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海垚
摘要: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班主任工作中,通过有效融合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营造生动、严谨、深刻、高效的教育环境,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从提升能力素质、开展主题活动、创建融合氛围等方面探索小学班主任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当学生走进小学校园的第一天,美好的学校教育便按下了启动键。对他们来说,在学校不仅需要学习文化知识,培养学习能力,也要接受良好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作为小学班主任,如何将两者有效融合,使其相互促进,共同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课题。对此,笔者结合具体实践,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作如下几方面研究。
1 把握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明确有效融合的价值
1.1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有很多相同之处,它们均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将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积极进取的优秀品质作为教育目标。两者所采用的教育途径及教育模式也比较接近,都是以课堂为主要载体,传授理论知识,以课外实践活动为载体,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并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和谐校园氛围来启发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德育教育综合性较强,侧重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良好习惯养成,如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涵养爱国情怀,树立民族自信心,成为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国家公民。而心理健康教育较之于小学德育教育,在内容上涵盖面小,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心理素质教育。目标是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引导,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2二者有效融合的价值
首先,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对于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德育教育可以使小学生增强规则意识,并落实在行动上,如果学生的行为准则和德育中的规范不一致,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就会出现逆反、排斥的现象,而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就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自身错误发生的原因,生发修正自己的想法,从而走向健康发展。
其次,二者的有效融合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小学生是否具备优秀的道德修养,对自身乃至整个民族的发展都会产生深远影响。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功能有一定区别,小学德育侧重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健康心理品質的塑造。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在关注小学生文化课成绩的同时,还应重视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二者的有效融合,已成为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双翼。
2 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
2.1提升综合能力素质,确保融合教育效果
小学班主任是学生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承担者,班主任自身的综合能力素质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因此,班主任要提升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的教育效果,应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努力。
2.1.1加大班主任德育能力培训
学校要立足实际,依托学校自身资源优势和特色,扎扎实实地开展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培训。培训应该突出如下几方面特征:一是校本性。要以人文为本,关注学校、学生和班主任的发展。二是参与性。小学班主任可以主动参与实践研究,不存在任何功利性,完全以提升班主任德育能力为目标。三是针对性。要针对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实际需求开展培训。四是实效性。以有效解决德育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为任务。五是合作性。在培训的过程中,班主任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进行观点的碰撞,同时,也可以邀请教育专家作针对性的指导。
2.1.2班主任要提升自身修养
作为班主任,要努力提升自身修养,具备正确的自我认知,爱岗敬业,具备细心的观察能力,保持健康稳定的情绪,这样的状态下才能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效融合。
2.2丰富德育主题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因此,小学班主任要关注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专题德育教育活动,并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2.2.1“爱国”主题德育教育
在“爱国”主题的德育活动中,教师结合疫情防控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期间,班主任引导学生围绕“平安、自由、幸福、快乐、希望、珍惜、创造”等关键词,通过歌曲演唱、故事讲述、图画展播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不仅加深对学校、对家乡、对祖国的了解,还懂得今天的幸福与生活来之不易,要树立远大志向,勤奋学习,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乐观自信的品质,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2.2“感恩”主题德育教育
通过一个个感恩小环节,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明白感恩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美德。在这些德育主题活动的开展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他们在形式丰富的活动中,能自由地释放自己的个性,缓解心理压力,同时,在活动中,学生能够相互配合,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辅相成、有效融合,使教育效果显著提升。
2.2.3诚信主题教育
在“诚信” 主题班会活动中,通过揭秘诚信银行、讲诚信故事、感受体验诚信等环节,学生认识到诚信的意义,明白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失去了诚信,人在社会将寸步难行。同时,主题班会上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次次智慧的互动,都使学生提升了明辨是非和人际交往能力。
2.2.4“珍爱生命”主题教育
在活动中,可以以认识生命、尊重生命为切入点,组织学生观看《动物世界》《人与自然》《自然传奇》等专题片,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正确的生命观;通过参加救助流浪小动物活动,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学会尊重动物;通过开展敬老院献爱心活动,小学生在与老爷爷老奶奶的相处中,感受到生命的短暂,更加珍惜美好的少年时光。一系列有趣活动的开展,让小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不断完善人格,提升其综合素质与能力。
2.2.5“生存教育”主题活动
围绕生存主题,我们可以开展“我能行”自理能力大比拼,如系鞋带、穿衣、叠被子比赛(小学低年级);“生活小达人”劳动技能比赛(小学中年级);感受自然的远足野炊、观看野外求生等方面的纪录片(小学高年级)。在活动中磨炼学生的生存意志,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一定的生存知识。
2.3营造和谐班级氛围,提供健康心理环境
小学生如果身处于和谐、民主、快乐的班级氛围中,就为其健康心理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要重视良好班级氛围的营造。首先,班主任要在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保持阳光健康的心理状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学生的心灵中如镜子般映射出来,因此,若想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必须率先垂范,让学生看到一个心理健康的班主任形象。如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对留守儿童要格外关心,多与他们进行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感受到班主任爱的温暖,从而像花朵追逐阳光一样,逐爱而生。
其次,班主任要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兴趣、特长等,并给予指导意见。同时,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班会等,让学生展示自我,收获自信与快乐。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班主任也要指出其需要提升的方面;对于暂时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其长处,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帮助其树立信心,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拥有积极进取的动力。
2.4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巧妙渗透融合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场所,开展教育活动。比如,在开展关于“班级生活有规则”的德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以班级获得流动红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讲述与流动红旗相关的故事,帮助学生建立个人行为与班级规则之间的关系。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班级生活,来判断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民主参与,形成班级成员间的约定,引导学生从“服从命令”走向“尊重契约”。在班规制定过程中,教师的细致指导不可缺少,可以利用班队会围绕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使规则意识渗透到学生的内心,落实到行动。
在学生对规则形成一定认知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拓展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对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规则做出总结,对自己不符合行为规则的行为进行反思。并在学生汇报了学习成果后,做出评价总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意义。在德育教育中,教师挖掘与心理教育相关的内容,将二者结合起来,促进教育效果的提升。
2.5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当好学生的“心理医生”
班主任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巧妙地融合起来,因势利导,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那么,班主任应该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呢?在实践中需要做到如下几方面。
2.5.1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认知水平、个性特点、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班主任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心理的慰藉,走向健康成长。
2.5.2以情动人,以德育人
班主任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后进生产生的影响,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与呵护,做到以情动人、以德育人。在帮助他们弥补自己不足的同时,还要多表扬鼓励他们,引领他们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比如,有一位后进生因为旷课在班级评比中被扣了分,拖了班级的后腿。班主任对其没有进行严厉的批评,而是心平气和地与他交流,每个人都应该有规则意识,要自律,才能实现健康成长。同时为他指出需要改正的问题。最后,班主任以温和的语气说:“你因旷课影响了班级荣誉,老师知道你心里也不好受,但是,老师从你的眼神中看出,你已有了今后不再旷课的决心,对不对?”这位同学果然没有再出现无故旷课的情况。班主任老师在教育学生时,要把学生良好的心理诉求和德育结合起来,以恰当的方式进行教育引导,才能获得十分理想的教育效果。
2.5.3关注心理健康,做好学生的“心理医生”
有的学生在面对课堂提问时会表现出紧张、恐惧,有的学生在社会交往中会表现出怯懦、自卑,有的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表现得消沉、苦闷等,针对这些问题,班主任可以在平时组织一些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活动,让学生的内心沐浴阳光,感受温暖。
2.6重视学生干部培养,强化学生责任意识
班干部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得力助手,好的班干部会以身示范,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培养班干部主要是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班主任应该明确每个班干部的责任,让他们各负其责,对于一些学困生,则安排班干部进行一对一帮扶。班干部与班主任的接触最多,班主任的人格、品行和人格魅力会自然而然地影响他们。因此,班主任要塑造好自己的形象,成为班干部的好榜样。要以宽容的胸襟、阳光的心态去对待班干部,以自身高尚的师德去感染班干部。同时,班主任还应对班干部工作的开展发挥出启发、引导作用,为他们搭建展示自我的舞臺,树立自己的威信。这样班干部才能带领班级走向良性发展。此外,班主任还应注意,在班干部工作中出现问题时,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训斥他们,可以通过单独交流的形式解决问题,既保护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也避免了心理伤害。
2.7家校携手形成合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班主任要积极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塑造付出努力。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因此,班主任教师要通过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家长提升教育水平。比如,在培养学生自主生活能力的主题教育中,班主任可以邀请家长来学校参加有关教育专家的专题讲座,使其了解小学生自主能力的特点、自主能力的重要性、小学生健康心理教育知识等,同时还可以邀请优秀家长分享培养孩子自主能力的方法等。与此同时,班主任还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与家长沟通,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把握好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有效融合的切入点。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背景下,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中的引路人,要肩负起责任,通过有效融合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受到生动、严谨、深刻、高效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祖国未来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输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成天洁.班主任需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J].小学教学参考,2019(06):89-90.
[2]祁淑梅.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当代家庭教育,2019(29):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