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克权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苏家湾小学,甘肃定西 743000)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识的关键时期,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赏识教育具有引导学生形成对个体积极认知和情感判断等重要作用,而小学语文学科具有引导学生亲近母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陶冶高尚的情操等教学优势,因此赏识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已成为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教师要采取科学的教学手段予以实现。
赏识指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等的价值而给予重视或赞扬,其中“赏”与“识”均有自身含义,赏即“欣赏”,识即“认识”“了解”。赏识教育顾名思义,通过欣赏和了解最终达到育人的结果,其中“赏”是“识”的前提,识是“赏”的目的。小学语文赏识教育指:以融合赏识与语文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等内容为基础,通过赏识在教学各个环节的适时、适度运用,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及信心,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赏识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不可估量的潜能”是其重要任务。
首先,赏识教育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性,全身心地投入并发自内心地欣赏学生,以“先赏然后识”的态度科学开展赏识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在性格、能力基础等层面都存在差异,所适用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也有所差异,教师只有从性格、成长背景、兴趣爱好、知识基础等层面全面、深度地了解学生,才能够找到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教学策略,并为其制定适宜的发展目标,如此赏识教育才能够得到科学、高效开展。其次,赏识教育与批评惩罚并不冲突,因为赏识教育并不是一味地夸奖,违心地恭维学生,而是倡导用人性化的方式批评与惩罚学生,用诚恳的态度让学生感受到批评与惩罚也是一种重视和欣赏,使学生能够树立自我反省的意识,并以此不断提升自我,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重要教育目标。最后,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并不冲突,因为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并不矛盾,学生在精神上需要赏识,在生活上也要接受磨炼,这样才能够在任何境地下,都能积极乐观地发现自己和他人身上的优点,进而最大限度发掘自身潜能,赏识教育的目标随之得到实现。
第一,符合小学生成长发育特点。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识的关键时期,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小学生正面对勤奋对自卑的冲突,此阶段获得的自信及勤奋感,对性格的塑造和人格的培养皆有正面的影响。可以说,赏识教育与小学生成长发育特点相符合,具有促进学生成长发育的作用。
第二,与语文学科育人目标一致。教育是一门以“人”为核心的学科,以人为本是其重要价值观,语文学科亦是如此。且小学语文是一门具有引领学生亲近母语、培养学生健康审美、陶冶学生情操等优势的学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亦是其重要教学目标。结合上文所述小学生成长发育特点可得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赏识教育,具有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提升自我,从而成就自我,小学语文新课标也随之得到有效落实与实现。
第三,促进教学发展。结合上文所述内容可得知,首先,赏识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使学生获得激励与鼓舞。正是在这种激励与鼓舞下,学生学习的信心有所增强,学习积极性大幅提升,学习效率也随之大幅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也随之大幅提升。其次,赏识教育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关爱与信任,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被拉近,教学氛围更加和谐,这也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第一,要把握好赏识的时机。教师要准确把握赏识的时机,这样才能够在课堂、班级活动等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及时有效地评价学生学习等各种行为,以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高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赏识教育的作用才能够得到有效发挥。
第二,要把握好赏识的分寸。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自我认知能力不强,且存在理解能力、自制力较为薄弱的特点,教师过多的赞美会使学生养成骄傲自大、听不进去反面意见、抗挫折能力差等问题。因此教师也要掌握好赏识的分寸,避免过度赞赏为教学带来反作用。
第三,赞赏要具有指导性。教师在运用赏识教育时,赞赏的话语要具有指导性,这样学生才能够从教师针对性的指导中清晰地了解自身优点与不足之处,进而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明确努力的方向,其自我发展才能够得到实现。
第四,赞赏要具有启迪性。正如上文所述赏识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手段,具有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挖掘学生心理潜力等优势。因此,教师在运用赏识教育时也要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通过赏识获得思维上的启发,进而获得心灵等层面的收获。
第五,赏罚分明也是一种赞赏。正如上文所述,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批评惩罚并不冲突。因此教师在开展赏识教育时也要认识到赏罚分明也是一种赏识,坚持“宽严并济”的态度,以“赏”积极引导学生,以态度平和、适当、适度的“罚”指出学生的不足,使学生感受到爱与尊重,进而以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完成学习工作。
综上所述,赏识教育既是一种理念、一个方向,又是一种方法。作为理念和方向,赏识教育要求教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原则,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及个体特点,以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教学着眼点及教学目标,以与师生间的相互激励搭建开展赏识教育的桥梁。赏识教育要求教师以科学、多元的方法将爱与赏识内化在课堂教学、班级生活等方方面面,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与尊重,进而充分感受到教师对其发展的充分赏识。
为有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赏识教育,教师就要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桥梁,以尊重、关爱与信任搭建开展赏识教育桥梁。为此,教师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投入丰富的情感,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性,以理解与发自内心的爱为高效开展赏识教育打下良好基础。其次,教师要就学习中的困难、生活中的困难等层面与学生多沟通,在沟通中多吸收学生的建议与教学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以此凸显学生教学主体地位,将教学变得更加民主,并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交流进一步熟悉学生,以此为提升赏识教育有效性提供保障。但教师要随时把握与学生间的界限,维护自身威信,避免给教学带来反作用。最后,教师要理智地处理学生的问题,站在平等的角度批评与惩罚学生,用诚恳的态度让学生感受到批评与惩罚也是一种重视和欣赏,给予学生改正的机会,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接受教师的批评,以此警示学生,学生也能以此反思并不断提升自我。
为有效开展赏识教育,教师要运用多元化赏识策略,以多种角度、多种方式开展赏识教育,运用赏识深度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以此充分展示赏识教育的优势并不断放大。为此,教师首先可采用正面暗示法,用良好的榜样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赏识教育将会事半功倍。例如,在自习课上教师认真地工作,学生也会静悄悄地学习。其次,教师可在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思维,使赏识教育的优势得到充分展示。如在学习《珍珠鸟》时,有位学生大胆发言说体会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学生虽未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一深度”,但教师也要给予学生赞赏,并通过“你说的真不错,那你再深入想象珍珠鸟生活在哪里,作者想表达的仅仅是喜爱珍珠鸟吗?”等鼓励性、引导性的话语启发学生,进而导出本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一学习内容。最后教师也可采用物质激励法等多种手段,使学生不断提升自我。
正如上文所述,学生在智力等层面存在差异性,不同的学生也适用于不同的赏识策略。因此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将学生按照能力、学习态度等层面科学分为多个层级,按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每个层级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及激励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其能力范围内得到有效发展,使赞赏教育的优势得到展现。为此教师可将学生按照1:2:1的比例分为学困、中等及学优生,对于学困生课堂提问多以简单问题及鼓励性的话语为主,以此不断激发其学习的信心,使其意识到学习语文的快乐,课下对其采取作业面批的评价手段,针对性地为其点明错误及改进的手段,以此推动其不断发展。对于学优生,为避免过多的赞赏使其迷失自我,教师便可通过引导性的话语、质疑的话语引导其深度思考,培养其审辨性思维,以此激发其潜能及创造性思维,使其语文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语文基础知识、习作能力等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亦是开展赏识教育的关键所在,将赏识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目的也在于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因此为有效开展赏识教育,教师就要以科学的手段将赏识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环节。在口语交际环节,教师可为学生预留口语表达的时机,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对勇于发言的学生给予鼓励,进而通过赏识教育激活课堂氛围与学生思维,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更进一步。在阅读教学环节,教师一方面可用激励性的语言赞赏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融入丰富情感,另一方面可用激励性语言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深入挖掘、捕捉文章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以此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在写作环节,教师可将自评、学生互评、师评等手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结合教师与他人的意见清晰地了解到自己文章结构等层面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我反思实现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在实践活动环节,教师可以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方法、积极参与活动、积极与他人沟通,以此全面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发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赏识教育不仅停留在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层面,还应包括家长对孩子的赏识。因此为有效开展赏识教育,教师要坚持家校联合的制度,借助家庭教育的力量拓展基于赏识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为此教师首先要与家长加强沟通,与家长分享赏识学生的优秀案例与策略,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成长信息,以此保障赏识教育能够科学地延展到家庭生活之中,并与学校生活相补充,最终实现赏识教育的深度开展。其次教师可围绕语文主题组织丰富家校活动,如“与家长共同阅读一本书”“我帮妈妈做家务”等活动,为家长创造开展赏识教育的时机,使学生感受到父母的不易与关爱。
综上所述,赏识教育的概念原则等内容与小语文教学目标及学生的成长发育特点相符合,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环节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发展等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度理解赏识教育的原则与内涵,清晰地了解到赏识与批评及挫折教育间的联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和谐的师生关系搭建赏识教育桥梁,以科学的教学策略将赏识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以多元手段高效开展赏识教育,以家校联合的制度将赏识教育延伸至家庭生活,以此全面培养学生各项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作为赏识教育的组织者,教师自身素养与赏识教育的效率息息相关,因此教师自身也要以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学习相关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能力,以此为赏识教育的持续、高效开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