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丹丹
摘 要:初中的道德和法治是引导学生思维品质、价值观念走向正确方向必不可缺的课程,能使得很多学生迷途知返,它也成为避免过多单纯初中学生走向错误道路的警示牌。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紧密的结合生态教育,让越来越多的学生逐渐认识生态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增强学生道德建设的同时,也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使学生从教育中获得更多环境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态保护也愈发重要,将生态教学渗透在初中的道德教育中,可以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不仅提升了学生道德、生态保护的思想品质,也符合了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必须重视生态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并不断地将生态教育思想努力的融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去,促使学生全面化发展。
关键词:生态教育;道德建设;文明意识
引言
教育的目的不仅只是让学生努力地学习未来的生活技能,也包含对学生尚未成熟的价值观念的教育和引导。为学生灌输健康独立的思考观念,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主流思想和根本目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地寻找个人体系与价值在国家群体价值中的坐标,引导学生努力找寻个人价值与作用,来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1]对于如今的科技迅速发展,生态教育成为当下社会不可或缺的教育体系。教师应通过生态教育,引导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生态建设的主要力量,促使学生成为生态文明的保护与传播者。教师可以将生态教育融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不断挖掘学生对于自然的热情,激发学生对于自然的保护意识。
一、生态教育的意义
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生态建设成为了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重点话题。我国的长治久安以及人民的幸福生活都离不开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保护问题未突出之前,我们一直是利用开采的环境资源来换取更多财富与发展,当更多的地区遭遇生态环境破坏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时,我们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环境保护与环保意识应成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教师要从学生时代抓起,让学生从小学习如何树立环保意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环保方法,为学生未来步入社会环保建设奠定良好基础。[2]
二、生态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渗透中策略
(一)丰富学生的世界观
很多人对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大多数影响因素是人们狭隘的思想观念造成的,虽然,这类人群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平等等问题不是一无所知,主要是未将二者视为一个整体看待。很多人将自然视为人类生活的部分面积,忽视了整个地球的生态,将世界等同人类社会,这种思维是错误的。世界包含了我们人类迄今为止未接触到的地球领域,这些部分容易被忽略,是造成部分人们狭隘思想的主要部分。比如近些年来,寒冷北极大面积融化,自然气温逐渐升高,这些自然环境对生长在城市的人生是鲜有影响的,这也是被很多人们忽视的自然变化的关键。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生态变化的讲解中,应先入为主为学生构建一个整体化的世界观念,让学生懂得人类是世界的一部分,自然是生养人类的母亲,使学生懂得如何使用感恩之心保护身边环境、减少污染,也让学生意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从每一位学生自身做起节能减排,让学生懂得自我约束,提升道德素养,也懂得处理部分的大小型環保事情,为自然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强化学生的体验课影响力度
生态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渗透教学最有效的方法是实践,通过实践学生能有很深的印象,也有力的增强了学生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很多的学生并没有真实的感受环境保护的欢喜之情,也没有参与任何环境保护的大型活动,所以教师片面的教学只会让学生忽视环节保护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针对各种情况展开不同的环保教育活动,积极的鼓励学生参与到环保教学中来,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如“集瓶子换福利”、“朋友,一起来植树吧”,“投诉生活中的垃圾处理事件”等,可以带领着学生去观察水污染原因,提升学生保护水源意识、使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教师可以将生活中某些人道德缺失故意破坏或者污染生态资源的事件列出来,或者让学生亲自在身边或者网络中查找资料,使学生逐渐养成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也进一步的增强学生从身边点滴开始保护环境的意识,提升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引领学生从生活琐事上做起,将环境保护做到最好。[2]
结语
生态保护已成为全国的焦点问题,受到各界人士的关心,人们普遍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教育一并融合其中,逐渐引导学生树立生态保护的思想观念,让学生以生态保护为基本出发点,扩展学生的生态见解,带领着学生从日常事情做起,从实践角度出发,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提升学生的生态保护思想,鼓励学生增强素养,做好垃圾分类处理事情。教师也要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带动学生爱护生活环境,热爱自然,共同为生态公益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黄献忠.德育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探讨[J].《成功:中下》,2018:81-81.
[2] 余斌.浅谈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实施生态道德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4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