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本科思政课实现启发性与灌输性相统一的研究

2022-07-11 14:49寇雁峰安进同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25期
关键词:灌输启发性统一

寇雁峰 安进同

[摘           要]  职业本科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职、专科相比,在思政课程体系上更加全面完善,对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更高;与普通本科相比,职业本科更强调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思政课程要实现培养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在职业本科思政课上实现启发性与灌输性教学相统一,从而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职业本科思政教育不但具有普通本科的特点,同时具有职业本科的职业特点,将启发性和灌输性教学相统一,可增强思政课堂的获得感。

[关    键   词]  职业本科;思政课;启发性;灌输性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5-0013-03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座谈会议上强调,上好思政课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八个相统一”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原则性标准。其中“坚持启发性与灌输性教学相统一”是重点针对教学方式的要求,启发性与灌输性教学,是中国最古老的教学方式,也是在思政课堂上最常用的教学方式。职业本科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育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双重职责。职业本科思政教育是职业本科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既有所有高校育人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一、职业本科思政课程的教学特点

2014年,国务院按照《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概念。職业本科教育既区别于普通本科又区别与职业专科。职业本科要培养“高层次、高起点、高标准”技术人才,与专科相比,在思政专业课程设置上,要多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课程。通过这两门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形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历史思维及用历史思维分析问题,看待时代发展的能力。因此,职业本科思政课的教学目标要求更高,要求学生既要达到本科层次的理论思维水平,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来分析问题,又要彰显职业特色。职业本科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要实现“纵向深化 + 横向拓展”的转变;纵向上,理论水平要高于专科水平,并且实现学生向更高层次的融通;横向上,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拓宽知识范畴,要面向时代、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就业,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同时,职业本科也区别于普通本科,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要根据国家需要进行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对学生在校期间,从知识、能力、素质上有更高的要求。与普通本科院校思政课教学相比,职业本科思政课教学更加强调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基于职业本科的课程教学特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相统一,职业本科思政课要实现启发性与灌输性相统一,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教与启发,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可持续发展。

二、职业本科思政教育启发性与灌输性相统一教学要素

(一)职业本科思政课学生“学”的维度

从职业本科大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关系着中国的未来。但是目前我国职业本科院校大多是专科升本、独立学院转设或与高职专科高校合并转设为职业本科学校,从生源来看,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学生的知识水平差距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高低不一,学生的成长规律各有不同。故而,针对不同的学生要使用不同的学习和教学方式。职业本科院校要率先打破传统的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和学习方式,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职业技能技术人才。学生要从普通本科的学习维度和评价体系中跳脱出来。思政课堂教学在设计教学时要结合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在思政课堂上动起来,主动去阅读原著、交流讨论、情景道德剧演出、辩论等,目的是启发学生开启思政学习兴趣,增强思政素养,形成真学、真练、真求知的学习氛围,为高质量就业奠定基础,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职业本科思政课教师“教”的维度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思政课教学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涉及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涉及世界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这样的特殊性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工作任务发展变化较快,思政课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只有不断备课、常讲常新才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首先要在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理论水平上狠下功夫,按照“四有”教师严格要求自己。同时,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教学环境。针对职业本科学生的学习特征,教学中强调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在灌输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实践和探索,在启发之后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形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实现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相统一。

(三)职业本科思政课教学内容“材”的维度

从思政课课程特点来看,职业本科教师要想讲好思政课,学生要想学好思政课,需要教师和学生都下功夫,在厚积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启发性教学,师生双方对理论有一定的研究后,才能顺理成章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吃透教材,根据职业学生的特点,结合时代要求,将教材用好用活,给学生以引导和启发。学生要活学活用教材,把教材中的思想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用教材中的“材”滋养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之“才”。

(四)职业本科思政课“人”的维度

从思政课的育人目的来看,实现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职业本科的大学生,拥有和培养学习的压力和热情是重中之重,大学生“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的学习意愿养成是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大学生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刻苦奋进的精神是最宝贵的财富。拥有这些就会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思政理论的过程中有“愤”有“悱”时主动去寻求教师的指导启发,不会坐等教师对知识的启发。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重点在于学生要有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理论的思索,只有在“愤”和“悱”的土壤中开展启发性教学,才能提升思政育人的韵味,发挥职业本科思政教育精气神培养的作用。

三、坚持启发性与灌输性相统一对职业本科思政教育的意义

(一)因材施教,职业本科思政教育为人人成才提供舞台

孔子开启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性与灌输性教学相统一的先例,开创了启发性与灌输性相统一教学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为人人成才提供了培养路径。《论语》中记载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告诉我们教导学生时,不到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步,就不要启发他;不是他似懂非懂,想说又说不出来时,就不要开导他。孔子提出启发性教学的时机,他强调学思结合,认为只有当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状态且心求通而又未得其意,知其意而不能言时,教师进行启发、诱导、点拨最为适时,教育效果最佳。在《论语》先进篇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与弟子言志,在教导弟子的过程中,因每个学生的性格都各具特色,如子路有抱负但鲁莽,曾皙懂礼爱乐,公西华谦恭有礼等,孔子在指导弟子时便因材施教,同一问题给予不同答案。而职业本科的思政教育,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就是为人人成才提供舞台,因材施教,提升每个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让每个学生无论在学校的起点如何,其教育的结果是都具备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等基本职业素养。

(二)教学统一,职业本科思政教育为人人出彩提供思想保障

近代教育家陶行知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启发与灌输相统一的教学思想,指出在学生不得不愤、不得不悱时进行教导,强调教学中注重“教与学的相统一”,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精神和自动力为目的。认为学生的自动力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要依靠正确的培养才能养成的。智育注重自学,体育注重自强,德育注重自治。教师教之前先要了解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教会学生学习,教师的教法要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思政课是从学生小学到大學都贯穿始终的一门课程,从职业本科学生需求层次来讲,学生处于思想的成熟期,可以更好地接受对思想造成终身影响的深层次系统化的教育。十九大提出“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口号,但是职业技能的养成需要长期的过程,很多学生因不能正确地认知职业精神,在职业技能养成的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放弃了对高精专职业技能的追求,不能真正实现对大国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的追求。因此,在职业本科思政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通过不同语境和场景的启发与灌输,让学生真正认知职业精神,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忠诚于职业岗位,传承职业精神。

(三)终身学习,职业本科思政教育为人人成长提供动力

现代教育中启发性与灌输性相统一基于学生成长、成才和学习规律,遵循教育教学的原则和规律。启发性教学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灌输性教学是启发性教学的对称,亦称注入式教育,指在课堂教学中,要遵循学生学习认识过程客观规律和他们的理解能力以及知识水平,把知识理论灌输给学生。职业本科思政教育如何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职业教育的育人质量,为学生就业和今后在工作岗位上更好地成长奠基呢?启发性和灌输性教学在育人目标上实现统一,以育人为目标,以立德为根本。这两种教学手段在职业本科思政教学领域,在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爱党爱国的新青年,培养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职业素养,启发学生思考,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能够持续学习,终身发展,适应新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动力。

四、职业本科思政课坚持启发性与灌输性相统一的实现

(一)在职业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充分发挥启发性与灌输性相统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职业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全社会、全员、全过程协同育人。职业本科思政教育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启发性与灌输性相统一,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职业本科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技术的职业院校,思政课不但应具有普通思政课的特点,还要成为具有职业特点的思政课。因此,职业本科思政课不但要在课堂上实现启发与灌输相统一,更要和国家、社会、企业和学生的成长需要相统一。教师不只要学生做知识和理论的传递者,更要因材施教,全方位引导和启发学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引擎,让学生自己学会思考,学会成长,健全人格,完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二)灌输性教学为启发性教学提供基础,启发性教学为灌输性教学提供动力

坚持启发性与灌输性相统一,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到灌输性教学在启发性教学开启时是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有了灌输性的知识积累才能让启发性教学真正发挥作用。职业本科思政课教学要根据时代的特征,教师要真正做到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思考。职业本科学生,有大量的实践课堂,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在与企业社会的融合中,会看到各种信息,得到各种锻炼和考验,让学生在思政课堂上带着问题、经验和自己的思考去听课,掌握思政课的理论知识,才能真正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实现启发性与灌输性相统一,达到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三)职业本科思政课启发性教学应当开启于教师的充分准备之后,应该与职业教育的需求相结合

启发性教学不应该是为教学而设计的教学方式,而是应该成为增强思政课堂获得感的教学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的方式日益清晰,教师的教学技能越来越高,上课的形式越来越“时尚”。在思政课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设计情境式启发、交流讨论或座谈式启发、学生间的辩论等模式,但是无论哪种模式,启发性教学一般都归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部分。所以教师在设计启发性教学时就需要考虑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程度、认同程度及学生对思政知识的需要程度。教师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实现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与认同,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因此,启发性与灌输性相统一,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不得不愤,不得不悱,从而实现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育人核心进行发力,增强思政课堂获得感。

参考文献:

[1]戴志勇.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专业衔接研究[J].船舶职业教育,2022,10(1):78-80.

[2]肖菊梅.改“教授法”为“教学法”:陶行知科学化教学法思想的演进及启示[J].教师教育学报,2021,8(5):49-54.

[3]佘双好,张琪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研究透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5):53-61.

[4]伍汝辉.我国当代启发式教学内涵研究综述[J].大视野,2019(2):70-74.

[5]贾玉洁,王利伟.对比研究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J].管子学刊,2013(2):113-115.

[6]杨晓燕.发展本科高职的理论与策略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4.

编辑 马花萍

猜你喜欢
灌输启发性统一
中考省级统一命题意味着什么?
淝水之战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有必要的灌输教育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探究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统一方向 瞄准目标
自然界中相互作用的大统一理论简介
张添翼:德育应坚持“最少灌输”原则
灌输理论的当代境遇及其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