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博弈

2022-10-27 14:45:18邱元阳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15期
关键词:投档分数线收费

这些天,正是各省高考录取结果相继尘埃落定的时候,无数的考生在焦虑中等待着这一结果。每年的高考录取结果都有一些让人意外的地方。今年,从已经公布一本批次院校投档分数线的省份来看,多省都出现了部分高校投档分大跳水的情况。在分数线公布后,有人庆幸捡漏,有人后悔不迭。

其实投档线的确定,并不是由高校划定的,而是在招生计划和投档比例的约束下,考生根据不同的志愿填报和录取规则自由博弈的结果。这种博弈,不仅仅是分数的博弈,也是策略、心理上的博弈,更是信息掌握程度的博弈。对招生计划变化、招生政策、录取方式等相关信息的掌握,对近几年录取信息的分析,都可以利用到志愿填报当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信息的价值甚至比分数高低几分更重要。一方面,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同,会造成有的考生严重缺乏重要信息;另一方面,发达的互联网又使信息获取容易而准确性难以辨别,会使一些考生得到错误的信息。

一直以来,志愿填报就是一场大范围的考生博弈,信息的误导、解读的失误、不正确的从众心理等,必然影响到博弈的结果。

以某省理科本一批次投档线为例,部分高校高收费项目分数严重倒挂,甚至出现近百分的逆差。一般情况下,高校的单列项目、中外合作、高收费项目等,其录取分数要远远低于高校主代码的普通类志愿,其价值和利弊与提前录取批次有异曲同工之处。然而今年在志愿填报期间,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充斥着很多机构或主播进行所谓利用高收费项目实现“低分上名校”的“科普”,再加上今年很多高收费项目收费并不很高,导致很多考生扎堆填报高收费专业,甚至直接代替主代码志愿,期望能够加大名校录取的保险系数。由于高收费的计划数较少,结果直接导致了高收费项目分数大幅飙升,而主代码反而门庭冷落,落到分数线大幅下滑甚至断档的地步。

另外,考生对专业设置信息的分析也是相关因素之一。近几年兴起的大类招生,对高校和考生都是利大于弊,但是在大类设置上,一些高校自作聪明地将“天坑”专业放置到热门大类中,让考生敬而远之,甚至忍痛割爱放弃该校。在学校、专业、地域三要素中,考生对专业和地域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

志愿填报只有几天的时间,却需要收集海量的信息,往往需要高考结束估分后就立即着手。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没有足够的信息支撑,只靠几天时间简单了解和判断形势,用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去尝试捡漏,大概率的结果就是翻车,这种失误的代价是难以承受的。

猜你喜欢
投档分数线收费
山西省近两年普通高校专升本录取普通批院校投档最低分
2020-2021年在晋招生第二批本科C类部分院校录取统计表
2020-2021年在晋招生第二批本科C类部分院校录取统计表
行政法上之不利类推禁止*——以一起登记收费案为例
法律方法(2021年4期)2021-03-16 05:35:10
2017年-2018年专升本院校录取分数线
我省对口升学录取近三年最低控制分数线统计
论高速公路收费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收费服务设施的完善
中国公路(2017年10期)2017-07-21 14:02:37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奖励资助(附:2012年北师大录取分数线)
“微信收费”背后的创新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