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结合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应用于儿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分析

2022-07-09 04:22张爱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分层护士护理人员

张爱玲

枣庄市立医院小儿外科,山东枣庄 277100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2011年颁发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其中要求病区护理人员总数比实际开放床位应不低于0.6/1[1]。此后,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印发了关于医院护理人员岗位管理相关的指导意见,其中要求医疗管理中应以护理人员岗位管理为切入点,在护理配备、岗位设置、培训、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等方面促进医院管理制度框架的完善,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确保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护理效率及护理有序性的提升,从整体上改善护理水平[2]。但目前在实际护理工作开展中,护理人员的人力配备仍存在一定不足,相关研究人员也在调查中发现,医院儿科护理普通病房平均床护比在1/0.45左右,显著低于规定要求,如此则导致儿科护理人员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承受较大的压力与风险[3-4]。因而在护理工作开展中,采取科学的临床管理尤为关键,通过合理进行护士岗位管理也是在当前医疗资源相对紧缺环境下,科学提升临床护理效果,保障护理有效性的重要途径[5]。对此,该次研究选取该院2021年1—12月在儿外科工作的护理人员40名为研究对象,分析开展目标管理结合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干预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在儿外科工作的4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20名。对照组中男2名,女18名;年龄20~43岁,平均(35.60±4.58)岁;工作时间1~21年,平均(6.75±1.05)年。观察组中男3名,女17名;年龄20~44岁,平均(35.54±4.62)岁;工作时间1~23年,平均(6.89±1.12)年。对比两组护理人员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在目标管理及护士分层管理实施前后(对照组与观察组),选取200例入院患儿进行统计对比。对照组纳入患儿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2~8岁,平均(5.44±1.30)岁。观察组纳入患儿100例,男55例,女45例;年龄2~9岁,平均(5.59±1.28)岁。两组患儿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次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纳入标准:①均对研究知情,自愿签署同意书;②研究期间全程参与护理工作,配合管理安排。

排除标准:①中途辞职或转科室人员;②拒绝参与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在整个管理过程中护理工作的开展严格执行弹性排班制度,并严格执行护理责任制,在护理管理期间注意关注护理人员出勤率及投诉率情况,结合实际对管理措施进行调整。

观察组采取目标管理+护士分层管理模式管理:(1)护士分层干预:①由医院护理管理委员会结合护理人员实际能力专业技术及儿外科实际床位数等情况拟定不同层级护理人员评定标准,进而实施相应的考核,将护理人员分为3级—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在护理人员分层中,以工作能力为首要原则,在护士长进行患儿分配中需对应相应层级的护理人员,这一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儿病情、技术要求及护理难度,参考层级对应关系确保每一位责任护士负责患儿至少5名。其中要求组长工作时间在5年以上,能够全面承担护理工作,且护士职称高于主管护士,可承担病情危重患儿的护理,能够完成护理任务较重、具有一定风险性的护理工作;同时,组长还需具有指导、检查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工作的能力,要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与整改意见,且能够承担一定的科研工作,协助护士长完成各项基础护理工作。②责任护士要求工作时间在2年以上,可分担一定专科护理工作;日常主要负责对病情较轻患儿的护理,能够独立完成各项临床操作,具有丰富的护理知识;同时能够对临床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准确评估,并反映给上级;此外还需具有完成上级任务,协助下级护理人员完成护理工作的能力。③助理护士主要为正在轮转的护理人员或未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的护理人员,要求其在护理工作开展中能够完成上级指导的护理工作;参与岗前培训并通过考核;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向上级反映。(2)目标管理:在制订儿外科护理管理目标时以医院的整体发展为主导;同时结合病区实际情况对护理要求及护理人员的配备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近期儿外科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并在综合分析总结后制订一套贴近实际的护理目标。个人目标的制订以科室整体目标为主导,结合护士自身的特点及护理要求,发挥每一位护士的才智,拟定最适宜个人发展的小目标。此外,还需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分配,针对表现较差的护士及时进行指导,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结合护士的实际工作情况开展不定期考核,结合考核成绩为其提供物质及精神上的奖励。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质量达标率、护理人员管理满意度及患儿家属满意度。

①护理质量评分应用儿外科自制的护理质量评估量表进行评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护理安全、消毒隔离、文书书写、护理质量监控、服务规范等5项,每项20分,评分越高则护理质量越理想。

②护理质量达标率由护理部进行统一考核,其中包括护理质量达标情况及护理人员专业技术考核达标情况,前者主要考察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后者主要参考护士专业技术考核结果。

③护理人员管理满意度以科室自制问卷对护理人员管理满意度进行评价,问卷评分总计10分,分为满意(9~10分)、较满意(6~8分)、不满意(0~5分)3项,总满意度=(满意人数+较满意人数)/20×100.00%。

④患儿家属满意度在目标管理及护士分层管理实施前后,分别发放患儿家属满意度调查问卷100份,对比两组患儿家属满意程度,问卷总分100分,分为满意(81~100分)、基本满意(60~80分)、不满意(0~59分),总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100×100.00%。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对比,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对照组(n=20)观察组(n=20)t值P值护理安全10.23±2.41 13.65±2.57 4.341<0.001消毒隔离文书书写11.50±2.23 13.78±1.95 3.442 0.001 11.80±2.53 14.85±2.30 3.989<0.001护理质量监控 服务规范11.54±1.95 14.02±2.16 3.811<0.001 12.35±2.41 15.41±2.12 4.263<0.001

2.2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专业技术考核达标率对比

观察组护理质量达标率及护理人员专业技术考核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及专业技术考核达标率对比[n(%)]

2.3 两组护理人员管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人员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人员管理满意度对比[n(%)]

2.4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在临床实践中,儿童属于特殊就医群体,受到患儿自身年龄小、机体抵抗力差及表达能力弱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对临床护理的要求也更高[6]。在这一情况下,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下,患儿往往会受到管理形式单一、护理过程杂乱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整体护理效果受限,最终导致护理人员工作繁重而无序,且患儿家长满意度也较差,不利于儿外科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以及医院护理质量的提升[7]。而既往我国医疗单位在临床护理人员配备中,岗位安排及责任划分往往是统一进行的,不管护理人员学历如何、职位高低,其负责的护理工作一般都是一样的,在这样的护理工作环境下则忽视了护士自身的经验差异及工作能力差异,如此会导致优秀护理人才的流失,同时也难以保障患者护理质量,导致医疗单位时常存在护理不良事件[8-9]。针对这一情况,在临床护理工作开展期间,就需要结合科室实际环境,及护理人员自身能力进行科学分层,制订合理的护理工作结构,从而提升护理质量,确保护理人员能够更好地开展各项护理工作。

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则是近几年临床上的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其能够结合护理人员的实际能力作为依据[10]。结合护理人员自身层次的差异及护理要求的不同对护理工作内容及护理岗位职责进行合理划分,持续改善护理质量[11]。同时,护士分层管理模式也是当前医疗资源匮乏的现状下针对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尝试,是推动医院护理队伍整体发展的需要,更是保障护理人员个人职业发展的有效依托[12]。通过进行科学的分层管理,可在传统管理模式上形成上级对于下级的负责管理制度,进而将职称、护龄不同的护理人员安排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要求其承担不同的工作任务,明确分工,结合责权,充分挖掘每一位护理人员的工作潜力,实现对护理专业人才合理利用的目的。目标管理则是在常规护理思想及患儿管理思想基础上建立的,其能够通过对医院及各科室患儿需求的分析,拟定相应的护理管理目标,在明确护理管理工作发展方向的同时提升人力资源利用率,确保各项护理措施的顺利实施。

结合该次研究可见,在采取目标管理+护士分层管理模式下,观察组护理人员在护理安全、消毒隔离、文书书写、护理质量监控、服务规范等5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同时,观察组护理质量达标率及护理人员专业技术考核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目标管理+护士分层管理的实施能够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促进护理人员自身护理技能的提升,使其更好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此外,该次研究还显示,观察组护理人员管理满意度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对照组均有显著提升(P<0.05)。表明目标管理+护士分层管理可有助于提升临床护理管理效果,进而保障护理效果,提升临床管理及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儿外科护理管理工作开展中,通过目标管理+护士分层管理模式的实施能够患儿有助于促进护理人员自身技术水平的提升,进而改善护理质量,提升管理效果,获得患儿家属认可。

猜你喜欢
分层护士护理人员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有趣的分层现象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