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会”并且“会学”

2022-07-23 15:08罗自强
考试周刊 2022年23期
关键词:生物学教学会学高中教育

罗自强

摘 要:“学会”和“会学”同字不同词,表达的意思就截然不同,在新课改指导下,教会学生“会学”远比让学生“学会”来得更有价值,尤其是在提倡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前提下,“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会学”尤为重要。文章以高中生物学教学为例,探讨“会学”的重要性和让学生“会学”的有效策略,力争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教育;生物学教学;会学;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2)23-0010-04

一、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生物学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会学”也成为生物学教学的主流话题。高中阶段的学生不同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对学习有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同时也能够从学习过程中总结有效方法,但并非所有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学习热情,也并非所有学生都擅长学习,教师依然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除了讲授教材涉及的基本知识外,更多的是“授人以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能力,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做一个“会学”的人。

二、 “会学”学习的重要性

想要充分发挥“学会”并且“会学”的实践价值,需要教师深度分析此时高中生物学课堂存在的问题,使得策略的提出更加具备针对性。首先,在以往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问题的设计并不深入,缺乏探究的深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应试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讲解概念理论,强调解题技巧之上,灌输式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简单的提问使得教学效果浮于表面,学生难以感受到生物学知识的趣味性。其次,问题教学法的渗透途径应该多种多样。固定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缺乏创新,一成不变的提问形式也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其逐渐产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只能跟着他人的引导完成学习任务,对问题的思考过于片面。最后,教师的教学标准有待完善。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适合的问题难度也有所差别,仅仅通过单一的教学标准来设计问题,使得学生难以准确认识自己的思维发展不足,否定个人能力,感受不到个人课堂价值。教师接下来的教学设计也会缺乏针对性,导致整体教学效率下降。及时解决现有的教学问题,努力改变教学理念、拓宽教学范围、完善教学方法,才能提出更多高质量的生物学问题,全面提升学习质量。

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每天都可能面对信息的快速变化,科技的冲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知识也在高速变化着,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更新个人知识库,具备良好的终身学习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题名为《学习:内在的财富》的报告中指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4种基本学习,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将“学会学习”置于21世纪教育的核心。换言之即是让学生“会学”是21世纪教育的核心。具体而言,“会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成功的教育不是知识的复述,而是学习者能够自主建构知识,并且将这些知识创造性地应用到不同情境之中,解决不同的问题。而学生通过学习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从“学会”转变到“会学”,因为“学以致用”的前提是“学会”,但其关键是“会学”,“会学”才能“活用”。从这一角度而言,让学生“会学”能够帮助学生解决更多问题。

第二,“会学”响应了新课程理念。传统课堂教学教师更关注的是知识,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却忽略了学生是否“会学”,是否会用知识解决问题,缺乏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自己建构知识的教学意识,从而导致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不足,而新课改在此方面做出了调整,要求广大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核心素养理念和三维教学目标,都旨在强调学生是自主学习者,既要学会知识,也要掌握学习方法。教育部门也提到“应该让学生从丰富的学习历程中发展独立学习,反思自己怎样學习,在将来能够更好学习新事物”。

第三,“会学”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个人长远发展的需要。从“学会”到“会学”是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过程,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更掌握了学习方法,能够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而言,让学生“会学”都是我们教师应该关注和追求的,尤其是高中学生,即将步入大学生涯和未来社会,他们更需要良好的学习能力,才能在开放的大学中自律地学习,才能在充满竞争的社会生活中站稳脚跟,才能真正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三、 让学生从“学会”转向“会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为了体现“学会”并且“会学”的价值和优势、推动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创新发展,教师应从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入手,合理地融入发问、反问、提问和追问等不同的问题教学形式,以此体现出“学会”并且“会学”的价值和优势,进而实现启发学生问题意识、提升其探究感兴趣问题能力的目的。

(一)贯穿课堂,问题加深记忆

1. 在课前预习中发问,启发高中生问题意识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启发其问题意识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加强引导,学生会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他们也能在课前阶段展开高水平的自主学习。以此为依据,高中生物学学科的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中发问,以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让他们在思考、阅读和搜集素材的过程中,解释生物学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现象,以上述形式展开预习指导,学生不仅养成了主动预习的习惯,他们还能在探索中产生问题意识,进而从整体上论证生物学问题。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1《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的教学中,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可以在预习导学案中发问,以问题“在细胞内存在的能源物质,其氧化分解的过程被称为什么?具体来说能够分为几种方式?”“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氧气出现在哪一个阶段,其生成的物质H2O中的O来自哪里?”作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文本、查阅生物学相关资料,完成预习任务,在此环节中,高中生能够依据预习问题,全面解读和分析教学内容,而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后,他们在后续的课堂中也能更加自如地应对教师的提问,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重难点问题。

2. 在课堂导入中反问,培养高中生问题思维

导入是高中生物学课堂中的重点环节,也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其问题思维的重要阶段,依据这一特性,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中反问,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以反问的形式,让学生带着疑问探索生物学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会在课堂上借助深入探究和合作讨论等方式,解答自身存在的疑惑,他们不仅完成了课堂学习任务,也能强化自身的主动意识和独立思考意识,这就有助于建设以学生主动思考为特征的生物学课堂。

例如,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复述自己在课前预习中得到的结论以及学习成果,学生纷纷表示,通过预习他们认识到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抓住这一时机,教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这么说?科学家怎样论证了这一原理?”借助这一反问形式,学生对自身的预习成果进行了反思和论证,他们可能会发现自己的预习深度不足,进而带着疑惑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进入正式的课堂教学中,自此,学生会着重思考教师在反问中提出的问题,对生物学家的实验和推导过程展开全面分析,进而探寻到问题的答案,由此,学生对本课的主要知识点就有了全面且深入的认识。

(二)激趣觅味,唤起求知欲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才能保证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主动求知、探索和实践的欲望,才能促使学生更主动地、积极地、热情地、有效地投入课内外的各项学习活动中去,才能进一步获得学习能力的发展。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的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学生一开始对生物学这门课程充满好奇也十分感兴趣,但仅仅停留在开始阶段,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加,部分学生就开始打退堂鼓,兴趣越来越差,此时如果我们教师还一直采用单调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越来越厌烦,兴趣越来越淡。所以,要想让学生保持长久学习兴趣,我们生物学教师从一开始授课就必须注重教学方法。

首先,第一课要有趣。第一课时很关键,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录像内容大致囊括了第一册生物学教材的核心内容,包括DNA结构视频展示、植物生长视频、转基因食品安全相关视频,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为DNA双螺旋结构的完美赞叹,为竹笋的生长速度惊讶,也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担忧……待学生看完视频后,我们再趁热打铁,给学生讲一讲“多莉”羊的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讲一讲艾滋病的传播及其预防……都是学生喜欢听的、应该听的,借助这些热门话题再一次增强学生对生物学这门课程的兴趣,引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这样循序渐进的方式导出生物学教材涉及的内容,给学生一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唤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让学生对生物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满心期待着下一节课。

其次,课堂导入要有趣。在后续课中,我们同样可以借助课堂伊始的导入环节调动学生整节课的学习兴趣。“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头,会直接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率。传统课堂中,一些教师忽略了课堂导入环节的重要性,采用的是复习导入,学生听着听着就厌了,不利于兴趣的培养,自然影响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更何谈“会学”。因此,为了让学生从“学会”转向“会学”,在课堂伊始我们就可以采用多样方法导入。

比如故事导入、情境导入、游戏导入等。教学《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课时,我们就可以创设情境,设疑导入。提出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请学生自行思考俗语蕴含的信息。然后播放遗传相关的短片,提出“遗传”这一知识,提问学生:“生物体为什么会表现出遗传现象?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是什么呢?”通过情境巧妙地导入新课,吊起学生对新知的“胃口”,增强学生学习欲望,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会学”做好铺垫。

(三)授人以渔,渗透自学方法

在唤醒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让学生“会学”非常关键的一步。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远比单纯地传授知识更重要,新课改明确要求教师要从传统的“教书匠”思维中进行转变,重新定位自身在教学中的角色,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启发者、帮助者,传授知识的同时“育人”,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针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主要给学生推荐了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一是间隔随机学习法。学习知识不能贪快,更不可能一劳永逸,要随机地、不定式地、反复地学习。对生物学这门课程,教材中大部分知识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大部分知识都可以用来解释生活现象。针对此,教师时常启发学生在生活中间隔地、随机地学习,有意识地将生物学知识和生活现象关联起来,在生活中主动联想到生物学知识。比如,大人常让小孩吃鸡蛋、喝牛奶以长身高,其核心原理是鸡蛋和牛奶富含蛋白质,且牛奶还含钙,此时学生就应该联想到《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这一知识。教学这一课时,我们也要有意识地给学生列举相关生活现象,培养学生自觉将生物学知识关联生活的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在生活中间隔随机地学习生物学。

二是分块学习法。分块学习是一种套路,把知识拆解成各种不同的“块”,通过各种重复训练,这些“块”就会以脑神经元连接的方式“长”在大脑之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引导学生自主建立“学习块”,比如以單元为“块”,或以相似学习主题为“块”,或者根据个人学习习惯建立“自主学习块”,简言之就是将繁杂的知识进行分类分块处理,建立知识体系。同时,还可以教给学生思维导图法,鼓励学生按学习块绘制思维导图,定期巩固和复习,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能力,掌握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

三是费曼学习法。该方法是由理查德·费曼提出来的,这种学习法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会学生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妨也给学生渗透此种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采用费曼学习法。比如让学生扮演老师角色,给其他同学讲授一个知识点,要求学生先回顾该知识,然后组织语言,再语言流畅、条理清晰地讲授知识,最好能够讲到其他同学听懂的效果。定期有意识地采用这种教学方法,间接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鼓励学生课后采用此方法,同学之间互相讲一讲自己对某一个知识点的理解,深化知识印象,提高学习效率,强化自身学习力,进一步成为“会学”的人。

(四)优化教学活动,培养学习能力

当然,让学生成为会学习的人的前提是学生具备良好学习能力,除了兴趣的保障、方法的推动之外,学习能力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生物学教师应创新教学活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尽可能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成为自主发现、探索知识的人,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逐步学会学习,成为“会学”的人。针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开展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究学习任務的方式将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自发地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规律,总结结论。

例如,教学《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这一课时,“鲁宾—卡门实验的探究”就能以合作的形式进行。首先提出问题:恩格尔曼的实验已经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并且释放氧气,那么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到底是来自水还是二氧化碳呢?然后联系前面学习的知识,介绍同位素标记法的应用,鼓励学生尝试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其次借助多媒体演示实验,再让学生思考:探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到底来自二氧化碳还是水?鼓励学生提出假设。最后引导学生分组实验,验证假设,要求学生分工合作,做好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用对照的方法设计实验,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达到了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四、 结语

综上所述,让学生“会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改革提出的要求,也是我们生物学教师的任务,在新课改指导下,我们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会学”,通过激发兴趣,教授方法,培养能力,逐步让学生成为“会学”的人。

参考文献:

[1]赵善龙.新课标背景下生物课堂的教师定位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36):95-96.

[2]苏碧珍.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12):70.

[3]刘彩虹.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高考,2021(17):21-22.

[4]王君.刍议高中生物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6):208-209.

[5]张双红.高中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运用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7):297-298.

[6]郝勇.高中生物教学中迁移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高三生物复习试题的选题与测评”为例[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1,38(1):127-129.

猜你喜欢
生物学教学会学高中教育
学会与会学的辩证
优化生态课堂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浅谈类比推理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基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研究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为了学生好”
利用微课辅助高三生物核心概念的理解
新课改下高中美术的教育创新之再思考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