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振山,杜景霞
作为临床多发性消化道恶性肿瘤,食管癌的临床发病率及致死率均居癌症前列。手术治疗能够切除病灶,避免肿瘤远处转移。但是大部分患者确诊时通常处于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机,临床多以放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1-2]。放化疗可导致患者产生恶心、呕吐及骨髓抑制等不适感,使患者的生理与心理痛苦加剧,造成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进一步加重,使其丧失生存信念并导致其治疗积极性下降,严重影响生存质量。因此,治疗期间予以患者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有很大的必要性[3-4]。本研究以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纳入样本65例,自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进行治疗,研究患者应用长程心理干预对其预后产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65例食管癌患者,纳入标准:①综合食道镜检查、胸部CT检查、患者临床表现及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食管癌;②患者预计存活时间不短于6个月;③自愿接受治疗且自愿加入此次试验;④试验方案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既往有酒精或者药物依赖史者;②合并重要脏器(脑、肾、肝、心)功能障碍者;③食管癌复发者;④既往有精神病史或者有焦虑症史、抑郁症史者;⑤合并其他恶性器质性病变者;⑥无法正常交流者;⑦对自身所患疾病不知情并接受保护性医疗者。根据患者是否合并焦虑抑郁症状以及严重程度进行分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50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53分表明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症状。此次研究中合并焦虑抑郁症状患者共计32例,通过系统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7例,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45~68(57.21±3.09)岁;临床分期:Ⅱ期5例、Ⅲ期8例、Ⅳ期4例。对照组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45~70(57.35±3.12)岁;临床分期:Ⅱ期4例、Ⅲ期7例、Ⅳ期4例。合并轻微焦虑抑郁症状或者无焦虑抑郁症状患者共计33例,将其纳入随机组,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龄45~70(58.07±3.04)岁;临床分期:Ⅱ期8例、Ⅲ期17例、Ⅳ期8例。3组患者临床分期、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针对性治疗,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及化疗等,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干预,随机组患者接受正常治疗及短期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长程心理干预(每周1次,连续12周以上)。
1.2.1 认知护理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充分交流以判断其对食管癌临床症状、治疗方式、不良结局等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心理状态,为患者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讲解,丰富患者对所患疾病以及临床常用治疗手段的了解,稳定其心理状态,避免患者情绪波动过大而引发强烈的生理应激反应,影响其治疗主动性,导致病情反复或者加重。部分患者担心手术治疗或者放化疗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不同个体之间不良反应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会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其不适感,指导患者放宽心态,认真配合治疗。
1.2.2 信念调整部分患者担心预后,失去求生信念,导致治疗依从性严重下降,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强调信念与疾病转归以及预后改善之间存在的关联,使患者明确若长期处于焦虑或抑郁状态,可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被激活,易造成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等现象,容易诱发不良心血管事件。部分患者与其家属对预后存在消极看法,担心人财两空,进一步加剧了患者的焦虑感和恐惧感,长期在不良情绪刺激下极易造成患者病情加重。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乐观、积极的心态能够使机体抗病能力得到增强,可显著减少各类并发症,既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质,同时还可减轻其经济负担。治疗过程中应适时对患者家属进行引导,不但需要给予患者经济支持,同时还需要为患者提供精神鼓励和心理安抚,激发并增强患者的生存信念,正视疾病并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向患者讲解治疗成功案例,使患者意识到食管癌并非不治之症,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可有效延长其生存期。
1.2.3 行为干预①意念引导训练:指导患者取舒适卧位,保持身体放松,深呼吸,双目微闭,感受双肺充满及排空,脑海中想象病变部位处于好转状态并将此种积极意念扩散至全身。同时指导患者合理应用宣泄及暗示等技巧,使患者面对困境和解决问题的耐力和毅力得到增强,帮助患者树立并坚定回归家庭和重返社会的决心和信心。②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取患者舒适卧位,指导患者将杂念完全排除,确保精神集中,依次松弛四肢及头部和躯干,以取得全身松弛的效果,减轻其心理压力。③冥想放松训练:护理人员通过语言引导患者保持身心放松,双眼微闭并想象人生中最为快乐且美好的时光,使身心真正处于放松状态。
1.3 观察指标①分别于干预前与干预后6个月评估3组患者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改善情况,焦虑情绪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抑郁情绪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其中,SAS以50分为临界值,SDS以53分为临界值,分值越高则焦虑或者抑郁情绪越严重。②分别于干预前后评估3组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睡眠质量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评定,生活质量通过SF-36进行评定,其中,PSQI评分范围为0~21分,以8分为临界值,分值越高则睡眠质量越差,SF-36评分范围为0~100分,分值越高则患者生活质量越高。③干预前后分别应用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O)评估3组患者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及疼痛、疲乏等临床症状缓解和改善情况,各项目评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则临床症状越严重。
2.1 干预前后3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对比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干预前后评分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其它两组,干预后对照组及随机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干预前后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3组患者SAS及SDS评分 分
2.2 干预前后3组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对比干预后观察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均获得改善,干预前后各项指标评分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干预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及随机组,对照组及随机组患者干预后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后对照组及随机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干预前后3组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分
2.3 干预前后3组患者临床症状得分对比干预后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干预前后得分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对照组临床症状得分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随机组患者呼吸困难及疲乏得分低于干预前,干预前后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患者恶心呕吐、疼痛得分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3组患者临床症状得分 分
食管癌患者不但要承受疾病带来的生理痛苦,还要承担经济压力和精神痛苦,多存在各种心理问题,焦虑抑郁等情绪对患者治疗勇气和康复信心均会造成不良影响,继而会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因此,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至关重要[5-6]。既往多数患者在住院期间为其提供心理护理,患者出院后多由患者家属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或者由于条件受限导致心理护理中断,对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等均会造成不良影响[7-8]。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改善效果最佳,干预后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最好,各项临床症状得分最低。通过数据分析可知,为食管癌患者实施长程心理干预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干预效果,可促进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有助于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治疗配合度,可进一步减轻生理应激反应,促进临床症状缓解,有助于提高身心舒适度,进而可促进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改善。
认知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与食管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联,使患者学会调节和控制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9];信念调整有助于强化患者的求生信念,乐观积极地面对自身的病情并配合临床各项治疗[10];行为干预能够使患者感受到治疗效果,有助于减轻患者身心压力,提高其舒适度[11]。
综上所述,为食管癌患者实施长程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和情绪状态,有助于增强患者的求生欲并主动配合各项临床治疗,对于减轻其心理压力及临床症状、改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均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