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困生心理特征与教育策略

2022-07-23 07:57:46刘平平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心理特征教育策略高中数学

刘平平

【摘 要】 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接受能力不同,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学困生群体,尤其多出现于较为抽象、学习困难程度较高的高中数学.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通过学习获得进步成为了教师的共识.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对于学困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学困生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制定教育策略,提升其数学学习能力,从而完成学困生转化,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在今后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 高中数学;心理特征;教育策略

学困生在开展数学学习时存在心理障碍,这并不利于学生开展数学学习,上课并不专注,从某种角度来说,会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造成阻碍.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需要重点分析学困生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制定措施,使其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之中,只有如此,才能够使学困生转化取得较好的成绩,为学困生的后续发展提供支持.

1 高中数学学困生心理特征

1.1 高中数学学困生定义

高中数学学困生,主要是指智力没有任何问题,并且神经功能处在正确状态下,但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数学学习成绩并不理想,无法根据课程标准而完成学习任务或者是和同龄学生进行对比差异显著的学生.也可以理解为在进行数学学习过程中困难程度较高的学生,其认为数学较为无趣、乏味,对于学习缺乏热情,不愿意参与到学习之中[1].

1.2 高中数学学困生特点

第一,从知识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学困生大部分基础知识较差,无法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对于数学公式、定义等认知较为片面,无法合理的对其进行使用,难以借助于所学的知识解决出现的问题.

第二,其无法进一步深化数学知识,缺乏解答数学答题技巧.

1.3 高中数学学困生心理特征

根据相关资料调查分析发现,当前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内容:

第一,心理承受能力较低,自控能力较为薄弱.对于心理学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意志力的强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对于困难的承受能够力,会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高中数学内容较为复杂,学习困难程度较高,学困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自身接受能力较低、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等因素的影响,在学习时比较被动,尽量逃避出现的学习问题,无法承担失败[2].并且,在课堂中较为懒散、自控能力较为薄弱,这严重降低了学习效果.

第二,比较自卑,缺乏自信心.通常情况下,学困生由于自身的成绩或者是其他因素的制约,在发展的过程中较为自卑,怕出错,不愿意主动的回答问题.此外,部分家长在对于学生进行引导时,将其成绩作为唯一关注重点,并未考虑到学生所进行的努力,一旦学生学习出现问题,并不帮助其分析导致问题出现因素,一味地对其进行嘲讽,甚至是辱骂,导致学生对于学习产生了反感情绪.

第三,对于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学习兴趣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学习之中,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3].但是,从实际分析发现,大部分学困生对于高中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通过借鉴其他学生的作业来完成自己的作业,甚至是直接忽略作业,再加上教师和家长一味的批评指责,导致学生无法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在参与数学学习时非常被动,甚至排斥.

第四,依赖性较强.部分学困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会和同学进行交流探讨,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听从教师的吩咐,并没有自主的进行思考,这就导致学困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难以通过自主学习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五,对于考试存在畏惧心理.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考试时很可能会无法获取预期的成绩,发挥失常.通常情况下,学困生会对于考试感到恐惧,一到考试就惊慌失措,这就导致学困生難以借助于所学的知识解答考卷中出现的问题,长此以往,会不断加深学困生对于考试的恐惧,严重阻碍了学困生的发展.

第六,思考过于表面化.在进行思考时依赖性比较强,很可能会出现惯性思维,导致学困生难以灵活的应对出现的不同问题.

第七,没有及时的对于思想观念进行创新.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学困生需要对于学习方式进行创新,从而提升自身对于高中数学的适应性,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学困生并没有足够的精力开展工作,在学习的过程中仍然运用初中阶段模式,这就导致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问题,得不到妥善处理[4].

2 学困生数学学习困难原因

从当前的情况来进行分析,高中数学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困难程度较高,在开展高中数学学习时,存在反感情绪,不愿意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因此,数学教师必须要明确学困生出现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对于学生进行引导.从当前的情况分析发现,学困生出现学习困难原因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内容:

2.1 从自身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大部分学困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态度较为排斥,甚至是反感数学学习,缺乏学习动机.当前学生学习数学缺乏主动性,自主思考能力较差,一旦出现困难程度较高的习题不经思考就直接询问教师.在开展数学学习时,缺乏自控能力,不注重预习、复习等,导致数学成绩和预期存在较大的差距,长此以往,甚至会对于数学学习失去积极性,导致学生的数学成绩不断下降.

2.2 从学校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根据相关资料调查分析发现,学校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影响较为直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数学学习效果.尤其是数学教师能够直观的影响到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态度.如果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较为死板,一味地进行知识灌输,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反感情绪,不愿意参与到数学学习中[5].从我国的教学模式来看,大部分教师仍然将学生的升学率作为关注重点,所运用的教学方式较为固定,要求学生开展大量习题训练,并不关注学生是否对于数学学习具有兴趣.除此之外,部分教师的专业性较低,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无法在第一时间处理,这就导致学生对其并不信任,在参与数学学习时较为敷衍,缺乏主动性.

3 教育高中数学学困生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对于数学学困生予以充分关注,帮助其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升其数学学习效果,为学困生后续发展提供支持.高中数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对于学困生进行引导,改善学困生当前数学学习效果并不理想的现状.

3.1 使学困生找到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鼓励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推动力,可以较为有效的提升学困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效果.一般情况下,学困生并不具备学习动力,或者是动机并不强烈.在这一情况下,教师需要和学生进行交流,使学困生更加的信任教师,愿意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学习,这能够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使学困生感受到教师对其的关心,积极向上的奋斗,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的开展学习,者能够较为有效的提升学困生学习参与感,使其学习更具成效.

3.2 增强学困生对于学习的热情

只有当学生对于学习产生兴趣之后,才能够全神贯注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因此,在开展学困生转化时,教师应该将课堂教学作为重点.为学困生提供适宜的学习氛围,使学困生取得进步[6].

3.3 优化学困生的体验感

教师应该积极的观察学困生,找到学困生身上的优点并将其作为转换的入手点,使其心理出现变化,更加热情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对于学习充满热情,这也是推动学困生发展较为有效的途径.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要平等的看待学困生,并且保持耐心,为学困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对于表现较好的学困生进行鼓勵,使学困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困生认识到学习是不分优劣的,只要充满自信,选择运用恰当的措施,就能够取得进步.

3.4 为学困生提供思考的机会

在进行设问环节,教师需要确保问题的层次性,引导学困生回答相关问题.在对于困难程度较高问题进行讲解时,尽可能的缩减问题难度,明确重难点,将一个难度较高的问题划分为多个简单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还应该分层次构建习题,要求学困生解答一些困难程度较低的习题,在布置作业时,也应该注意分层,确保学困生可以通过解答问题等获得成就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之中[7].

3.5 从多个角度出发组织心理教育活动

不同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不同的,高中数学教师想要解决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就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分析不同学生的问题,进一步和学生沟通、引导其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还应该使用多样化方式进行教学,比如说可以通过运用信息化技术来提升数学课程的趣味性,或者是借助于手抄报、进行数学竞猜等来丰富学生对于数学的认知,降低学习难度.在现实教学时,教师还应该从应对考试以及学生心理等多个角度出发,使学生了解到答题的顺序.确保学生可以先解答简单的问题再回答困难程度较高的问题,做好规划.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存在适当的紧张感是正常的,不能由于自己答题较慢就感到气馁,要进一步坚持,持续的开展工作,使学困生处在较为适宜的心理状态下,在潜移默化影响下,形成健康的数学学习心态.除此之外,还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高中数学教学之中,确保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端正自己对于数学的看法和观点[8].

3.6 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

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必须要营造适宜的课堂环境.根据相关资料调查分析发现,受教育群众如果处在和谐的氛围中,就能够感受到安全感.在这一背景下,学生才愿意主动的展现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因此,教师在对于自我认知能力较为薄弱、缺乏学习实力的同学而言,教师对其的关心和爱护可以起到引导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学困生转化时,不但要帮助学生改善在知识上存在的疑问,还需要使学生对于学习产生成就感,只有如此,才能够获取到更加精准的信息.

3.7 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该对于传统的评价模式进行优化,将激励性准则作为主要原则,如果学困生获得成绩时,教师就必须要及时的对其进行表扬.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从多个角度出发,客观公正的对于学生进行评价,而不是将成绩作为唯一重点.

4 结语

学困生也是班级中必不可少的成员,教师在对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予以关注充分.特别是在对于较为抽象、复杂程度较高的数学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对学困生进

行科学的指引,很可能会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学困生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教学,从而降低学困生开展数学学习的困难程度.

【本文系定西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20年立项课题《学困生心理特征与教育对策研究》课题立项号:DX[2020]GHB272】

参考文献:

[1]贾永霞. 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8)

[2]李冰川. 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效率低的原因及改进对策[J]. 新课程,2020(46)

[3]李艳霞.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07)

[4]邢耀胜. 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数学学困生运算能力的培养[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3)

[5]张金舟. 启发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会思考的几点体会[J]. 安徽教育科研,2021(15)

[6]向策.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教育策略探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03)

[7]李海娜. 多元智能理论在转化高中数学学困生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1

[8]彭春梅. 分层教学提高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的研究[J]. 中学教学参考,2020(23)

猜你喜欢
心理特征教育策略高中数学
谈谈“如意提梁”创意色彩与文化心理特征
有这13个心理特征的人,可能有潜在家暴倾向
农村中小学生书法前期心理特征及其应对策略
中国篆刻(2017年6期)2017-07-18 11:09:54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求知导刊(2016年30期)2016-12-03 08:52:22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戏剧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 20:29:02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47:15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07:16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8:31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4:54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