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初中物理“背景知识”的应用实践策略

2022-07-06 09:15陈亚飞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2年20期
关键词:背景知识应用实践初中物理

陈亚飞

【摘要】初中是学生打好物理基础的初始阶段,此阶段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直接影響其在物理领域的发展,甚至限制学生物理思维的形成.但从以往初中物理教学情况而言,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物理成绩,忽略物理素养的培养.基于现有初中物理课程,实现背景知识整合,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物理思维,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更能在某种程度上强化学生物理探究意识,既让学生明确物理知识特点,又使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学科背景,真正在学习的同时,掌握学习的意义.为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层次探究,基于初中物理背景知识开展整合与应用研究势在必行.

【关键词】初中物理;背景知识;应用实践

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也能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学生更专注于学科问题解析,实现学习能力的提高.但从物理学科特点来看,物理知识体系较为复杂,学生不仅要掌握其中蕴含的规律,还要通过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物理实验的实践参与得出最终结论,这一过程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针对于此,教师需调动学生主动性,利用初中物理背景知识吸引学生关注,并为学生设计关于物理背景知识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开展知识探究,体验物理知识的魅力,以此唤醒学生学习欲望,使每位学生都能被物理背景知识所吸引,从而产生物理学习动力.

1 初中物理“背景知识”的应用价值

1.1 实现物理教育改革

初中物理课程主要包含概念、规律、实验教学等几个方面,而背景知识与这些课程存在同等教学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无论在教师讲解物理概念还是知识特点过程中,都无法真正脱离背景知识,教师需在明确学生学习核心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认为学习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发布的学习任务,这种情况直接限制学生在物理领域的发展.新课标强调初中物理教师应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做好教学改革,物理背景知识与课程之间存在相互补充和相互依存的关系,能从根本上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思考,通过对物理规律和实验的深层次探究,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基于物理背景知识下所开展的物理课程教学更能明确学生学习的根本意义,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保障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其次,物理背景知识有助于打造教学情境,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在无形之中明确课程教学主题,更能调整学生学习状态,使每位学生都能在特定情境中开展知识探究,真正建立生活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物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最后,物理背景知识下的教学课堂,更注重学生物理思维的拓展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赋予学生更多可以展示自我的平台,确保每位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思维探究能力等均可得到有效培养,进一步达成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要求.

1.2 促进教学多元化发展

物理背景知识具备广泛性、多样性特点,这一特点正是迎合学生多元倾向,满足学生对课堂多样化需求.

长期处于单一的教学模式下,较容易引起学生对课堂产生抵触情绪,加之物理知识学习难度较大,初中学生思维和认知能力有限,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将背景知识落实于实处,使背景知识能够与其他概念教学等价实施与物理课堂,能够迎合不同学生成长特点,更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物理问题.

此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教师获取物理背景知识提供多种渠道,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搜集更多不同物理背景资源,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可以说,信息技术覆盖面积较广,能够迎合班级内学生的学习特征,帮助学生找到更多感兴趣的物理背景知识,提高学生求知欲望.

而物理背景知识本身带有的多样性和开放性特点,也在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使每位学生都能因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保障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2 初中物理“背景知识”的应用实践策略

2.1 利用背景知识,创设物理情境

新课改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已然无法满足初中物理教学要求,为此,教师需严格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计划,不仅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还要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

结合初中物理背景知识教育原则来看,创设物理情境,更有助于拉近学生与知识点之间的距离,更能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使学生进一步探索背景知识,存在的物理现象及问题,从而唤醒学生学习欲望.虽然创设教学情境具有明显的教学优势,也能带动学生在初中物理领域的发展,但在创设过程中教师需注意,所打造的情境需带有物理背景知识,并且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带有启发性教育特点,如此才能真正唤醒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能够对物理课程始终报以积极的学习心态.

实际过程中,生活化情境有助于融合背景知识,并且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使学生善于挖掘生活中潜在的物理元素,进一步帮助学生解决物理问题.此外,生活化情境也符合学生学习特点,更具物理教学价值.

例如 教师在开展“温度”一课教学期间,可通过生活化背景知识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米粒是如何变成稀饭的吗?”以此引入课程知识,随后组织学生回忆,是否在米粒进入锅中的短时间内,锅中便开始出现大量蒸汽,但此时米粒却毫无温度,询问学生导致此情况的原因是什么.以往学生处于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即使在家中也常常处于学习状态,较少接触这一生活场景.因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带领学生一同参与到此生活化情境中,组织学生观察米粒的整体状态,并学会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实现对液体温度的准确测量.此方式不仅能够在启发学生物理思维的同时,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更能提高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从而增强学生课上体验,使学生能够透过生活化背景知识,掌握物理规律.在课程教学结束后,教师还可为学生设计开放性作业,如探索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知识,并了解知识的形成背景,于第二天课上展示.以往教学模式下,教师为深化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印象,常以组织学生反复记忆的方式开展作业设计.

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此种作业设计方法较易引起学生排斥心理,而开放性作業不仅能够让学生透过物理背景知识产生学习动力,更能培养学生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生活的眼睛,真正将教学落于实处.

2.2 结合背景故事,构建知识场景

初中属于学生接触物理知识的初级阶段,此阶段教师教学重点在于启发学生物理思维,帮助学生打好学习基础.但物理知识相较于其他学科内容而言,存在较强学习难度,并且学生大多只能在课上进行系统学习,这不仅增加教师教学难度,也引起学生产生心理负担.背景故事可以引导学生全面解析物理知识,更能加深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印象,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知识混淆的情况.尤其在一些由外国人命名的知识原理中,学生接触这些名称的机会较少,一旦涉及一些复杂物理原理,很容易引起学生抵触情绪.为此,教师有必要为学生介绍背景故事,以此构建知识场景,促进学生逐渐进入到深度学习状态,并帮助学生正确梳理知识结构,以保障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例如 在“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带领学生参与物理实验,并为学生提供装满水的水盆、乒乓球以及木块,引导学生将木块和乒乓球放入水中,而后观察所呈现的现象,并思考相关问题.如:“为什么乒乓球和木块会漂在水面上?”许多学生接触过此类知识点,很容易便回答出“浮力”.但却对其中原理认识程度不足.为配合不同学生学习特点,使每位学生都能对实验原理形成深层次了解,教师随之便可引入“阿基米德原理”,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先为学生播放关于阿基米德的资料,包括时代背景以及生平故事等,以此深化学生对该原理的印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相较于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借助信息技术播放背景故事的方式,能够通过真实情境增强学生代入感,深化学生课上体验,使学生能够将自身情感注入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在视频观看结束后,学生大多已经对“阿基米德原理”形成一定了解,也能够准确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为达到知识的进一步延伸,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教师还可为学生提出下一阶段探究问题.如:“水中所有物体包括下沉物体均会受到浮力作用吗?如何用实验来证明你的观点?”以此方式将学生注意力转移至实验过程.

通过背景故事的了解,学生大多已经产生了学习欲望,此时引入实验教学更能提高实验过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保障学生学习效果,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2.3 基于背景知识,开展评价活动

评价是判断教学有效性和学习成果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评价方式不仅能够帮助教师了解背景知识的应用效果,还能充分明确学生近期学习误区.虽然以往许多教师也将评价融入到实践中,但过于注重评价结果,而忽略学生学习过程.

实际过程中,教师需明确评价并不是为验证某一阶段的教学成果,也不只是针对学生开展“甄别”,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与学生之间进一步交流和对话,以此促进学生开展自我反思,保障下一阶段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背景知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保障教学有效性.

为突出初中物理背景知识教学优势,教师还可将背景知识教学行为融入到评价中,以此开展评价活动,提高评价完整性,以此助力学生未来发展.

例如 教师在开展“焦耳定律”一课教学期间,应做到将评价落实于学习过程,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准确追踪,以此开展阶段性评价.为达成此评价目标,教师可在课程开展前引导学生自主收集关于“焦耳定律”的相关背景资料,以此达成课前预习.为保障预习效果,教师可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程预习.分组过程中,应遵循学生差异化特点,基于学生学习水平进行分组,保障每个小组学习能力相一致,而后引导学生在组内进行分工,如部分学生可进行焦耳故事的收集和归纳,其余学生则可探究定律和原理,以此保障预习活动的有序开展,达到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学习效率.在预习活动结束后,各个小组需在课上展示预习成果,并以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的方式,阐述不同学生闪光点以及薄弱环节,以此达成评价效果,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中迸发出新的学习灵感,并在评价中实现自我完善,达到学习能力的稳步提高.

3 结语

初中物理背景故事可以使学生明确物理的进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更能使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的重要性,真正在创新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的同时,保障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为将物理背景故事融入教学实践中,亦为达成新课标教育理念,教师有必要依托信息技术收集更多关于初中物理课程的背景知识,以背景故事构建知识情境,使学生能够通过物理故事产生学习欲望.同时,基于生活化背景故事,启发学生物理思维,结合物理背景知识开展多元化评价,以此助力学生在初中物理领域的发展,以便于培养更多高素质综合型物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卫晓明.“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策略[J].甘肃教育研究,2022(05):113-116.

[2]陈圣曜.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双新”课堂教学策略新探[J].新课程导学,2022(12):95-98.

[3]黄妍.浅析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智力,2022(12):118-120.

[4]崔志红.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学[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07):49-50.

[5]王锡龙.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21(65):124-126.

猜你喜欢
背景知识应用实践初中物理
《从雅思的发展看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的影响》述评
论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心理辅导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大数据背景下疫苗制造业的财务共享应用实践
高中体育训练中分层训练法的应用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