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摘 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课标》)提出:“在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自从《课标》颁布后,很多一线教师都在积极开展英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当前中学英语的阅读教学面临着以下问题:一是缺乏足够的课外阅读资料,制约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二是阅读的内容不够深入,会影响到学生对文章的主题和篇章结构的全面认识。大部分英语老师在阅读教学中,都是根据课本的安排来进行单篇阅读,在课堂上主要是讲解生词、分析句子、分析语法点,而忽略了对学生阅读的分析、推理、对比等阅读微技能的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难以提高。从“一篇”到“多篇”,把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实施新的阅读教学观念,以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关键词:主题意义;高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初探
前言
群文阅读是一种全新的学习形式,它不仅给学生带来了新的变化,也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以主题为指导,对高中英语课堂应用群文阅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对目前中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剖析,阐明了有关的概念,并以2019外研版的教材为例,讨论了在单元主题阅读中如何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一、主题概述
特定主题语境所传递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该语境包含的主题意义。主题指围绕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某一范围展开的话题类别,为语言学习提供主题范围或主题语境。主题意义探究应基于文本主题,以文本主题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价值为目标,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信息,把握文本整体结构,深度挖掘文本内涵,学习文本中人物的优秀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二、群文阅读的含义
群文阅读,就是围绕特定议题对群文展开以比较与整合为主要行为的整体性阅读过程,也是一个探究性阅读的过程。群文阅读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对多个文本进行系统性建构,并达成共识的过程。与单篇阅读不同,群文阅读中,学生所面对的是一组“群文”,这就导致了群文阅读关键的阅读过程必然是比較多文本之间的异和同。因此,群文阅读的核心阅读行为是“比较与整合”。
三、主题意义引领下的英语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仔细研读文本
教师可以从 What( 主题内容 )、How( 语篇结构特征和语言特点 )、 Why( 深层含义 ) 三个维度对文本进行解读,把握单元主题语境,探究主题意义,挖掘主题价值。What:本单元以“A new start”为标题,主题语境是“人与自我”,涉及的主题语境内容是高中起始阶段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该板块呈现了一篇学生日记,讲述的是一个高中学生开学第一天的亲身经历及感受,文本内容反映了单元主题。How :该文本属于学生日记,为应用文,用来记录日常的事情、经历、感想等内容。文本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详细记叙了主人公在新学校第一天的学习生活及感受,重点强调上学前和上学后的心理活动变化。Why :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如归纳主旨大意、细节理解、开放性问答等,体会主人公高中第一天的新体验、新挑战与新感受,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迎接挑战,尽快适应新的校园生活,实现学生自我发展。
(二)合理明确教学目标
基于议题的文本选择首先应考虑语篇间的关联,每个文本对议题的推进是否具有达成作用。其次,文本间要有互文互异性,学生才能对文本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对比阅读是群文阅读的核心行为。最后还要考虑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选择的文本难易程度要适中,可以由易到难,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的选文范围不应局限于教材。整个教学过程需要两个课时,精读和泛读相结合,课内和课外并重,拓展学生课外阅读,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
(三)合理设计学习活动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主预习,熟悉群文内容,为探究主题意义做好准备。教师可以通过导学案要求学生课前阅读群文并完成相应检测练习,如生词配对、归纳主旨大意等,有效帮助学生梳理词汇,扫清阅读障碍,为提高群文阅读课堂实效性做好充分准备。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理解主题意义的关键。解码标题是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必须掌握的一项关键能力。完成课前预习检测之后,教师让学生快速浏览三个文本的标题和首段,分析比较标题,结合首段内容,归纳共同主题,完成右侧表格的填写。至此,教师导入关键词,成功建构议题,实现了课外拓展文本与教材单元主题意义的对接,顺利进入群文文本阅读教学。主题意义蕴含在文本内容中,教师可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引领学生探究主题意义。
群文阅读的核心阅读行为是“比较与整合”。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完成上述表格后,思考如下问题 :What 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ree texts? 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三个文本的异和同,深入分析文本之间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学生通过分析得知 :“同”是三个文本的主人翁在学生阶段都遇到过一些困难和挑战,在外界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下,慢慢适应高中生活。“异”是他们给出的建议不尽相同,为学生们提供了很多如何适应高中新生活的有效建议。三篇文章纵向推进了议题的发展,使学生对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基于主题意义的探究最终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而指向问题解决的读后活动有助于学生实现从学习理解到应用实践再到迁移创新的完整思维过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新的意义建构。
四、结语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在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未形成成熟的理论和模式。在尝试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教材单元主题开发整合阅读教学资源,采用单篇精读与群文泛读相结合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意义的建构与探究。
参考文献
[1] 陈伊伊.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实践[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2021,44(9):27-32.
[2] 唐铎. 基于主题意义的高中英语分级群文阅读教学实践[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1(3):137-138.
[3] 汪萌.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 新课程研究(上旬),2020(11):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