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
摘要: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数学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在目前的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是最重要的,而要使他们真正的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就必须把学生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以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和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自主学习能力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小学教育中,教师既要教授学生的知识,又要让学生掌握教材的内容,又要教学生学习的方法,养成学习的好习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文章从目前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出发,对如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意识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大致解释
能力和人们完成的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离开了具体的活动既不能表现人们的某项能力,也不能发展人们的某项能力。简单来说,自主学习能力指学生(或者其他学习者)在没有教师(这里的教师泛指各种教育者)和其他人帮助的情况下自主学习某项内容的能力,这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品质。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分成三个部分: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思考能力、实践探究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指学生通过阅读、聆听、观看等方式从文本、视频片段或者图像当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这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分析思考能力是建立在基本阅读之上的能力,指学生结合所学的内容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过程,这是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必经之路;实践能力指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或者亲自参与某项活动,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化,或者将所学的思想转化为自己的价值观的一个过程,这是判断自主学习能力是否达标的一项重要标准。
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本策略
(一)设计趣味性课堂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的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柏拉图曾经说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开始环节对于整个事件过程的重要影响。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课堂开始的几分钟,利用趣味性的课堂导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思考或讨论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最终完成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比如,在教学《认识图形》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图形,或者为学生播放一些富含圖形元素的视频片段,利用这些趣味性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保证课堂导入的有效性,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选择的图片或视频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例如,通过调查后发现班上大多数学生都会在放学回家后观看某部动画,那么教师就可以将该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作为导入元素,让学生指出该人物身上都有哪些图形,从而良好地完成由娱乐内容向学习内容的转变。第二,多媒体课件中的趣味性引导内容要适量,避免学生因为过度关注引导内容而忽视了知识本身。
(二)积极运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
问题是激发思考的本源,实践证明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具有非常高的效率。比如,我国的经典著作《论语》和《劝学》中都表达了人们在学习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并认真解决问题的观点,以及著名的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在教学中运用“产婆术”的教学方式,旨在让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获取丰富的知识。因此,教师要积极运用问题教学法,通过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使学生形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比如,在教学《年、月、日》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本上的知识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问题,通过不断的提问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并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强化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首先,教师提出一些简单的、学生可以快速回答的问题,如:“大家都知道自己的生日怎么用数字表示吗?”“哪位同学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具体到某年某月某天)?”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将要学习的内容上,并初步激活学生的思考意识。其次,学生准确回答问题后,教师再提出一些稍具难度的问题,如:“多长时间是一年?多长时间是一个月?多长时间是一天?在平时生活当中,人们都用那些物品来观看时间和记录时间呢?”这些问题的难度稍高,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并允许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最后,教师再结合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提出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如:“大部分人过一次生日需要等一年,但是有的人过一次生日却需要等四年,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一问题可以顺利引出“闰年”的概念,并利用学生喜欢过生日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家庭情况不同,所以有的学生很早就知道了“闰年”这一概念,但有的学生在上课前从未听说过这个词语,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结合自己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学过程,避免学生不了解数学概念而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三)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思考问题
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数学知识。比如,购物、消费时需要运用到换算、计算、数学单位等知识,分析问题时需要用到统计、估算等知识。因此,教师要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结合平时的生活经历思考数学问题,最终达到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增强学生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要求。
比如,在教学《轴对称和平移》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开始教学,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当中,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规律和数学现象,并利用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首先,教师拿出准备好的纸张、剪刀等工具,按照课本上的内容引导学生用剪刀将纸张对折一次,剪出不同的形状,然后再由其他学生画出所剪纸张展开后的形状,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生活化学习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平移部分的知识,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富含生活气息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将其解决,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将饭盒带到食堂,饭盒的运动轨迹是平移吗?”“升国旗的过程中,五星红旗的运动属于平移吗?”这些问题和学生平时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他们在思考时注意力会很集中,并且整个思考的过程也会比较顺利,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出现了越来越多先进的学习方法,但是不会学习的人或者学习效率低的人却依然有很多,这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落实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和所学知识相关的内容,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梁伟旋.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深度融合[J].中小学电教,2022(01):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