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茜
(中国人民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872)
1919年,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在慕尼黑大学发表了著名讲演——《以学术为志业》。在讲演中,韦伯将学术生涯比喻为“一场鲁莽的赌博”,深刻揭示了学术研究蕴含的双重风险,即学术职业的生存压力以及学术本身的不确定性[1]。置身于这样的处境,韦伯强调了学术志趣之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所谓学术志趣,即对学术的兴趣和志向,是基于个体自觉意愿而决定投身于专业研究领域的承诺[2]。在韦伯看来,一个人倘若没有“被局外人所嘲讽的独特的迷狂”,没有“未来还会有千年沉寂的期待”,便不会有从事学术工作的召唤[3]。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遗憾地看到,学术生活这场博弈远未结束,反而陷入筹码加重的困境。在博士生规模扩张、学术从业环境恶化的背景下[4],作为学术生力军的年轻博士生,不仅要为了论文和实验耕耘劳作,还要为寻求一处职位四处奔波,无论他们来自哪个国家,都深陷其中,疲于奔命。面对这般惨淡现实,扑面而来的是对未知的迷茫、对前途捉摸不定的担忧,支撑这些年轻人在学术道路上不断攀登的不只是单纯、冲动的兴趣,更是规训、严格的“志趣”,也就是韦伯所说的将学术视为志业。那么,为何要以学术为志业,心甘情愿地投身于这场冒险呢?韦伯对此已作出了诸多论述,今天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以学术为志是如何实现的?换言之,博士生的学术志趣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其成长过程与内在机理为何?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与分析,是提高博士生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推动学科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前提。
在此前提下,学界对学术志趣予以积极关注。有学者指出,学术志趣是兴趣与志向的有机结合,具有自主性、多元性、建构性的特征,同时又是超越个体的、关涉价值的和习得的,是现代精英教育之基础[5]。有研究者对学术志趣内涵进行了详细阐释,将其划分为学术热情、未来信心、职业抱负和自我表达四个维度[6]。从学术志趣的影响因素来看,已有研究主要基于院校影响力理论,从院校组织禀赋和个体行动视角展开探讨。师生互动、课程教学以及科研训练环境被认为是影响学术志趣的重要因素[7],本科阶段的科研项目也为学术志趣成长提供了支持[8]。在个体层面,研究发现,学术动机、科研投入、学术认同等对学术志趣具有显著影响[9]。亦有研究表明,家庭文化资本与学术志趣存在相关性,家庭教育和文化氛围在早期学术志趣形成中占有重要地位[10][11]。关于学术志趣的培养策略,有研究指出,完善激励机制是保障博士生内在学术动力的重要途径[12]。还有学者聚焦理工科博士生的学术志趣成长,提出了改进招考方式、强化志趣筛查、改善科研环境等对策[13]。此外,不少研究者强调导师在学术志趣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规范导师指导行为、加强生导互动等是提高学术志趣的有效保证[14][15]。
综上可知,既有研究围绕学术志趣的概念、影响要素及培育路径等进行了可贵探索,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但仍存在有待拓展的空间。第一,目前关于学术志趣的实证研究较为有限,且学者似乎更加青睐本科生和硕士生群体,对于博士生学术志趣的考察相对不足;第二,已有研究多以横截面调查和量化分析为主,偏重于归纳学术志趣的共时特征,鲜有对博士生学术志趣成长机理的质性研究和理论性阐释。为此,本文拟基于当前国内教育背景,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博士生学术志趣成长的核心要素与作用机制进行深层次研究,以期提升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
依据研究契合性的需要,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展开研究。扎根理论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由斯特劳斯(Anselm Strauss)和格拉斯(Barney Glaser)两位学者共同研究提出。扎根理论的基本宗旨是从经验资料(empirical data)中生成理论,即在系统化的资料收集和分析程序的基础上,不断提取、勾勒出核心概念,然后通过概念之间的比较与整合逐步上升至理论[16]。在这一过程中,核心概念的提炼颇为重要,需要研究者具备理论敏感性,对不断涌现的资料保持充分注意,将隐藏在繁芜资料中的概念范畴和理论挖掘出来。从哲学思想源流上看,扎根理论受到实用主义与符号互动论的影响,强调在真实情境下对具有互动性、过程性特征的社会问题的解构[17],其应用领域十分广阔,从最初的医学扩展至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度访谈、数据收集和编码分析,对博士生学术志趣的成长过程及其内在逻辑作出解释性理解,并尝试建构学术志趣成长机制的理论模型,因而选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是恰当且可行的。
本研究主要采用质性研究中常用的目的性抽样以及斯特劳斯和科宾(Juliet Corbin)提出的理论性抽样来选择研究对象,以获取研究所需的资料。理论性抽样过程是逐步累积的,通过概念驱动研究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在不断归纳、加工资料的基础上完善概念和范畴,建立理论假设。研究者首先选择在北京某“双一流”建设高校就读的3位博士生进行深度访谈,经过对访谈资料的详尽分析和概念化,形成相应的范畴及其维度,并据此对其他博士生展开访谈,探究新的范畴及范畴关系。为了保证原始数据的有效性和代表性,在调查过程中,本研究尽可能从追求学术卓越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中选择访谈对象,同时兼顾攻读专业、年级、性别、婚恋状况等样本特征。最终,基于理论饱和度原则,即访谈对象所提供的信息中不再有新的主题或概念出现[18],本研究确定了来自全国1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26位在读博士生作为受访对象,其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本研究的时间跨度长达一年多,从2020年8月开始进行首次访谈,至2021年9月完善资料分析和理论框架构建。资料收集主要通过深度访谈的形式,研究者事先精心准备了半结构式的访谈提纲,对每位受访对象进行一对一的深度访谈,并依据实际情况适时追问与补充。访谈内容大致围绕以下问题展开:(1)您如何理解或看待一个人的学术志趣?(2)您的学术志趣是什么?选择读博和所学专业是缘于学术志趣吗?(3)您目前在科研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困难是什么?(4)您认为大多数博士生有既定的学术志趣吗?(5)您觉得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一位博士生的学术志趣?(6)您认为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培养博士生的学术志趣?(7)毕业以后,您是否会继续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由于访谈对象分布全国各地,访谈工作采用线上访谈和面对面访谈两种方式进行。北京高校的受访者主要通过面对面交流展开访谈,其他地区高校的受访者则采用手机通话、微信视频/语音、腾讯会议等线上形式进行。每位受访者的访谈时间控制在50~60分钟,在访谈之前已就研究目的、研究内容、数据保密等与受访者进行沟通,并且在征得他们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录音与笔录。每次访谈结束后,研究者都及时对录音和文字记录进行整理,形成样本资料。在资料整理过程中,针对相关重要信息,对其中部分受访对象展开了二次访谈,以便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数据。之后,随机抽取了22位受访者的访谈记录进行数据分析,其余的4份访谈记录用于理论饱和度检验。
本研究借助Nvivo 11.0质性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原始访谈资料进行归纳与整理,并依据扎根理论的研究路径对访谈数据进行三级编码,即开放式登录、关联式登录、选择式登录。遵循从经验资料中提升理论的原则,资料分析与编码工作是反复、交替进行的,贯穿研究的始终。具体的数据分析与编码过程如下。
开放式登录又称为一级编码,在进行开放式登录时,研究者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对访谈材料逐字逐句地检查、分解与编码,尽量选用受访者的原话进行概念命名,再将重复或同质的概念进行对照、合并,实现原始资料的概念化和范畴化。经过对访谈资料的反复阅读和分析,结合不断比较、提问等策略与资料进行对话,研究者最终抽象出了47个初始概念,合并同类项之后形成了13个初始范畴(见表2),这些范畴表征了影响博士生学术志趣成长的初步因素。
表2 博士生学术志趣成长要素的初始范畴表
本研究在开放式登录的基础上,依据初始范畴之间的内在关系和逻辑次序进行归类,整合出影响博士生学术志趣形成与发展的6个主范畴,以完成关联式登录(即二级编码)。各主范畴及其对应的子范畴如表3所示。
复杂性思维视域下“一带一路”建设研究……………………………………………………庄 穆,沈倩颖(3):14
表3 博士生学术志趣成长要素的主范畴表
选择式登录即核心式登录或三级编码,从主范畴中进一步挖掘具有统领性的核心范畴,逐步建立起扎根理论。通过对开放式登录和关联式登录的反复辨析、对概念范畴及其关系的对比分析之后,本研究将“博士生学术志趣成长机制”确立为核心范畴。围绕这一核心范畴,笔者建立了两条扎根理论:(1)学术志趣以先赋背景和学术经历为基础,在个体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成长;(2)个体与环境因素通过学术认同进一步促进学术志趣成长。主范畴与核心范畴的关系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主范畴的典型关系结构
图1表明,“个体背景”“学术投入度”“学术获得感”“学术组织支持”“学术劳动力市场”和“学术认同”这6个主范畴凝练了博士生学术志趣成长的核心要素。其中,“个体背景”是影响学术志趣的前因要素,决定着学术志趣的初始水平。“学术投入度”和“学术获得感”是学术志趣的内部驱动要素,“学术组织支持”“学术劳动力市场”构成外部情境要素,为学术志趣成长提供环境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内在驱动要素和外部支持要素对学术志趣作用的发挥,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学术认同”的转化作用。因此,在求学期间,能否建立起博士生与“伟大事业”的联结,能否引导博士生认识学术研究的独特魅力,促进其对学术的价值认同和自我认同,是坚定学术兴趣与志向的关键所在。基于这一关系结构,本研究构建了博士生学术志趣成长机制理论模型(见图2)。
图2 博士生学术志趣成长机制模型
理论饱和度检验是指当额外的资料获取无法使研究者进一步发展出新的范畴特征的时刻,以此可作为停止采样之鉴定标准[19]。在实际研究中,完全的理论饱和或许永远无法实现,但只要范畴间的结构关系得到澄清,且样本数据中不会出现新的范畴和概念,便认为研究具备理论饱和性。本文使用预留的4位博士生的访谈资料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显示,除了前述的6个主范畴之外,三级程序化编码过程中未能形成新的范畴和概念,范畴和概念之间的关系也未发生实质性变化。由此可知,博士生学术志趣成长机制模型已达到理论饱和状态,具有一定的现实解释力。
博士生教育是培养个体学术志趣和研究能力的重要阶段,但博士生在入学前并不是一张白纸,家庭背景和早期学术经历业已在他们身上烙下种种印记。进言之,博士生的学术志趣并非从零开始,“个体背景”是博士生学术志趣成长的重要基础。借助扎根理论的研究范式,个体背景这一前提性因素主要由先赋背景和学术经历构成。先赋背景主要包括家庭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研究发现,经济资本是学术志趣的后备力量,经济条件优渥的家庭往往能为博士生选择学术道路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鼓励并支持其继续深造,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则相形见绌,在读博过程中不得不艰难地维持着生计。同时,父母的文化惯习、教育方式以及家庭文化氛围等对学术志趣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如受访者Y17讲道:“我爸特别喜欢看书,家里书很多,他经常带我逛书店,也经常给我讲各种故事,培养了我看书和思考的习惯。”可见,家庭的培养和文化熏陶与博士生学术志趣的萌芽密切相关,会直接影响他们在儿童期乃至少年期学术志趣的形成。
进入学校教育以后,课程学习以及本科科研经历构成了学术志趣成长的重要土壤。事实上,随着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科学知识的分化现象日益突出,加之科学共同体内部成员对范式的信仰,使得原本是少数学者感兴趣的团体逐渐演变成一个个学科或专业[20]。与此相应,学校分科教育亦随之形成和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博士生表示,自己最初的学术志趣是由中学阶段的学科课程所激发的。譬如,受访者Y24提及了物理老师对他的影响,作为班主任,物理老师从教经验丰富,不但授课生动有趣、深入浅出,而且十分关心学生,尤其在高三阶段,对当时浮躁不安的他进行了很多心理疏导,使他逐渐建立了对物理的信心和兴趣。本科期间的科研训练经历对于博士生学术志趣的萌芽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访谈中,部分受访者谈到了本科阶段的研究经历,认为参与本科生科研项目训练能够让自己有机会亲身体验科研,认识和了解科研工作的运行过程,提前积累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为今后的学术之路做好准备。
运用扎根理论分析发现,尽管博士生的先赋背景与经历影响着学术志趣的最初水平,但进入博士生阶段之后,志趣的成长主要是个体和环境互动过程中两种力量共同淬炼的结果。就个体维度而言,“学术投入度”和“学术获得感”是学术志趣成长的内源性要素。学术投入度主要通过博士生在学术活动中的时间投入和课题参与来影响学术志趣发展。研究发现,大多数博士生认为科研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时间投入是学术志趣生长的必要条件。受访者Y14是一位跨学科背景的博士生,她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其实我刚开始对这个专业不太感兴趣,选择它更多是出于一种机缘巧合。但为了毕业,必须读文献、寻找研究方向,然后写论文,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学术志趣也成长起来了。”课题参与是博士生投入科研实践的主要方式之一,研究表明,博士生大都有参加课题训练的经历,这种训练有助于他们掌握研究方法和操作技能,熟悉师门或课题组的日常学术语言、规则与文化,对于学术志趣的影响举足轻重。不过,不同类型课题的影响效果不尽相同,许多博士生反映,参与偏向理论创新性的纵向课题更能够激发学术志趣,而一些与博士论文无甚关联的横向课题会占用较多的时间精力,甚至制约学术志趣的成长。当然,学术投入并非越多越好,已有学者指出了学术投入与成果产出之间的倒U型关系[21],本研究则发现,博士生的学术投入与学术志趣之间亦非简单的正相关关系,读博过程中的学术获得感对于志趣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学术获得感是一种正向的心理感受,其产生前提是博士生在学术成果和学术能力方面的实在获得。具体来说,学术成果获得主要包括论文发表、获奖等,学术能力获得则涉及批判性思维、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科研韧性等。从编码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学术论文发表、研究能力习得,还是历经磨砺以后韧性与意志的提升,都是一种极富意义的获得,对博士生的学术志趣成长具有积极效能。
在环境层面,“学术组织支持”和“学术劳动力市场”是影响学术志趣的客体性要素。学术组织支持综合体现为重要他人和培养制度支持,是志趣成长的显性动力。重要他人是指就读过程中对博士生学术志趣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人物。受访者无一例外都提到了导师的影响,如导师学术水平、治学态度、指导方式、指导投入等。然而,研究发现,在实际科研中大部分博士生与导师单独交流的机会并不多,所获指导较为有限。导师指导的不足让不少受访者陷入困顿、无助的状态,阻碍了志趣成长。不过,也有受访者予以理解,且认为这亦有助于培养独立研究能力和学术志趣。学术“大牛”被认为是具有深厚学识和学术影响力的学者,是很多博士生心向往之的学术偶像,对学术志趣具有重要影响。如受访者Y23表示:“在学院有幸聆听了多位大师的讲座,受益匪浅,激发了我在这个领域扎根的愿望。”同伴是博士生日常交往中所认同的重要他人,如课题组成员、同门等。研究发现,拥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伴,能够为科研活动提供积极支持,促进学术志趣共同成长。培养制度是保障博士生培养过程管理和质量的规约系统,包括课程教学、论文发表、奖助体系以及学术交流制度。课程是获取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的重要途径,访谈中,不少博士生认为,有利于志趣成长的课程教学应当具有内容前沿、结构设置合理、注重研究方法与能力训练等共同特征。论文发表是衡量博士生科研素养与能力的制度设计,研究结果显示,关注论文发表是国内高校的普遍现象,尽管短期来看有助于提高研究能力和学术产出,但与学位授予相捆绑的论文发表制度已成为许多博士生的“压力源”,且容易形成以发表为目的的功利性导向,挤压了学术志趣的发展空间。本研究还发现,奖助体系和学术交流为博士生的科研与生活营造了微观环境,完善资助政策、增加学术交流机会有利于学术志趣成长。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博士生的学术志趣是在先赋背景和前期经历的基础上,通过就读期间个体与环境的共同努力,逐步成长起来的。在这一进程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博士生对学术事业内在的“学术认同”。具体而言,学术认同包含学术价值认同和学术自我认同两个子范畴,其形成受到学术投入度与获得感、重要他人、培养制度、学术劳动力市场等要素的影响。学术价值认同是指博士生对学术研究价值与意义的肯定性体认。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发现,博士生的学术价值认同呈现多元化特征,既包含对学术自在价值的认同,也关涉学术之于自我实现和社会发展价值的认同。关于学术的自在价值,不少受访者将其看成是一项“伟大事业”,其魅力不仅在于满足个体对所在领域的好奇遐想,更在于追求真理、探索人类未知世界的惊奇冒险。在科研过程中,能否认识伟大事业的魅力、听见伟大事业的召唤,是博士生能否坚定学术志趣的关键。如受访者Y04提到:“探索未知,这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我向往这种生活方式,毕业以后想去科研机构工作,推动这一领域继续往前走。”学术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认同主要表现为博士生对学术与自我完善、社会进步价值的意义建构,其认同程度直接影响着博士生的学术志趣水平,是帮助他们克服学术困难、立志学术道路的信念感召。如受访者Y11表示:“当所做的研究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对社会发展有贡献,内心就会有一种成就感,会更加认可这件事,然后使我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更能够坚持下去。”
学术自我认同是指博士生对于自身是否具备从事学术的天赋和能力的主观评价。访谈中,天赋被受访博士生形象地比喻为“学术的料”,在他们眼中,“学术的料”是有资质的、聪慧的,是有机会攀登科研高峰的。关于“学术的料”的自我认同,表明了自身潜质与命运之间的某种联结,对博士生学术志趣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确认未来就业方向之际,博士生往往将天赋作为一种评判标准。正如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所言,学业评判通常用带有“天赋”字眼的语言进行描述,它有助于产生并强化一种“命中注定”的信念,这种信念对于志向的确立极为重要[23]。然而,博士生在天赋的自我认同方面毕竟是谨慎的,相较之下,更为普遍的是关于学术能力的自我确认。研究结果显示,面对科研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失败和挫折,博士生需要不断地审视自身学术能力,叩问自己是否足以胜任科研,缺失这一认同的博士生很可能陷入自我怀疑的沼泽,学术志趣亦随之减退。而那些拥有积极学术能力认同的博士生,其学术志趣更为明晰,并且将学术视为志业。
总体而言,研究结果表明,博士生学术志趣的成长并非由某一单独因素所决定的,而是先赋资本、个体行动与学术环境等内外部因素相互赋能、综合作用之结果。具体来说,先赋背景与学术经历影响初始学术志趣的形成,充裕的家庭资本支持、丰富的学术经历有助于志趣的早期萌芽。在读博期间,源自学术环境的外部动力与个体要素的内部动力共同促进学术志趣成长,学术组织和学术劳动力市场为学术志趣发展提供环境支持,个体学术投入度和获得感则是建立学术志趣的必要前提。此外,唤醒学术价值认同和学术自我认同是影响学术志趣的关键所在,在志趣成长和最终确认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力量。
《学记》云:“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学术志趣的养成对于学术生涯发展尤为重要,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石。本研究从博士生个体叙述的视角展开探讨,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考察了影响博士生学术志趣成长的核心要素,进一步明晰了学术志趣成长的内部和外部动因及其作用机理。基于研究结果,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其一,注重早期学术志趣培养,加强本科阶段科研训练。通过前文的分析可知,学术志趣成长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博士生教育并非学术志趣的起点,个体在就读之前的学业经历、家庭背景等对学术志趣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具体来说,家庭教育和中学阶段学科课程启发了博士生最初的志趣,大学本科阶段则是志趣成长的关键时期,尤其是本科期间的科研训练对于未来学术道路开启和学术志趣确立具有奠基意义。本科生科研训练本质上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育人方式,是发展大学生科研兴趣与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24]。因此,重视并完善本科阶段的科研训练工作,将本科生科研计划嵌入到人才培养过程,构建精细化管理与服务体系,吸引更多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本科生科研项目实践,有助于激发其学术热情和创新精神,为学术志趣的养成奠定坚实基础。
其二,严格博士生培养过程管理,促进学术投入度与获得感提升。研究结果表明,学术投入度和学术获得感作为内部驱动要素,对于博士生学术志趣的形成与发展至关重要。为此,院校应聚焦学业成长过程,加强对博士生培养的过程性管理,通过资格考试、开题报告、中期考核等环节促进博士生的科研时间与精力投入,并且要重视对学术志趣的过程性考察和分流,完善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引导博士生树立正确的学术态度。在导师方面,应注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自身的坚定学术志趣感召学生,加强与博士生的学术交流和互动,关怀博士生的研究进展以及心理状态,对其学业进步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帮助博士生获得更多的学术自信心和获得感。博士生更应主动修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全身心投入科研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学术自信,明晰自身的学术志趣和追求。
其三,完善学术组织支持,营造有利于志趣成长的育人环境。博士生兼有“学习者”和“研究者”的双重身份,学术组织是他们日常学习与科研的重要场所,对于学术志趣具有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为促进学术志趣成长,应当从以下方面有所作为。一是要充分发挥导师作为“学术引路人”的作用,建立有效的导师问责与激励机制,夯实导师指导责任,为博士生提供有效的学术指导与情感支持,激发其科研探索精神和学术志趣。二是课程设置应注重结合专业基础与学科前沿,加强研究方法的教学与学术训练,为博士生提供综合性学科知识和方法技能训练。三是统筹资源,优化博士生经济资助的制度设计和投入成效,搭建系统化学术交流与科研参与平台,提高博士生的科研体验。四是贯彻落实“破五唯”精神,构筑多元化评价体系,推进博士生论文发表制度的柔性化和弹性化,给予学术志趣更多生长空间。
其四,优化学术劳动力市场生态,唤醒内在学术认同。研究发现,学术劳动力市场竞争环境、学术职业薪酬与声望是影响学术志趣的重要因素。针对当前学术人才市场竞争白热化、学术职业吸引力下降等问题[25],必须优化学术从业市场生态,为有志于学术的年轻人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相对稳定的科研环境,吸引更多学术精英回归学术职业。同时,要完善学术岗位聘任与考核制度,淡化量化评价模式,构建潜心研究的学术氛围,保障科研工作者的学术自由和发展空间,促进学术志趣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学术认同是推动博士生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在培养过程中要强化有利于催生学术认同的养分供给,重视学术精神和职业理想教育,帮助博士生实现学术社会化,深化对学术工作的价值认同与自我认同,引导博士生以学术为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