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美育振兴“一体四驱”模式探索

2022-07-05 21:18邓璇
广西教育·A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双减

【摘要】本文论述在“双减”背景下,针对乡村学校不够重视美育工作、美育内容单薄、网络不健康因素影响学生审美倾向、艺术课堂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整合学区内市区学校的优质资源,通过“一体”设计,驱动“学”“课”“导”“动”四种元素,帮助学区内的乡村学校提升美育质量的探索。

【关键词】双减 乡村美育 一体设计 四方驱动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8-0004-04

“双减”政策为中小学校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落实“五育”并举提供了保障。美育作为“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双减”背景下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美育的重要地位,提出了“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让所有在校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加强分类指导,鼓励特色发展”等要求。为此,探索“城区带动乡村”的美育途径,进一步提升乡村学校的美育水平,让广大乡村学生都能接受更好的美育,是一项十分重要且紧迫的任务。在此背景下,笔者与团队立项了“‘双减背景下‘和美行动助力乡村美育振兴的实践研究”课题,形成了乡村美育振兴“一体四驱”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以问题为导向,明确“一体四驱”助力乡村美育振兴的主体框架

(一)当前乡村中小学校美育工作的现状

为了解当前乡村中小学校美育工作的现状,笔者所在团队对区域内的部分乡村中小学校开展了调研,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校不够重视美育工作。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评价体系影响,许多乡村中小学校不够重视美育工作,这些学校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作为“主科”,将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作为“副科”,前者挤占后者课时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艺术类课时无法保证。

2.学校美育内容单薄。乡村学校普遍缺乏专业的艺术教师,许多所谓的专职艺术教师多为转岗教师,他们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够到位,认为艺术教育就是唱歌、跳舞和画画,其他内容均为空白,教学趋于单一化、形式化,多数只能按课本教,而课本内容往往不契合乡村实际,导致学生对美育产生距离感。

3.网络不健康因素影响学生审美倾向。进入信息化时代,许多不健康的网络内容受到学生追捧,这种现象在留守儿童较多的乡村学校尤其突出。许多学生对新奇、流行的东西容易接受,对课本中传统的艺术较为反感甚至抵触。例如,对音乐课中的民族歌曲、美术课中的国画等,学生普遍不想学、不愿学,久而久之,容易导致学生的审美出现偏差。

4.艺术课堂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受限于师资水平,不少乡村学校的艺术类课堂停留在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的状态,未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导致艺术教育的内涵得不到深化,学生的艺术素养得不到提高。

(二)“一体四驱”助力乡村美育振兴

针对当前乡村中小学校美育工作的现状,按照《意见》提出的“坚持面向全体”的原则,笔者所在团队提出了“城市带动乡村”实施美育的思路:将笔者所在的梧州市万秀区振兴学区作为一个整体,整合学区内3所市区学校(梧州市振兴小学、逸夫小学、培正小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帮扶学区内的4所乡村小学(梧州市荣雁小学、民智小学、毓秀小学、周睦小学),同步开展美育工作,构建起“一体四驱”助力乡村美育振兴的主体框架(如下页图1),并将此项目初步定性为“和美行动”。

“一体四驱”主要是整合学区内市区学校的力量,带动学区内的乡村学校开展美育工作,提高其美育质量。其中“一体”指学区为一个整体,“四驱”指驱动“学”“课”“导”“动”四种元素:“学”即让特色美育成果下乡,开展面对面教学指导活动;“课”即立足乡村小学实际,开设传统文化黏土课、粤剧戏曲课、鼓号队训练课等特色美育课程;“导”即创建特色成果展示平台,实现指导本土化、专业化;“动”即开展一系列文化艺术展演活动。上述美育帮扶模式遵循中小学美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结合学区内各校实际,整合美育资源,强化学生的实践体验,促进形成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学校美育新格局,切实提升乡村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依据主体框架,开展“城市带动乡村”的美育实践

(一)“学”:送教下乡,指导教学

1.组建一支善于送教的师资队伍。学区内3所市区学校的美育工作各有特色,其艺术教师也有不同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为了让市区学校艺术教师充分发挥优势和特长,我们组织学区内市区学校的艺术教师下乡调研,深入了解学区内4所乡村学校的美育工作实际,明确自己想要送教的乡村学校。例如,市区学校培正小学的花样绳舞操小有名气,是美育与体育结合的特色成果,该校音乐教师下乡调研后,决定选择学区内的乡村学校毓秀小学作为送教对象,因为毓秀小學校园场地较小,适合小范围开展花样绳舞操教学。事实证明,获得培正小学的送教帮扶后,毓秀小学的学生们爱上了这一特色项目,学生几乎人人会跳花样绳舞操。

2.实地开展教学指导活动。“一体四驱”模式实施后,学区内的市区学校艺术类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到学区内的乡村学校开展教学指导活动。指导的方式灵活多样,如深入美术、音乐等课堂听课评课,给乡村学校上示范课,指导乡村学校开展艺术类校园活动等。例如,笔者作为梧州市逸夫小学的音乐骨干教师,多次到学区内的荣雁小学、民智小学开展送教活动,给这两所学校上音乐示范课,让乡村学校的学生感受到“音乐原来可以这样上”,激发他们热爱音乐的情感,点燃他们心中的音乐梦想。

3.特色美育成果“移植教学”。学区内3所市区学校的艺术项目各有特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振兴小学的管乐队、超轻黏土工作坊,逸夫小学的合唱队,培正小学的花样绳舞操等。依托上述特色美育成果,笔者与团队经过前期调研,从学区内4所乡村学校的实际出发,将上述美育成果分别带进乡村学校的美育教学,使其在乡村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经过实践,学区内市区学校的特色美育成果在乡村学校顺利落地,如市区学校振兴小学的管乐队“移植”到乡村学校周睦小学后,受到周睦小学学生的欢迎,学生争相学习管弦乐器,并因此整体提升了该校的艺术品位。

(二)“课”:区域特色,乡土课程

1.“儒雅悦色塑乡村”超轻黏土课程。依托“捏泥人”“泥塑”等民间传统技艺,学区内的振兴小学开设了超轻黏土工作坊,引导学生运用黏土塑造各种艺术造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审美品位。开展“一体四驱”模式实践后,振兴小学帮助学区内的民智小学开设了“儒雅悦色塑乡村”超轻黏土课程,带领民智小学的学生们捏造型、塑形象、做黏土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情感,促进乡村学校美育特色发展,增强乡村学生的文化自信。

2.“天籁童声亮乡村”声乐合唱课程。学区内的市区学校逸夫小学合唱队名声在外,参加各级艺术展演或合唱比赛曾多次获奖。开展“一体四驱”模式实践后,逸夫小学帮助学区内的荣雁小学开设了“天籁童声亮乡村”声乐合唱课程,开展传统儿歌《卖报歌》《虫儿飞》及本土特色粤曲小调《红豆词》《春日郊游》《彩云追月》等歌曲教学,受到荣雁小学学生的喜爱。如今,该校很多学生还能用方言对以上曲目进行创编演唱,形成了独具乡土特色的美育校本课程。

3.“绳彩飞扬传乡村”花样绳舞操课程。学区内的市区学校培正小学的花样绳舞操小有名气,它将跳绳动作与舞蹈动作相结合,学生踩着音乐节拍跳出各种舞蹈动作,富有节奏感和美感,令人赏心悦目。开展“一体四驱”模式实践后,培正小学帮助学区内的荣雁小学开设了“绳彩飞扬传乡村”花样绳舞操课程,带领该校学生在课间动起来、舞起来,成为一道亮丽的校园风景。

(三)“导”:构建平台,专业指导

1.厘清构建平台的主要思路。教育部等六部门2020年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建设教师智能研修平台”“支持教师自主选学,为教师提供同步化、定制化、精准化的高质量培训研修服务”等要求。以此为指导,在实施“一体四驱”模式时,我们同步提出了“互联网+乡村美育振兴”思路,建立“乡村美育振兴”特色平台资源库,为乡村教师搭建研修平台,创建区域网络学习共同体,让学区内的乡村学校艺术类转岗教师携起手来,聚拢在学区骨干艺术教师的周围,通过“直播+教育”的方式实现学区内优质美育资源共享。

2.运用平台进行专业指导。我们设计的平台资源库分为“美育动态”“美育课堂”“美育教学”“名师荟萃”“资源下载”等版块,学区内的乡村教师和学生可以关注公众号,点击获得自己所要的帮助。例如:乡村学校的教师在开展超轻黏土教学时,可以点击“美育课堂”观看市区学校教师的教学实录,了解课堂教学流程和技巧;学生如有疑问,可以点击“名师荟萃”,找到自己喜欢的老师进入对话框进行提问。

3.通过平台进行美育成果展示。学习完毕,学生可以通过“美育动态”板块上传自己的艺术成果供大家欣赏,如:可以唱一首新学习的童谣,可以亮相一件黏土作品,还可以展示一段花样绳舞操高难度动作,在相互学习和相互评价中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和荣誉感。这种根据需求自主选择的模式,让美育教学活动在学区内得到一体化普及,满足了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升了美育传播渠道的深度和广度,让学区内的许多师生成为美育成果的引领者和传播者。

(四)“动”:深度参与,活动育人

1.明确活动育人的指导思想。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范迪安指出,美育不仅仅是上一点技能课、写写画画、吹拉弹唱,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思想素质、人文修养、审美能力、精神境界等方面进行全面培养,让孩子们学会鉴赏美、创造美、记录美、传播美,成为有独立思想、有强健体魄、有知识涵养、有审美情趣的“完整的人”。按照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在“一体四驱”模式实践过程中,设计了“主题+体验”美育实践活动,如乡村小学文化艺术展演、师生艺术作品展、花样课间操比赛、鼓号队成果展等,持续激发学区内乡村学校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美、创造美的能力,实现活动育人的目标。

2.开展创意“争章”活动。在开展超轻黏土创意工作坊系列活动中,我们在学区内的乡村小学设计了“创意小星星”主题争章比赛,制定了“三个一”目标:做一件自创手工作品,可以是黏土动物或人物,也可以是一幅黏土画,还可以是一个粤剧人物头像摆件;做一次平台资源库作品介绍,除了要进行自我介绍,还要对作品的制作过程进行介绍,说说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发现与困惑以及解决困难的办法;参加一次校园活动,可以是师生作品展,也可以是工作坊作品展、交流展,或者是学校的各种庆祝活动。完成上述“三个一”目标的学生,可以到老师处领一枚徽章,持有徽章的学生可以成为“超轻黏土创意工作坊”的坊员。平时,小坊员佩戴着徽章协助老师完成工作坊的日常工作,并利用大课间到各班做小小讲解员,讲解超轻黏土的制作方法。通過这个活动,乡村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被激发出来,积极争取徽章,认真参与超轻黏土创意设计美育活动,大大提高了动手动脑和创新能力。

3.“我是鼓号手”主题活动。在“小小鼓号手走进乡村小学”活动中,我们设计了“我是鼓号手”主题活动,鼓励引导学区内乡村学校的学生积极参与鼓号训练和表演。由于参与的学生过多,鼓、号、镲等器材较为有限,笔者提出了一个“利用身边材料”的点子:指导学生利用饮料瓶、沙子、桌子等身边的物品,模仿鼓号队的大鼓、小鼓、镲等乐器进行训练。例如:第一组学生拍打桌子模仿大鼓,第二组学生用装有沙子的塑料瓶模仿大镲和小镲,第三组学生用塑料纸杯敲打桌面模仿小鼓,第四组学生则用竖笛吹奏,模仿鼓号队中的小号手。这样,一支别具特色的乡村学校班级鼓号队就组成了,各班的特色鼓号队可以在中队活动或校园活动中进行表演,可谓别具一番韵味。这种引导全体学生参与的形式,锻炼了学生的节奏感,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通过“一体四驱”模式,乡村美育振兴取得良好成效

在“一体四驱”模式的助力下,笔者所在学区的4所乡村小学的美育工作成绩喜人,教师开展美育的能力、学校课程建设、学校艺术类活动开展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

1.乡村学校教师的美育能力有所提升。通过“一体四驱”模式,笔者所在团队“驱动”学区内的艺术教师帮扶引领乡村学校的艺术教师,形成了“多听多想、结果对比→推敲过程、提炼经验→自我剖析、对症下药→反复实践、提炼方法→归纳方法、价值沉淀”的美育能力“五步提升法”,通过“一课一反思,一主题一研讨,一策略一要求”的“六一”方式,促进乡村学校艺术教师美育教学方式的转变,有效提升了他们开展美育教学的能力,促使鄉村学校的音乐、美术等学科课堂内容更为丰富,教学方法更为多元,学生参与度更高,课堂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乡村学校美育课程建设取得新突破。笔者所在团队构建起了提升乡村学校美育质量的“美育读本手册+美育课程建设”融合性整体支持体系。读本手册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内容涉及音乐、美术、舞蹈、戏曲、书法等多个艺术门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桂东地区文化特色,全方位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去感受和学习艺术。乡村学校依托读本手册优化美育课程建设,将激趣、竞争、发展的美育教学课程体系与乡村学生的发展充分融合,不仅为乡村学生整体提升艺术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为乡村学校艺术类转岗教师提供了全面的、示范性的优质课程资源,为乡村学校开展艺术教育提供了基础支撑。

3.乡村学生对艺术的热情大幅提高。按照“一体四驱”模式理念,笔者所在团队提出了乡村学生参与艺术学习的“感、渗、玩、学、竞、提”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感受艺术的魅力,升华爱国爱家乡的情感,促使学生更加热爱艺术,逐步提高审美能力。据初步抽样调查,实施“一体四驱”模式后,笔者所在学区的4所乡村学校的学生学习艺术类课程的热情明显提高,90%的学生认为自己更热爱艺术、更懂得享受艺术。

总之,通过开展乡村学校美育振兴“一体四驱”模式的探索,笔者所在学区的市区学校充分发挥美育资源优势,通过送教下乡、课程建设、专业指导、开展活动等方式,帮助学区内的乡村学校开展美育活动,有效提升了乡村学校的美育工作质量,不仅为乡村学校的美育振兴提供了参考,还为全面落实“五育”并举、推动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邱正玉.传统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J].新校园(阅读),2018(5):14.

[2]王慎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发挥艺术美育功能[J].西北美术,2019(1):17-19.

[3]谭志满,杨文.民族地区新乡贤参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1(2):58-66.

[4]杨瑜.学校音乐教育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优势与方式[J].中国音乐教育,2015(7):39-41.

[5]张惟.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路径分析[J].智库时代,2020(4):240-241.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双减”专项课题“‘双减背景下‘和美行动助力乡村美育振兴的实践研究”(2021ZJY1309)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邓璇(1978— )广西柳州人,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音乐教育。

(责编 欧金昌)

猜你喜欢
双减
“双减”之下,教育投资急转弯
“双减”政策下,“宇宙补课中心”海淀黄庄“人去楼空”
落实“双减”需多方协力
落实“双减”工作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 深入推进“双减”工作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