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海峰
摘 要:初中语文教师应深入研究个性化阅读的内涵和方法,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弥补传统阅读教学的不足,为了更好地发挥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的价值,语文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喜好和特点提供合适的阅读资料,将情境教学法、读写结合与个性化阅读相融合,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采用科学的评价机制,保证阅读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 初中教育 语文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12.007
个性化阅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初中生的阅读热情,还能让初中生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具备更强的理解能力,要想让个性化阅读呈现更好的效果,在阅读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对阅读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变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进行阅读和学习。
一、个性化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培养初中生阅读的主动性
个性化阅读能够改变初中生的阅读习惯和对阅读的认知,很多学生只会阅读教材中的文章,而且是在教师的安排下进行阅读,个性化阅读打破了阅读教学的困境,改变了初中生对阅读的态度。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个性化阅读引导初中生进行研究和探索,让初中生主动阅读自己喜欢的文章或书籍,学生从被动阅读转变成了主动阅读。个性化阅读充分考虑了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不会再忽略学生的个性和喜好,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成长需求进行阅读教学,是一种为学生量身定做的阅读教学模式。另外,个性化阅读还能增强初中生的自信心,通过分析不同学生的优势和特长进行引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阅读中进行思考,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认识阅读的价值,通过主动阅读不断积累知识和增长见识,初中生越自信,对阅读的兴趣就会越强烈,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2.培养初中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个性化阅读的好处非常多,在个性化阅读和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了解更多的知识,从小说中感受人生的悲欢离合和人物的喜怒哀乐,从散文诗歌中感受人世间的美好,从古诗词中感受古人的精神境界。如果学生真正喜欢上阅读、喜欢上文学作品,就会主动观察生活中的一切,还会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水平也会得到提高,个性化阅读能够对学生很多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看,学生会在阅读中掌握各种各样的文学体裁,了解不同的写作技巧,能够更准确地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发现人物的情感变化,这些都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更重要的是,学生会在长时间的阅读中具备一定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通过个性化阅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彻底解决传统阅读教学的问题,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阅读和思考。
3.促进语文阅读教学创新
虽然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背景下,给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指导方法,但目前仍有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尚未得到完全更新,不注重阅读教学方式的创新,影响到阅读教学水平。而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对于教师的阅读教学指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和需求,采取差异化的阅读教学指导,让学生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获得阅读能力的提升。就这一方面而言,个性化阅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阅读教学的创新。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阅读教学模式比较落后
学生的阅读水平一直得不到提升,这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很大关系,教师很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变通教学方式,阅读教学的过程呈现出模式化和形式化的特点,这种固化的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单一的教学模式会严重消磨学生阅读的耐心,阻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阅读过程中的氛围也会比较无聊和压抑,长此以往,很难保证阅读教学的效果,学生的阅读也会越来越被动。由于缺少个性化的引导和教育,所有学生只能阅读同样的文本,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阅读和学习,导致一部分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越来越低。
2.阅读教学缺少针对性
个性化阅读最重要的就是根据班级中学生的基本素养进行分层教育,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但是目前的教学过程存在着同质化的问题,没有详细分析学生的个人特点和能力水平。只有一部分教师会对个性化阅读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与运用,部分教师没有看到个性化阅读的价值和意义,缺少足够的重视,常规的阅读教学模式只能提升少数学生的能力素养,无法照顾到大部分学生,尤其是不喜欢阅读的学生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一直得不到科学的指导和教育。
3.缺少阅读资源和阅读环境
在网络时代,教师可以在网络中查找到大量的阅读材料,但是,阅读教学的范围仅仅局限在教材和练习题中,没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料,没有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教师也很少会根据教材中的文章进行延展,在课堂中引入相关的文本资料。另外,阅读环境会对学生产生较大影响,学生基本只会在课堂中进行阅读,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很少会主动进行阅读,这是因为学生缺少一个足够安静的阅读环境,很多初中院校并未建设图书馆或图书室,即使存在图书室,也很少开放,没有利用好学校的资源。
三、个性化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途径
1.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阅读文本
每一个初中生都有不同的喜好和特点,个性化阅读最主要的就是发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有的学生喜欢阅读科幻类书籍,当教师发现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时,不仅会没收学生的书,还会教育学生,让学生将心思放在教材内容的学习上,这与个性化阅读完全相反。教师应当认真分析不同学生喜欢的内容,在合理规划时间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在假期主动阅读书籍,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文本资料,不要直接阻止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现在的学生很喜欢看言情小说,教師可以为学生推荐名著,以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
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阅读教学中,有的学生很喜欢鲁迅先生的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教材中鲁迅的所有文章,如《藤野先生》《社戏》《故乡》等,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推荐其他文章,为学生介绍鲁迅所写文章中比较著名的篇目,鼓励学生在假期期间阅读鲁迅先生的中篇小说。有的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很感兴趣,教师可以挑选一些相似的文章,寻找一些描写童趣或个人成长等内容的文章。个性化阅读非常重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性,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课堂中预留一小段时间,学生在这段时间内可以自由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表达非常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表达掌握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上的交流了解不同学生的关注点和偏好,充分利用阅读教学的过程,分析不同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为接下来的个性化阅读教学提供参考。
2.在个性化阅读中采用情景教学法
语文课堂的氛围会对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阅读教学的效果产生影响,教师要避免阅读的过程过于枯燥,为了让学生发现阅读的乐趣,感受到阅读的价值和作用,教师需要在语文课堂中采用不同的阅读教学模式,在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引入生动的情境,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优势,让语文课堂和阅读过程更加有趣和生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阅读氛围。情境的创设应以阅读文本的内容为主,通过相对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主动进行想象,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创设情境,或者根据文本内容展示相应的图片或视频,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情境表演。
例如,针对朱自清的文章《春》进行教学时,可以在网络中查找春天有关的图片或视频,根据文章中描写的春天景象创设情境,为学生展示桃树开花的画面、小草钻出土地的画面、家家户户放风筝的画面,学生阅读文字的同时可以看到对应的图片,讲解各个段落的时候可以播放对应的图片,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春景的美好。教师还可以让每个学生用画笔画出不同的场景,有的学生画了杏树和蜜蜂,有的学生画了花丛和蝴蝶,有的学生画了鸟儿筑巢,有的学生画了乡下的小路和石桥,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创作,在文章中挑选一段最打动自己的内容,由学生自己决定绘画的内容,创作完成后,对学生作品进行排序,让学生朗诵这篇文章,阅读到对应的内容时,展示学生的作品,根据学生的画作创设情境,将文学和艺术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阅读和创作的乐趣。
3.通过读写结合实现个性化阅读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会单独对某个部分进行教学,要么仅仅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要么只针对写作的内容展开教育,没有将两者融合到一起。实际上,在阅读的过程中加入适当的写作练习,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文章中的写作方法,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加入阅读,能够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素材,让文章更加丰富。读写结合是实现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方法,可以让学生对文章中精彩的段落进行批注,批注更注重学生的感受和理解,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关注点,也会做出不同的批注,教师可以让学生交换批注,这会让学生了解其他同学对文章的理解。阅读完成后,还可以进行仿写练习或续写练习,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形成更加多样和精彩的阅读体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的阅读教学中,这篇短篇小说对人物心理的描写非常生动,对人物性格的描写非常深刻,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文章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将自己的理解记录下来,如菲利普太太精明、虚荣、刻薄的特点,菲利普老实、没有主见的特点,于勒挥霍无度和自食其力的特点,学生在批注中准确描述每个人物的特征之后,可以让学生写一段评价,结合当时阶级社会的情况进行点评,学生会在批注和点评的过程中自主思考。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遇到的人,尝试用莫泊桑描写人物的方法进行叙述,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描写人物的性格和心理,让学生认识到阅读、写作、生活之间的关联,通过读写结合体现出个性化阅读的优点。
4.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是个性化阅读的基础,如果缺少阅读的资源、空间和安静的环境,学生就无法主动进行阅读,也很难静下心来阅读,要想让学生逐渐喜欢上阅读,能够在课余时间自主进行阅读,必须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在课堂进行阅读的时候,教师需要及时调整课堂氛围,不要太过严厉和严肃,要让学生以一种放松和自然的状态进行阅读。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和交流,个性化阅读的关键就是个性,当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时,教师能够分析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阅读理解的基本水平,学生之间相互交流阅读的文章和书籍时,还会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将不喜欢阅读的学生代入到这种氛围中,形成一个开放、轻松、和谐的阅读环境。
教师还可以在教室中创设一个读书角,学生可以将自己家里的书籍带到学校,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引进一部分书籍,根据个性化阅读的要求和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多样化的书籍,学生在休息和自习的时候可以阅读喜欢的书籍。教师还可以举行读书交流会,每个学生都可以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简要说明书籍的内容和自己对这本书的见解,或者将学生分成不同的阅读小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和共同探讨,营造一个小范围的阅读环境。另外,语文教师可以向学校申请创建一个图书室,如果已经有图书馆或图书室,应利用好教学资源,向学生开放图书室,图书室中有非常多的书籍,图书室的环境也非常安静,当学生看到其他同学都在安静地阅读时,自然而然会静下心来阅读,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中进行阅读。
5.对个性化阅读进行科学评价
阅读教学评价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性化阅读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阅读兴趣,传统的评价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但是试题中的问题并不全面,只是对文章中的某个方面或某个知识点进行提问,如果過于注重阅读习题的成绩,就会使学生对阅读的认知产生偏差,必须要改变阅读教学的评价方式。
例如,在《秋天的怀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评价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如朗诵的过程中,学生的朗诵非常有情感;分析主题的过程中,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非常准确;研究文章中的写作手法时,学生能够快速找到运用了技巧的内容,根据不同学生表现出来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评价,通过个性化的评价科学指导每一个学生。另外,教师还要改变传统的评价目标和评价标准,虽然考试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方式,但是提高考试成绩并不是阅读教学的唯一目的,个性化阅读更注重的是学生的阅读习惯、理解能力、情感体验,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长和喜好,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既要肯定学生在某个方面的优点,也要从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角度进行评价,通过科学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确保学生能够一直喜欢阅读,同时还要对每个学生进行培养,让学生各个方面的阅读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初中时期的语文教育必须要彻底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枯燥的课堂氛围,为了保证阅读教学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教师要对个性化阅读这种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将其运用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个性化需求,按照一定的类别和层次展开阅读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培养与锻炼。
参考文献:
[1] 尚红艳《浅谈个性化阅读教学对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读写算》2021年第27期。
[2] 宋文娟《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实施策略》,《学周刊》2021年第24期。
[3] 王小琴《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的构建与运用》,《试题与研究》2021年第12期。
[4] 张立《个性化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考试周刊》2020年第89期。
[5] 刘新祥《重阅读 养品性——论初中语文的个性化阅读教学》,《语文天地》202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