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卫国
[摘要] 新课标提倡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学生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的教学理念。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践行该理念,引入探究式KWLA学习模式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生成的实际效能。本文以KWLA模式基本原理为依据,以阅读课为例,介绍该模式的应用操作细节,并探讨该模式应用的课例。
[关键词] 探究式学习;KWLA模式;阅读教学;高中英语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倡导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学生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以语篇为载体,在语言实践学习活动中融合知识与技能,以此实现新课程核心素养的目标[1]。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组成。《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实验稿)》也指出,阅读能力的提升对于中小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
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重应试、轻策略,重语篇、轻分析,重结果、轻思维的单项式阅读、碎片化阅读和表层化阅读等问题。阅读教学难以赋能学生主体,学生很难接触到对课程要素和语篇主题意义探究的固化式阅读教学模式,直接影响了学生语篇理解的程度、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课堂参与意识,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应融合知识与情感技能等活动,通过预测、获取、分析、创新,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习惯。对英语教师而言,选择合适的语言材料,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鼓励学生独立阅读,主动参与阅读,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探究性和批判性的阅读思维,是英语课堂上的一个重要任务[3]。综观之,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事关阅读教学的成效。
二、探究式学习的理论依据及内涵
探究是通过调查多方面来寻求答案、解决疑问的学习过程,旨在追寻知识的本真和事实真相。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将学生的问题、思想和观察放在教育实践首位的实践方法。探究式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问询能力,通过自身参与的学习活动并结合同伴群体的交流活动发现新问题、发掘新思路、实现新想法与解决新问题。探究式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构建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习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收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的发展。探究式学习的本质,是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相关概念及认知策略,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创造一种智力和交往的人文环境,进而探索、发现、获取学科知识和学科核心素养[4]。
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国内外有关阅读教学的改革思潮不断迸发。美国学者Donna Ogle提出利用视觉刺激,在原有知识上探究,从而达成构建新知识目标的一种集体探究的KWL模式。该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和创新学习能力,已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以KWL表格为线索,将学生的课外学习、教师课堂引导及学生的课堂讨论融为一体,通过课堂教学中师生多文本的what-how-why解读及对文本主题意义的探究,使学生的地位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转变为获取知识的探究者和信息加工的构建者。
目前,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国内研究者在原先的KWL模式的基础上开创了KWLA教学模式(如表1)。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这种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四个环节:K-设问(Know)、W-质疑(Wonder)、L-导学(Learn)、A-应用(Apply)。该模式是对原先KWL模式的继承和发展,更体现了学生探究学习的意义,并在原有层次上对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进行了深化。
基于探究学习引领的课堂,在K环节中,教师以语篇主题为切入点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分享主题相关知识。实施W环节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细节进行质疑追问,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求知欲的驱使下,自然过渡到L环节。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建构主题知识,启动已有的知识图式。随后,通过探究主题,构建文本学习,与文本解读进行互动,完成阅读探究和建构学习。接着,教师再次创设真实而全新的情境,引导学生应用所學知识,建立正确的图式表征,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完成A环节教学。在该模式全过程的活动中,学生真正成为参与者、探究者、学习者,这是新课标和时代发展所倡导的英语阅读教学。
三、课例分析与实践
基于以上论述,要实现KWLA模式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结合,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课堂,落实立德树人的核心素养目标,除了对KWLA模式理论环节进行解读外,还要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寻找理论联系实际的契合点。现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第三册Unit5 A Trip on The True North阅读课教学设计为例,并结合教学实践片段,探讨该阅读课例中KWLA模式的实际应用。
该单元的阅读课A Trip on The True North主要讲的是两位女孩在加拿大旅途中的故事,沿着从西向东的旅游路线向我们介绍了加拿大的面积、地貌、主要城市、人口、生态环境等信息。文章旨在介绍加拿大的自然资源,让学生对加拿大的幅员辽阔、地广人稀有更深的了解。在本节课整体设计中,笔者应用探究式学习KWLA模式,通过四环节的有机设置,与文章的篇章结构接轨,并在课例设计中分析两位女孩对这次旅行所持态度的变化。这样的设计糅合了阅读探究与思维品质发展两个维度,凸显了新课标核心素养的要求,以及高考阅读主题中的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主题的双重意义。
(一)设问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首先要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在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建立新知识的关联点。在该课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设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索、研究并营造主动阅读的学习氛围,使教学效果得以加强。为了建立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达成新的认知图式,教师可以从学生每天生活的环境入手,将他们生活周边的事物或感兴趣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或学习任务中。
[教学片段1]在A Trip on The True North阅读课的设问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或日常生活中的相关事物进行设问,一方面激活学生的先验知识,另一方面引入了阅读主题并为后续任务的开展打下基础。
1.情景式提问
A Trip on The True North阅读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加拿大的地理风貌和自然资源。课前,教师首先让学生根据身边事物联系到加拿大,而教室的布置和教室文化就是教师课前设问导入的最直接的情境。每个班级教室黑板前的墙上一般都会布置国旗,学生都很熟悉,所以教师可以指着教室上方的国旗提出如下问题:Is this our national flag?学生异口同声回答Yes,然后教师提问:Do you know which country uses this maple flag as their national flag?向學生展示图片并让学生思考回答。学生给出答案后,教师可以再次连环设问,拿起学生书桌上已经学习过的第一、二册教材,任意指出几个已经学过的国家名称,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简单画出这些国家的国旗并进行展示。这种情景式设问不仅复习了学生学过的旧知识,又引入了新知,激活了学生思维,为后续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做了铺垫。
2.试题性测问
在上面展示完成后,学生明确了枫叶旗就是加拿大的国旗。紧接着,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就要构建加拿大的知识图式。为了更好地激活已有图式,激发学生善思好学的探究精神,教师不宜直接给出有关加拿大的图片、视频及幻灯片,而是提出如下问题: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Canada?然后结合教材中的Warming up环节设置一个综合性突出、时代性强又贴近学生生活的微试卷,并让学生作答。通过这种试卷性测问,学生可以对照他们的地理、历史、人文知识,再次激活已有认知图式,调动了学习该课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构建多元文化视角。
3.过渡性发问
进入文章内容阅读前,教师结合上面两项任务的完成情况设问,把学生吸引到文章中来。教师提出如下问题:Do you think Canada is a beautiful country and is worth visiting?激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想象,唤起学生对主题场景Canada的向往。为了给学生进入阅读主题做好引导,可提出如下问题:If you have a chance to visit Canada,how will you get there,by ship,plane or train?串接阅读主题A Trip on The True North,做好读前预热,驱动学生的好奇心,使阅读环节中的提问探究流畅进行,为下一步任务的开展做好铺垫。
(二)质疑
基于学生探究学习的KWLA模式教学,其第二个环节主要是学生质疑、群体讨论、相互探讨、求同存异,这是整个KWLA模式中重要的部分。在该阶段,教师要放慢节奏来应用语言,开展阅读主题、语言、意义和文化内涵探究;要通过不同观点的讨论,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和评判能力。此环节是学生探究的关键,学生有疑而问、因问而探,对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课堂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贯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质疑这种探究模式,基于学生课程学习的主体地位,是对语言技能深化发展的过程。质疑探究模式融自主阅读、互动交流、反思生成为一体,全方位、系统化、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感官,增强认知体验感悟,促进技能内化生成[5]。在阅读课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大胆质疑、猜测、思考,要设置好操作性强的具体任务,允许学生小组、同桌、个人多种讨论模式相结合,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营造自由发挥的活力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我探索及同伴引领下对文本信息进行论证、表征、解码与获取。
[教学片段2]围绕课例进行A Trip on The True North阅读活动,开展学生探究学习,教师设置以下质疑探究性任务:
1.主题探究
标题是文章内容的统领,是了解文章主旨意义的窗口。在这个探究任务中,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过解题入手,通过解题引发学生对阅读主题的探究,充分挖掘特定主题所承载的信息和多元内涵。这是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点。在这个课例中,教师让学生快速审视文章标题,然后让学生说出标题中The True North的含义,给学生几分钟时间相互讨论,鼓励学生结合前面环节的探究成果得出上面问题的答案。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搭配学习伙伴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在学生讨论完后,教师先不要评价学生的答案,而是给出两个句子让学生从中提出疑问:A Trip on The True North,Trip in The True North。随后,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来界定两者的区别,从而把握住文章的主线。在学生通过探究讨论、确定答案并完成这个任务后,教师再让学生应用寻读和略读的方法,思考英语经典6W1H系列问题,为下一步任务做好准备。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赋予学生自主阅读和默读思考的时间,即使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增强他们持续探究的信心和热情。
2.细节探究
第二个探究任务,教师让学生再次精读课文,从课文的篇章及语言细节中,发现可以质疑探究的地方。在课文的第三段有这样一句:Cowboy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come to compete in the Stampede,教师略加启发后让学生从Cowboys和Stampede两个词义上质疑,鼓励学生讨论。学生不难发现Cowboys是西部牛仔,而Stampede是指西部赛马大会。教师指导学生提出疑点:牛仔参加赛马大会?牛仔怎么是马仔?教师不急于给出解释,先让学生相互讨论寻求合理解释。这个任务目的是帮助学生建构多元文化视角,培养跨文化意识,激发探究活力。
(三)导学
导学环节是在设问和质疑两个环节完成后,继续让学生进行精读、细读,以充分挖掘文本信息。教师引导学生在自主建构主题知识、重新审视设问与质疑前两个环节的文本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文本信息源,多角度解读文本。通过引导学生不断增强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鉴别力和评判力,同时设计一些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深入语篇,对语篇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为了保持继续探究的热情,该环节引导学生完成学习实践任务,获取知识图式、表征范畴和目标语言,达到思维与语言同步发展的效果。此外,鼓励学生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输出,实现语言知识的内化和迁移,释放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进一步活跃课堂探究氛围。
1.思维导图
教师在这部分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为引导学生持续自主探索、捕捉语篇信息,教师给出语篇探究思维导图,让学生在细读文章的基础上,应用关键詞法填充导图的空白处。通过指导学生用正确的词汇、词性和形式,让学生把所获得的思维导图上的关键词在文章中标记出来,以此达到对文章主旨的概括和提炼。在完成思维导图任务单时,对于基础好、知识丰富的学生,他们体验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悦,对于基础薄弱、信息获得感较少的学生,则是一个在同伴引领下的知识输入过程。鉴于此,教师建立思维导图导学任务,将班级学生分成两组,互相汇报导读单完成的内容,并相互指出存在的遗漏和不足,对比纠正,进而达到互学、互帮、自主学习的目的。
2.教师调控
在导学过程中,为防止探究活动的泛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问题归因,要巡回走动,聆听不同层次学生的发言,并采取言语激励法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突破探索困境。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分析、归纳、创新等高层次的思维能力,以语言知识学习助推思维品质的提升。同时,教师宜使用富有亲和力的肢体语言,以缓解学生的学习焦虑,尤其当学生表现出缺乏自信时,教师的鼓励将会帮助他们重拾信心,为后续学习消除心理障碍。
(四)应用
应用是学生完成新知探索之后,用所得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该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应用所学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或延展导学环节的探究结果,以起到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促进深度学习的作用。在探究式学习背景下,教师可要求学生安排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包括辩论、演讲、小组讨论、模拟对话、短剧表演和续写作文等,这些活动是围绕单元阅读主题的探究延伸[6]。在该环节中,教师要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帮助他们建构新概念,促进语篇的深度学习。通过一系列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的活动,从新的视角审视学生未知与新知的关联,让学生的思维迁移到阅读文本之外进行探索、思考、追问,在实践中品味文本的文化内涵和实际寓意,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构新概念,体验不同的生活,丰富人生经历和思维方式。
课例最后一个任务,旨在引领学生综合应用阅读探究所学的内容,该阅读课例主要介绍加拿大的地理风貌和自然资源。教师让学生十人一组,用第三环节探究出的语言内容,建立起介绍一个地方时可用的形容词性词汇微语料库。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启发学生从以上建立的语料库中挑选出最具代表性和说服力的,并且可用于本课的词汇名片,每组选择一位代表在全班展示,其他学生则根据所学进行评判。在这一场景中,学生不仅活化了语言知识,重构了认知视角,而且实现了英语知识与地理文化的有机结合,增强了跨文化意识。
四、结语
探究式学习下的KWLA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模式,该模式基于英语阅读课堂中学生的思维与认知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和自我探究能力,对学生建构新知、创新思维方式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达到知行合一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阅读教学模式有较大差异,对学生自身语言素质和自律行为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要做好课堂监测,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和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王蔷,陈则航.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实验稿)[M].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16.
[3]李箭,周海明.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课例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4]李宝荣.基于主题意义开展阅读教学的思路与策略[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8(11):5-7.
[5]唐智松.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原则[J].中国教育学刊,2001(05):16-19.
[6]程晓堂.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41(10):1-7.