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小兰 宋燕燕 周 伟 蔡岳鞠
1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保健部(广州 510623) 2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科(广州 510623)
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FI)是早产儿中比较常见的喂养问题,可导致早产儿达全肠内喂养的时间延长,常伴随体质量增长缓慢、静脉营养时间延长、胆汁淤积等临床问题的出现[1]。相关指南建议早产儿喂养首选母乳(human milk,HM),其次为捐献人乳、早产儿配方奶(preterm formula,PF)[2- 3]。研究指出HM喂养可以减少早产儿FI,降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发生率[4- 5]。但目前国内早产儿生后早期喂养选择更多的是早PF,可能与早产儿母亲早期泌乳延迟、奶量不足或运输问题有关,或多数单位无母乳库、母乳库处于起步阶段、母乳库库存量不足有关。文献报道相对于HM喂养,PF喂养可改善生长发育,但FI、NEC的发生风险增高[6- 7]。除母乳外,深度水解奶粉(extensively hydrolyzed formula,eHF)也可改善早产儿FI,减少胃食管反流[8]。但其有效性存在争议,Ng等[9]总结了11个随机临床试验,结果发现eHF喂养与早产儿较少的FI和NEC无关。过往研究多集中在生后不同喂养配方(HM/eHF/PF)对FI的影响,但建立在早期PF喂养失败后,改HM或eHF喂养对FI改善及喂养结局影响尚无相关研究。因此,本研究拟探讨在早产儿早期PF喂养失败、出现FI时,HM喂养与eHF喂养两种不同对策对早产儿FI及相关喂养结局的影响。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NICU住院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纳入标准:①胎龄28~34周;②出生体质量1 000~1 500 g;③生后早期PF喂养;④PF喂养失败、出现FI者。排除标准:①有重度窒息史;②先天性消化道畸形、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性青紫型心脏病;③因感染/NEC出现FI者。将符合标准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进行分组,根据早产儿母亲母乳喂养意愿及条件(受疾病、奶量、运输等影响),分为HM喂养组和eHF喂养组。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人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患儿入室后均常规给予重症监护、暖箱保暖、脐静脉置管、肠外营养及必要的呼吸支持等对症处理,病情稳定后尽快经鼻饲管给予PF喂养,喂养方案参照《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10]。生后1周内采用微量喂养,喂养量10~20 mL/(kg·d),1周后按20 mL/(kg·d)加奶速度直至全肠内喂养量150 mL/(kg·d)。PF喂养失败指PF喂养下出现FI,打乱肠内喂养计划,采用禁食、减奶等方式后FI无改善或反复发作、连续2天奶量无法增加者。FI消失指胃残余量<前一次喂养量的50%,无腹胀或呕吐,持续24小时并可顺利加奶。在充分考虑患儿母亲母乳喂养意愿及是否具备母乳喂养条件(包括疾病、奶量、运输等因素的影响)后,将这部分早产儿分为HM喂养组和eHF喂养组。HM喂养组起始剂量为PF出现FI前最大喂养量的一半,并在奶量达到100 mL/(kg·d)时开始添加母乳强化剂。同样,eHF喂养组起始剂量同HM喂养组。
诊断标准:①FI的诊断标准:胃残余量超过前一次喂养量的50%,伴有呕吐和/或腹胀[2]。②NEC:根据Bell标准[11],临床表现出呕吐咖啡样物、腹胀、便血,腹部平片提示肠壁积气。③胆汁淤积症指临床上出现黄疸,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并排除胆道闭锁情况。④宫外发育迟缓(ex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EUGR)指出院时体质量或身长低于或等于校正胎龄生长标准的第10百分位(≤P10)[12]。
2组患儿FI改善率、FI消失时间、达全肠内喂养时间、体质量增长速度、住院时间、出院时体质量;不良结局观察指标包括NEC、胆汁淤积症、院内感染、出院时EUGR。
FI改善率判断:显著有效指经调整喂养配方后FI消失,奶量按计划顺利增加至全肠内喂养奶量,期间未再出现FI;有效指经调整喂养配方后FI消失,奶量增加至全肠内喂养奶量期间FI再发生次数明显减少(1~2次),且FI发生时经调整奶量既可短时间内改善;无效指经调整喂养配方后仍反复发生FI(≥3次),且FI发生时经调整奶量无改善。总体有效率=显著有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研究期间符合标准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有84例,其中,HM喂养组38例,eHF喂养组46例。2组患儿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1 min Apgar评分、机械通气、PF开奶时间、PF喂养下FI出现时间、分组时间、分组体质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2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
FI改善率比较:HM喂养组总体有效率、显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eHF喂养组,无效率则低于eHF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见表2。
表2 2组患儿喂养不耐受改善率比较n(%)
其余方面比较:调整喂养配方后,HM喂养组FI消失时间、达全肠内喂养时间更快,平均每日体质量增长量、出院时体质量均明显大于eHF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M喂养组的住院时间更短,有差异(P<0.05),见表3。
表3 2组患儿喂养结局比较
HM喂养组出院时EUGR发生率低于eHF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儿NEC、胆汁淤积症、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见表4。
表4 2组患儿不良结局比较n(%)
早产儿特殊的生理特点,包括胃排空延迟、消化及吸收功能不成熟,及受宫外环境及疾病的影响,容易出现呕吐、腹胀、胃潴留等FI的表现,导致加奶困难、体质量增长缓慢,甚至发生NEC、败血症等严重疾病,导致EUGR的发生,降低早产儿的生存质量。文献报道早产儿FI的发生率为30.5%,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可高达63%[13]。国内的一项早产儿FI Meta分析显示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氨茶碱、开奶时间、窒息及机械通气是FI的危险因素[14]。
美国儿科学会及国内指南均推荐早产儿首选亲母母乳喂养,其次为捐赠母乳,如无法获得母乳,则推荐使用PF[2- 3]。研究认为,亲母母乳喂养发生FI的概率低于捐赠母乳和PF,中断喂养的次数更少[15,4]。深度水解奶因内含更易消化吸收的短肽超过90%,理论上应更适合胃肠道不成熟及消化酶活性低的早产儿,从而改善早产儿FI[16]。过往研究多集中在生后不同喂养配方(HM/eHF/PF)对FI的影响,但建立在早期PF喂养失败后,改HM或eHF喂养对FI改善及喂养结局影响的研究比较少,这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从表1中,我们观察到这部分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F喂养失败、出现FI的时间大概为生后11天,其原因考虑如下:生后1周内我们采用的是微量喂养方式,微量喂养被认为有预防早产儿FI的作用[17]。且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胃液有3~5 mL,早期PF喂养量较少,因此早期不好做出FI的判断,1周后开始快速加奶,容易出现FI。当PF喂养失败后,改HM喂养的患儿FI消失时间更快,FI总体改善率及显著改善率均明显高于改eHF的患儿,说明HM喂养的耐受性更好,原因可能与早产儿HM除了容易消化吸收外,其包含的多种生长因子、免疫成分和生物活性因子也可协助改善早产儿FI[18]。而eHF可能更适合于牛奶蛋白过敏导致的FI。此外,HM喂养组患儿由于FI改善率更高,后续FI发生次数减少,因此能更快达全肠内喂养,且每日体质量增长量及出院时体质量更大,出院时EUGR的发生率更低。说明HM的营养成分更好,添加了HM强化剂后对促进生长发育的优势更明显[19]。HM喂养除了可改善早产儿FI,也是NEC发生的保护因素,Basuki等[20]和Spiegler 等[21]的2项队列研究均表明,纯HM喂养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NEC发生率显著降低。而Ng等[9]总结的随机临床试验显示eHF喂养与早产儿较少的FI和NEC无关。但本文研究中,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F喂养失败后改HM喂养或eHF喂养对后续NEC、胆汁淤积、院内感染的发生均无差异性影响,提示PF喂养失败后,在没有HM选择的情况下,eHF可能也是一种可替代方式,不过需要更进一步的多中心研究。
本研究单位收治的部分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来源于外单位,存在母乳运输及保存问题,加上母亲早期泌乳延迟、奶量不足、母乳库不完善、母乳喂养观念差等因素,在当时那段研究期间更多的是采用PF喂养。随着母乳库的发展、母乳喂养观念的改变、相关喂养指南的推出,我们的喂养方案也在改善。因为按照2015年加拿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指南”建议,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及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喂养目标分别是生后2周内和1周内达到全肠内营养[18]。我们之前的喂养方案基本不能做到,为了尽可能接近这个目标,我们认为早期微量喂养时间需缩短,且应选择HM喂养,因为在纯HM喂养的情况下可以减少FI,才能实现比较快速的奶量增加,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全肠内营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