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钙剂时间及剂量对献血者机采血小板过程中枸橼酸钠反应的影响

2022-08-25 07:52梁丽华陈超红陈存意梁洁贞廖君艳梁伟英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19期
关键词:机采钙剂献血者

梁丽华 陈超红 陈存意 梁洁贞 廖君艳 梁 婷 梁伟英

广东省肇庆市中心血站,广东肇庆 526020

机采血小板采集时间较长,体外循环的血量较大,在采集时有大量的抗凝剂进入血循环,较易引发献血反应,而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中常见的献血反应是枸橼酸钠反应。枸橼酸钠反应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献血者机体代谢、耐受性、血钙偏低等,在献血前需补充钙剂,并选择钙含量高的食物,通过补充钙剂,能减轻血清游离钙降低幅度,控制中毒风险,另外,钙剂的使用时间和使用量也要合理控制,相关报道指出献血者在采血前10 min 口服葡萄糖酸钙20 ml,能预防采血后枸橼酸钠反应的发生,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中毒程度。但在采集过程中仍有献血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枸橼酸钠反应的现象,研究显示,在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中,枸橼酸钠反应发生率约20%,大部分献血者反映采集过程特别是回输过程仍有肢体麻木,嘴唇麻木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症状。可见,采集前常规给予献血者口服葡萄糖酸钙口服液20 ml 并不能完全减少枸橼酸钠反应的发生。因此,开展相关研究对降低机采献血者的献血反应,提高采集成功率具有深远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口服钙剂时间及剂量对机采过程枸橼酸钠反应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的肇庆市参加机采血小板捐献的400 名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A、B、C、D 四组,每组100 人。本研究的400 名献血者中,男320 名,女80 名。男性献血者体重55.00~85.00 kg,平均(65.02±3.45)kg;平均年龄(37.12±6.03)岁。女性献血者体重50.00~68.50 kg,平均(57.35±5.62)kg;平均年龄(36.43±5.74)岁。首次献血者达116 人。四组献血者的性别、年龄、体重以及献血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体重:女≥50 kg,男≥55 kg;②年龄:18~55 周岁;③符合《献血者健康体检要求》(GB18467-2011);④献血量为400 ml。排除标准:①实验室各项血液检测结果不合格;②有不良献血反应史。所有献血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0200402)。

表1 四组一般资料的比较[n(%)]

1.2 方法

钙剂的用法及用量为每10 ml 含钙元素110 mg,成人用量10~20 ml/次,2~3 次/d,以钙元素计220~660 mg,控制补充钙元素不超过660 mg。比较A 组与其他三组服用不同钙剂剂量是否会影响献血者出现枸橼酸钠反应;三组观察组均在不同的时间服用钙剂,观察献血者出现枸橼酸钠反应是否有差异。A 组为对照,采血前及采集过程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B组采血前30 min 口服钙剂20 ml,观察献血者枸橼酸钠反应情况,一直至采集结束;C 组采血前10 min常规口服钙剂20 ml,一直至采集结束;D 组采血前10 min 口服钙剂20 ml,采集中段及采集结束前10 min各加服钙剂10 ml。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献血者出现面色或口唇苍白、肢体或者口唇麻木等症状,或伴心慌、胸闷,或出现血压骤降、意识不清等症状,判定为发生枸橼酸钠反应。观察4 组献血者出现枸橼酸钠反应的情况一直至采集结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组率的整体比较采用χ检验,若期望值<5 时行Fisher 精确检验,多组率的两两比较采用Bonferoni 方法校正;检验水准α=原α 水平/比较次数,即0.05/6=0.008。

2 结果

A、B、C、D 组献血者的枸橼酸钠反应发生例数分别为28(28.0%)、20(20.0%)、14(14.0%)、5(5.0%)。分别比较四组献血者的枸橼酸钠反应,结果显示,四组献血者的枸橼酸钠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75,P<0.001)。四组献血者的枸橼酸钠反应发生率两两比较,结果显示,A 组与B 组、A 组与C组、B 组与C 组、C 组与D 组的枸橼酸钠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1.754,P=0.185;χ=5.570,P=0.018;χ=1.276,P=0.259;χ=4.712,P=0.030);A 组、B 组的枸橼酸钠反应发生率高于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19.198,P<0.001;χ=10.288,P=0.001)。

3 讨论

近年来,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人次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由于机采血小板捐献采集时间长(45~90 min),血管条件不佳的献血者甚至延长至120 min,采集过程中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献血反应,导致采集的失败,枸橼酸钠反应更是引起献血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通过适当补充钙剂,能有效减轻血清游离钙降低幅度,控制中毒风险,针对不同的献血者制定相应的口服钙剂时间及剂量,最大限度地降低枸橼酸钠反应。

本研究的400 名献血者中,男320 名,女80 名,所有献血者的体重均达标,年龄多集中在18~34 岁,首次献血达116 人次。四组间的性别、年龄、个人体重以及献血次数无明显差异,组间具有可比性。研究发现,广东地区2012—2017年的月75 万人次无偿献血人群中,18~35 岁的人群是主要献血者,是无偿献血的主力军。这一年龄段的献血者与本研究的主要献血者年龄相符,表明青壮年是无偿献血的主力军,侧面反映该群体的健康状况正处于最好的阶段,而且对无偿献血积极性更高,也可能是该人群获取信息更加灵敏。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无服用钙剂比较,口服钙剂能够在预防枸橼酸钠反应方面具有积极意义;A 组与B 组、A 组与C 组、B 组与C 组、C 组与D 组的枸橼酸钠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1.754,P=0.185;χ=5.570,P=0.018;χ=1.276,P=0.259;χ=4.712,P=0.030);A 组和B 组的枸橼酸钠反应发生率高于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19.198,P<0.001;χ=10.288,P=0.001)。邓云芳等发现,在机采血小板采集前服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可有效降低献血者的枸橼酸钠中毒反应。而师玉红发现,口服钙剂2 h 后再采集血小板,枸橼酸钠反应发生率低于口服钙剂后立即采血的方法。本研究中在服用20 ml钙剂10 min 后采血,在采集中段及采血结束前10 min再加服钙剂10 ml 的方法降低枸橼酸钠反应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与李庆凤等研究一致,持续的钙剂补充保证了充足的钙剂以及适宜的时间,使得血清游离钙水平升高,从而有效减少了枸橼酸钠反应。

综上所述,采用在服用20 ml 钙剂10 min 后采血,在采集中段及采血结束前10 min 再加服钙剂10 ml的方法后,献血者枸橼酸钠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该方法的枸橼酸钠反应发生风险低于对照组,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机采钙剂献血者
南通市区献血者的体质量指数与肥胖状况
成分献血者电话回访效果分析
选择钙剂要看清三点
献血注意事项早知道
夏季单采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增高的原因及护理
钙剂选择学问大
名优绿茶手工采与机采相结合模式初探
新疆阿克苏地区三种机采棉种植模式对比试验
新疆发展机采棉的有利条件及策略
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前使用钙剂对产后出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