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丹,陈巧芬,李娟
福建省立医院急诊观察室,福建福州 350000
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属于糖尿病发展期间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主要诱发因素在于胰岛素缺乏,进而诱发高酮血症、高血糖、代谢性酸中毒[1-2]。 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表现为起病急、 并发症多、病情重及病死率高,为此需要及早就医,避免引起昏迷以及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3]。 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接受急诊就诊的过程中胰岛素属于常规用药方式, 在用药期间还需加强急诊救治的护理干预。为保证患者治疗效果,以期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尽早改善, 危机值护理是在患者救治期间出现危机值后采取快速、合理及科学的干预措施,对于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性具有积极意义[4]。 为此,该文展开对照研究, 选择 2020 年 6 月—2021 年 6 月收治的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76 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危机值护理应用于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护理期间所取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择该院确诊的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76 例作为研究对象, 遵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 例。 对照组中男26 例,女12例;年龄 19~76 岁,平均(46.92±4.14)岁;病程 1~14年,平均(7.16±1.07)年;体质指数 18.4~27.1 kg/m2,平均(22.19±1.67)kg/m2。 观察组中男 23 例,女 15例;年龄17~77 岁,平均(46.98±4.24)岁;病程 2~14 年,平均(7.21±1.12) 年; 体质指数 18.6~27.0 kg/m2, 平均(22.17±1.64)kg/m2。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医院伦理委员予以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所选对象均采取标准诊疗方案;符合《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书册》[5]中关于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相关临床症状加重;患者、家属均了解研究方法和目的,且自愿签署知情文件;近期未服用激素类药物;具有较高的药物治疗耐受性;患者沟通能力正常、意识状态清晰;患者临床资料、随访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临床症状不典型者;表现为肝肾功能及代谢功能异常者;具有严重泌尿系统感染者;合并发生恶性肿瘤、肺炎者;临床资料、随访资料缺失者;自身免疫功能障碍者;患有血液系统疾病者;具有精神性疾病以及沟通障碍者;治疗依从性较差者;研究中途退出者。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①急救护理。因患者病情危重,确诊后尽快打开静脉通道,调控输液量以及输液速度,对于表现心功能不全、神志不清的患者放慢输注速度,进而减轻心肺负荷,以免发生心力衰竭以及肺水肿。 ②密切观察患者病情。 监测患者脉搏、体位、呼吸、血压等体征变化情况,以期为病情判断提供客观依据。 ③基础护理。 注意口腔护理,保证患者呼吸道处于畅通状态、病房通风状态良好,定期更换被套及床单,给予保暖等措施,避免患者出现感冒。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给予危机值护理:①由责任护理人员创建危机值报告表。表格内容涉及动脉血氧分压、pH 值、总胆红素、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凝血酶原时间、尿素氮、纤维蛋白原等相关指标,每项指标赋值设定为0~3 分,指标正常0分,指标监测结果略高于正常值1 分,指标数值处于中等水平2 分, 指标处于高危水平3 分, 总分值为0~33 分,分值越高则表示为患者病情越严重[6]。②干预措施。急诊护理人员以患者病情危险程度为依据,进行危险分级, 在分值达到预设标准后启动相应的护理预警干预预案,对于总分值≤11 分的患者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加强病房巡视; 如果患者危机值评分于12~22 分, 至少每间隔2 h 对患者展开病房巡视1 次,可进行重复评分;对于评分>22 分的患者及时反馈给值班医生以及护理组长,每间隔1 h病房巡视1 次[7]。为患者创建静脉通道的同时保证液体通畅,确保患者呼吸道处于畅通状态,每间隔30 min 巡视1 次,同时通知护士长,增派护理人员。 ③血糖护理。给予患者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微量泵单路静脉注入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在血糖水平降低至13.9 mmol/L 时调整为输入胰岛素及浓度为5%的葡萄糖,以期清除酮体。 此外严密监测病情变化情况,判定患者脱水程度,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反馈,严重酸中毒后会导致外周血管扩张,造成低血压、低体温等,从而降低机体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为此还需密切监测体温、血液变化。在积极控制血糖水平的同时还需警惕低血糖发生, 于护理期间加强病房巡视,充分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情况。
生活质量评分:应用QOL 量表综合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内容包括生理机能、躯体功能、精神状态及社会功能,单项指标评分范围0~100 分,所得分值越高即生活质量越理想[8]。
护理满意度: 应用科室自拟调查问卷进行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护理服务态度、沟通技巧、护理责任心、业务技能,单项评分范围于0~100 分, 分值越高则表示为患者对于护理措施的满意度越高[9]。
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期间低血糖、脑水肿、急性肾衰竭、低血钾等并发症发生率。
血糖水平:监测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进行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分]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分]
组别 生理机能 躯体功能 精神状态 社会功能观察组(n=38)对照组(n=38)t 值P 值73.15±4.07 70.45±4.24 2.832 0.006 83.24±7.88 79.72±7.02 2.056 0.043 81.19±5.24 77.48±4.52 3.305 0.002 86.11±6.91 82.08±6.44 2.630 0.010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分]
组别 护理服务态度 沟通技巧 护理责任心 业务技能观察组(n=38)对照组(n=38)t 值P 值86.25±3.08 83.86±3.46 3.180 0.002 85.36±5.06 82.28±4.44 2.820 0.006 85.51±4.66 82.43±4.72 2.863 0.006 86.98±5.09 83.73±4.25 3.021 0.004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干预前,两组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糖水平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对比 ()
组别观察组(n=38)对照组(n=38)t 值P 值空腹血糖(mmol/L)干预前 干预后餐后 2 h 血糖(mmol/L)干预前 干预后24.40±2.71 24.32±2.55 0.133 0.895 16.58±2.04 18.19±3.44 2.482 0.015 28.11±4.19 28.24±4.65 0.128 0.899 17.06±2.44 19.11±2.96 3.294 0.002糖化血红蛋白(%)干预前 干预后8.32±1.47 8.58±1.29 0.819 0.415 6.05±1.29 7.14±1.55 3.332 0.001
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因机体酮体聚集诱发代谢性酸中毒, 疾病在急性发作时很容易导致患者发生昏迷,具有较高的死亡风险,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0-1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原因主要在于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患者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其体内血液pH 值降低,血液中碳酸根离子浓度逐步降低, 机体内酮体过多, 严重缺乏胰岛素,造成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相关症状,在病情严重时孕期肾功能障碍、周围循环衰竭、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后病情发展速度较快,如果未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很容易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进而产生叠加效应,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2]。 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护理风险因素,为避免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还需采取针对性、规范性的护理干预措施[13-14]。
该研究结果证实,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如下:危机值护理在具体应用期间根据患者生命体征等指标数值建立“危机值”报告制度,通过此制度识别其病情严重程度, 对于病情加重的患者实施巡视及护理管理,在护理期间对其,展开反复评分,便于医护人员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发展趋势,及时评估治疗效果,有利于依照其实际情况尽早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控制血糖水平及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尽早消失具有重要意义[15]。 和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危机值护理可以保证患者病情信息的准确性,将其病情数值化,可以为病情交流提供客观的指导依据, 更加准确地评估患者病情,有利于为其提供精准化护理,对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可以提高整体生活质量及改善预后,得到了患者认可。
综上所述,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可以根据患者常用生理参数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加强监测和管理,可以更好地识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危重患者,及时干预,对于改善预后具有确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