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角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2022-07-12 11:14黄佳蕾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26期
关键词:账务产教实训

黄佳蕾

[摘           要]  智能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会计实训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使得会计实训教学和会计产业技术联系得更加紧密。高职院校可以引入会计产业技术用于课堂教学,通过大数据云技术将真实的会计业务引入课堂成为学生的实训资料,提高学生对财务会计和业务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效提升学生的会计职业技能培养效果。以产教融合为视角,结合广东青年职业学院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产教融合授课体系、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传统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關    键   词]  产教融合;实践教学;高职;会计综合实训课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6-0040-03

一、引言

2021年12月,财政部发布了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指出在培养人才时,应围绕师资、课程、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实践基地等方面进行,以战略思维、业财融合、数字智能为导向进行教学与研究,增强会计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根据教育部2021年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开设备案数据,全国共1000多所院校开设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其中995所职校开设了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占全国高职院校总数的67%。与此同时,2021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超过900万,就业竞争激烈,根据智联招聘就业数据分析报告显示,会计专业中就业困难群体超过半数以上来自大专学历的毕业生以及一般院校的毕业生群体,主要原因在于其职业技能没有达到用人单位的标准。因此,如何发挥自己的特色,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现在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培养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研究现状

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注重市场对人才的岗位需求,在学校与企业双主体的作用下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可以精准培养出当前会计产业需要的职业学生群体。蔡雪晴(2017)提出应实行企业和学校交替教学—学习,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基础知识,也要在较长的时间内,进入企业完成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要求,提高实践能力,将知识在职校—工作场所—职校实训过程中进行迁移和提升。孙静、李辉(2017)认为通过订单班的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职业性,是校企双方合作的优选方式。

但是,张奕(2017)提出当前高职会计专业试行现代学徒制所遇困境主要是假性现代学徒制现象严重,原因是会计工作内容属于公司的商业秘密,如果不是跟学校进行长期合作的企业,一般不会让会计学徒对公司财务数据进行深入接触,因此,会计专业并不适合于一般的生产或零售型企业进行的传统学徒制教学模式。同时,根据我校与部分企业的合作经验来看,大部分会计学生并非进入具有住宿条件的工厂实训,普通的商业企业和中小企业没有住宿条件,学生离开学校进入企业进行不以工作为目的的短期学徒,对学生的吃、住等安全问题有一定的隐患,校外学徒制并非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实施产教融合教学的最佳途径。

如何多角度实现产教融合,学者们对此进行了研究分析,张丽娟(2018)指出解决学生—员工的双重身份是现代学徒制教学实践的普遍难题,提出建立校内代理记账实训基地,让更多的学生通过校内代理记账实训基地,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王坤、陈利国(2019)提出建立“就业岗位、岗位能力、教学内容、课程开发”的四维课程开发机制。曲韵笙(2019)针对校企合作过程中专业课程改革,提出由学校和企业合作开发应用型教材。曹荣(2020)提议开发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材,着重于岗位技能与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汪慧琳(2021)提出建立订单式、融合式、合作式的产业学院,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嵌入生产实践案例,创建虚拟实践教学环境。

本文分析了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和问题,结合我校产教融合和建设会计产业学院的实践基础和经验,认为建立产业学院初期引入合作企业的企业导师和企业真实账务,入校对学生和校内教师进行教学培训,产业学院的发展中期,逐渐改进课程体系,培养成熟的校内“双师”队伍,大量引入企业真实账务作为教学资料,是实现全方位产教融合最佳的合作方法。

三、高职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和业务处理与实际企业会计工作脱节

会计综合实训课程要求学生对财务会计做账、成本会计、税务会计等方面知识进行综合业务实训,以适应进入社会后的岗位需求,但从目前教学情况来看,传统的教学过程对会计实训环境、实训设施等条件过于理想化和简化,出现的经济业务和业务类型情况较为单一,教学内容和业务处理与实际企业会计工作存在脱节的情况。

如在综合实训中出现餐费,一般只出现一张餐费的发票,那么学生就自然默认为计入管理费用的业务招待费明细,而不去分析这张餐费是哪个部门发生的,发生的目的是什么;出现交通费就列一些车票,学生会默认为差旅费,而在实际情况中,企业费用发票是有很多种处理情况的,如餐费的入账方式,因业务招待客户就餐可计入“业招费”,员工加班聚餐应计入“职工福利费”,员工出差就餐且在标准内的餐费入“差旅费”,培训期间员工就餐应计为“职工教育经费”,企业召开会议期间产生的就餐费用则为“会议费”类型,以现金形式发放的员工餐费补贴入“工资薪金”等”。再比如交通费的凭证,出租车票、地铁票和公交车票是有多重入账方式的,如果拿到的这些交通票据是本企业所在的市内发生的应该进市内交通费或办公费,如果拿到的是本企业所在地以外的才可以计入差旅费。我校与普正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会计综合真账教学课程,聘请企业导师前来给学生讲解实际业务中的注意事项和难点,学生反映不仅学得多,还能学得更透。

(二)综合实训教学资料与实际企业会计业务资料不匹配

例如,实训教材配套票据与实际业务会计凭证细节内容不符,在企业业务流程中,财务人员收到票据不一定是齐全而规范的,需要经过一定的职业判断和风险把控,这正是实际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核心职业能力,而在教学中无法得到锻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如在企业实际业务处理中,从审核单据到完成一笔会计业务,需把原始凭证进行分类、审核,其中在审核的过程中,不仅要验证票据真伪,还要熟悉各项财务制度,把控凭证记载的金额是否合规,各类单据的签字是否完整,审批权限是否合理,才能继续编制记账凭证,从而入账。在报销出差费用时,员工需要持有本部门领导签字的报销单,并持有事前的出差申请以及出差过程中的各项发票,会计人员应首先分析出差金额是否超预算,再根据员工所在部门和出差事由进行职业判断和业务处理。而在传统的综合实训课程教材中提供了一定的文字提示,模拟费用发生的原始票据类型也较为单一,难以对“成本和费用”这个企业最需要职业判断的教学内容进行训练。我校采用产业学院合作企业提供的当前企业真实单据作为资料进行授课,根据实际情况出现多种类型的会计单据,能够较好地避免出现这类问题,并使得学生对单据的审核更为谨慎和认真。

(三)校内综合实训岗位设置存在缺陷

校内综合实训过程中,每个学生领取的教材是一样的,处理的业务和流程也是一样的。而在真实的企业账务处理环境中,会计岗位必须进行岗位分离,才能保证会计资料的可靠性。会计岗位业务分工和凭证传递环节在传统的综合实训过程中没有得到锻炼,导致学生在进入企业后,面对特定岗位难以快速适应。

我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在产业学院的学习过程中,完全模仿企业的财务机构设置,区分不同的岗位办理不同的业务。同时,产业学院的设备除了桌椅、电脑,还包括密码柜、打印机等专属财务办公用品,企业的真实账务资料保存在密码柜中,上课时方可经授权取出,使用的账务处理软件也是合作企业提供的云财务软件,直接与企业真实审核端口联结,实训过程中业务单据的传递、授权可以通过软件进行云传递。学生的账务处理结果不仅可以作为教学成果,还可以给企业结账、报税使用,实训完毕,学生需要将账务资料放回密码柜中。除了培养学生的业务技能之外,也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职业道德操守。

综上所述,传统的会计综合实训出现的几个弊端,在产教融合教学方式下均可得到改善,同时,产教融合不仅能够对综合实训课程内容和组织进行改革,对学生进行就业技能提升,还能够对校内教师实践技能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结合本校的校内产业基地教学实践以及各年度对学生和教师的调查问卷分析,本文总结了产教融合模式下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专业教学优化的几点建议。

四、產教融合视角下高职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教学优化建议

(一)科学设置课程体系,进行及时的更新和完善

学校在设置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体系时,要考虑到专业相关的行业动态发展状况,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对接最新的行业职业能力标准,针对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设立科学的课程教学环节。

设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会计工作顺序为基础来编制课程结构和学习模块。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财务单据,对工作涉及的多个岗位工作内容进行梳理,概括、列举岗位工作任务要点,将工作任务归纳到相应行动领域,将归纳后的行动领域划分至相应的学习领域,最后设计相关学习情况来编排课程内容。放弃以往综合实训惯用的手工处理流程,直接以企业真实的财务软件切入来处理会计单据,在数字化工具的帮助下简化登记账簿、对账和编制报表等工作流程,把实训时间重点用于需要增加职业判断的内容上。最后,完成实训业务之后,还应建立多角度的课程—岗位评价体系,以企业的工作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实训成果,能够起到更好的督促作用,最终保证学生的实践技能符合会计职业能力要求。

(二)创新教材内容,提高教学资料的社会适应性

一般的实训教材,从编排到出版,往往需要经过大半年时间,很多实训教材订购时已经出版一年以上,难以满足现实企业的需要。此时,建设优质校外实训基地,与地方企业深度合作,使用合作企业当期的真实账务进行综合实训教学,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结合实训情况,教师可以在实训过程中发放给学生一些不规范的票据,如不符合要求的报销单、没有盖章的发票、超额度的费用支付等,增强实训的真实性,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此外,不对学生进行期末账务的处理提示,如固定资产明细表需要学生主动编制计算表,折旧、银行利息等属于每月固定费用,需要按月入账,但这些业务并没有相关的外来原始凭证,需要学生自己记得入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将业务交给学生进行全月账务处理,等学生结账完毕,再检查学生是否漏计提了期末业务,这种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工作习惯很有帮助,也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不足查漏补缺。最后,教师可以在账务处理过程中启发学生进行税收筹划的思维,如某项费用可以记入成本,也可以计入费用,针对如何计入对企业更有利,可以进行初步的启发,例如,做好企业费用入账的控制,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发现某些超标的招待费用或广告费用等将会产生一些额外的税金,可以对企业进行筹划提示,在当月减少该类费用的发生,将不紧急的该类事项挪至下个纳税期间再执行,此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全面处理业务,深入理解财务、税务相关联知识,培养高素质复合人才。

(三)改良教学环境,仿真财务办公室进行实训室建设和管理

学校可以跟合作企业一起设计会计综合实训室,引进企业常用的财务软件,并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云端功能,将学生的实训操作与企业财务软件有机结合。购置打印机、密码柜等财务专用设施,从进入实训室开始,就让学生处于较为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完成从辨识单据、处理凭证、票据传递审核、生成账簿、报表的一整套工作程序,下课时按照工作流程进行当日工作日志记录并打卡下班,全面提高学生的会计工作素养。

同时,按照企业工作流程设计实训课程的考核方法,除了考查学生的实训账套成果之外,要更多地考察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质,如责任意识、保密意识、记账核算能力、简单税务筹划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协作精神等,定期评选优秀员工、督导后进员工,形成完整的财务工作评价链条。

(四)安排专业课教师对接企业业务流程,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产教融合的教学方式,对教师的实践经验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在教学中很难将实践融入理论中。本校在2017年与广东普正教育股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会计产业学院后,先后派出三批教师进入合作企业和产业学院进行跟岗实践,2017届、2018届学生由企业指派导师进入产业学院全程教学,校内教师跟岗助教,从2019届学生开始已经可以由校内教师独自进行真实账务处理讲解,校外导师辅助。

定期组织校内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可以使教师了解最新岗位需求,掌握最前沿的行业知识,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减轻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支持负担,培养学校自己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为教师的职业发展创建有效的实践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志东,王华新,陈琳.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2):77-81.

[2]汪慧琳.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践探索[J].科技风,2021(6):69-70.

[3]胡肖依.現代学徒制在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商业会计,2021(5):127-129.

[4]曹荣.课程融合:推进中职学校“三教”改革的实践探究:基于产教融合的视角[J].江苏教育研究,2020(11):24-27.

[5]曲韵笙,翟崑.产教融合模式下校企合作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9(6):78-82.

[6]孙翠香.新时代的新使命:“产教融合”政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8(9):11-17.

[7]张奕.“互联网+会计学徒制”会计人才培养实践探索[J].商业会计,2017(4):125-126.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账务产教实训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中职会计专业手工及电算化账务处理同步实训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财政部印发《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