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砚涛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界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冀,高职教育所面对的主客观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实施职业教育“课堂革命”背景下教学模式的改革就是应对产业界对高职教育的要求,适应主客观条件变化的重要举措。本文探讨了“课堂革命”的动因,当前教学模式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并且结合教学实践归纳总结了“课堂革命”背景下教学模式改革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课堂革命;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改革
一、高职教育“课堂革命”的动因
“课堂”指由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中形成和发展的,用于开展教学实践的活动场所,而“革命”是指对事物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变革,“课堂革命”是指在“课堂”这一特定场域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进行变革。一般来讲,当前的教学模式曾经适应过去的产业需求和学习者的主客观条件,但当产业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产业对人的需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或者学习者的主客观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则当前的教学模式就显得不合时宜,需要进行变革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当前教学模式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和产业发展现状脱节
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其宗旨是为产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的内容应该来自于产业发展实际,并为产业发展服务,但由于产业发展过快,相关人才匮乏以及产业和院校之间缺乏“合作点”等原因,造成了当前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和产业发展有脱节。
(二)学习类型以接受学习和机械学习为主
奥苏伯尔区分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他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的和发现的,又根据学习材料和学习者原有知识之间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的和有意义的。
观察当前高职教学的现状,接受学习有余而发现学习不足,没有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弱,学习靠老师“喂”;机械学习有余而有意义学习不足,过分强调“操作”,忽视背后的原理,学生学习的内容并没有充分的相关原有知识做基础,因此形成了机械学习,当任务执行环境有变化,因为不知道任务操作的原理,所以无法调整操作过程,马上就“不会了”。
(三)技能训练有余和问题解决学习不足
工作中的常规问题有成熟的问题解决方案,表现为工作流程和方法,学习目标是能够理解和运用这些流程和方法。非常规问题是原来没有碰到过的(同样的问题,对于一些人是非常规问题,对于另外一些人可能就是常规问题),没有成熟的问题解决方案,所以要分析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设计和选择可能的问题解决方案,通过假设和试错再进行调整,最终解决问题。
能够熟练地应用相关流程和方法解决常规问题,我们说学习者具备了相关技能,能够正确地分析主客观环境条件特征,并且设计、选择和实施正确的問题解决方案,我们说学习者具备了问题解决能力。
从产业端来看,企业既需要员工有熟练的技能,在某些环境条件下,也需要员工具备问题解决能力。从高职教育的实践来看,当前的状态是技能学习有余,问题解决学习不足,教师的教学偏“告知”和“演示”,许多可以作为“问题解决”学习的场景变成了“技能训练”的场景。
(四)新工具和技术的教学应用不足
随着产业技术和工具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极大的提升了产业端的工作效率,但在教学领域的应用,总体上还显不足,一方面表现为新技术应用不足,另外一方面表现为虽然应用了新工具和技术,但教学理念上并没有改变。
三、“课堂革命”背景下教学模式的改革
教学模式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结构,是由一组要素构成的,在教学过程中,这些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以教学目标的实现为系统输出目标。
(一)“课堂革命”背景下高职教学内容的筛选和组织
高职教育所教授的知识是“职业知识”或“工作知识”,教学内容应该从产业中提取。教师要根据产业发展变化持续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筛选,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与产业保持密切联系,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更新及迭代。
职业教育强调的是胜任岗位要求,完成相关的工作任务,该工作任务往往涉及到相关的复合性、综合性知识,我们需要以该任务为核心,筛选出相关知识并将其有序组织起来,知识的组织是以“典型性任务”为核心的,区别于讲究“系统性”、“专业性”和“学科性”的本科知识组织方式。
(二)“课堂革命”背景下教学目标的设计
学习指的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这种作用能够形成主体相对持久的性能变化,教学目标的设计就是定义我们期待通过学习所达成的主体性能变化是什么,并且可以通过该目标对学习过程进行管理。
学习有阶段性,一般情况下是先理解知识,然后才能运用知识,理解知识是运用知识的前提。理解指的是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或者说理解就是用旧知识去同化新知识,理解是主体的一类性能变化,运用(技能)也是主体的一类性能变化,所以我们可以在理解和运用两个层面去定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体现了学习过程的价值定位,同时也承担了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管理控制的职能,所以应该符合教学目标设计的一般原则:
(1)指标能够准确地反映由岗位需求所决定的性能变化,所以可以选用“理解”或“应用”这样的性能动词。
(2)指标可以被衡量,不能衡量则无法管理,所以可以选用能够被观察和测量的行为动词,例如陈述、解释、识别、划分、举例等行为动词。
(3)指标设定的标准可以达成和实现,避免过难。
(4)指标应该是具体的,避免模糊。
(5)指标的设定应该有时间进度期限。
(三)“课堂革命”背景下教学流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学习的基本规律是我们只能学会我们现有知识“够得着”的新知识,所以我们需要进行学情调研和任务分析,弄清楚学生现在知道什么,筛选和已知知识有递进关系的知识作为“先学内容”,然后再筛选有进一步递进关系的知识作为“再学内容”,以此类推,一直到达目标知识,最终形成有递进关系的知识序列,也就形成了所谓的“教學流程”。
教学方法指的是学习过程中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一般包括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探究法等,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不同,教学方法的选择也会有差异。在“课堂革命”背景下,尤其要强调“探究法”的运用,学生为获取新知识,在教师引导下,自行探究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学习结果会是一种典型的“有意义学习”,面对快速变化的产业环境和知识的快速更新迭代,探究法的运用将会使学生学会“学习”,能够更好的适应环境。
(四)“课堂革命”背景下的教学组织设计
组织的原意是把一组要素通过某种方式结合起来并形成组织结构,即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组要素,彼此结合相互作用之后能够形成系统输出,要素+关系表现为组织结构。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和学生为构成要素,每个要素有自己的“角色责任”,要素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就形成了教学的组织结构。
传统的教学组织结构,教师是占主导地位的,教师的教学过程以“告知”为主,教学过程偏“灌输”,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听课”为主,学习过程偏“接受”,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一个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同化过程”,知识都是老师“给的”,所以造成学习结果的“建构性”弱。
“课堂革命”背景下的教学组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强调学习过程的“建构性”,也强调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建立“新联系”,形成“新作用”,以能够实现更好的结果输出。
(五)“课堂革命”背景下的教学评价和新技术的应用
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实时监控、评价和提供反馈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实现高质量评价的前提首先是教学目标的制定。在教学过程中,基于管理本身的原因,可能并不一定有能力或必要对所有指标进行监控和评价,所以针对具体的课程内容,可以选择有限的关键指标进行监控和评价。指标可以是体现学习结果的,也可以是体现学习过程的。为了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要充分强调信息技术和工具的应用以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
教学改革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持续的努力和迭代,既要考量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也要注重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并结合教学实践的反馈不断优化,才能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教学设计(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
[2]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四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4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