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敏,王莉莉
(湖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眼睛是人的视觉器官,人类对外界的感知绝大部分是由视觉来完成的。视觉障碍极大影响着人对外部世界的感应与认知,也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然而,全世界的视障群体数量庞大,并呈逐年攀升的趋势。2017年,英国刊登的一篇《柳叶刀·全球卫生》研究报告指出:2015年地球上的73.3亿人口中有3600万人失明,如果不重视对眼部疾病的治疗,盲人的数目将在2050年增加到1.15亿。除了一部分失明人群,世界上还有一部分人存在中度或重度视力损伤情况,预计到2050年会增加到5.5亿多[1]。
因为他们无法直观地看到信息,严重影响这类人群的日常生活以及学习和工作。市场上目前现有的针对视障人士等群体的产品设计,都是直接地通过使用语音和盲文方式来向消费者传递产品的信息,极易忽略通过视觉和触觉向消费者传递的人文和关怀气息[2]。产品设计师需要充分发挥对社会的责任感,关爱这个弱势群体,关爱这些视障儿童的群体,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具有对人文和关怀性的产品,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2]。
视觉障碍分为全视觉障碍和半视觉障碍。全视觉障碍是指完全丧失对光源的感觉能力;半视觉障碍是存在于全视觉障碍与正常视力之间,没有达到正常视力的一半,俗称为弱视。弱视又分为先天与后天两类。按更加细致的分类将弱视按严重程度又分为严重弱视和轻微弱视。为了尊重起见,一般将这类群体统称为视障人士[3]。缺乏视觉感官经验并不代表无法理解与视觉相关的语义。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包含感知类和感官类。感知类分别指视觉动词、触觉动词和跨感官动词;感觉器官类分别是光亮、声响及动态方式动词。视觉障碍人群对客观事物虽然缺乏视觉感知,但是他们对触觉和声响类词语更为敏感[2]。
我国的视障群体数量庞大,总数约600-700万,占世界上视觉障碍群体总数的18%。除此之外,还有相当数量的低视力患者,所以眼部疾病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公民身心健康的重要问题[4]。目前我国青少年群体视力问题突出,如果不正确加以干预,未来也会成为眼部疾病的重要群体。视力欠缺会影响到人的心理以及社会行为等方面。不同的致盲原因,视力受损程度,以及对家庭、社会和对该群体的态度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5]。
由于视觉障碍造成行动不便和自卑感,以及亲属厌弃和社会歧视等原因,都造成视障人群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生活,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孤独感。大多数视障人群的情绪比一般人更加丰富细腻和敏感,且自尊心强。有些视障人群为了掩饰视觉障碍,走路拒绝使用手杖,更不愿意寻求他人帮助,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因此他们尽可能少出门,甚至不出门。大部分时间他们独自一人生活,由于缺乏与外界沟通交流,极易形成内向的性格。长此以往,由于视觉障碍引起的孤独感与焦虑感,极大影响着该群体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6]。
敏感是视觉障碍群体的又一特征。当视觉受到障碍时,其他感官通道的信息能力会得到加强,比如嗅觉、听觉、触觉等。视觉障碍群体的敏感不仅体现在除视觉以外的其他感官通道,还体现在心理上的敏感。比如内向、深沉、情感不外露,较少对外表达[6]。他们喜欢独处,独自思考和探索等都是该群体较为显著的行为特征[6]。
由于视觉通道缺失,大部分的视觉障碍群体会遇到诸多不便,一些对常人来说十分简单的活动,对视障群体来说可能会极其繁琐,甚至会带来潜在的危险问题,针对视障人群就餐行为进行调查与分析整理,可分为普遍问题、产品使用问题和心理状况三类[7]。具体问题见表1:
表1 视障人群就餐问题分析[7]
通过表1发现,视觉群体的就餐问题与产品设计关联密切。视障群体在就餐过程中选择碗不离手[8]、快速吃东西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看不到饭碗,无法判断饭碗的位置,所以经常会遇到周围碗碟等带来的尴尬[8]。为此针对该群体的餐具设计要着重关注解决以上问题。
相比国内的视觉障碍人群餐具设计,国外的设计已有成熟的商品和深厚的研究基础。设计师用自己独有的方法来展示自己对公益的积极参与。通过对这类人群的调研分析,开发设计出这一系列对比突出的厨房餐具设计。例如玻璃、水壶、厨具系列等。这些巧妙的设计,能从感官上给使用者提供条件反射,从而让用户在毫无障碍的情况可以有自主行动的意图[9]。所以为了解决视觉障碍人群这些窘境问题,从而催生了视觉障碍人群餐具设计。
通过国内外视障群体产品设计的调研发现,大部分产品使用听觉通道实现对视觉的代偿。事实上该群体触觉感知十分敏感,可以作为产品设计的一种方式与途径,有效实现对视障群体的人文主义关怀设计理念。
图2 厨房系列餐具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无障碍设计主要指在技术发展的当代社会[10],关于人类生活的环境以及各方面的设施和设备的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不同类型的残弱欠缺者和正常类别的衰弱者需求特点。这是对人类行为、意识与动作反应的细致研究,主要优化一切为人所用的物与环境的设计,着力开发人类“共用”的产品——能够满足所有使用者需求的产品,我国无障碍设计主要是建筑物和道路的相应设计[11]。
视觉障碍人群在残疾人群体中数量相对比较复杂,虽然关爱残障人士的人性化产品设计比比皆是,但是关于专门针对视障人群的餐具设计却少之又少,关注视障人群餐具的无障碍设计相对贫乏。针对视障人群的无障碍餐具设计要以用户体验设计为趋势,在设计上要考虑到视觉障碍人群的特殊性,所以要尽量简单方便。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大部分产品都是用语音和盲文来传递产品的信息[12],很容易缺失触感在产品设计中传递的情感气息。关爱弱势群体,关注视障人群,就要充分发挥产品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更多具有人文关怀的产品[6]。
在充分调研视障人群餐具设计现状的基础之上,我们对视障人群的种类和认知特征进行分析,结合无障碍设计理论,对视障人群餐具的无障碍设计展开实践。设计过程中首先充分了解餐具本身所应具有的特点,结合无障碍设计理论充分考虑人文关怀,然后再进行产品设计。按照他们的生活习惯设计,主要是由便携式餐盒、托盘和餐具组成[8]。有效利用触觉代偿视觉,根据盲文传递信息的特点,使用者通过浮点判断哪个是饭碗,哪个是勺子。在进行产品的设计时,产品的功能与结构设计应当简单易用,从而减少他们的心理负担[13]。下面分别从功能、形态、材料与配色等几个方面展开方案分析。
1、功能研究
本方案的设计目的是为解决视觉障碍人群用餐的不方便。产品设计时,要考虑到产品的操作方式,使他们操作起来简单,从而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14]。人对事物的认识与了解要遵循局部到整体、先表面后实质的规律。所以针对他们日常用品的形态设计时,要能给其积极的感受。形态设计上要简洁,有顺序,整体外观要符合这类群体的需求[15]。
图3 产品图 (作者自绘)
根据视障人群的心理与行为特点,结合人机工程学要素,本餐盒设计体现出以下特点:1、整体造型圆润,设有提手,可以直接拎起,便于携带。2、操作简洁方便。餐盒两侧暗扣均没有盲点,方便触摸并打开;勺子与碗的设计均考虑到方便取出,同时还解决了收纳问题。3、设计时要考虑人机工程学设计元素。根据盲人吃饭时存在舀不干净饭的情况,将勺子与碗的设计结合起来,勺子方便手握,在使用时便于与倾斜的碗面贴合,也能将饭舀干净;碗的设计要考虑到视障人群的习惯方式,便于手握和操作。
2、形态研究
形态设计作为传达信息的符号,是现代设计中产品语言的组成部分,在当代产品设计理论指导下,设计的过程就是各种外形符号的整合表达过程。除了传递主要的功能之外,还要让符号用语来表现设计中的内在含义,要让设计满足人们对产品的情感需求与实用性。运用符号用语设计出切合人情化需求的产品,使产品可以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性。
餐具整体组合形式如下:按照个人的使用习惯,餐具主要是由餐盘、托盘和餐盒组成,造型具有整体感和形式感,在强调实用的同时,有效节约空间,兼顾了餐具的稳定性,以避免无意的碰翻[8]。托盘与餐具之间可以相互拼接,托盘里可以放置饭碗、勺子和汤碗。最巧妙的是放勺子的地方,除了方便拿出的设计外,还设有盛放汤碗的位置。这些精巧的设计,能从感觉上给用户提供一定的反射,从而让他们在没有阻碍的情况下明白自身行动的目的[9]。
视觉障碍人群的认知方式以触觉感知为主,因此餐具形态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触觉感知。根据视觉障碍人群惯于用触觉来辨别物品的特点,去判断哪个是主要功能的餐具[8]。餐具设计上边设置有凸起的浮点,通过留下的压痕能从感官上给盲人提供条件反射,只要触摸浮点去感知哪个是饭碗,哪个是勺子[8]。饭碗上设置有浮点,方便盲人判断餐具,餐具里的饭碗不同于一般的碗,根据盲人吃饭存在舀不干净的情况,所以碗的内部设计为倾斜面,方便舀饭舀得干净。饭碗上方为餐盘,方便收放。同时,餐盘设计为倾斜装置,方便于拿出餐盘以及将饭舀出。勺子的设计要方便手握以及将饭舀干净。其次汤碗的设计,是为了防止汤洒出来,方便触摸到。
图4 餐具组合图(作者自绘)
3、材料与配色研究
选用食品级塑料材质的材料。因为不一样的材料给人带来的感觉也不同,人的感觉分为滑动感觉和柔性感觉,滑动感觉是通过手去触碰物体外表得到感觉,例如对表面细节处理和外表的形状[15]。柔性感觉是手垂直于触碰外表进行感觉,例如物体的软硬、弹力性等[7]。塑料材质轻,且触感光滑细致,又不似金属的冰冷感,更容易被视障群体接受。另外,塑料餐盒里的托盘为聚乙烯材质,易于冲洗。
在餐具色彩的搭配设计上,要首选高纯度和明度的色彩,让有一定视觉障碍人群在用餐的聚会上能分别出自己的餐具[8]。
图5 餐具操作图(作者自绘)
在大多数正常人的生活里,认知和记忆大都是从眼睛开始[8],而视障人群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有着不一样认知的方式——用肢体和心灵与外部沟通。一定意义上,视觉障碍人群所感受的要比我们常人理解的更多[8]。当然,在我们的世界里,很多我们认为是很平常的事情,在视觉障碍人群的认知里却没有很容易理解和习惯[8]。在当今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下,对视障群体的关心以及反映人情化的设计,都应该成为我们设计的原则之一[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