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猪养殖常见疾病与防治

2022-07-06 08:36马志勇辽宁省建平县黑水动物卫生监督所
中国畜牧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胸膜猪群病猪

文│马志勇(辽宁省建平县黑水动物卫生监督所)

育肥猪是指保育结束后至出栏这一时期的猪,育肥阶段是猪群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做好育肥猪的疾病预防对提高猪群的生产性能极为重要。育肥猪群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高发,造成猪群采食量及饲料转化率下降、死淘率上升,给养殖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受环境因素、传染性因素、自身机体抵抗力等共同影响导致猪群常见疾病高发,例如呼吸道疾病、部分消化道疾病等,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

一、育肥猪养殖常见疾病

1.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体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该菌为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为兼性厌氧菌,有荚膜、鞭毛,无芽孢,可分为生物I型和II型两大类,共有17种血清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对自然环境抵抗力较差,高温情况下可快速将其灭活,常用的消毒剂例如甲醛、氢氧化钠等也可将其快速杀死。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对任何品种、任何年龄段的猪均具有感染性,其中对于2~4月龄的育成猪感染性最强,对成年猪多表现为隐性感染。病猪和携带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猪为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病原体可大量存活于病猪的鼻腔、扁桃体、肺部。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具有明显的季节流行特点,该病多发生于冬季或早春。另外,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易与猪瘟、猪病毒性流感、伪狂犬病等混合感染因此难以根治,从而造成病猪死亡率大幅度提升。

根据临床症状可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三大类。最急性型病猪主要表现为体温快速升高、精神不振、食欲下降、呕吐、腹泻、心跳加快、皮肤发绀,发病后期病猪呼吸困难、咳嗽、体温下降、鼻腔内分泌大量泡沫分泌物。急性型病猪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甚至绝食、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皮肤发红、咳嗽等症状,部分病猪经过该过程后会转变为慢性型,病程较长。慢性型病猪多由急性型病猪转变而来,病猪体温升高、食欲下降,部分病猪出现间歇性咳嗽、呼吸急促、不愿运动、被毛粗糙、机体消瘦、生长发育迟缓等。

2.猪流感。猪流感的病原体为A型流感病毒,该病为急性呼吸道疾病。A型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病毒颗粒直径为80纳米左右,病毒多为球形,有囊膜和核衣壳。该病毒对外界环境较为敏感,高温情况下可快速将其杀灭,乙醚、丙酮等消毒剂也可将其快速灭活。猪流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通常可导致同一群体的猪快速感染,猪流感的发病率较高,但死亡率较低,通常还可与其他疾病发生混合感染,从而提高病猪死亡率。该病毒对任何品种、任何年龄段的猪均具有较强的感染性。发病猪及阴性感染猪为该病的主要传染源,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健康猪群在接触被污染的空气时可感染该病。同时,隐性携带病毒的猪也可感染健康猪群。另外,病猪在治愈后1~2个月内仍可检测到病原体,因此导致养殖场疾病防控工作难度增大。

猪流感病毒潜伏期较短,通常为3~4天左右,病猪在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下降、不愿运动、流鼻涕、咳嗽、体温升高等症状,此时可通过物理降温并保持良好饲养条件下进行治疗。随着病情发展,病猪还会引发肺炎、胸膜肺炎等疾病,从而造成猪群大面积死亡。另外,部分病猪在患病后还会表现为肌肉酸痛、眼结膜充血、关节炎、打嗝等症状。妊娠期母猪在感染该病后可导致新生仔猪体质虚弱,严重的甚至死亡,造成仔猪成活率显著下降。

3.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原体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该病毒具有多种形态,有囊膜,形状多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病毒具有较强的耐酸性,pH值小于2.5的强酸环境下可将其杀灭。另外,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对高温较敏感,65℃条件下10分钟内可将其灭活,阳光暴晒3小时以上也可将其灭活。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对猪危害较大,同时也可感染其他动物,但感染后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猪传染性胃肠炎具有一定的地方性流行特点,任何年龄段的猪均可感染该病且发病率较高,其中对10日龄以内的仔猪感染性最强。病猪在康复后猪的腹泻100天以内可持续向外界环境排毒污染饮水和饲料,导致健康猪群出现感染症状,因此该病消除难度较大。另外,猪传染性胃肠炎还易与大肠杆菌或轮状病毒混合感染导致。

健康猪群在患病后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呕吐和腹泻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病猪粪便变为浅绿色,其含有未经消化的凝乳块并伴有严重的恶臭异味。同时,病猪出现严重的脱水现象。育肥猪在患病后死亡率较低,通常可在一周左右康复。

4.猪瘟。猪瘟的病原体为猪瘟病毒,该病毒为黄病毒科RNA病毒,猪瘟病毒颗粒直径为34纳米,形状为圆形,有核衣壳和囊膜,表面有纤突结构。猪瘟病毒可分为两个血清型,1型包括猪瘟病毒强毒株和弱毒株,2型主要包括低毒力毒株。60℃条件下,猪瘟病毒10分钟内失去感染性,但仍未灭活,猪瘟病毒可在猪舍及粪便中存活数天,在猪肉制品中可长期保持感染性。另外,猪瘟病毒在pH=5~10条件下较为稳定,pH值过高或过低可导致猪瘟病毒快速丧失感染性。除此之外,乙醚、氯仿、氢氧化钠等消毒剂也可使猪瘟病毒快速失活。猪瘟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猪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内,通常只感染猪,猪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且对任何品种、年龄的猪均具有感染性,主要通过口、鼻、生殖道进行感染,病毒在进入猪体内后会在组织细胞浆液内大量复制。

根据临床特征可将猪瘟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迟发型4大类。猪瘟病毒在感染猪后可损害B淋巴细胞、白细胞等,导致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甚至可造成病猪胸腺萎缩。最急性型病猪通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突然死亡,少数病猪会出现呼吸困难、食欲下降、快速死亡等症状。急性型病猪在发病后通常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下降、目光呆滞、眼睛有少量分泌物产生,部分病猪还会表现为惊厥甚至死亡。与最急性型相比,急性型病猪病程稍长,通常为7~14天左右。慢性型病猪发病后主要表现为机体消瘦、贫血、食欲不振、行动迟缓、腹泻等症状,部分病猪还会伴有皮肤发紫现象,慢性型猪瘟病程通常在30天左右,部分病猪可自然康复。迟发型猪瘟前期不表现临床症状,发病后期病猪出现运动失调、精神萎靡、食欲下降等症状,该类型病程较长,通常可持续6个月以上。

二、疾病预防措施

1.自繁自养。育肥猪的引进是造成养殖场内育肥猪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养殖场应做好生猪自繁自养工作,从而有效预防外来病原体的入侵。对于不具有自繁自养条件的养殖场而言,在采购育肥猪时需对育肥猪来源渠道进行严格考察,同时详细了解当地疫情,避免引进隐性病猪或患病康复的猪。引入的育肥猪在进入养殖场前需进行较长时间的隔离饲养,通过严格的观察和疾病检验检疫后方可进行混群饲养。另外,养殖场内应采取全进全出模式,对空出的猪舍应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并空置猪舍1~2周后方可引入新的猪群。

2.控制养殖环境。良好的饲养环境可有效保障育肥猪生产性能及机体健康状况,日常养殖过程中,应保证育肥猪饲养环境温度适宜。在环境温度变化较大的季节,育肥猪舍内温度要保持恒定,避免育肥猪出现应激反应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其次,应做好育肥猪舍的通风换气工作,从而有效降低舍内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避免育肥猪出现呼吸道疾病。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舍内湿度控制好,避免环境过度干燥从而导致舍内粉尘浓度过高,进而损害育肥猪呼吸道黏膜,造成猪群呼吸系统疾病发生。除此之外,养殖人员还应做好育肥猪舍内的环境清洁工作,定期进行杀菌消毒,及时清除舍内的粪便等排泄物,保证舍内干净卫生,避免病原体大量滋生。

3.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养殖过程中对生猪进行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每年应定期对猪群进行疫苗接种,从而有效提高猪体内抗体水平,降低疾病发生率。另外,疫苗接种后两周应对猪体内抗体水平进行检测。一旦抗体水平较低应及时进行补免。

三、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育肥猪疾病防治工作可有效提高育肥猪机体健康状况,保证其良好的生产性能,进而提高我国生猪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生猪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胸膜猪群病猪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床旁超声判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自发性气胸拔管时机的参考价值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病猪喂药有办法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中药方剂治疗猪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猪群免疫抑制因素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