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尉
摘 要: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引起对德育的重视,是为了真正在学习管理之外,注重对学生进行精神文明方面的塑造,使其能够形成与当前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相一致的思想道德体系,从而规范学生在未来社会生活中的实践行为,推动他们成为社会重要的建设角色。为此,小学班主任教师应深入分析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具体内容,结合所执教班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与实践特征做好德育策略的研究工作,真正打造高质量的德育教育平台,促进学生意识形态的正确塑造。
关键词:小学班级;班主任教师;德育策略
德育是聚焦于学生道德价值观念的教育内容,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将真正在学习之外促进学生个人精神文明的有效建设,推动学生个体形成良好的意识形态,以更好地参与到未来的社会实践环境之中,切实利用所学习的知识服务社会与奉献社会,成为文明社会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在当前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大部分班主任教师由于未能对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引起充分地重视,导致实际的德育课程存在理论化严重、缺乏课程设计等多种教育问题,难以实现课程本身的教育价值。为了解决小学德育工作中现存的问题,教师应切实深入分析德育教育的具体内容,从意义分析中看到德育的重要价值,并以价值导向为核心模式构建课程开展策略体系,为学生搭建更高质量的德育平台。本文将以小学三年级班级中的德育教育开展实践为例,简要论述班主任教师应如何推动德育课程的优化。
一、挖掘传统文化丰富德育资源
我国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体系,而大部分文化内容中往往蕴含着传统美德相关的概念,这不仅是我国从古流传至今的重要文化符号,同时也在现代社会中表现着其本身的积极指导意义,能够成为人们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观念导向。在面向小学班级的德育教育中也存在着较多与传统美德具有一致性的教育观点,因此教师可以首先通过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的方式丰富德育资源,利用小学学生感兴趣的文化形式推动德育内容的具象化,由此推动学生对德育观点的内化。
例如在小学三年级班级的德育教育环节中,为了学生能够形成尊老敬老的社会公德观念,教师即可基于尊老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找寻与之相联系的文化形式。于是在课程中,学生首先能跟随教师对春节时家庭中的习俗进行回忆,回想起自己在過年时需要向长辈行叩拜礼并向长辈问好的行为,教师可以基于此为学生解释尊老敬老这一习俗背后的美德价值。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为学生讲述重阳节的方式,进一步丰富德育教育资源,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对传统文化节日的讲述,更深入地了解尊敬老人习俗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受到的重视,并在文化的具象作用下内化德育观点,切实强化德育课程的实效性。
二、利用校园活动组织集体实践
在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开展德育教育,教师还应注重打造实践化的德育机制,使学生能够真正以自身的行为体验德育观点,从而深化对德育内容的理解,指导其未来社会环境中的实践活动。为此教师应首先做好校园活动资源的利用实践,通过组织班级集体参与其中的方式,促使学生建立集体主义观点,为其未来融入集体建立与他人之间的合作关系打下重要基础。
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校园组织的秋季运动会活动,引导三年级班级的同学参与到校园活动之中,共同为了班级荣誉而努力。在校园活动班级竞赛活动机制之下,班级中的学生能够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为了班级共同的荣誉而积极地参与到各个运动项目之中,并自觉形成班级中参赛、后勤等分工群体,以各司其职的模式为班级荣誉的获得奉献自己的力量。在校园活动氛围中学生将沉浸在集体环境之中,并切实建立合作活动体验,由此实现对德育中集体主义教育观点的内化,进而为学生未来社会集体的融入奠定基础。
三、开展模拟实践建立观点体验
另外,在小学班级的德育教育活动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模拟实践活动,通过构建模拟情境的方式带动学生建立直观的观点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对德育观点的有效转化。例如教师在小学三年级班级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模拟种田的游戏,引导学生尝试按照种小麦的流程在班级中开展模拟实践。这能够使学生直接感受劳动的过程,体会劳动的辛苦感受,从而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每一颗粮食的来之不易。在模拟活动的基础上对学生加以引导,则能够更为有效的推动学生建立劳动主义观点,在未来的社会实践中能够真正基于劳动意识自觉地珍惜每一个粮食,以自身的行为践行节约这一德育观点,将光盘行动这一概念在劳动体会的支撑作用下落实在自己的生活之中,真正规范个人的行为以推动生态社会环境的有效建立。
在面向小学班级的德育工作中,班主任教师应切实根据德育教育的意义做好策略研究,使其能够在具体的价值导向下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与发展需求的机制切实推动学生内化德育观点,形成良好的道德价值体系,更好地参与到未来的社会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刘胜侠.新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2021.
[2]张福艳.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J].清风,202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