老人的心理问题有待社会关注。

与年轻群体相比,老年群体面对疫情更显被动,尤其是独居老人这一群体。一方面,他们处于接收各类信息的“边缘地带”,对疫情的了解相对滞后,防护意识薄弱以及防护物资匮乏,使他们成为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另一方面,部分老人本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自身免疫力低下,一旦感染新冠肺炎,后果则更为严重。因此,对这部分老年人给予心理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背景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我国老年人的需求不断增多,特别是心理层面的需求略显突出。一方面,独居老人保持身心健康格外重要,应提高自身的健康管理能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另一方面,要提高社区对新冠疫情的防控和综合管理水平,让独居老人这一群体在疫情常态化时期不被“边缘化”,继发性问题需要我们重视和解决。

近年来,社会工作专业不断发展,社会工作者队伍不断壮大。特别是在此次疫情中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技巧、原则、方法与疫情紧密结合,整合多方资源,组织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为老人提供多种服务。在社区中,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在保证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前提下,辅之心理疏导服务,为社区营造了温暖、和谐、健康、安全的环境。

二、疫情后独居老人的心理支持现状

笔者在长春市Z社区进行实地调研,发现该辖区面积1万平方公里,管辖三个封闭式高档小区。其中Y小区居民约2万人,是Z社区中居民人数最多、空巢独居老人比例较高的小区,Y小区有老年人口约3 000人,约占总人口的15%,老人们多数较为孤单。

社区设有公共娱乐场所多处,有棋牌室、活动室,为老年人提供业余的活动空间。但内容固定、形式单一,需要安排更多的活动内容以满足老年人多样性的心理需求。疫情前社区定期开展文艺表演、健康讲座、消防宣传等活动,深受广大老年人的喜爱。但因疫情影响,近一年来社区的活动减少,迫切需要室内、室外活动,老年人缺少与他人的互动,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社会支持理论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个人心理健康。加强对个体的保护,提供充分的心理疏导与情感支撑,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发展。而缺乏心理支持容易使个体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如长时间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不利于个体适应社会环境及维持社会稳定。

心理支持是社会支持理论的一部分,它强调心理层面的支持与疏导,在个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时可运用专业方法进行疏导。心理支持侧重于个体情感表达,在提供心理支持服务的过程中,可运用同理心技巧及时给予情绪的理解与反馈,采取尊重、不批判的态度引导个体重构自我、输入希望,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

在疫情期间,走访长春市Z社区的部分独居老人,基于社会支持理论视角进行探讨,发现独居老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物质支持与情感支持相对较少,心理支持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与此同时能够给予老年人的情绪疏导与支持的途径随之减少,孤独、焦虑、抑郁等情绪出现频率增多。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人们习惯于在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向家人、朋友寻求帮助,很少考虑向专业机构寻求关怀与支持。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可以链接国家、社工机构、社区等多方资源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等提供物质支持、情感支持、心理支持等全方位的服务,不同的支持内容发挥的作用不同,社会支持网络以此得到完善。

三、疫情后独居老人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独居老人是社会弱势群体的一部分,是指年满60周岁,因丧偶、离婚、未婚和分居等多种原因,缺乏子女、亲属的陪伴而独自居住的老人。在非疫情时期,独居老人也会因为疾病困扰、经济状况、缺乏陪伴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到身心健康。随着疫情常态化的到来,环境闭塞、沟通交流少、长期居家防疫更加快了独居老人心理问题的产生,如:适应能力弱、自我认同感较低、对死亡的恐惧感加强等。

(一)社会适应能力差,孤独感强

独居老人居住方式的特殊性,导致其心理问题比较突出,加之受疫情影响,封闭的环境导致他们与外界的沟通交流次数减少,社会适应能力减弱。在疫情期间,他们生活无人照料、缺乏精神上的陪伴,群体归属感较弱,精神需求难以满足,孤独感强烈。

孤独感主要是由于缺乏子女陪伴。疫情导致社区活动较少,社会支持网络薄弱,原有的各种沟通交往方式受到较大限制,独居老人的社会参与度降低,心理的自我调节能力弱,缺乏精神支撑与心理疏导。这种孤独状态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从而抵触外界环境。

(二)认知偏差,导致焦虑

独居老人的日常护理缺位,精神文化生活匮乏,人际交往减少以及身体机能下降,使独居老人产生陈旧无用的错误认知。另外,精神和医疗需求得不到关注,出现焦虑和自我效能下降的状况。在心理上,铺天盖地的疫情会让独居老人的安全感降低,无法集中注意力,情绪焦虑且冲动;在认知上,通常将自己身体的不适与新冠肺炎联系起来,对自己的状况产生怀疑,认为疫情会给自己带来很严重的后果,甚至怀疑官方发布的数据;在行为上,多表现为坐卧不安,作息时间紊乱,睡眠质量下降。

出现焦虑的绝大部分原因是独居老人的自我认知偏差。一方面独居老人身体机能下降,身边的关注度减少,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不断涌现,疫情打乱了原有的生活节奏,容易出现不满情绪,甚至产生猜忌心理,逐渐封闭自己;另一方面,社区的活动较少,互助支持少,自主性较低,社会参与意愿不强烈,易出现自我否定的认知。

(三)社会环境变化,滋生抑郁心理

在疫情期间,独居老人坐立不安,过度担心自己会感染病毒,对死亡愈发恐惧,生病不能及时就医,身体出现不适也会被“吉祥码”“大数据行程”等电子登记的出行方式阻碍,使独居老人的社会性降低。他们认为自己被社会淘汰,缺乏存在感,很容易出现抑郁的心理状态。独居老人的日常活动有时不能自己独立完成,易自我否定,长此以往会产生自卑、自闭等不良心理问题。

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是老年人的年龄较大,身体机能衰退;社会进步较快,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较慢,社会衔接度不够;遇到问题缺乏及时有效的帮助,自我的失落感加强,不断自我否定。

四、独居老人心理支持的社会工作研究

独居老人的心理支持在疫情后亟待提升,需帮助他们减少焦虑、克服恐惧,以恢复其正常生活。笔者结合个案工作与小组工作的工作方法,从社会支持理论视角出发进行研究。

(一)个案工作

基本资料:张爷爷,70岁,身体状况一般,靠退休金生活。有自理能力,独自一人居住在长春市Z社区,疫情前经常参与社区活动,与社区老人下棋、学习书法,日常生活比较充实。儿子在外地工作,只有过年回长春陪伴张爷爷。疫情期间,在张爷爷身上呈现出多重问题,如长期独自一人在家,无法出门;与社区的玩伴接触较少,社区活动相对减少;每天只能在家观看疫情动态数据,缺乏沟通交流的对象,情绪不稳定,甚至有时会对死亡产生恐惧。疫情期间的担心与恐惧导致张爷爷饮食不规律,睡眠状况不充分,日渐消瘦。

问题与需求评估:案主长期自我封闭,逐渐减少与外界的沟通。疫情前习惯于参与社区活动,乐于与人交流,生活较乐观。但疫情的暴发使案主更加关注疫情数据,生活内容单一、枯燥无味,出现恐惧死亡的不良心理状态。

介入思路:针对案主日渐消瘦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应秉持生命第一原则,安排志愿者轮班关照张大爷的日常生活,保证其生活状态恢复常态化。

针对案主自我封闭的不良心理状态,社工应进行心理疏导,运用同理心、倾听、接纳等技巧引导老人敞开心扉表达自我,同时对老人的想法秉持不批判的态度。此外利用优势视角回顾老人年轻时的辉煌成绩,逐步使老人回归积极健康的生活。

针对案主疫情后玩伴少、社区活动相对减少的状况,社工应运用社会支持理论进行分析研究,联结老人身边的朋友、邻居,在情感和生活中给予心理支持,打破封闭状态,让老人以开放的姿态面对社区生活。

针对案主情绪不稳定、恐惧死亡的心理,社会工作者要为老人讲解应对疫情的方法,稳定老人情绪,提高自我认同。对于恐惧死亡的心理,要引导老人以平和的心态应对疫情,寻找生命的意义,与此同时提供情感支持,协助老人处理复杂的情绪。

效果评价:经过社会工作者的系统服务,张爷爷从志愿者、社会工作者、儿子以及邻居等多方面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关心与情感支持,让张爷爷的孤独、焦虑情绪不再产生。后续将持续关注张爷爷的日常生活状况。

方案计划:(见表1)。

表1 研究个案社会工作方案

(二)小组工作

需求评估:对陪伴的需求,独居老人渴望有人陪伴,在遇到问题时有人提供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关心;对交流平台的需求,独居老人希望得到更多的互动,相互倾诉,彼此支持;对于活动的需求,大多数独居老人空闲时间居家,看电视、听广播是他们生活中的主要内容,疫情期间户外的活动变成了一种奢望。

活动目标:总体目标是为独居老人提供心理支持,增强其社会适应性。关于具体目标:一是建立关爱互助群体,改善独居老人孤独的生活状态;二是积极开展独居老人的相关活动,提升其幸福感;三是引导组员消除不良情绪,学会自我情绪管理,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介入思路:在有疫情的特殊时期,可以采用“云端”方式建立互帮互助小组。首先,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请独居老人述说生命故事,帮助老人追溯美好回忆,使彼此相知相识。其次,开展疫情知识小组问答,消除独居老人对疫情错误的认知。再次,开展疫情下的自我情绪管理活动,舒缓焦虑情绪。最后,开展园艺疗法、绘画疗法,进行心理辅导与帮助。在开展活动中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及伦理,结合社会支持、社会交换等理论,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拉近与老年人之间的距离,以放松心情为主,激发独居老人的热情。

效果评价:此次活动旨在提高老年人的存在性和社会性,降低孤独感、焦虑感。在活动结束后,对比需求评估,判断目标已经达成,独居老人在疫情后重新找回自己的伙伴,充实了精神生活,并能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地充实自己,相互支持,表达自我,实现“助人自助”。

(三)小结

研究发现,现阶段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环境适应能力下降,容易回忆往事,喜欢喋喋不休,加上身体时有病痛,常常产生忧虑情绪,内心普遍渴望得到家人的精神支持与心灵陪伴,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朋友、其他社会支持系统缺位的情况下,更需要家庭支持系统给予足够的陪伴,而家庭支持系统也缺位的独居老人在疫情防控期间就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人口老龄化是目前的社会趋势,对独居老人多一些理解和耐心,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发扬传统的孝道精神,“常回家看看”,给予亲情陪伴和照顾,让其享受天伦之乐,这才是解决独居老人心理问题的良药。

五、独居老人的心理支持对策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中心,从国家、社区、社会工作者以及家庭四个层面,探索独居老人的心理疏导与情感支持的路径。

(一)国家层面

独居老人心理支持的问题长期存在,国家作为正式支持主体,在政策上由最初的物质支持转换为物质与精神支持相结合。在疫情之后,国家更应该关注独居老人的心理支持,给予独居老人更多的关心照顾,丰富其生活内容。第一,政府在提供社会关怀上,可利用专项资金,引导社会组织开展助老服务,吸收志愿者积极参与,协同发展。第二,疫情对独居老人的影响可能是长期存在的,需要政府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不断扩大心理咨询师队伍,扶持高校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充分就业,充实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后备力量。

从支持主体上看,可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多方互助合作,将学校、医院、社工机构等各方的优势资源通过社会工作者链接整合起来。但在具体实务开展过程中,合作各方扮演什么角色、承担什么责任,应有明确的划分标准,给出具体的评估要求。各方都应站在独居老人的立场上,为独居老人的心理支持提供更有效的服务及合理化建议。

从支持内容上看,政府可以加强对独居老人照顾者的支持力度。子女对独居老人的心理支持占较大比重,是独居老人主要的照顾者。但因独居老人与子女大都不在同一城市居住,会因距离问题影响心理支持的程度。政府可以依照距离给予独居老人照顾者相应的探亲假,并加大探亲假期的监管与实施力度。

(二)社区层面

社区是独居老人长期居住的场所,其日常生活都在社区完成。疫情后,社区可通过定期开办实践活动,重新搭建独居老人的心理支持网络,建立互帮互助的和谐社区,秉承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结合“知信行”的理论模式,从知识、信念、行为入手,提升独居老人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自主管理健康的意识,从根本上关爱这部分群体。

社区还可吸纳社会组织、社会团体、高校等专业人员,利用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利用“结对帮扶”的方式,扩展独居老人的社会交往范围,丰富独居老人的生活方式。对社区内情况比较特殊的老年人,采取“一家一社工”的方式,引进小布丁机器人,为老年人提供线上与线下的双重服务,时刻关注独居老人的心理动向,保障独居老人的正常生活。释放压力,舒缓情绪,是独居老人在疫情后重建社会心理的基本保证。

(三)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助人的职业,可以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其专业优势。引进专业的社会工作者,秉持尊重、个别化、非批判的价值理念,以专业情怀支持鼓励老年人,实现助人自助,能够有效缓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独居老人的冲击,更好地衔接政府、社区、家庭之间的关系。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可及时有效地了解独居老人的心理需求,向其提供较多的支持性服务,聚力维护正常的预防机制,保护老人的心理健康。

在社区中,社会工作者首先要明确独居老人多属退休群体,经济地位、社会地位随之下降,逐渐失去社会角色,可能会对生活丧失信心和勇气,他们渴望被认同,需要得到社会的肯定。加之疫情后的独居老人心理防线格外脆弱,社会工作者应引导独居老人进行自我价值的正确认识,使独居老人发挥自身余热,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事务,找回自我成就感,帮助他们走出独居空间,积极融入社区环境,缓解孤独、寂寞、焦虑的情绪。

此外,社会工作者应具备心理疏导的技能,开导独居老人的消极情绪,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让老人长时间积累的负面情绪得以宣泄,全方位认识老人的心理问题,更好地为老人服务,以此达到心理支持的目的。

(四)家庭层面

在独居老人的家庭中,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绝大多数取决于家人的照顾程度,而与家人的互动频率同样也影响到老人的生活满意度,这说明家庭层面的关怀与支持是其他群体难以替代的。社会工作者应积极与其子女、亲戚取得联系,呼吁子女与独居的父母亲加强沟通交流,通过电话、视频见面的方式,了解独居老人的生活及心理状态,定期回家探望老人,提升老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疫情常态化的今天,绝不能忽视独居老人家庭层面的支持,大力宣扬“养老、敬老、爱老”的传统“孝”文化,开展社区内“孝顺子女”的评比活动,提高家庭成员赡养的自觉性,树立子女陪伴的意识,保持独居老人的心理支持长期良性状态。

六、结论

本文基于社会支持理论视角,研究疫情后独居老人在心理支持上的缺失。因此次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性、特殊性,我国相关应对机制还需不断完善,加之社会工作领域仍处发展阶段,因此,应积极开发符合我国国情的防疫工作模式,以此应对疫情后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近年来我国独居老人群体数量不断扩大,疫情给独居老人带来了较多的心理问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为疫情后的独居老人构建完备的心理支持体系。社会工作者可结合自身的实践活动,为社会工作专业提供实践经验,丰富社会工作理论的研究。另外,我们还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管理上,为政府建言献策,完善现有的应急管理体系。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老年人社区
高等继续教育在提升社会工作者核心职业能力中的作用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社会工作者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现状及对策
老年人的世界越来越“小”——怎么帮他们走出出门“第一公里”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中部地区持证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状况研究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