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极简合作学习策略”研究

2022-08-04 10:37:44朱琦亮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荟贤小学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15期
关键词:学习策略学案教学资源

朱琦亮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荟贤小学

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内生出来的,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现场面对面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各种赛事与展示课中都是重要的学习形式,笔者称其为“传统小组合作学习”。传统小组合作学习尽管日趋成熟,却依然难掩其弊端。

●问题的提出——传统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时间不足问题

1.时间不足导致“二次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

假设一个班有十个小组,在传统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因为时间不够而只能展示二至三个小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的学习成果无法得到有效展示,导致其学情信息得不到有效的流通。而未展示的小组的学习成果含有大量有价值的学情信息,这种临时生成的学情信息对师生来说也是一种教学资源,笔者称其为“二次教学资源”,而时间上的不足直接导致二次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如图1)。

图1

2.二次教学资源难以保存与分析利用

在传统合作学习中,绝大部分临时生成的二次教学资源都很难保存下来,课后想进行回顾探讨十分困难。

3.小组学习能力差异造成分层次教学难以常规化开展

在传统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间的学习能力差异往往导致首先完成任务的小组无事可做,而后进小组则难以寻求其他小组的帮忙,只能等教师来指导。当然,也有一些教师尝试实施分层次教学,让不同小组完成不同难度的任务,但当所有小组完成任务时,教师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对不同的任务进行点评与组织交流。而且一旦点评优秀小组的学习成果,后进小组很可能听不明白,若点评后进小组的学习成果,对优秀小组作用不大。当然,也可以在分小组的时候将各小组的总体水平分得基本相当,但这会导致不同学科则有不同的分组方法,这在公开课或展示课上可能做得到,因为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备课,但作为常规课则难以实现。

●基于问题解决的“极简合作学习策略”的提出

有没有可能解决以上传统小组合作学习所出现的问题?在混合式学习的时代,可供使用的技术、手段与方式有很多,笔者认为,仅利用QQ、互联网、教师平板和学生计算机,配以一定的运用策略,便能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课前极简学案班级: 姓名: 第 小组 任务1 进入问卷星完成课前练习(链接在QQ群)任务2 完成后请你在群中“@”小组长,向小组长报告“已完成”任务3 把你的答案用文字发到群中任务4 观看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评价别人的答案和优化自己的成果心得体会

1.课前在线合作学习策略——课前“极简学案”驱动下的一种学习策略(如图2)

图2

小组合作学习只是合作学习的一种,而互联网技术的引入使得合作学习不需再局限于小组内进行,而是可以在全班开展。另外,笔者认为课前学案或课前学习任务单不需要设计得太复杂,这种追求极简风格的课前学案课前学习任务单,笔者称其为课前“极简学案”,在《WPS表格——数据的计算》一课中,笔者提前发布课前极简学案(如上表),以该学案为驱动,引导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这种课前极简学案驱动下的课前在线合作学习有以下的优点。

(1)服务于学

课前极简学案的设计目的仅仅是帮助学生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对学生的要求不会太多和太高。尤其是信息技术是一门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较高要求的学科,教师要多预想学生在操作上会遇到什么困难,要多思考如何才能有效地引导课前在线合作学习。

(2)服务于教

在课前在线合作学习讨论区中,存在着大量的学情信息,教师可从中提取有用信息,再结合问卷星中的结果,能更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学情,为之后教学策略的制订、课堂的高效开展做准备。

2.课堂传统小组合作学习

传统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容易产出大量的二次教学资源,因此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和保存这些教学资源,是必须解决的任务。

3.课堂在线合作学习策略

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时,小组挑选成员代表本组通过截图、语音或文字的方式把本小组的学习成果或者心得在QQ群上分享。学习能力较弱的小组,可以从其他组的成果中获取灵感。而教师则通过平板电脑密切关注各小组的学习反馈。这些二次教学资源会得到很好的保存,便于学生进行课后回顾学习,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估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4.极简合作学习策略的提出

综上所述,笔者把课前在线合作学习、传统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在线合作学习用QQ软件统一起来,再根据各自运用策略,融合成一个整体合作学习模式,这种极简教育技术和运用策略支持下的合作学习策略,笔者称其为“极简合作学习策略”,其中,传统小组合作学习因其体验感更强烈、开展时间更长,而被作为极简合作学习策略的主体,而课前在线合作学习和课堂在线合作学习作为必要的补充,让传统小组合作学习所暴露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极简合作学习策略为信息技术教学带来的价值

1.“极简”成为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核心素养

当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更喜欢用快捷键来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对简便、易用、快捷的技术是有内在需求的。极简合作学习策略无疑会强化这种内在需求,笔者认为“极简”应成为信息技术学科中的一种核心素养。

2.在SNA视觉下,小组长的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以社交网络分析(SNA)的视觉来看极简合作学习策略,会发现小组长中心性的作用得到加强。袁智慧教授认为在线课程学习网络当中存在优先连接的趋势,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极简合作学习环境,在此环境中小组长成为小组网络的中心点,在优先连接法则下其言行的影响力比在传统小组合作学习环境中更大。

●从极简合作学习策略得到的启示——再识极简教育技术

如今,极简主义在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虽然黎加厚教授对极简教育技术的定义做了清晰的阐述,但笔者认为极简教育技术离不开特定的环境支持与高效的技术运用策略。

1.极简教育技术需要特定的环境做支持——供需平衡环境

在极简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作为促进者扮演着鼓励和支持的角色。无论教师运用何种技术,采取何种教学模式或策略,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满足需求的供给应是有效且有质量的供给。但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中,一方面存在着技术供给过剩,学生需求却得不到有效满足的结构性矛盾,另一方面供需两端又存在联动性,说明了供给侧调适与供需精准需要进行关联,而极简合作学习策略体现了对这种关联的需求,这种关联实际上造就了一种供需平衡环境。

2.极简教育技术需要高效地运用策略做支持

黎加厚教授认为:倡导师生使用方便、实用、易学、易用,能够有效提高工作学习效率的技术可称为极简教育技术。但笔者认为,除了刚才说到的环境条件外,还应该加上“高效的运用策略”这一条件。一种技术能否被称为极简教育技术,在于其运用后的结果如何,如能高效地解决问题,则是极简教育技术,否则就不是。在《主机的组装》一课中,笔者利用旧的主机,让学生体验安装过程,用录像机拍下安装的每个细节,引导学生自行进行分工合作。所用策略为:两个学生看录像,两个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看完教学录像的学生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动手操作,原来动手操作的学生转而去看下一个教学录像,如此交替进行下去,效果很好。显然,这种学生自发地扮演不同的参与角色,从而显著地影响协作学习过程的极简合作学习策略能高效地支持学习活动。

猜你喜欢
学习策略学案教学资源
乡愁导学案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比例尺(一)”导学案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