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语文教育理念对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启示
——以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7-03 14:33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国文张謇理念

夏 蕾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南通 226007)

张謇(1853—1926 年)不仅是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慈善家,也是一位颇具创新思想的教育家。“惟是国所与立,以民为天;民之生存,天于衣食;衣食之源,父教育而母实业。”[1]402在张謇看来,实业是基础,教育是途径,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富国强民。张謇的教育理念对推动中国新式教育的开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他的语文(国文)教育理念将语文学科的建构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对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下文简称“江苏工院”)语文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 张謇语文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

1.1 “文”“学”分离,学科独立

在中国“语文”(国文)学科从无到有的建构过程中,张謇无疑是一位不容忽视的先行者。[2]学科建立的前提就是要明确学科的独立性问题。中国传统的国学以典籍文章的形式包含了哲、史、兵、医、数等各科知识,正因为所有的学科知识都需要用文字来表达,反而使语文无法独立。对此,学者沈仲九于20 世纪20 年代在《中学国文教授的一个问题》中明确指出“中学国文教授的第一件大事,要把国文从现在的所谓国学脱离,而承认他有独立的价值”[3],其依据是“学问分科日趋精密”的西方近代教育制度和学科体系。其实,张謇早在1900 年就于《文书院丙庚课艺录序》中指出了“文”和“学”的区别。概括而言,张謇认为“文”专指语文(国文)学科,而“学”则指其他各个学科。“以我诸经视其学科,则《易》《礼记》《论语》《孟子》当哲名、教育学,《书》当历史、地理学,《诗》当音乐、动植物学,《春秋》三传当法律、外交学,《周礼》当政治、经济、农工学,《仪礼》《孝经》当修身、伦理学,《尔雅》当国文学,皆专科而长于理想者也。专科之学,惟高等学校始得有之,若以诸经分领各科任士习焉,亦合于人占一经之义。”[4]294张謇将传统国学基于“用途”进行分类并归至不同学科中去,语文学科只保留了《尔雅》,这样一方面避免用无所不包的“国学”标准要求语文,另一方面强调了“国文为通各科学之精神”,凸显了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工具性作用。

1.2 “美”“适”并举,分层分段

张謇对传统国学进行了分科,纳入语文学科的虽然只有《尔雅》,但是他的语文教育内涵却远不止于此,要从纵横两方面来理解。横向而言,语文包含“美术”与“适用”两类。“美术”语文指历史上一切文辞优美的经典作品,由“专科而长于理想者”,即类似于今天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去学习,他们的目标是致力于钻研汉语言文学,写出经典的作品。然而,“美术”语文不适合用来开启民智,所以张謇对于面向大众的普及教育推行“适用”语文。 张謇对“适用”语文有明确的阐述:“适用国文者,切事切理之文也。然若不能通贯,如何能切事、切理?不常读、常作,如何能通贯?不通贯之国文,即不适用。”[4]1427由此可见,所谓“适用”语文,就是指能在社会生活中准确表情达意的文章。通过对“美术”语文和“适用”语文的区分,张謇做到了专业教育与普及教育的分类。而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张謇则提倡在纵向上分段,即“适用”语文在小学、中学、高等专科、大学等不同学段需对应不同的教学目标,如小学阶段的语文主要是教识文字的作用,以“识字阅报”、培养国民意识为教学目标;进入中学以后,语文多了职业化的功能,需要为升入“分科之大学”做准备。总之,张謇的语文教育理念是由当时实业救国的需求所决定的,每个受教育者都能结合其纵、横两个维度找到自己语文学习的坐标。

1.3 “语”“文”并重,不偏不倚

19 世纪后半期,我国各地陆续出现了新式学校,开设了类似于今天的“语文”课程,后来,课程名称经历了“国文”—“国语”—“语文”的演变,终于以“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旗帜鲜明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张謇对口语和书面语的普及推广同等重视。早在1913 年,他就向时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汪伯唐致函,提出了语音方面改革创新的建议。函中指出:“今全国文字读音庞杂,遑论语言。统一之方,亟不容缓。”并建议先决定字母的拼读方法,再将汉字重新审定读音,新编纂的小学国文教科书须将统一的字母拼法列于卷首,儿童入学后首要任务就是掌握拼读规则进而读准字音,这样一来,统一全国的语音也就水到渠成了。张謇深知语音改革在推行中会面临巨大的困难,为此,他在函中还向汪伯唐推荐了一些可以胜任此项工作的专家,如章太炎、王照、劳乃宣、李文治等。1913 年,王照任“读音统一会”副议长,对近代拼音文字的提倡与普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1958 年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以及1982 年将“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写入《宪法》奠定了基础。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张謇的高瞻远瞩、思虑周全。同时,张謇和许多志士仁人一样,为了探寻国家出路、挽救民族危亡,经常奔走呼号,以当众演讲的方式进行宣传。演讲即讲演,指演讲者以感召听众为目的,以有声语言和体态语为主要手段有针对性地就某一问题公开向听众发表见解的一种口头表达形式。从《张謇全集》第4 册[1]中收录的多篇不同类别的演讲稿中能够看出,演讲是张謇传播救国思想、唤醒民众的有力武器,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因此,张謇的语文教育理念没有受传统观点的约束而重“文”轻“语”,相反,他身体力行地证明口语和书面语哪一方面都不可偏废。

1.4 以德为先,与时俱进

新式语文教育是否还需要保留经文典籍为课程的学习内容?在这个问题上,张謇的看法是有过变化的。一开始,张謇不主张在面向大众的语文普及教育中传授经文,1909 年他在《呈学部文》中指出“古人浅近之语言,自今人讲习之,无一非深邃之文义,童年索解,尤苦其难……小学中,虽有聪俊之生徒,尚不过什解二三,此外则成诵己颇艰涩,中材以下往往敷衍终课,随班而退。”[5]可见张謇认为经文艰深难懂,不利于普及。但是随着1912 年中华民国的建立,国家政体的变化使社会原有的道德体系也发生巨变。张謇的理念也由此发生了改变,在1918 年尊孔会的第一次演说中,他建议在小学教育中加授“四书”:“昔之私塾以四书课儿童,儿童虽难了解,尊孔之意犹存……依鄙人主张,小学校即宜加授‘四书’。”[1]397因为他意识到经文典籍是几千年来中国文化和道德体系的传承,恢复读经能秉承传统文化之精神内核,重塑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由此可见,张謇很重视立德树人,无论是反对读经还是提倡读经都是根据当时具体社会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体现解决现实问题的务实态度和以德为先、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2 张謇语文教育理念对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借鉴意义

张謇是江苏工院的前身“南通纺织染传习所”的创始人,其职教思想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及创新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江苏工院借鉴张謇语文教育理念,主动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不断进行高职语文课程改革。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后,语文课程经历了3 个阶段的改革:①2003 年针对高职教育的实用性特点,为发挥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作用,将课程从“大学语文”调整为“语文综合能力训练”。② 2010 年起,在学校“双基”导向教学改革理念指导下,将课程调整为“交流与表达”,内容上设置口头交流与表达、书面交流与表达两大模块,实践上根据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规律,分为社会交往、求职面试、团队合作、职场办公、业务工作等5 个情境来实施教学。③ 2017 年以来,以“传统文化渗透+沟通能力培养”为主线,选择恰当的文言文篇目或传统文化知识点与5 个情境的教学内容结合,贯彻课程思政的理念,打造“人文素质养成与沟通”课程。3 个阶段课程名称的变迁体现了高职语文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发展。

2.1 定位职业教育目标,凸显语文工具性作用

2003 年以前,江苏工院开设的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延续了中学阶段的特点,以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为主,被戏称为“高四语文”,未能体现职业教育实用性的特点,也不符合学生对高职语文的期待。因此,这一阶段的课程改革借鉴了张謇语文教育理念中分层分段的概念,明确定位高职语文的人才培养目标并非“专科而长于理想者”的汉语言文学专家,而是能利用语言文字顺利表情达意、胜任未来各项工作的普通从业者。因此改革后的“语文综合能力训练”课程,实用性知识代替了文学类课文,主要以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为改革突破口,凸显语文的工具性作用。“语文综合能力训练”课程体系结构见图1。

图1 “语文综合能力训练”课程体系结构示意图

2.2 聚焦职业核心能力,注重职场沟通技能的培养

2010 年起,江苏工院语文教学团队不仅在“双基”导向(即基于工作过程、基于社会生活)的课程改革理念指引下将“语文综合能力训练”调整为“交流与表达”,还编写了同名教材,该教材获评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教材。这一阶段的课程改革借鉴了张謇语文教育理念中重视沟通、尤其是将口语沟通和书面表达并举的理念。沟通能力是现代职业核心能力之一,“交流与表达”课程设置了5 个职场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模拟公司组织架构,教学过程以职场典型工作任务驱动,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成立相应的模拟公司,组建若干个工作团队(公司部门),综合运用翻转课堂、角色扮演、学做合一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分工与合作、实践与评价实现教学目标。如在“职场办公”情境中布置“公司邀请专家来做报告”的工作任务,将该任务分解为4 个子任务,分别由4 个团队(部门)来承担,各团队完成任务后进行汇报、互评、纠错、提升,职场办公情境任务分解情况见图2。模拟公司的学习环境打破了传统语文课堂格局,学生不仅拥有了职场仿真体验,还提高了书面表达和口语沟通的能力。

图2 “交流与表达”课程的职场办公情境工作任务示例

2.3 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素质+能力”课程体系

前两阶段的改革体现了“职业教育”对语文工具性的呼唤。江苏工院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在发展中既应注重“职业性”,也应注重“高等性”,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其中“高素质”和“技术技能”分别对应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为在两者间取得平衡,从2017 年开始,江苏工院语文教学团队构建了“传统文化渗透+沟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开设了“人文素质养成与沟通”课程。这次课程改革受张謇对“读经”态度转变的启发,饱读圣贤书的张謇深受传统文化影响,为提升当时社会民众的道德水平,他与时俱进地提出学生要继续学习经文典籍。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2020 年6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将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思政元素融入高职语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育人功能的体现。“融入”不是盲目添加,而是合理渗透,是在古今之间架起文化的桥梁,厚植文化自信,实现古为今用。仍以职场办公情境为例,模块一“接待与沟通”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内容见图3。这轮课程改革取得了更突出的效果,教学团队不仅再度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还获得了2018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的好成绩。

图3 “人文素质养成与沟通”融入传统文化后的课程内容示例

3 结语

“他学问、见识广博,视野开阔,立说、成果丰硕,堪称百科全书式人物”[6],这是众多学者对张謇的一致评价。张謇并不是语文教育家,“语文”只是他所构建的“大教育网络”中的一小部分,然而他熟读经典,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撰写的各类文学著述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对语文教育,他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并付诸实践,将传统国文从无用的“浮游之技艺”向职业化的蕴含深层人文价值的有用技能引导,这是张謇对语文学科做出的贡献,也是新时代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的不竭动力和思想源泉。

猜你喜欢
国文张謇理念
状元实业家张謇与其兄张詧
张謇家训一则(书法作品)
转弯, 也是人生的一种前进方式
基于张謇文创产品开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探索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舞 国文倩 漆画 30cm x 30cm 2019年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联墨双馨六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